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正>近日,农业部办公厅、国家旅游局办公室联合发出通知,部署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点创建有关工作。计划2014年在全国择优创建35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100个示范点,进一步探索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规律,理清发展思路,树立发展典型,优化发展环境,引领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持续健康  相似文献   

2.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成为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有利于农业发展、美丽农村建设和农民收入增加。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为研究对象,首先,阐述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现状,采用统计分析法,对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公示名单进行统计,对2012~2017年中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接待人数及我国乡村旅游占国内旅游比重和收入统计等进行数据分析。其次,论述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影响,发现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相应解决路径,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福建农业》2013,(5):15-15
为贯彻落实农业部有关精神和全省农村、农业工作会议精神,促进我省休闲农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农业部休闲农业工作部署,结合福建实际,提出2013年我省休闲农业工作要点如下:一、开展休闲农业示范创建活动继续筛选推荐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点;继续开展省级休闲农业示范创建活动,评选20个示范乡镇、30多家示范点,引导全省休闲农业规范化发展。二、开展休闲农业知名品牌创建活动继续参与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评定活动和全国最有魅力休闲乡村评选活动;继续与省旅游局、省林业厅等部门联合  相似文献   

4.
《吉林农业》2015,(8):34
<正>近日,农业部、国家旅游局联合发出通知,部署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点创建工作。《通知》明确,2015年将在全国择优创建35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100个示范点,进一步探索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规律、理清发展思路、树立发展典型、优化发展环境,引导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持续健康发展。《通知》提出,各地在创建过程中,要以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促进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开发农  相似文献   

5.
<正>近日,农业部办公厅、国家旅游局办公室联合发出通知,部署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点创建有关工作。计划2014年在全国择优创建35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100个示范点,进一步探索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规律,理清发展思路,树立发展典型,优化发展环境,引领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持续健康发展。通知要求,各地在创建过程中,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以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和满足城乡居民休闲消费为核  相似文献   

6.
休闲农业发展是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浙江省休闲农业发展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笔者针对其发展成效和不足,从政府部门层面到经营主体层面提出能够促进浙江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湖南农业科学》2010,(9):50-53
为加快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推进农业功能拓展、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农业部、国家旅游局决定开展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创建活动(以下简称"示范创建活动")。  相似文献   

8.
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是建设"美丽乡村"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以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浙江奉化为例,介绍了奉化休闲农业的发展现状,总结了其将休闲农业与景区建设互动发展、整合资源融合区域发展、协同新业态创新发展等经验,并提出了可供其它地区借鉴的相关启示: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努力实现规范化和特色化的统一,根据市场需求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9.
<正>在十一长假前,农业部向社会推介一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和景点,包括全国260个中国最美休闲乡村、62个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100条休闲农业精品线路、165家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五星级示范企业(园区)。本次推介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精品是在各级休闲农业主管部门推荐的基础上,经过全国休闲农业专家委员会、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的权威专家严格评审,精心遴选而出的。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农业部与国家旅游局等部门通力合作,强化规范管理,加大公共服务,提升发展内涵,营造发展环境,有力地推进了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事业的发展。截止2012年底,全国有9万个村开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活动,休闲农业  相似文献   

11.
美丽休闲乡村推介是农业农村部和北京市促进乡村休闲业态集群式发展的重要举措。为总结美丽休闲乡村发展经验、推动北京市休闲农业高质量发展,通过美丽休闲乡村申报表和监测表分析、实地考察,以及大众点评网点评情况比对,分析了76个北京市市级及以上美丽休闲乡村的规模布局、产业资源和旅游资源情况、景观建设情况,以及经营主体、经营业态、品牌营销等休闲农业产业情况,初步总结美丽休闲乡村发展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主题化建设不突出、产业融合程度不高、伴手产品开发不足、文化挖掘利用不够、网络传播渠道不畅等,提出了加强主题乡村建设、推动产业深度融合、丰富伴手产品内容、深化文化挖掘利用、强化品牌网络营销等发展建议,以期为北京市休闲农业振兴乡村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2.
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是发掘农业产品供给、文化体验、生态涵养、健康养生等业态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和满足城乡居民休闲消费的重要供给.为持续推进阿克苏地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现进一步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情况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3.
正近日,农业部发布《关于深入开展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市、区)创建工作的通知》。文中指出:"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就是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带动农民就业致富增收和精准脱贫;为城乡居民提供看山望水忆乡愁的休闲旅游好去处。"那么,怎样才能成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市、区)呢?  相似文献   

14.
1 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项目支持政策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农业部将积极推动落实11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大力促进休闲农业发展的通知》精神,主要包括积极探索有效方式,改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重点村基础服务设施,鼓励建设功能完备、特色突出、服务优良的休闲农业专业村和休闲农业园;鼓励通过盘活农村闲置房屋、集体建设用地、 “四荒地”、可用林场和水面等资产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加强品牌培育,开展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点创建活动、中国最美休闲乡村推介、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认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星级企业创建活动等.  相似文献   

15.
<正>为加快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推进农业功能拓展、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农业部、国家旅游局决定开展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创建活动(以下简称"示范创建活动")。  相似文献   

16.
武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武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潜力巨大,有丰富的资源和广大的客源市场。在全国乡村休闲游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武汉应加快步伐,创新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带动乡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要实现乡村振兴,推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就必须要注重一二三产业的联动。本文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就如何通过山东荣成市农业一二三产业互促共融推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进行了探讨。荣成市采取科学合理布局休闲农业产业,着力提升休闲园区发展档次,重点打造休闲农业品牌,注重培植休闲旅游资源等方式,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确立为乡村振兴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以产业引领、特色制胜为竞争优势,全力打造农文旅商深度融合的乡村振兴滨海样板,建设世界知名的滨海全季休闲型旅游地。  相似文献   

18.
发展休闲农业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客观要求。苏南丘陵地区有着发展休闲农业独特的自然禀赋,为更好地发挥休闲农业示范作用,以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句容为例,对其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及其优势进行了分析。立足句容区域经济与厚重的历史文化实情,用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分析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厘清句容休闲农业发展的创新发展思路,有针对性地提出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9.
<正>任何产业的诞生与发展,其根本动力无外乎人的需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的应运而生,成为撬动"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金杠杆",正因它满足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特别是对诗意栖居田园的向往。作为乡村产业的新业态,异彩纷呈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迎合了现代人精神休憩的消费需求,也给发展较落后的乡村注入了无限活力。近年来,农业农村部指导各地因地制宜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截至目前,已创建了388个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推介了710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和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各地休闲农业迅速发展,农业部今年首次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主题纳入全国农牧渔业大县局长轮训,调训110余名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的主管部门负责人。日前,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和管理干部学院组织学员围绕"拓展农业功能、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主题展开专题研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