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麦套棉花与纯作棉花的生物学差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了麦套棉与纯作棉在生物学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麦套棉的主茎叶片、单株叶面积、单株果枝、单株鲜重等单株性状均不如纯作棉,生育期晚于纯作棉,经济性状次于纯作棉。因此,麦套棉应适期早播,增加棉苗生长时间,促使生育期相对提前;增加棉株密度,充分发挥群体的增产作用;麦收后立即中耕松土,灭茬保墒,适时追肥浇水,促根下扎,促苗早发,加速生育进程,才能弥补因小麦遮光最终导致对棉花产量的影响。另外,麦套夏棉畦埂栽培的棉株性状优于畦面预留行的,生育期早于畦面预留行的,经济性状好于畦面预留行的,所以,麦套夏棉不宜采用“麦棉塞”,应窄畦播种小麦、畦埂套种2行棉花为宜。  相似文献   

2.
麦田套种对玉米环境因子及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麦套玉米的环境因子及其对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麦田畦埂(间距40cm)玉米苗冠层光照强度是单作玉米苗的50%左右,是套种行(间距30cm)的120%左右,光照是影响麦套玉米生长发育诸因子中的首要因子;0、5、10、15、20cm深度土壤的日平均温度,麦田畦埂比单作玉米田分别降低2.76、3.07、2.88、3.00、2.85℃,比套种行分别提高0.52、0.02、0.12、0.19、0.05℃;土壤水分降低的百分率,5月31日以前麦套的大于单作的,5月31日以后则反之;其它环境因子,麦田畦埂一般均优于套种行而次于单作玉米田。单株性状,麦田畦埂优于套种行而次于单作玉米;生育期,麦田畦埂的早于套种行而晚于单作玉米。  相似文献   

3.
多年来沿江棉区一直在寻求一种合理的麦棉种植方式,以解决两熟棉区棉粮茬口、劳动力和肥料等矛盾问題。从1956年以来,安庆专区在麦套棉麦子的种植方式上,曾陆續推广了“寬畦二垅靠”“寬畦窄幅条播”“寬畦寬幅条播”“寬畦寬窄行条播”等办法,希望为麦套棉苗創造有利的生育条件。1959—1960年更推广了“棉花营养缽育苗移栽”,想根本改变套种棉花这种栽培方法。但是,以上这些方法,不是增产作用不显著,就是花工太多,而不受群众欢迎。 1960年秋,吸取别省先进經驗,結合本棉区的具体情况,在試驗示范成功的基础上,逐步推广了“窄畦麦套棉”的办法。由于采用这个办法,棉花一般增产10—30%,并便  相似文献   

4.
为了推广与发展麦后移栽棉种植模式,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工厂化两苗互作育苗麦后机械化移栽棉花的生长发育及产量特点.结果表明:营养钵育苗麦后移栽春棉、工厂化两苗互作育苗麦后移栽春棉和夏棉的子棉产量和霜前子棉产量相当.与麦套移栽春棉相比,麦后移栽棉花的生育进程有所推迟,子棉产量降低4.2%~4.7%,霜前花率降低0.9~1.3个百分点;但与麦后直播夏棉相比,麦后移栽棉花显著增产57.3%~58.2%,霜前花率提高约19个百分点;与麦后直播春棉相比,麦后移栽棉花显著增产62.1%~63.0%,霜前花率提高约20个百分点.此外,棉花麦后移栽,有利于小麦全幅播种和机械收获,且小麦产量比套种田小麦增产25%以上(P<0.05),同时,棉花工厂化两苗互作育苗实现了专业化、商业化和规模化育苗,有利于棉花机械移栽.可见,工厂化两苗互作育苗麦后机械化移栽春棉和夏棉可以取代传统营养钵育苗麦后移栽.  相似文献   

5.
麦套脱毒甘薯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麦薯套种是我省薯区的主要栽培方式。近几年 ,随着脱毒甘薯的普及推广 ,该方式以其简单易行、经济效益高等优点已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之一。现将豫北麦套甘薯栽培技术总结如下。1 麦薯套种模式麦薯套种是种麦时预留栽种甘薯行 (埂 ) ,翌年春季立夏前后在预留行 (埂 )上栽植甘薯。主要方式有 2种。1.1 三一式旱地套种模式3行小麦套 1行甘薯。小麦行距 2 0cm ,每隔 3行留2 6 .6~ 30cm的空档。该模式适合中低产旱地。1.2 三一式水浇地套种模式3行小麦套 1行甘薯。小麦行距 2 0cm ,每隔 3行留一个大背垄 ,垄背宽 40cm ,立夏前后在垄…  相似文献   

6.
<正> 根据1990年调查,河北、山东、河南三个省植棉面积近4700万亩,其中:麦棉两熟面积2380万亩,占棉田面积的50%以上。目前,棉区麦棉两熟栽培技术已初步配套。麦棉产量有所提高,前作小麦亩产均在300公斤以上,并已取得麦棉两熟栽培的技术经验,但是,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1、套种配置不合理。一般麦套春棉预留棉花空档大窄,如三一式预留棉花空档不足50厘米,三二式和四二式相对更窄,并难以实行麦棉高低垄分厢种植。而麦套夏棉三  相似文献   

7.
刘锋  孙本普  李秀云  相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17490-17491,17519
[目的]探讨麦棉套种对作物产量及土壤养分动态变化的影响。[方法]设计麦套春棉与单作春棉比较、麦套春棉及麦套夏棉试验,测定棉花与小麦产量,并测定试验前后土壤养分的含量。[结果]麦棉套种能够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化肥施用量,提高总俺收益。[结论]该研究可为麦棉套种地区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麦棉套种适宜配置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收麦前对麦棉套种中小麦的边行优势,以及麦棉伴生期间不同预留棉行宽度和不同行向对棉苗生长影响的调查分析,提出三一式和四二式是较有利于小麦棉花两熟高产的配置方式。  相似文献   

9.
<正>1技术概述麦套春棉技术将传统春棉一年一熟改为小麦、棉花一年两熟,充分利用棉田冬春空闲期的光热资源,以及小麦、棉花套作形成的边行优势,实现棉花与小麦的双高产。选用早熟性较好的小麦品种与棉花品种相配套,10月下旬播种小麦时预留棉行,4月下旬套种中早熟棉花品种,突出"双早"技术核心,小麦要早收、棉花要早熟,协调好小麦与棉花的茬口衔接、共生期,及时防治病虫草害,提高机械化程度。2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0.
小麦套种棉花复播花生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种植形式以333厘米为一带,第一年在每行内中12行小麦,行距20厘米,共占地222厘米,留出113厘米空挡。翌年4月上旬,在留出的空挡套种两行棉花,行距47厘米,株距20厘米,亩留苗2000株,棉麦间距33厘米。2技术要点2.1选用优种:小麦选用舜麦1718,临汾8050等高产品种,棉花选用晋棉50、冀棉958等,花生选用中花六号、80—183等  相似文献   

11.
探索适合棉麦双高产的耕作方法,既要改良土壤提高肥力,充分利用空间和光能,又要摸到棉麦大幅度增产规律。一、试验方法及管理过程从1977年10月开始,在2.32亩轻粘壤土地上,进行棉麦肥间作套种试验,带状种植,棉麦各一半即1.16亩,4尺8寸一带打成畦,棉麦各7畦,一带棉花,一带小麦,  相似文献   

12.
王浩然 《河南农业》2012,(17):47+21
土豆田内套种棉花,对土豆进行肥水管理,改善了棉花田间小气候,减轻了蚜虫、红蜘蛛的危害,且土豆茎叶生长,给棉花形成了自然风障,避免棉花在4-5月间遭受冷空气或干热风的影响,有利于棉苗生长。一、模式配比土豆套棉花,一般1个播带1.5m,种2行土豆、1行棉花,棉花品种选择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郑杂棉4号套作小麦的双丰技术。[方法]在中牟黄河滩地和须水试验场,以相同面积的郑杂棉4号套种小麦与单茬棉花设置对比试验,麦棉套种按照4-1式种植,并对郑杂棉4号套种小麦与单种棉花的综合表现、产量、经济效益进行对比研究。[结果]郑杂棉4号套种小麦可减轻病虫为害,利于一播全苗;单种棉花平均产量高于郑杂棉4号套种小麦产量中棉花产量;郑杂棉4号与小麦套作较单茬棉花种植经济效益提高了8 380.5元/hm~2,增益显著。[结论]此套种模式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实现了全年麦棉持续生产,为棉麦生产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江海 《现代农业科技》2008,(10):131-131
介绍了棉花、越冬菜、西瓜、辣椒间套种和麦套棉、棉套瓜、棉前瓜后菜两茬间套种2种立体高效种植模式及其栽培技术,以期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15.
<正>1种植模式1.1品种选择选用高产稳产的小麦品种如周麦22、矮抗58等。春、夏玉米均可选用生育期适中,高产、优质、耐密植的品种,如郑单958、浚单29等。1.2适时套种此模式3m一带,秋季播种小麦时按畦面2.2m和畦埂0.8m整成大小畦。大畦内种植12行小麦(采用等行距20cm或两垄靠即宽窄行种植方式),翌年早春(三月中下旬)在畦埂上点种两行春玉米,穴播,每穴播2粒,行距30cm,株距20cm,三角定苗,亩种植2 200  相似文献   

16.
麦套夏棉是解决粮棉争地矛盾,实现粮增棉丰,满足社会需求的有效途径。兖州市2007年、2008年麦套夏棉每667平方米(1亩)小麦平均单产512千克、皮棉单产72.6千克,并出现了不少高产更高产典型,现将麦套夏棉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棉麦两熟连作制起到了间作套种、提高土地利用率的作用,但因棉花与小麦都是生育期较长的作物,在生产过程中,难免出现矛盾。例如,小麦秋播时,棉株仍然生长旺盛,棉桃累累,如此时拔棉种麦就会影响棉花,如推迟小麦播种则影响小麦生长发育。在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不少棉农解决矛盾的  相似文献   

18.
研究不同时间套种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为玉米适时早套,提高玉米产量提供参考。于5月15、20、25、30日和6月5日共5个播期处理。麦套采用畦埂与套种行2种不同间距的套种方式,观察和测定不同播期玉米的展开叶数、可见叶、种子根数、次生根数、株高、地上部鲜重和干重以及产量。  相似文献   

19.
试验组建了麦套春棉、麦套夏棉和夏直播棉第二~四代、第三~四代和第四代棉铃虫百株累计卵量与棉花产量损失率的相关式。分别提出麦套春棉第二、三、四代防治指标为百株累计卵量180粒、50粒和200粒;麦套夏棉第三代和第四代为百株累计卵量25粒和100粒;夏直播棉第四代为百株累计卵量100粒。  相似文献   

20.
研究起垄处理对棉麦共生期棉行光、热、水条件的影响,以及棉花光能利用特性的响应,旨在揭示起垄促进棉麦套作模式下棉花生长发育、提高产量的生理生态机制。试验设置棉麦平作套种(T)和棉行起垄套种(T+L)2个处理,以棉花单作(D)作为对照,测定棉麦共生期不同光量子密度梯度下棉花功能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拟合光响应曲线,计算棉花功能叶片光利用特性指标,分析棉行光合有效辐射(PAR)日变化与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变化,计算不同处理下的日有效光能(PARd)。结果表明:T处理下,棉行的冠层PARd、5 cm地温和耕层土壤含水量均显著低于D处理,生长发育迟缓,产量降低达20.1%。而T+L处理下,PARd在三叶期和小麦收获期分别比T处理提高了5.8%和47.5%,5 cm地温在11:00以后显著提升,20 cm土壤含水量降低减缓;与T处理相比,T+L处理棉花功能叶片的PnmaxLSP显著提高,LCP则无显著变化,相对生长速率(PGR)提高,开花期与吐絮期较处理T提前4~5天,两年产量分别比处理T提升了14.5%和15.3%。起垄处理增强棉麦共生期棉行冠层的PAR,提高棉花功能叶片的PnmaxLSP,增加了棉行的PARd,同时提高了棉行的土壤温度,减缓了耕层水分降低速率,从而缓解了遮光对棉花生长发育的抑制作用,提高了棉麦套作模式下棉花的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