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林地不同清理方式对18年生杉木生长的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养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1):92-93
炼山是我国南方营造杉木林最常用的林地清理方式,林地通过不同方式清理后栽植杉木,18年后对其生长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炼山处理的杉木各年份的平均胸径均较不炼山大,其差异在第6年时达最大值,其后呈逐年下降趋势,树高在第12年前不炼山大于炼山,12年后不炼山超过炼山,第15年后两者的差距呈缩小趋势.不炼山对杉木生长的影响要在9年后才能得到显示.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炼山与不炼山两种林地清理方式对木荷生长的影响,在福建省泰宁国有林场进行了不同林地清理种植木荷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林龄炼山与不炼山对树高生长的影响是各有不同。造林当年,1年生平均树高炼山为0.77m,不炼山为0.66m,炼山林地树高生长显著高于不炼山林地;造林后第3年,3年生平均树高炼山为2.45m,不炼山为2.39m,炼山林地生长量仍高于不炼山林地,但差异很小;造林后第5年,5年生平均树高炼山为3.99m,不炼山为4.25m,炼山林地生长量反而低于不炼山林地,但差异也较小;造林后第10年,10年生平均树高炼山为6.92m,不炼山为7.69m,不炼山林地树高生长量显著高于炼山林地。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炼山与不炼山两种林地清理方式对木荷生长的影响,在福建省泰宁国有林场进行了不同林地清理种植木荷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不炼山清理林地更能利于木荷的生长。10年生木荷胸径生长不炼山大于炼山,不炼山10年生木荷的平均胸径为8.5cm,而炼山的只有7.6cm,不炼山为炼山的111.8%;10年生木荷树高生长不炼山大于炼山,炼山林地10年生木荷平均树高6.92m,而不炼山林地为7.69m,是炼山林地的111.1%;不炼山林地10年生木荷单株材积大于炼山林地,炼山林地10年生木荷单株材积0.0171m3,而不炼山林地为0.0233m3,是炼山林地的136.3%。炼山的时间很短,但对林地及林木生长的影响是长期的,因此提倡不炼山造林。  相似文献   

4.
炼山与不炼山造林效果对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武平县东留乡苏湖村,通过炼山与不炼山2种方式进行杉木人工造林,调查分析2种造林方式对林木生长量、造林成本投入以及天然更新阔叶树株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炼山造林林木初期(5年)生长好于不炼山造林,到7年时不炼山造林林木生长开始优于炼山造林,到9年时不炼山造林林木生长显著优于炼山造林;不炼山比炼山可增加造林抚育成本25.6%;炼山造林地内阔叶树的天然更新能力明显不如不炼山造林,不炼山造林与炼山造林相比易于形成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5.
杉木林采伐迹地不炼山造杉木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炼山引起的物种减少、水土流失和地力衰退等生态问题进行杉木林采伐迹地不炼山造林试验,结果表明:炼山对1~2年生林分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4年后炼山林分林木生长不如不炼山林分,随着林龄增大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炼山破坏了土壤结构,引起了水土流失,土壤肥力比不炼山林分低;炼山引起了物种减少,物种多样性指数降低。  相似文献   

6.
炼山对五年生杉木幼林生长的效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炼山对杉木造林存活率具有明显的提高效应;对五年生杉木幼林的地径生长及其连年生长具有很显著的增长效应;对五年生杉木幼林的树高生长及其连年生长也具极显著的促进效应。  相似文献   

7.
针对炼山引起的物种减少、水土流失和地力衰退等生态问题进行杉木林采伐迹地不炼山造林试验,结果表明:炼山对1~2年生林分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4年后炼山林分林木生长不如不炼山林分,随着林龄增大这种趋势起来越明显;炼山破坏了土壤结构,引起了水土流失,土壤肥力比不炼山林分低;炼山引起了物种减少,物种多样性指数降低。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径流小区定位观测法分析研究炼山与不炼山的水土流失差异。通过一年的研究结果表明:炼山后第一年水、土、肥流失十分严重,炼山的年径流量为2743.49m~3/ha,年土壤流失量为24.811T/ha,分别是不炼山的11倍和88倍。大量水土流失伴随着养分流失。有机质、速效氮、磷和钾的流失量分别为不炼山的15倍、24倍、16倍和5倍。经回归分析、炼山因素在影响本区水土流失诸因子中占主导地位。在本试验条件下24°—32°可能是水流面蚀强度的临界坡度。  相似文献   

9.
选择炼山造林后27年生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Monsi分层切割法对所选取的平均标准木进行生物量测定,并测定各营养器官的C、N、P、K含量,分析炼山对杉木人工林长期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炼山对杉木人工林地生产力具有不利影响.尽管炼山在初期对杉木的树高、胸径生长有积极影响,但从第7年开始,不炼山的杉木林树高、胸径超过炼山后的杉木林,并且差距逐渐增大;至炼山后第27年,不炼山杉木林树高、胸径仍大于炼山杉木林.从生物量来看,不炼山处理林分生物量与炼山处理之间的差异虽未达显著水平,但叶、皮和根的生物量均明显大于炼山处理.未炼山的林分养分及C积累量均大于炼山处理后的林分,两种处理对于养分及C积累量的影响均无显著差异,对其他器官均未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从福建省洋口国有林场引进杉木2代苗木,通过炼山和不炼山2种方式在福建省沙县设立造林对比试验。结果显示:杉木不炼山方式造林比炼山方式造林投资高12.6%;杉木炼山方式造林前期生长比不炼山方式造林快,5a后渐渐持平,8a后不炼山方式造林显著优于炼山造林;炼山造林还导致土壤容重增大,土壤孔隙度降低,土壤变得紧实。  相似文献   

11.
三种不同技术措施对促进马尾松天然更新效果表明:各种人工促进措施对提高林地利用率、马尾松幼林密度和幼树生长均有明显效果。其中采用劈草、炼山、辅助播种的幼林,其密度比对照提高66%,且分布均匀,四年生幼树平均树高增长25%;平均地径增大23%,预计至主伐(40年)时,每公顷每年可增加经济收入383.2元。采取劈草、炼山措施其幼林密度、平均树高、平均地径分别提高34%、21.5%、13%。  相似文献   

12.
炼山的杉木幼林地水土肥流失动态及预测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连续四年定位研究结果表明:炼山过程中土壤有机质和氮素以高温挥发和细粒尘埃的飞扬形式而损失,0~10cm土层有机质损失7.1%,全氮损失10%;炼山后1~2年内林地水土肥流失极其严重,年土壤流失量超过本区土壤容许流失量(10t·hm-2.a-1),随后炼山林地水土肥流失呈明显递减趋势,至第4年才与不炼山的基本趋于一致.应用混合数量化模型Ⅰ对影响炼山林地水土肥流失的因素进行分析,建立单次降雨水土肥流失量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3.
不同林地清理方式对巨尾桉林地生产力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通过对不同林地清理方式的巨尾桉林分生长量、林下植被多样性和林地土壤理化性质的6a定位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炼山对巨尾桉林分早期树高生长(1~3a)有促进作用,但对3a后的生长量指标产生负效应,炼山后6年生巨尾桉林分的蓄积量和生物量低于不炼山林分;炼山不利于巨尾桉林下植被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的稳定;炼山影响巨尾桉林分生长量的主要原因在于炼山导致林地土壤理化性质的恶化,降低土壤肥力,并进而影响林地的持续生产能力.从维护地力可持续发展的长期要求来看,应该尽快变革炼山这种传统的林地清理方式.  相似文献   

14.
炼山后杉木幼林地土壤肥力动态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通过连续四年定位研究,结果表明:炼山后一段时期内(几个月至一年),林地土壤肥力和土温得到短期提高,但土壤全N和有机质因高温挥发而有所降低;随后因炼山林地裸露,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各指标呈逐年下降趋势;至第四年又表现出回升趋势。说明炼山一方面加快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另一方面又干扰和破坏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的格局。  相似文献   

15.
火干扰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具有重要影响。以1987年5月森林火灾后的漠河林区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林火强度设置样地,在不同强度火干扰样地内,分别采集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Rupr.) Kuzen)的树轮样芯,建立树木年轮的宽度年表,分析不同强度的火干扰及气候对兴安落叶松径向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强度火干扰对落叶松径向生长影响程度不同,轻度火干扰样地落叶松生长存在胸径加速生长期,重度火干扰样地落叶松生长存在胸径减速生长期。(2)轻度火干扰样地落叶松年轮宽度与前一年7月份和当年7月份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前一年9、11月份和当年9月份最高气温呈显著正相关(P<0.05);重度火干扰落叶松年轮宽度与前一年7月份和当年7月份最高气温呈显著负相关(P<0.05)。(3)不同强度的火干扰对年轮宽度和气候因子的相关性影响不同,重度火干扰样地落叶松年轮宽度与气候因子的相关关系在火干扰前后的变化比轻度火干扰更加明显;该地气温过度升高不利于重度火干扰后落叶松的恢复,而对轻度火干扰后落叶松的径向生长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After a wildfire in the virgin forest of a lake-watershed region in northeastern Minnesota, the phosphorus concentration in the runoff was elevated for 2 years and decreased in the third year. However, there was no increase in the phosphorus concentrations of a lake and its input stream. This indicates that, under similar circumstances, controlled burning will not damage streams or lakes by elevating phosphorus levels.  相似文献   

17.
桉树是保障我国木材产业的重要树种,在产生巨大社会及经济效益的同时,桉树造林所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不容忽视。综述了桉树林地土壤物理性状、养分和微生物群落发生变化的成因,桉树自身水分消耗特征、土壤容重和孔隙度的变化、林下植被和枯枝落叶以及连栽和炼山等人为生产经营活动,是导致桉树造林过程中林地土壤物理性质变化的重要原因;桉树自身对养分的需求量大、连栽、炼山、翻耕、除草、轮伐以及营造桉树人工混交林、土地利用类型转变是导致桉树造林过程中林地土壤养分变化的重要因素;桉树造林对林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凋落物分解和根系分泌物释放以及炼山、翻耕、间伐和施肥等管理行为,都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林地土壤微生物群落。通过对桉树造林过程中维护和提升土壤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相关措施进行展望,旨在为推进我国现阶段桉树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以国内外5个不同苜蓿品种为试验材料,测定当年植株的秋季刈割后再生形态指标,以人工冷冻胁迫处理后的再生长率为衡量指标,初步筛选出用以评价苜蓿抗寒性能的秋季刈割后再生形态指标。结果表明,刈割后的再生形态指标中,被其他研究者用来测定秋眠性的秋季再生长高度与抗寒性的相关性不高,相关系数仅为-0.389。而早期生长量、秋季植株形态指数与抗寒性间均表现出了显著相关性(R=-0.828,R=0.838,P<0.05)。  相似文献   

19.
苦碟子生物学特性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佳梅  秦东伟  李雪莲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0):10672-10673
对苦碟子生育期、物候特点及植株生长发育规律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苦碟子为2年生草本植物,1年生为营养生长期,只生有基生叶呈莲座状,物候期可分为苗期、莲座期、休眠期;翌年春季4月进入第2年的生育阶段,分为返青期、抽薹期、花期、果期、种子成熟期、枯萎期。苦碟子药材应在2年生花期采集全草,可于药材产地加工时收集种子播种进行人工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