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对存在于膜翅目茧蜂科和姬蜂科的共生体病毒——多分DNA病毒(Polydnavirus PDV)的基因组结构、及其复杂多变的基因表达方式在调节寄主生理功能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为反映寄生蜂与寄生昆虫的协同进化关系,充分有效利用寄生蜂防治害虫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新疆马铃薯叶甲发生地寄生蜂资源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外来入侵害虫马铃薯叶甲Leptinotarsa decemlineata(Say)的寄生蜂资源进行探究。【方法】2012~2013年间,在新疆伊犁、乌鲁木齐周边、东疆等害虫发生地进行寄生蜂资源网扫采集、挑拣、鉴定,并进行Simpson优势度C指数检测以及相关性分析。【结果】姬小蜂科Eulophidae,金小蜂科Pteromalidae,茧蜂科Braconidae以及缘腹细蜂科Scelionidae优势度最为丰盛,优势度C分别为0.495 2、0.003 1、0.002 4、0.001 9。【结论】姬小蜂科和缘腹细蜂科不仅丰盛度高,且与害虫马铃薯叶甲的发生呈正相关关系,很有可能是该害虫的寄生蜂。对马铃薯地中寄生蜂资源进行了报道,并对寄生蜂与寄主关系进行了探讨,缩小了寄生蜂范围,为马铃薯叶甲的生物防治提供了数据支持,并为马铃薯叶甲的寄生蜂资源提供了研究方向和重点。  相似文献   

3.
湖南省茶树害虫寄生性小蜂和细蜂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湖南茶树害虫寄生性小蜂和细蜂,共获25种,其中6种蜂是中国新记录种,5种蜂的寄主是新寄主.本文报道了10科,25种寄生蜂的名录;分别记述了12种寄生蜂的形态(有2种寄生蜂的形态描述略)、寄主及分布.  相似文献   

4.
多分DNA病毒(polydnavirus,PDV)是一类共生于膜翅目姬蜂科、茧蜂科和蚜茧蜂科寄生蜂体内的昆虫病毒。在寄生过程中,伴随着蜂卵的产出,寄生蜂将PDV注入寄主体内,通过病毒基因的表达,破坏寄主的免疫,以保障后代的存活。本文首次在烟蚜茧蜂和蚜虫模式体系内发现多分DNA病毒,初步明确其形态特征和生理效应。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4个完成测序和注释的植物基因组,系统地分离鉴定了97个水稻、玉米、高粱和拟南芥的CCT结构域基因,并对相应蛋白质的结构和基因之间的系统演化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CCT结构域基因的蛋白质结构和特性在不同物种之间具有广泛的变异;不同基因组中CCT结构域基因通过染色体复制扩展了基因家族成员。根据其CCT结构域分为4组,其中1个亚组集中了绝大部分的禾本科CCT结构域基因,该亚组基因可能特异参与了禾本科作物开花时间的调控。基因家族成员的扩展,蛋白质结构的改变以及基因表达模式的变异共同导致了CCT结构域基因家族成员在物种间和物种内的功能分化。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分布于我国、寄生于蚜茧蜂的大痣细蜂科Megaspilidae白木细蜂属Dendrocerus的3种蚜虫的重寄生蜂。文中列有分种检索表,形态描述、特征图、生物学记述、重寄生的寄主和初寄生蜂的寄主蚜虫。其中合沟细蜂Dendrocerus carpenteri Curtis和粗脊细蜂Dendrocerus laevis(Ratzeburg)为中国分布的新记录。蚜虫初寄生蜂经常被各类群重寄生蜂寄生,导致田间后期初寄生蜂虫口下降,影响蚜茧蜂控制蚜虫的效果。白木细蜂属仅产卵于僵蚜内的蚜茧蜂的老熟幼虫或蛹期,该蜂产卵于僵蚜内初寄生幼虫的体表,属外寄生的重寄生蜂。该蜂在福建6月份的自然条件下,从卵到成蜂羽化的历期为15~17天。  相似文献   

7.
农业景观格局与过程能够强烈影响寄生蜂对寄主的寻找及寄生作用,寄主密度亦是影响寄生蜂分布的重要因素,然而农业景观的格局和寄主密度对寄生蜂寄生率的相互影响是一项值得研究的工作。在简单与复杂2种麦田农业景观结构下,调查了麦蚜的分布格局与2种寄主密度下麦蚜的初寄生率与重寄生率,分析了景观结构对麦蚜密度的影响、景观格局与麦蚜密度对寄生蜂寄生率与重寄生率的影响及交互作用。结果表明:景观结构的复杂性对麦蚜分布和寄生蜂初寄生率与重寄生率的影响均不明显,但寄主密度与景观结构的复杂性对寄生蜂的影响存在着明显的交互作用,寄主密度与寄生率呈正相关,寄主密度较低时烟蚜茧蜂为优势种,寄主密度较高时燕麦蚜茧蜂为优势种。麦蚜初寄生蜂与重寄生蜂对寄主密度的反应与其形态学、体型大小以及生活史特征相关,初寄生蜂与重寄生蜂的群落组成显著影响其对麦蚜的寄生率,而与景观结构的复杂性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8.
斜纹夜蛾侧沟茧蜂对寄主龄期的选择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应用均匀设计研究了斜纹夜蛾侧沟茧蜂与斜纹夜蛾1龄末-2龄初幼虫、3龄幼虫和4龄幼虫共存系统中,寄生蜂对不同龄期幼虫的选择寄主作用,建立了3个龄期的3个龄期的幼虫被寄生量模型。根据模型,计算了寄生蜂对3个龄期幼虫寄生的选择系数。结果表明,斜纹夜蛾侧沟茧蜂能寄生斜纹夜蛾1-4龄幼虫,但当1龄末-2龄初幼虫、3龄幼虫和4龄幼虫同时存在时,该蜂偏爱寄生1龄末-2龄初幼虫,其次为3龄幼虫。  相似文献   

9.
桔小实蝇及其寄生蜂消长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福建漳州地区桔小实蝇及其主要寄生蜂的种群消长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桔小实蝇在漳州天宝地区发生期为3~11月,种群高峰为6~9月;寄生桔小实蝇的寄生蜂有4种,各自种群消长与桔小实蝇种群的消长呈跟随效应,其中切割潜蝇茧蜂占已知寄生蜂总量的77.6%,在田间寄生率达11.42%,发生期为5~11月,在已知寄生蜂种类中为优势寄生种群,是控制桔小实蝇的主要蜂种;桔小实蝇和切割潜蝇茧蜂对寄主水果都有明显的选择性,其种群数量关系为:番石榴≈杨桃>莲雾,表明该蜂更趋向在番石榴和杨桃上的桔小实蝇幼虫上产卵.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甜橙乙烯诱导酯酶基因(Citrus sinensis Ethylene-induced esterase gene、CsEIE)家族成员的进化历 史与功能分化、检索比对了甜橙基因组尧TAIR 数据库尧Phytozome 数据库和NCBI EST 数据库中多个物种的EIE 家族 基因、分析了甜橙中该基因家族的全部18 个成员的基因结构尧染色体分布尧蛋白结构域尧保守序列尧基因表达尧进化 选择方向以及系统发生关系。结果表明、CsEIE 家族成员分布在4 条染色体中、通常呈串联重复排列;不同基因的外 显子数目变异范围为1~5;该基因家族绝大多数成员含有3 个保守基序。系统发生学分析结果显示、被子植物EIE 家 族基因聚为3 个分支、表明EIE 基因家族是在被子植物分支前就已存在的古老的多基因家族、家族成员目前的分布 现状是基因不断重复和丢失的结果。系统发生树中、甜橙CsEIE1~CsEIE8 属于同一分支、推测其是在柑桔与研究中 其他物种分化后经多次基因重复事件产生。该分支在其他被子植物中也同样有多个经独立基因重复事件形成的旁 系同源、而另外两支中发生的重复事件要少得多。表达分析结果显示、CsEIE 基因家族在转录活性尧表达模式上已经 出现了较大的分化。所有结果表明CsEIE 基因家族仍在扩张、各成员在经受不同的选择压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寄生蜂作为一类寄生性天敌昆虫,寄生于鳞翅目、双翅目等昆虫的幼虫、卵或蛹,是一类重要的天敌昆虫,对害虫的发生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研究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寄生蜂发生及转移规律,为控制农田、交错带、沙漠植物的害虫及沙漠天敌昆虫资源的保护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网捕法,定时定点调查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沙漠、农田及交错带植株上寄生蜂的发生情况。【结果】共采集寄生蜂533只,5个总科、10科,其中小蜂总科Chalcidoidea数量最多,占总数的46.90%;姬蜂总科Ichneumonoidea和细蜂总科Proctotrupoidea分别占寄生蜂总量的27.02%和21.20%,茧蜂科Braconidae数量为144只,占总数的27.02%,为优势科。在农田、交错带、沙漠三个生境中,寄生蜂的发生均为先增后减的趋势,5月均开始发生,6月交错带生境(0.90头/(m2·d))达到全年高峰,农田生境与沙漠生境在7月达到全年最高值分别为(0.94头/(m2·d))和(0.80头/(m2·d))。从5~9月在不同的样点中,杂草样点(0.82头/(m2·d))寄生蜂数量明显高于其他样点,交错带短命植物样点(0.20头/(m2·d))最低。【结论】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有丰富的天敌昆虫资源,寄生蜂种类丰富数量多。沙漠与交错带为寄生蜂提供了稳定的庇护所,故保护沙漠与交错带植被。减少近沙漠农田杀虫剂的施用以保护寄生蜂,更好的发挥天敌控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小腹茧蜂是鳞翅目害虫的重要寄生蜂,报道越南水稻、棉花等作物害虫育出的6种小腹茧蜂及其寄主和分布.  相似文献   

13.
对棉铃虫齿唇姬蜂Campoletis chlorideae Uchida、腰带长体茧蜂Macrocentrus cingulum Brischke和麦蚜茧蜂 Ephedrusplagia-tor(Nees)3种寄生蜂28S rDNA D2区序列进行了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索了GenBank核酸序列库中姬蜂总科和小蜂总科的其它26种寄生蜂的相应序列,利用29种寄生蜂及2种弹尾目昆虫28S rDNA D2区序列对寄生蜂进行了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3种寄生蜂28S rDNA D2区序列与同一亚科的其他种相似性达90%以上.3种寄生蜂中,腰带长体茧蜂和麦蚜茧蜂与弹尾目昆虫的遗传距离较远,是较进化的种类;棉铃虫齿唇姬蜂与弹尾目昆虫的遗传距离较近,是较早分化的种类.29种寄生蜂系统进化分析表明,茧蜂科的蚜茧蜂亚科和长体茧蜂亚科处于同一分化地位,但有明显分化;小蜂总科与姬蜂科处于同一分化地位,比茧蜂科分化晚.  相似文献   

14.
新疆蔬菜斑潜蝇发现两种寄生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为害蔬菜的斑潜蝇发现两种寄生蜂--西伯利亚离颚茧蜂和圆形赘须金小蜂.后者数量不多,而前者是当地的优势寄生蜂,其寄生率常随作物、季节、环境等因素而变化,化防的影响更大. 西伯利亚离颚茧蜂在寒冷的乌鲁木齐可在不加温温室土中越冬.  相似文献   

15.
任爽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7):3055-3056
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饲养,研究重庆市栗瘿蜂寄生蜂的种类及其对寄主种群消长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在重庆地区栗瘿蜂的主要寄生蜂有9种,分别隶属于膜翅目长尾小蜂科[中华长尾小蜂Torymus sinensis Kamijo、葛氏长尾小蜂Torymus geranial(Walker)、日本大痣长尾小蜂Megastigmus nipponicus Kamijo、斑翅大痣长尾小蜂Megastigmus maculipennis Kamijo、姬黄色长尾小蜂Megastigmus koebelei Ashmead]、旋小蜂科(栗瘿旋小蜂Eupelmus urozonus Dalman)、跳小蜂科(跳小蜂Encyrtidae sp.)、刻腹小蜂科(栗瘿刻腹小蜂Ormyrus sp.)、广肩小蜂科(广肩小蜂Eurytoma sp.),全部为幼虫期体外寄生性小蜂,中华长尾小蜂Torymus sinensis Kamijo为优势种。个体数量较多的中华长尾小蜂Torymus sinensis Kamijo、栗瘿旋小蜂Eupelmus urozonus Dalman和栗瘿刻腹小蜂Ormyrus sp.分别占寄生蜂总个体数量的30.77%,20.98%,18.88%。在重庆地区寄生蜂是控制栗瘿蜂种群数量变动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6.
贵州东部地区茶园寄生蜂及其寄主种类的记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记述贵州东部地区茶园寄生蜂12科45种及其分布地和寄主昆虫.  相似文献   

17.
乌鲁木齐市及其周边地区柳树害虫及寄生蜂资源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对乌鲁木齐市及其周边地区柳树食叶害虫及寄生蜂资源初步调查研究,为柳树食叶害虫的生物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乌鲁木齐及其周边柳树上,柳树害虫大暴发大泛滥时期,进行网扫并且徒手采集柳树害虫各龄期标本及寄生蜂标本,将其带回实验室进行鉴定、分组解剖、饲养.[结果]发现了5种主要柳树害虫,其中杨毛臀萤叶甲的危害最严重;其次是柳虫瘿叶蜂;再次是叶蝉,数量较多,但危害程度不 是很明显;而柳蚜和斑潜蝇,数量较少,危害程度也较小;同时发现了693只寄生蜂,隶属于11科.其中数量和种类繁多的类群依次为姬小蜂科、细蜂科和蚜茧蜂科.[结论]通过在柳树食叶害虫暴发期间调查,发现的5种主要柳树害虫在危害程度上虽有差异,均未造成柳树死亡的现象,但对柳树的正常生长和园林景观效果带来了严重危害,需要对其进行及时防治;同时发现柳树害虫的寄生蜂资源丰富,这为今后利用寄生性天敌防治害虫提供了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8.
云南蔗地寄生蜂种类分布及其寄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云南蔗区寄生蜂的种类分布及其寄主。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小蠹虫寄生蜂种类的调查研究,分析了针阔混交林内小蠹虫寄生蜂的基本状况,探讨了黑龙江省小蠹虫寄生节在世界动物区划及中国昆虫区划中的归属,论述了黑龙江省小蠹虫寄生蜂区系特征种类组成特点和共有种程度。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福建省柑桔蚧虫寄生蜂种类调查鉴定结果,并参考文献记录,共整理出小蜂总科寄生蜂5科21属47种.计蚜小蜂科 Aphelinidae 23种,跳小蜂科 Encyrtidae 20种,金小蜂科 Pteromalidae2种,姬小蜂科 Eulophidae 和棒小蜂科 Signipkoridae 各1种.其中2种为中国新记录,13种为福建新记录.对2个中国新记录种,克氏长索跳小蜂 Anagyrus clauseni Timberlake 和盾蚧多索跳小蜂Thomsonisca typica(Mercet)作了记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