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进程中的主要矛盾与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从资源、生态环境、任务、体制、经营制度、生产力水平、科技水平、装备、人力资本、国际环境,分析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科学内涵;从粮食生产、农业机械化水平、农业科技贡献率、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市场竞争力和农产品商品化率、农民增收,分析中国国情特点和农业发展现状;总结了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存在的农业基础设施需求与财政和社会资源、农业粗放式发展与资源约束、农业效益和粮食安全、农业经营制度与农业产业化、科技投入与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农民素质与人力资本的六大突出矛盾;提出了加强农业支持和保护体系,推进农村市场和农业社会化服务,加强农业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创新农业经营形式,健全农业人力资本提升制度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积极发展"总部农业、精品农业、休闲农业",有力地促进了农业转型升级,推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做大做强了农业龙头企业。为进一步指导农业企业发展,协调好农业企业和产城融合新滨江的同步发展关系,相关部门结合实际对全区农业龙头企业进行了走访调研,梳理了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进一步理清了当前推进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3.
概述了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性,介绍了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方向和重点,提出了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效措施,即转变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加大农业资金技术投入、深化制度和体制改革、健全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引导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农业海外开发.  相似文献   

4.
甘肃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制约因素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农业投入与产出、农业结构优化和优势特色农产品加工,总结了甘肃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取得的成绩;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农业成果转化和农业效益、财政投入和农业生产条件,分析了甘肃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了推进甘肃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即加大农业科技开发力度,优化调整种养殖业结构;推动农村二、三产业快速发展,壮大农业产业化经营规模;改革农业科技体制,加快成果转化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江苏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新趋势、新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江苏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在农业增长方式、经营主体、经营规模、生产方式、产业发展和农业功能等方面出现的新趋势,分析了当前江苏农业现代化面临的人地关系紧张、关键技术缺乏、农业科技服务体系薄弱、农业比较利益低、生态环境不容乐观、农业劳动力素质偏低等新问题,提出了深化农业体制改革、加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统筹城乡发展、建立和完善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重视生态环境建设等加速江苏农业现代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取得了很大成绩,推动了农业科技创新和进步,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障碍,严重影响了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笔者结合黑龙江省的实际情况,从政府、科研单位、农业合作组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涉农企业和农户等角度,对制约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因素进行分析。认为通过持续增加农业科技投入,引导农业科研符合市场需求,健全农业推广体系,倡导参与主体多元化,加强农民教育和培训来提高黑龙江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从而促进农业科技发展,推动农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7.
青海省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制约因素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要:本文分析了青海省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从农业投入与产出、农业结构优化和优势特色农产品加工等视角总结了青海省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取得的成就;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农业成果转化和农业效益、财政投入和农业生产条件等方面,分析了青海省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而提出了推进青海省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发展低碳农业的路径分析——以江苏省无锡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孟菲 《宁夏农林科技》2011,52(8):88-89,91
分析了工业化农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发展低碳农业的迫切性,借鉴江苏省无锡市发展低碳农业的经验和教训,指出了发展低碳农业的基本路径是推行节约农业、发展加工农业、突破循环农业、推广有机农业,以及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山东省章丘市在探索农业发展路径时,选择了走都市农业、品牌农业和创意农业“三条”路径.发展现代高端农业、高质农业和高效农业,收到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共同趋势及必由之路三方面,阐述了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业产业化的地位;从农业产业化可推进农业科技化,农业专业化、社会化,农业工业化三方面,论述了农业产业化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并对农业产业化推进农业现代化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出了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对策措施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特色品牌农业概况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特色品牌农业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在分析特色农业和品牌农业的基础上,阐述特色品牌农业的概念,讨论特色品牌农业的特征,论述特色品牌农业的不同类型,提出发展特色品牌农业的主要措施,对各地发展现代农业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通过对现代农业内涵及特征的理解,探讨了建设现代农业与农业现代化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分析了限制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方向是智力农业、信息农业、生态农业、工厂化农业以及旅游农业等,并指出目前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是构建现代农业发展的制度基础,摆正现代农业发展与现代经济、城市及农村发展的关系,构建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体系,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装备现代农业。  相似文献   

13.
关于农业循环经济若干理念与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人们对农业循环经济的认识误区,阐述了农业循环经济与循环型农业、生态农业、持续农业等现代农业理念的异同,认为在农业领域发展循环经济应称为农业循环经济,相应的农业形态则称为循环型农业,其与生态农业、持续农业有着显著的差别.同时,根据循环经济的理论内涵,分析了区域农业、高优农业、生物质能源开发等与农业循环经济的关系,提出除了节约型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生态农业外,区域农业、高优农业、生物质能源开发是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模式与内容,并分析了其对农业循环经济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都市农业与都市型现代农业相关概念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关于农业的新概念层出不穷,据不完全统计,农业新类型的提法有100多项,如白色农业、绿色农业、蓝色农业、精品农业等。20世纪40年代提出了都市农业这个概念,分析了近几年出现的都市农业、都市型现代农业的产生背景,论述了二者的概念及区别。认为都市农业具有严格的地域性和目标性,不能简单地把国外农业都称之为都市农业;而都市型现代农业也与都市农业有着较大不同。  相似文献   

15.
本文回顾了欧美更替农业、东南亚综合农业的兴起和发展,评价了国内对生态农业的不同理解和对我国农业发展道路的不同认识,指出在中国走欧美式的生态农业道路是不行的,必须增加对农业的无机能投入;还指出中国的生态农业这一说法在概念上是错误的,应将那些被称为生态农业建设的实践活动概括为农业生态工程。最后讨论了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工程之间的异同。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业生态工程建设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时期,特别是生态农业为我国农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但同时也面临着建设现代化农业、合理高效利用农业资源等一系列长期、复杂而艰巨的任务。简要介绍了我国农业生态工程和西方精确农业发展的状况,比较了农业生态工程和精确农业的异同,指出了我国农业生态工程建设中的不足和发展方向,针对我国农业生态工程和精确农业研究建设现状,提出了目前可以着重开展的工作。  相似文献   

17.
上海市都市型现代农业与休闲农业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上海市都市现代农业面临的新局面的基础上,剖析了发展"休闲农业"是上海市都市农业功能拓展的重要途径及其意义.在借鉴和学习国外"休闲农业"发展经验与教训的同时,研究上海市"休闲农业"的实践发展现状,并进一步提出了上海市发展"休闲农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相似文献   

18.
刘玲  杨军 《福建农业科技》2016,(11):104-109
休闲农业已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闽台两地都在大力推动的农业新常态.该文分别选取我国台湾地区和福州市的休闲农业代表性案例进行横向比较,以此分析福州市休闲农业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9.
创意农业作为新兴产业,对地方农业可持续发展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介绍了创意农业的产生、发展及国内创意农业的基本模式,总结了近年来新疆创意农业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新疆创意农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政府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农民自己的投入、农业从业人员与农业产值密切相关,是影响农业产值的重要因素,对农业产值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但3个因素对农业产值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