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9 毫秒
1.
针对大巴山北坡土壤形成,分类和分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野外调查,室内化验的基础上,结合生物气候带的垂直变化,综合分析认为;黄棕壤,黄褐土之间差异明显,应该在土类以上的级别上区分开来;两类土壤分异的主要原因是母质差异,而非水热条件,故可在同一地带内出现,不存在900-1000m的分界线;黄棕壤,黄褐土分布的上界为1200m。  相似文献   

2.
应用土壤发生学分类体系对大巴山北坡不同海拔高度土壤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发育于不同海拔高度的土壤剖面形态、土壤特性和成土过程存在着明显差异。随海拔高度的变化,土壤性质表现出明显的地理分异。大巴山北坡基带土壤为黄褐土(<900m),自下而上依次分布着黄棕壤(900~1600m)、棕壤(1600~2600m)、暗棕壤(>2600m)。此外,本区尚有棕色石灰土及亚高山草甸土的分布  相似文献   

3.
大巴山北坡土壤特性及其垂直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土壤发生学分类体系对大巴山北坡不同海拔高度土壤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发育于不同海拔高度的土壤剖面形态,土壤特性和成土过程存在着明显差异。随海拔高度的变化,土壤性质表现出明显的地理分异。大巴山北坡基带土壤为黄褐土,自下而上依次要布着黄棕壤,棕壤,暗棕壤。  相似文献   

4.
应用系统分类体系和数值分类方法对汉中盆地土壤进行研究表明,发育在不同母质和海拔高度的土壤,剖面形态、发生特性和成土过程均存在明显差异,应在土类以上的等级上区分开来:其中发育在粘黄土母质上的土壤为淋溶土纲、铁质湿润淋溶土土类;发育在基岩风化物母质上的土壤为富铁土纲、粘化湿润富铁土土类;分布在中山区暖温带湿润地区的土壤为淋溶土纲、简育湿润淋溶土土类。  相似文献   

5.
汉中盆地土壤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应用系统分类体系和数值分类方法对汉中盆地土壤进行研究表明,发育在不同母质和海拔高度土壤,剖面形态、发生特性和成土过程均存在明显差异,应在土类以上的等级上区分开来:其中发育在粘黄土母质上的土壤为淋溶土纲、铁质湿润淋溶土土类;发育在基岩风化物母质上的土壤为富铁土纲、粘化湿润富铁土土类;分布在中山区暖温带湿润地区的土壤为淋溶土纲、简育湿润淋溶土土类。  相似文献   

6.
对河南省正阳县典型土壤进行了分析与检索,确定其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位置.结果表明,供试土壤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分别归属为淋溶土、变性土和雏形土3个土纲;湿润淋溶土、湿润变性土、湿润雏形土3个亚纲;简育湿润淋溶土、简育湿润变性土、简育湿润雏形土3个土类;斑纹简育湿润淋溶土、普通简育湿润变性土、斑纹简育湿润雏形土、漂白简育湿润雏形土4个亚类;兰青系、张庄系、祁庄系、郭楼系、智庄系5个土系.  相似文献   

7.
根据野外调查资料和典型土壤剖面理化性质室内化验数据综合分析表明,太白山北坡基带土壤腐殖质累积较弱,淋溶作用中等,土壤溶液呈中性反应,阳离子代换能力强,盐基饱和度高;剖面分化发育好,形成具有典型硅铝特性的粘化B层,铁的游离度低而活化度高,土壤风化弱,发育程度较低。基带土壤属于系统分类中的简育干润淋溶土土类、普通简育干润淋溶土亚类。  相似文献   

8.
秦岭火地塘林区不同土壤类型化学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探讨了秦岭火地塘林区棕壤、暗棕壤及草甸土的化学性质。结果表明:不同土类在磁性淋溶过程、养分状况及化学性质方面存在明显差异。3种土类的酸性淋溶过程和物质迁移过程顺序为:暗棕壤>棕壤>草甸土;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在表层土壤N:棕壤>暗棕壤>草甸土,P:暗棕壤>草甸土>棕壤;K:暗棕壤>棕壤>草甸土;阳离子交换星、交换性盐基总量及盐基饱和度在土壤A层暗棕壤均大于棕壤及草甸土,而交换性酸及水解性酸小于棕壤和草甸土。这与不同土类上的植被类型和气候特点的差异具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
渝东北中山区典型土壤的系统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渝东北中山区(海拔>800 m)为研究区域,选取该区域8个典型土壤样点,通过剖面挖掘、野外观测和分层样品分析等方法,明确供试剖面的形态特征和理化性质,检索出上述典型土壤的诊断层与诊断特性,探讨其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CST)中的归属,并与发生分类进行参比。结果表明,在8个供试土壤剖面中,除旱地外,林地及牧草地土壤具有淡薄表层,在坡度较小和土壤侵蚀较弱的情况下土壤大都可以形成黏化层,碳酸盐岩风化物发育的土壤均符合碳酸盐岩岩性特征,海拔800 m以上土壤符合常湿润土壤水分状况。8个供试土壤剖面分别被划归3个土纲(淋溶土、雏形土、新成土),3个亚纲(常湿淋溶土、常湿雏形土、正常新成土),3个土类(钙质常湿淋溶土、钙质常湿雏形土、湿润正常新成土),5个亚类(腐殖钙质常湿淋溶土、普通钙质常湿淋溶土、腐殖钙质常湿雏形土、普通钙质常湿雏形土、石质湿润正常新成土),其中,被划归为淋溶土土纲的剖面数量最多(共4个剖面),说明该区域土壤淋溶作用明显。黄棕壤、棕壤、黄色石灰土和黑色石灰土亚类均参比到了CST的钙质常湿淋溶土土类,黄棕壤性土和山地灌丛草甸土亚类均参比到了CST的钙质常湿雏形土土类,棕壤性土亚类参比到了CST的湿润正常新成土土类。按照土族和土系的划分标准,8个供试土壤剖面建立了8个土族,划分出8个土系。  相似文献   

10.
文山自然保护区土壤现状与保护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过对文山自然保护区土壤现状的调查,以及对其土壤形成条件、土壤类型特征及分布规律的研究,将其划分为淋溶土纲,铁铝土纲,初育土纲3个土纲,暗棕壤、棕壤、黄棕壤、红壤、黄壤和石灰土6个土类,暗棕壤、棕壤、黄棕壤、红壤、黄红壤、黄壤、红色石灰土和黑色石灰土8个亚类,并对保护区土壤生态的脆弱性及其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保护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就湖北省丘岗、平原有代表性的黄褐土、黄棕壤、红壤,潮土、灰潮土,水稻土中的淹育性水稻土、潴育性水稻土、潜育性水稻土等主要农业土壤类型,分析讨论了土壤的表面化学性质与其粘粒的矿物、化学组成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大巴山北坡不同海拔高度棕色石灰土剖面特征及理化性质,并将其作为石灰岩土类的棕色石灰土亚类从地带性棕壤及黄棕壤中划出。棕色石灰土没有明显的层次分化,呈较强的石灰反应;粘粒硅铝率及硅铝铁率高于地带性土壤,其数值主要受土壤发育程度的影响,元素淋失顺序为Fe>Si>Al,明显不同于地带性土壤,矿物组成以水云母及蛭石为主;腐殖质性质及矿物组成具有明显的地带性烙印。  相似文献   

13.
对黄棕壤和黄褐土的诊断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黄棕壤在酸性淋溶条件下,已处于初期富铝化阶段,呈酸性反应,代换酸、水解酸和活性铝含量较高,盐基不饱和,粘粒硅铁铝率和硅铝率较小,粘土矿物以(石至)石为主。黄褐土因受含钙粘黄土母质的影响,阻滞和延缓了富铝化过程,呈弱酸至弱碱反应,代换酸、水解酸与活性铝含量甚微,盐基饱和或基本饱和,粘粒硅铁铝率和硅铝率较高,粘土矿物以水云母为主。成土过程和诊断特征的明显差别,表明黄棕壤、黄褐土应属两个土类。  相似文献   

14.
河南省主要土类土壤耕层铅含量抽样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河南省主要土类土壤耕层铅含量进行了抽样调查,60个随机抽样点的检测结果表明,潮土、褐土、砂姜黑土、黄褐土、黄棕壤铅含量高低不一,铅含量平均值大小顺序为:砂姜黑土>褐土>黄褐土>潮土>黄棕壤,但均未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的铅污染指标。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冀北山地土壤发生学分类代表性土类一棕壤、褐土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在冀北山地通过野外剖面形态特征调查、理化性质分析,研究了2个棕壤、3个褐土剖面的发生特性,按照《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检索(第3版)》确定了各土壤剖面的诊断层和诊断特性,通过检索确定它们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研究结果表明:冀北山地5个代表性土壤剖面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归属于3个土纲(雏形土,新成土,淋溶土),3个亚纲,4个土类,4个亚类.同时探讨了该区5个代表性剖面的土壤基层分类单元的划分,初步拟定了5个土族、5个土系.  相似文献   

16.
以秦岭主峰太白山南坡基带与海拔 1 6 0 0 m以下土壤为对象 ,选取典型剖面进行系统的发生特性及分类研究。结果表明 ,供试土壤粘化作用较强 ,形成了明显的粘化层 ;表层腐殖质含量较高 ,土壤呈中性到微酸性反应 ,盐基饱和度较低 ,淋溶作用强烈 ;具有温性土壤温度和湿润土壤水分状况 ,其中基带土壤具有铁质特性 ,属铁质湿润淋溶土 ,海拔 1 6 0 0 m左右的土壤属于简育湿润淋溶土  相似文献   

17.
森林土壤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土壤由于分布范围广,成土因素各异,因而又是一个庞大的土壤系列,其中包括发育于不同气候条件和森林植被下的各具特点的不同土类。在中国,主要有灰化土、暗棕壤、棕壤、黄棕壤、红壤(黄壤)以及褐土等。本文主要进行森林土壤学研究。  相似文献   

18.
对陕西省11个主要土类50个样本的粘粒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发育在黄土母质上的黄绵土、黑垆土、(土娄)土和褐土,粘粒矿物以水云母为主,并含有一定量的绿泥石、高岭石和少量蒙脱石;在红棕色粘黄土母质上发育的黄褐土和水稻土,粘粒矿物仍以水云母为主,但含有较多量的高岭石和蒙脱石;山地黄棕壤、山地棕壤、山地暗棕壤、森林草甸土和亚高山草甸土粘粒普遍富含水云母,蛭石和绿泥石,其主要矿物组合有明显的不同。  相似文献   

19.
中南地区几种地带性土壤表面电荷特性与pH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用改进的Schofield法、盐滴定法等方法研究测定了我国中南地区5种不同地带性土壤的表面电荷特性。结果表明:1)在同一pH条件下,土壤负电荷量由北向南呈递减趋势,正电荷量呈递增趋势,与供试土壤粘土矿物、铁铝氧化物组成及含量有关;2)砖红壤中负电荷以可变负电荷为主,棕红壤和红壤既有较大数量的可变负电荷,并含有一定数量的永久负电荷,黄褐土和黄棕壤负电荷量随pH的变化较小;3)供试土壤的PZC从北到南逐渐升高,砖红壤的PZNC为4.2,其它土壤在试验pH范围内不存在PZNC。  相似文献   

20.
大巴山北坡不同海拨6个土壤类型中,粘粒矿物以2:1型为主,1:1型高岭石很少。硅铝率在3.06~4.34之间,硅铝铁率在2.38~3.23之间。随海拨升高,蛭石及水云母在矿物中所占比重下降,绿泥石逐渐成为主要矿物。亚高山草甸土及山地暗棕壤以绿泥石为主,水云母次之,伴少量蒙脱石;棕色石灰土、山地棕壤、山地黄棕壤以水云母及蛭石为主,伴有蒙脱石及高岭石,其矿物组合各有特点;黄褐土以水云母,蒙脱石为主,伴有蛭石及高岭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