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pH电位滴定法研究了三元混配吡啶并[3,2-f][1,7]邻菲咯啉-Cu^2 -5′-三磷酸尿苷[Cu(pdphen)(UTP)^2-]配合物在水以及φ为30%,50%的二氧六环-水溶液中的稳定性(25℃,0.100mol/LNaClO4),将三元配合物与相关的二元配合物Cu(UTP)^2-的稳定性比较,发现三元配合物分子内存在着额外的稳定化作用,这可能主要归因于分子内配体UTP^4-磷酸基团上氧负离子与配体pdphen芳环间的σ-π协同作用以及UTP^4-尿嘧啶碱基与配体pdphen芳环间的堆积作用,用紫外差示光谱法确证了芳环间的堆积作用。  相似文献   

2.
基于锰金属酶模型配合物在揭示生命科学中的理论和应用意义。查阅大量文献基础,设计锰酶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合成了锰氨基乙酸配合物、锰氨基乙酸和三(氨乙基)胺的三元配合物,并结合文献资料推测了其可能的形成机理及一些实验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有色络合物—无色络合物竞争同一个金属离子的方法,用721分光光度计测定了它们光密度的变化,从而解出稀土La(Ⅲ)与丹宁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即β_1=2.25×10~7,β_2=8.34×10~(14)。从结果看,它们形成配合物的稳定性较大,由此推测,当人体摄入稀土时,通过喝茶或吃含丹宁丰富的食物,将可防止稀土在人体中过量积累。  相似文献   

4.
应用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二元Zn(N-het)2+和三元Zn(ATP)(N-het)2-配合物(N-het=3,4-二甲基吡啶和苯并咪唑,ATP=5′-三磷酸腺苷)在水溶液中(I=0.10mol·L-1,t=15、25和35℃)的稳定常数,三元配合物相对于二元配合物的稳定性用平衡常数△logKZn=logKZnZn(ATP)(ATP)(N-het)-logKZnZn(N-het)表示.与咪唑的相关值比较,揭示了三元配合物分子中N-het芳环与ATP的腺嘌呤环之间存在着堆积作用,这种作用依赖于配体的结构,并且随着溶液温度的升高而减弱.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金属离子与血清蛋白形成配合物的条件,探讨了用金属离子-蛋白质配合物消除毛细管区带电泳中管壁吸附作用的方法,并将之成功应用于人血清中药物成分的分离。试验证明,血清蛋白与多种金属离子能不同程度地形成配合物,除Mg2+外,所选金属离子与血清蛋白形成配合物的优先顺序为Zn2+>Cu2+>Cd2+>Co2+>Fe3+>Cr3+>Mn2+>Ca2+>Ni2+;配合物的稳定性取决于介质的pH、温度和金属离子的浓度,其适宜范围分别为pH=6~8,温度40~50℃,金属离子浓度10~30mg/L;金属离子与蛋白质的作用有效地解决了管壁吸附问题,铜和锌离子-蛋白质配合物既不影响药物成分的分离,也不降低毛细管分离效能;分离血清中药物成分的图谱基线稳定,各成分的迁移时间在连续3周的多次实验中重复性好,相对标准偏差在0.14%~0.36%。  相似文献   

6.
三元配合物Co(L-phe)(Aa)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pH电位滴定法研究了三元配合物Co(L-phe)(Aa)[L-phe为苯丙氨酸根,Aa-为L-val(缬氨酸根)、L-leu(亮氨酸根)、L-ile(异亮氨酸根)或L-trp(色氨酸根)]在水溶液中的稳定性[t=25℃,c(NaclO4)=0.1mol/L],三元配合物相对稳定性用δk[δk=△logK-△logKS,其中△logK=logK^Go Go (L-phe)(Aa)-logK^Go Go (L-phe)-logK^Go Go(Aa),△logKS=1/2(△logK(L-phe) △10gK(Aa) log2)]表示,结果表明:与相关L-丙氨酸(L-ala)配合物Co(L-phe)(L-ala)相比,所有这些配合物均具有相对较高的δK值,表明配合物分子内存在着额外的稳定化作用,这种稳定化作用可能主要归因于三元配合物分子内氨基酸侧链之间的疏水作用,并且这种作用随着氨基酸侧链结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7.
原位法合成了一个结构新颖的四氮唑三核Cu(Ⅱ)配合物[Cu3(sae)2(mtta)(N3)](mtta=5-甲基四氮唑,sae=水杨醛缩乙醇胺),用X-射线衍射确定了结构。配合物[Cu3(sae)2(mtta)(N3)]是由5-甲基四氮唑和水杨醛缩乙醇胺(希夫碱)混桥联的三核铜配合物,5-甲基四氮唑是室温条件下在体系中合成的。在配合物中希夫碱和四氮唑都为三齿配体,与三个Cu(Ⅱ)原子配位,配合物中每个Cu(Ⅱ)离子均为4配位,两个希夫碱和一个四氮唑几乎处于一个平面,可看成一个畸变的平面四方形结构。  相似文献   

8.
六十年代,人们发现一种或两种有机配体参与形成的三元配合物具有许多优越的分析特性。以这种三元配合物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在灵敏度、选择性及准确度方面均较一般方法有明显提高。近二十多年来,由于有机配剂和配位化学的发展,三元配合物在分析化学中得到了广泛研究和应用。本文详细阐述了三元配合物的主要类型,分析特性及其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在pH4.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5-溴水杨基荧光酮-Co(Ⅱ)-CTMAB可形成稳定的三元配合物。将此配合物预富集在玻碳电极表面,阴极溶出时可产生一个灵敏的吸附还原波,其还原峰电位在-0.76V,峰电流与钴(Ⅱ)在浓度在5.0×10-5-1.0×10-7mol/L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为了得到金属配合物的热性质,对化学反应法研究制备的氨基酸镁、钙、锌金属配合物(C_(10)H_20NCO_3-)进行了差示扫描量热(DSC)和热重差热(TGA-DTA)联用分析,得到了3种金属配合物的TGA-DTA和DSC曲线,并获取其金属配合物的非晶态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结晶态的融解焓、吸热以及失重质量等。另外,对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金相显微镜分析等表征。研究表明,氨基酸钙配合物容易形成非晶态(玻璃态);氨基酸镁配合物容易形成晶态与非晶态的混合态,经过加热冷却处理后可以形成玻璃态;氨基酸锌配合物容易形成结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