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以浮筏栽培的Costaria costata成熟种藻为材料,采用阴干刺激方法获得大量孢子并采集在维尼纶绳苗帘上,研究了孢子萌发、配子体生长发育和幼孢子体生长与水温的关系。结果表明:胚孢子在水温16℃下24 h后开始萌发形成配子体;16~22℃是配子体生长的适宜温度,经过近1个月培育,雌雄配子体藻团直径分别可达50μm和45μm;雌雄配子体在水温达到22℃后生长速度明显减慢,超过23℃后生长停止进入休眠期;当水温降至23℃以下时配子体恢复生长,22℃时雌雄配子体开始发育,形成卵囊和精子囊,21.5~20.5℃是雌雄配子体成熟高峰期,其间雌雄配子体大量排出卵和放出精子,其卵囊和精子囊形成率分别达到70%和62%;卵受精后形成的幼孢子体在21.5~20℃间生长很快,受精20 d时测定藻体长度达到200μm以上,经过1个月海区暂养培育成藻体长度为0.3 cm的幼苗,经海区栽培后生长成为长为3 m、宽为35 cm的C.costata成体。  相似文献   

2.
对萱藻Scytosiphon lomentaria丝状体诱导培养及采苗进行了研究。在室内培养条件下,从萱藻盘状孢子体上获得了丝状体并游离培养成直径为1~2cm的藻团,采用将丝状体切碎的方法获得大量盘状孢子体,盘状孢子体经生长后在10℃和15℃下形成单室孢子囊并放出游孢子,以维尼纶绳为附着基进行孢子采集,置于10℃下培养35d后获得藻体长度为0.5~1.0cm的萱藻幼苗。结果表明:盘状孢子体在藻体直径达到100μm后开始形成丝状体,20℃下丝状体形成的时间早、数量多,生长速度快,切碎后的丝状体在20℃下5d后开始形成盘状体,20d后其形成率达到100%;15℃下10d后形成盘状体,20d后其形成率为65%;10℃下12d后才形成盘状体,20d后的形成率仅为40%。  相似文献   

3.
在鹿角海萝Gloiopeltis tenax藻体生育期内,观察了大连沿海鹿角海萝的自然生态及藻体生长过程;在繁殖期内定期采集种藻进行孢子放散,测定了藻体生长、孢子放散量与水温的关系;使用培养皿、贝壳等附着基采集四分孢子和果孢子并在室内进行培养。结果表明:1)鹿角海萝在大连沿海的生育期为10月至翌年7月,藻体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生长最快,此阶段水温为6~9℃。2)鹿角海萝的繁殖期为4月下旬至6月下旬(水温6~12℃),其中果孢子体在4月下旬至5月中旬(水温6~10℃)放散,放散高峰为5月上旬,最高放散量为0.9×10^6个/g;5月上旬至6月下旬(水温9~12℃)四分孢子体开始放散,高峰期为6月上旬,最高放散量为1.65×10^6个/g。3)四分孢子和果孢子附着后均可萌发形成盘状体,盘状体直径达250um左右时形成直立枝,盘状体和直立枝在每天上午和下午各干露2h条件下,生长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直立枝经在室内培养成为鹿角海萝幼苗。  相似文献   

4.
凤尾蕨(Pteris multifida Poir.)为凤尾蕨科凤尾蕨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又名蕨、鸡爪菜、蕨菜、凤尾草、井栏边草.高30~70cm,根状茎直立,顶端具钻形叶片,叶簇生,分为不育叶和孢子叶两种类型;叶柄细,具三棱,黄褐色;叶椭圆至卵形,长20-45cm、宽15-25cm,1回羽状复叶,.羽片常4--6对,仅基部有1对叶柄,羽片条形,宽3--7mm,顶端尖,不育部分有细锯齿,孢子叶较高,全缘;孢子囊群沿叶边呈线形排列;孢子棕黄色.  相似文献   

5.
用激光共聚集扫描图象系统(LCSIS)和透射电镜追踪和表征满江红鱼腥藻在发育中的满足江红孢了果内的去向及其超微结构的变化。进入满江红孢子果的鱼腥藻营养细胞连锁体与孢子果的长轴大体呈平行状态,并活跃排列,最后形成鱼腥藻营养细胞群体。该群体占据了整个孢子果果腔和大孢子囊周围一切可用的间隙。当果腔开口闭合时,部分营养细胞开始了向厚垣孢子分化的进程。在孢子果发育中期,果腔内的营养细胞连锁体都变成了外部形态  相似文献   

6.
对斯氏艾美耳球虫的孢子形成过程和内生发育进行了观察。发现斯氏艾美耳球虫的孢子形成过程可分为卵囊质迁移期,孢子囊母体形成期,孢子囊形成期和子孢子发育成熟期四个阶段。当子孢子清晰可见及折光球出现时,即意谓着孢子形成的结束。孢子形成时间在27℃为72小时。内生发育阶段有两代无性生殖,第一代成熟裂殖体出现于感染的第6~7天;第二代出现于第9~10天。两代裂殖体各分A、B两型,其潜隐期为14天。  相似文献   

7.
<正>一、大棚猴腿孢子苗规模化繁育(一)孢子采集与保存1、采集时期:小兴安岭地区采集猴腿孢子时期为8月下旬~9月上旬。2、采集技术:猴腿孢子囊群烟黄色,在叶背叶脉两旁呈对八字排列。当孢子囊群深褐色尚未弹射时,在晴天上午用剪刀将叶片大、孢子囊饱满的孢子叶整片采下,置于室内自然干燥,2~3天孢子散落后,过筛去杂装入硫酸纸袋或玻璃容器中备用。3、保存方法:可在室温、冷藏(4℃)、冷冻(-20℃)条件  相似文献   

8.
浒苔规模化人工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浒苔(Ulva prolifera)人工育苗技术全过程。首先研究了室内育苗浒苔藻体孢子放散的最适温度及藻体密度,孢子附着及萌发的最适温度与光照强度,浒苔苗网下海养殖小苗最适长度。结果显示:浒苔在温度25℃、藻体密度为0.8 g/L时藻体放散孢子量最大,温度为20℃、晴天[光照强度300μmol/(m2·s)]时浒苔孢子附着及萌发效果最好,浒苔幼苗海区养殖的适宜藻体长度为1~3 cm。根据以上育苗技术参数,2013年12月10日至2014年1月26日,在浙江象山港河伯所村奉化益珍海藻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了浒苔规模化人工育苗试验,并初步建立了浒苔规模化人工育苗技术。本次规模化育苗共用6.6 kg新鲜藻体,共放散了17.82×1010个孢子,平均每克藻体放散孢子量高达2.7×107个;共采苗2 000张苗帘(规格16 m×1 m),平均每张网帘附有8.64×107个孢子;网苗经20℃室内培育,7 d萌发达到最高峰,平均20棵苗/cm,小苗长度最长可达3 cm,达到出海养殖要求。育苗全过程共为45 d。该研究为浒苔规模化人工育苗技术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9.
油松无性系雌雄配子体的形成及胚胎发育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油松雄球花于6月下旬开始分化,小孢子发生在翌年的4月20日左右,4月底或5月初散粉.成熟的花粉粒为4个细胞.雌球花7月中旬分化,次年4月下旬或5月上旬形成大孢子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后,形成大孢子.雌配子体经历游离核、细胞化、颈卵器及卵细胞形成等阶段后,5月下旬受精,从传粉到受精约需13个月.胚胎发育包括原胚、胚胎选择及发育和胚胎成熟3个阶段,历时3个半月.不同无性系在雌雄球花发端时间和大小孢子发育进程上存在较大差异,观察的5个无性系进入同一发育阶段的时间最多可相差10d,平均变幅为一周上下.该文还对新梢生长与花芽分化、胚珠和花粉败育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观察了斯氏艾美耳球虫Eimeria stiedai子孢子体外脱囊过程中孢子囊余体的变化,并用组织化学技术研究了其化学特性。发现在子孢子脱囊的初期,即斯氏体离去和子孢子脱出之前,孢子囊余体已分散到整个孢子囊内,呈颗粒状,运动性强。第1个子孢子脱出后,余体颗粒密集于第2个子孢子周围,活动剧烈。脱囊完成后,余体颗粒向一起集中,在孢子囊钝端形成圆球状体,周围似乎有膜包围,此时巳失去运动性。组织化学研究证明,斯氏艾美耳球虫孢子囊余体含有多量的多糖、脂肪及蛋白质。同时还发现,孢子囊余体内有较强的酸性磷酸酶活性。  相似文献   

11.
大青叶蝉(Cicadella viridis L.)在本地区一年2代,以卵在2至3年生幼嫩柳条表皮层下越冬.5月下旬至6月中旬越冬卵陆续孵化出若虫。6月中旬至7月中旬陆续羽化为越冬代成虫。第一代卵多于7月上中旬产生在禾本科作物和杂草的茎秆、叶鞘内.第一代若虫高峰出现在8月中旬左右,第一代成虫多在8月中旬至9月中旬羽化。9月下旬至10月上中旬成虫则陆续转移到附近的柳树上产卵越冬。  相似文献   

12.
张超 《山西农业科学》2013,41(2):136-139
以自然条件下的美国红栌为研究对象,在生长季连续测定其叶片色素、可溶性糖含量,并观测叶片组织厚度及花色素苷分布。结果表明,生长季中,各月份叶片色素含量不同,叶绿素含量呈单峰曲线,7月达到顶峰,至9月时衰减度达66.1%;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与叶绿素相同;花色素苷含量的变化与叶绿素正好相反,即在5—7月呈下降趋势,7月含量最低,8—9月逐渐上升;自然条件下,叶片在生长季中可溶性糖含量变化也呈单峰曲线,7月含量最高,8—9月下降。对叶片的解剖观测表明,美国红栌叶片中栅栏组织发达,约占叶片厚度的39.7%,海绵组织约占叶片厚度的37.8%,叶片上下表皮厚度约占叶片厚度的22.5%;花色素苷主要分布于上表皮细胞中,而在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中未见分布。  相似文献   

13.
对沈阳地区梨象甲(Rhynchites foveipennis Fairmaire)在田间的发生规律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沈阳地区,梨象甲绝大多数一年发生1代,以成虫越冬;极少数个体两年1代,以幼虫越冬,越冬成虫4月末开始出土,5月中旬达盛期。成虫翌日出土量与降水呈正相关,出土始期决定于4月下旬的降雨时间。与献结果一致。卵发生始期为6月上旬,盛期为6月中旬-7月中旬,幼虫脱果盛期在7月末-8月上旬,化蛹始期为8月初,盛期为9月上旬-9月中旬。其中卵发生期,幼虫脱果时间及化蛹时期在沈阳地区为首次研究。  相似文献   

14.
稻秆潜蝇在重庆市巳由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该虫在重庆地区1年发生3代,以第3代幼虫越冬。越冬代.幼虫在3月下旬化蛹,4月中旬至下旬为第1代成虫期,5月上旬为产卵期。5月上旬至6月上旬为第1代幼虫期,6月上旬至下旬为蛹期。第2代成虫期为6月下旬至7月中旬,7月上、中旬为产卵期,7月中旬至8月上旬为幼虫期,8月上旬至下旬为蛹期。第3代成虫期为9月上旬至下旬,并迁至越冬寄主上产卵,10月初至11月底孵化为幼虫进入越冬期。成虫羽化后1—2h即可交配,但多数于羽化后1—3d才交配。更尾后越冬代于4—9d,第2代于3—7d后产卵,一般1叶仅产1卵,偶有数粒。单雌产卵量2—81粒不等。成虫寿命为20d左右。  相似文献   

15.
2009年4月-2010年3月对深圳市某荒地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工蚁虫口密度以及蚁巢密度进行了自然消长动态规律的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深圳市红火蚁工蚁全年的活动表现为明显的多峰型,第1个高峰出现在4月下旬至7月上旬,第2个高峰出现在9月上旬至10月下旬,第3个高峰出现在次年2月下旬...  相似文献   

16.
哈尔滨地区大豆蚜在大豆田中的迁飞扩散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两年田间系统调查,研究了大豆田中大豆蚜有翅蚜的发生与大豆蚜种群数量和分布的关系。结果表明,大豆蚜有翅蚜的发生在大豆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共出现4次峰值,分别为6月初、7月中旬、8月上旬、8月末到9月初,第1次为迁入期,数量较少,在大豆田中只是零星出现;第2、3次迁飞数量较大,直接影响到大豆蚜在大豆田中的发生量和分布;第4次为秋迁期,大豆蚜由夏寄主迁至冬寄主上越冬。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研究泡桐埋根苗生长发育动态与光合特性之间的关系,以在郑州地区生长良好的4个泡桐品种(种源)埋根苗为研究材料,对1年生埋根苗生长期的苗高、地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等指标变化动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泡桐品种(种源)埋根苗的苗高生长和地径生长的季节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苗高生长的快速生长期在7月中旬到8月下旬,9月为生长缓慢期,10月初到10月中旬苗高生长基本停止;地径生长的快速生长期从7月中旬到9月初,9月中下旬到10月为缓慢生长期,但10月下旬地径仍然还在缓慢生长,即泡桐地径生长比苗高生长延长10~15 d。不同泡桐品种(种源)埋根苗净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气孔导度、蒸腾速率4个光合指标在不同月份的日变化规律比较一致,胞间CO2浓度的日变化均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单谷曲线特征;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均在6、8、10月份出现双峰现象,且峰值出现时间较为一致,说明几个指标呈正相关;毛白33、9502的净光合速率相对较高,郑州白花的值相对较小,与生长量的表现一致;总体来看,5、10月份各泡桐品种(种源)无性系埋根苗的净光合速率偏低,6、7、8、9月份则相对较高,显示了泡桐在不同月份光合能力大小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浙南地区甜菜夜蛾发生规律与测报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4年研究,明确了甜菜夜蛾在浙南地区大田一年发生5~6代,第6代为不完全代,越冬蛹在设施栽培蔬菜地越冬。4月下旬~5月初陆续羽化,6月上旬~7月上旬为大田第1代,7月上旬~8月上旬为大田第2代,8月上旬~8月底为大田第3代,9月初~9月下旬为大田第4代,10月初~10月下旬为大田第5代,11月上旬~翌年4月下旬为大田第6代,为不完全代。一年中在6月中下旬7、月中下旬、8月中旬、9月中旬有明显发蛾高峰。研究还明确了甜菜夜蛾不同世代不同虫态的发育历期,并利用历期法对甜菜夜蛾发生期进行预测,利用黑光灯发蛾量对甜菜夜蛾的发生程度进行预测预报。  相似文献   

19.
核桃树干液流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热脉冲技术对核桃树干液流进行了测定,探讨了核桃液流的日变化、月变化规律和水分的供求关系。结果表明:核桃树干液流速率存在明显的昼夜变化规律,呈单峰形曲线;典型晴天耗水大小顺序为8月>7月>5月>6月>9月>4月>10月,月总耗水大小顺序为5月>8月>6月>7月>9月>4月>10月;6~9月份降雨量与耗水量比>1,水分供大于求;4、5、10月份降雨量与耗水量比<1,水分供不应求,不利于土壤水分积累;大气温度、辐射强度与液流速率极显著正相关,相对湿度与液流速率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了鼎突多刺蚁(Polyrhachis vicina)巢外活动的昼夜节律和季节变化.研究表明,鼎突多刺蚁的巢外活动强度,随季节而变化,呈双峰型.巢外活动自4月开始增强,5月达到最大,7~8月减少,9月又增强,11月以后很少活动.工蚁在越冬前体内逐渐积累营养物质,以度过寒冷的冬季.工蚁白天出巢活动,活动节律随季节而异,4月,中午活动最盛,呈单峰型;7~10月,中午活动下降,呈双峰型;5,6和11月,介于两者之间,呈不明显的双峰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