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富顺县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大面积推广普及再生稻,24年来全县再生稻累计收获面积691.46万亩,新增稻谷85.57万t。其中:2009年全县再生稻收获面积40.16亩,单产165.0kg/亩,总产6.6万t,面积、单产、总产“三超”历史水平。“杂交中稻一再生稻”已成为我县稳固的稻田耕作制度,目前,全县再生稻面积占全省再生稻面积1/10左右,  相似文献   

2.
邻水县位于四川东部,有稻田36万亩(1亩=1/15公顷,下同),每年蓄留再生稻25万亩,有收面积16万亩左右。具有春早、秋迟、雨热同季的天时优势,但同时受春季寒潮频繁、盛夏伏旱突出、秋霖几乎连年有的“两冷夹一旱”灾害性气候的制约,属于再生稻生产次适  相似文献   

3.
2012年自贡市蓄留再生稻面积75万亩左右,由于气候条件适宜,以水稻螟虫、稻纵卷叶螟等为主的病虫偏重发生。各级党政和有关部门高度重视,积极行动,大力开展再生稻病虫统防统治和群防群治。全市再生稻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达25.64万亩,再生稻病虫得到有效控制,目前再生稻处于灌浆期,长势较好,丰收在望。  相似文献   

4.
<正> 安徽中南部热量资源“双季稻不足,一季稻有余”地区有稻田近100万亩可发展再生稻。50年代前有蓄留再生稻的长期历史,但一般靠天收,亩产仅几十公斤,推广双季稻后向乎绝迹。近年由于育成一批适于此区再生栽培的品种(组合),改进了栽培技术,再生两熟总产可接近双季稻,显著节省工本,深受农民欢迎,迅速发展了几万亩。然而也有因用种或栽培技术不当使再生稻大面积失收的。再生稻能高产难稳产。它由头季稻茎节潜伏芽培育成穗,头季若生育不良不仅当季欠收,再生稻也显著减产。再生稻在头季抽穗前已开始穗分化,其营养生长完全与生殖生长并进,生育期比双晚约短1倍。为适应我省中南部发展水稻生产的迫切需要,在安徽省科委支持下,我们研究了早中稻再生两熟高产高效栽培数学模式。  相似文献   

5.
以当地大面积种植的小麦良种(系)为材料,研究分析了当地高产品种(系)的生理及农艺性状表现,结果表明,高产品种(系)LAI高峰值出现早、持续时间长;群体干物质生产速率快,且在整个生育期形成两个高峰。研究得出适宜的群体及产量结构指标应为:亩基本苗38万左右,亩穗数42-45万,穗粒数30粒以上,千粒重35.5g以上。  相似文献   

6.
<正>再生稻是中稻收割后利用其稻桩上存活的休眠芽,使之发苗成穗,再收一季稻谷的作物。再生稻生产具有时间短、投资投劳少、经济效益高、米质优、口感比头季稻更好等优点。目前,富顺县再生稻总产量已超过6万吨,中稻—再生稻生产已成为富顺县的一种比较稳固的稻田耕作制度。富顺县地处四川盆地东南部,属浅丘地区,常年种植水稻面积47万亩左右,再生稻有收面积稳定在35万亩以上。2013年再生稻有收面积达40.16万亩,占水稻种植面积  相似文献   

7.
来安县地处皖东,位于江淮分水岭南部,是全国水稻生产大县,常年水稻种植面积5万hm~2,水稻常年单产500 kg/亩左右。推广“一种两收再生稻”新技术的目的是减少小麦种植风险,提高水稻种植效益。通过3年的技术示范,笔者总结出来安县水稻“一种两收再生稻”配套栽培新技术,可获得第一茬水稻单产600 kg/亩,第二茬单产200 kg/亩,合计单产800 kg/亩的较高产量,实现节本增效,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相似文献   

8.
发展冬早蔬菜促进农民增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为充分利用有利资源,解决农民增收难的问题,会泽县致力于对小江、牛栏江流域一带低热河谷地区冬早蔬菜的开发,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和艰难探索,现已基本形成了一个稳定的冬早蔬菜种植区,不论在种植水平,生产规模,还是产品质量等方面都呈逐年稳步上升的良好态势,注册了“牛栏江”、“黄梨树”商标,产品远销省内外。2005年,全县小春蔬菜种植面积3400hm^2(5.1万亩),冬早蔬菜达1400hm^2(2.1万亩),同比增146.67hm^2(0.22万亩),增11.9%,产量达443l万kg,实现产值5317.2万元。平均亩产量2119kg,亩产值2532元,是种植小麦、蚕豆的5-6倍,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9.
<正>再生稻是中稻收割后利用其稻桩上存活的休眠芽,使之发苗成穗,再收一季稻谷的作物。再生稻生产具有时间短、投资投劳少、经济效益高、米质优、口感比头季稻更好等优点。目前富顺县再生稻总产量已超过6万吨。中稻-再生稻生产已成为富顺县的一种比较稳固的稻田耕作制度。富顺县地处四川盆地东南部,属浅丘地区,常年种植水稻面积47万亩左右,再生稻有收面积稳定在35万亩以上。2013年再生稻有收面积达40.16万  相似文献   

10.
湖南:“四防一增”技术让再生稻增产增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近年来,再生稻生产成为湖南省的主推技术之一。2015年,湖南省再生稻面积仅20多万亩,2017年快速增长至210万亩。示范推广区域发展到93个县。据湖南省农技推广总站汇总各地测产结果,2017年全省再生稻示范普遍高产,再生季产量比2016年增产20%左右,达到预期"一季+再生"亩产900公斤以上的目标。湖南省再生稻2017年缘何实现高产高效?湖南省再生稻首席专家唐启源介绍,再生稻有"五怕":再生季  相似文献   

11.
四川省的双季稻在20世纪90年代已经被中稻、再生稻所取代,近年来,泸县水稻高产创建围绕中稻、再生稻技术集成与推广,大幅提高了水稻单产和总产水平,取得了良好的创建效果。1主要成效2009年以来,泸县按照"百亩攻关、千亩展示、万亩示范"的模式,采取"六统"等措施,狠抓中稻、再生稻两季高产创建,倾力打造高产创建"百里示范长廊",成功实现了大样板、大辐射和大带动,2009、  相似文献   

12.
<正>自贡市有规模计划蓄留再生稻的历史已有22年,常年总产再生稻8万吨左右,分别占全市大春、全年粮食总产的7.5%和6.5%左右,再生稻已是自贡市粮食产量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同一生态区内再生稻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是热量资源条件,温热资源条件决定了再生稻产量潜力的大小以及不同地区间产量潜力的固有差距。再生稻增产潜力依然较大,可采取超早播种等措施,促进生育期前移延长扬花期安全日数,巧施促芽肥等增加有效穗数的技术措施达到提高单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水稻苗床免(少)耕早育秧技术是我站通过近几年的试验、示范,研究总结出的一项水稻育秧新技术。该技术综合运用了免耕、种衣剂、旱育秧、地膜覆盖等先进技术措施,克服了一般旱育秧工序多、投入大、秧苗素质差、秧龄弹性小等不足,具有省工、省力、省水、省肥、省秧田、节本增效的特点和好处,在盆西平原稻区及类似生态区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目前,该技术已通过四川省科技成果鉴定,并被眉山市政府评为“科技进步三等奖”,技术水平达国内先进。该项技术深受广大农户欢迎,仅2006年全县就示范推广1.2万亩(1亩=1/15公顷,下同)(苗床),并取得了显著的综合效益。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农业部将今年确定为“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年”,在全国重点建设500个粮食高产示范片。泸县被四川省农业厅选为全省2008年高产创建示范县。为确保项目高产创建取得圆满成功,泸县启动了高产创建——“中稻再生稻超高产示范工程”项目2万亩,全面实施水稻三角形强化栽培为主要模式的超高产示范,建立高产创建“百亩攻关、千亩展示、万亩示范区”,示范推广面积达到10万亩规模。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农垦》2013,(4):77-77
江苏黄海农场掀起春耕备耕生产热潮,广大干群学习科技,修理农具,储备种肥,购买农机,以早动争主动,一手抓好大小麦田间管理,一手抓好春耕备种。农场抢抓春耕春播时机,立足“三早”(早安排、早部署、早行动),抓落实。连日来,已清沟理墒近15万亩、施肥13万多亩。同时,农场农业中心的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通过“一听二看三查”,  相似文献   

16.
川南浅丘区晚秋季温、光、水资源丰富,头季中稻收割后利用晚秋季气候资源蓄留再生稻,经过10余年的发展和探索,其基本技术已被广大农民群众较好掌握并日趋完善和较好推广。以泸县为例:常年中稻栽插面积58万亩,再生稻蓄留面积则达到40万亩左右。中稻种植田块除去部分种植秋菜、秋  相似文献   

17.
四川再生稻栽培技术经过杨开渠、李实贲等几代科学家的应用研究、示范、推广、已基本普及,但再生稻杂交组合缺乏,限制了再生稻生产的发展。1997年在省政府以及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启动了四川再生稻高产配套技术研究课题。1999年利用前两年初步筛选出的冈优725、冈优527等头季产量高、再生力较强的杂交稻新组合,在富顺基地进行中稻+再生稻百亩(1亩=1/15公顷,下同),超高产配套技术示范,要求两季平均亩产800公斤。其中设高产试验田,两季亩产1000公斤。同时在童寺区组织高产配套技术示范推广。设置再生稻杂交新组合筛选圃,在雅安和温江基地进行再生稻亲本材料初 杂交新组合的测配等应用研究,为大面积再生稻生产筛选出、优质、抗病的杂交稻新组合及配套栽培技术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泸县常年种植水稻56万亩,蓄留再生稻45万亩,常年再生稻产量6.5万吨,占全县水稻总产量的17.57%。再生稻米米质优于中稻,可达优级米标准。水稻螟虫、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纹枯病、褐鞘病等对再生稻生产危害严重。水稻二化螟在再生稻上主要由二代和三代重叠为害,可同时造成枯心、枯孕穗、白穗、虫伤,严重时螟害率达30%,产量损失达20%-30%;  相似文献   

19.
早稻再生稻-莴苣粮经高效栽培模式在永安市已示范推广5年,该种植模式的早稻再生稻具有省工、省地、节本、避蚊、避寒、高产的优点,并且早稻再生稻比两季稻生育期缩短59d,特别是再生稻比晚稻提早26d,为冬季种植飞桥莴苣提供了条件。5年来永安市早稻再生稻一莴苣栽培模式累计推广4000hm^2,早稻再生稻平均产量15.3t/hm^2,莴苣(飞桥莴苣)平均产量47t/hm^2,平均产值7.3万形hm^2,纯收入5.04万形hm^2。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浙江省庆元县年推广再生稻种植面积1.5万亩左右,其中冷浸田、烂泥田再生稻单产比其他稻田低20%~30%.对此,我们借鉴安徽等省地膜水稻栽培技术经验,对山区冷浸田、烂泥田再生稻生产开展大田覆膜湿润栽培的试验、示范.据试验、生产调查,冷浸田、烂泥田再生稻覆膜栽培比常规栽培头季增产8.8%~17.1%,再生季增产24.2%~27.7%,两季合计增产13.7%~21.2%.这项技术的推广应用,使全县再生稻平均亩产达840.0kg,示范方平均亩产908.0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