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滑刃线虫属(Aphelenchoides Fischer,1894)的2个国内新记录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描述了滑刃线虫属(Aphelenchoides Fischer,1894)的2个国内新记录种:游泳滑刃线虫(Aphelenchoides hechaleos)和内卷滑刃线虫(A.involutus)。游泳滑刃线虫采自辽宁省盖州市熊岳镇莴苣(Lactuca sativa)的根际土壤中,它与近似种拟游泳滑刃线虫(A.paranechaleos)的主要区别是雌虫尾较长,尾的形状是腹面凸(而拟游泳滑刃线虫的尾较短,尾的形状是背面凸,腹面凹),雄虫交合刺背杆的弯曲程度较小。内卷滑刃线虫采自辽宁省凌海市苍耳(Xanthium sibiricum)及山东济南大花金鸡菊(Coreopsis grandiflora)的根际土壤中,它与近似种A.jacobi的主要区别是雌虫尾向腹面弯曲程度较大,尾后部呈钩状,尾较长。  相似文献   

2.
查明南京园林植物根际寄生线虫种类及其分布情况,为有效防治线虫病害提供科学依据,2009年10月至2010年7月,对南京栖霞区、江宁区、浦口区苗圃地的40种园林植物根际的寄生线虫种类进行了初步调查,根据形态特征和测计值的比较,鉴定出滑刃线虫和剑线虫各2个种,分别是燕麦真滑刃线虫(Aphelenchus avenae)、内卷滑刃线虫(Aphelenchoides involutus)、美洲剑线虫(Xiphinema americanum)和标明剑线虫(X. insigne)。有10种植物为美洲剑线虫的新寄主,2种植物为标明剑线虫的新寄主。   相似文献   

3.
 外寄生线虫是一类容易被忽视的重要的烟草病原线虫,2010—2011年在云南省文山州所属各县进行烟草根际寄生线虫调查,根据形态特征和形态测量值对其中的主要外寄生线虫进行了种类鉴定,报道了其中的燕麦真滑刃线虫(Aphelenchus avenae Bastian,1865)、孤独真滑刃线虫(Aphelenchus eremitus Thorne,1961)、阿布拿马螺旋线虫(Helicotylenchus abunaamai Siddiqi,1972)、农田螺旋线虫(Helicotylenchus agricola Elmiligy,1970)、异头丝尾垫刃线虫(Filenchus heterocephalus Xie&Feng,1996)和菠菜矮化线虫(Tylenchorhynchus spinicaudatus Singh,1976)。其中,优势种群为燕麦真滑刃线虫,其次为阿布拿马螺旋线虫和异头丝尾垫刃线虫;孤独真滑刃线虫、农田螺旋线虫和菠菜矮化线虫只在少部分地方分布。菠菜矮化线虫在国内首次发现,为中国新纪录种。  相似文献   

4.
云南省灯盏花根腐线虫病的病原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调查,形态鉴定,首次报道了云南省一种由草地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pratensis Filipjev,1936)引起的中草药新病害——灯盏花根腐线虫病,灯盏花是这种线虫的新记录寄主。  相似文献   

5.
通过研究文献,对植物寄生线虫无外源培养的重要性及研究现状作了综合评述;明确了滑刃线虫属(Aphelenchoidesspp.),燕麦真滑刃线虫(Aphelenchusavenae),松材散滑刃线虫(Bursaphelenchusxylophilus)无外源培养成功的培养基的成分和比例。并指出要想取得无外源培养成功首先应解决如下4个问题:(l)培养基成分的细度要小于2pμm以利于线虫取食;(2)人工模拟线虫引起寄主的反应及生理形态变化;(3)如何通过化学物质的刺激引起线虫食道腺的活动及其行为的变化;(4)进一步研究并获得植物寄生线虫的代谢机制方面的资料并了解线虫的营养要求。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改良贝曼漏斗法分离收集进境荷兰百合种球及介质土中携带的线虫,其中3种线虫种类经形态特征观察、显微测计及核糖体DNA 28S-D2/D3区序列分析,分别鉴定为洞穴长尾线虫(Seinura caverna)、毁芽滑刃线虫(Aphelenchoides blastophthorus)和燕麦真滑刃线虫(Aphelenchus avenae),均为江苏口岸首次截获,目前,洞穴长尾线虫(S.caverna)、毁芽滑刃线虫(A.blastophthorus)国内现有报道较少。本文主要通过对江苏口岸首次截获的3种线虫进行检疫鉴定研究,以期为口岸进境花卉种球检疫监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记述了从火鹤花根部分离鉴定的咖啡根腐线虫(Pratylenchuscoffeae)、食菌茎线虫(Ditylenchusmyceliophagus)、锡博尔滑刃线虫(Aphelenchoidescibolensis)、蘑菇滑刃线虫(A.composticola)和燕麦真滑刃线虫(Aphelenchusavenae)等5种植物线虫.  相似文献   

8.
根据菊花滑刃线虫(Aphelenchoides ritzemabosi)和相近滑刃线虫种群的rDNA-ITS序列,设计出菊花滑刃线虫特异性引物,利用PCR技术对菊花滑刃线虫包含部分5.8 S基因和部分rDNA-ITS2核苷酸序列进行扩增,获得208 bp的特异性片段.实现了单条活的或FG(4 %的甲醛)固定的菊花滑刃线虫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9.
通过田间调查,形态鉴定,首次报道了云南省一种由广东垫刃线虫(Tylenchus guangdongensisXie&Feng,1992)引起的中草药新病害,灯盏花是这种线虫的新记录寄主.  相似文献   

10.
为了检测进口球根花卉种球携带的线虫,尤其是检疫名录之外的植物线虫。本研究首次采用本实验室设计的线虫7d自然游离分离法对进口花卉种球所携带的线虫进行了数量检测和营养类群归类。结果表明:1)从荷兰和新西兰进口的百合、郁金香等6种花卉种球中检出的线虫共涉及3目10科12属.其中非植物线虫分属1目3科4属,检疫名录以外的植物线虫数量占前3位的属有拟滑刃属(Aphelenchoides)、滑刃属(Aphelenchus)和短体属(Pratylenchus),分别占植物线虫总数的77.1%、16.4%和2.9%;2)新西兰进口百合种球中检测出的拟滑刃属线虫数量(426条/10球)为荷兰进口品种的3.5倍(123条/10球)。3)上述两国进口的百合种球中有3个品种携带潜在危险性线虫——根结属线虫,但数量较少,平均2~7条/10球.同时还携带非植物线虫,分属于盆咽属、拟丽突属、头叶属和小杆属。数量在50~300条/10球之间。  相似文献   

11.
史云东  贾琳  张霁  金航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4):2102+2112-2102,2112
[目的]比较不同地区灯盏花中总黄酮与野黄芩苷的含量。[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定灯盏花总黄酮含量,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野黄芩苷含量。[结果]试验地区灯盏花野黄芩苷含量在1.053%-2.628%,昭通巧家落山所产的灯盏花野黄芩苷含量最高;总黄酮含量在8.845%-15.757%,腾冲芒棒乡1所产的灯盏花总黄酮含量最高。[结论]不同地区灯盏花的总黄酮与野黄芩苷含量均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2.
采用小区试验,研究不同时期UV-B辐射增强(5.0 kJ.m-2,旺长期辐射T1、花期辐射T2、旺长期+花期辐射T3)对灯盏花(Erigeron breviscapus(Vant.)Hand-Mazz)各部位生物量和药用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时期UV-B辐射均导致灯盏花株高、基叶数、最大基叶长、最大基叶宽、总生物量降低,其中总生物量下降2.91%~15.79%;花期辐射(T2)下,各形态指标和生物量降低的幅度小于旺长期辐射(T1)。(2)不同时期增强的UV-B辐射均导致灯盏花各部位有效成分(总黄酮、咖啡酸酯、灯盏乙素)含量升高,含量依次为T3>T2>T1>CK。(3)不同时期增强的UV-B辐射使灯盏花药用有效成分产量发生改变,仅花期辐射(T2)使灯盏花总黄酮、灯盏乙素和咖啡酸酯总产量均显著增加,其中灯盏乙素增加10%,总黄酮增加4.01%,咖啡酸酯增加4.05%。总之,通过增加UV-B辐射来增加灯盏花药用有效成分产量是可行的,以灯盏花花期进行UV-B辐射30 d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从化感作用角度筛选适宜与灯盏花进行间套轮作的农作物,为解决灯盏花连作障碍,建立合理的灯盏花间套轮作体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水提法制备灯盏花根、茎、叶浸提液,每种浸提液设3个浓度梯度(0.05、0.10和0.15 g/mL),以蒸馏水为对照,研究灯盏花不同部位浸提液对辣椒(Capsicum annuum)、玉米(Zea mays)、水稻(Oryza sativa)和青菜(Brassica chinensis)的化感效应。【结果】灯盏花根、茎、叶浸提液对辣椒、玉米、水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效应,综合化感效应强度随着水浸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强。灯盏花叶浸提液对辣椒种子发芽指数呈低促高抑的双重效应。0.15 g/mL根浸提液处理下,辣椒、玉米、水稻和青菜的幼苗根长分别较对照显著下降75.78%、77.79%、82.24%和69.75%(P<0.05,下同)。低浓度根浸提液可显著增加青菜幼苗苗长,0.05 g/mL处理的青菜苗长较对照显著增长60.34%。4种作物对灯盏花化感作用的敏感性程度为辣椒>水稻>玉米>青菜。灯盏花各部位水浸液对4种作物的化感作用强弱整体表现为地上部>地下部。【结论】青菜和玉米较适宜进入灯盏花轮作体系中,以缓解灯盏花连作障碍,该结论与实际种植情况相符。  相似文献   

14.
不同试剂对灯盏花种子萌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采用培养皿发芽法,研究不同试剂对灯盏花种子萌芽的影响。[方法]用GA3、CuSO4、NaOH分别处理灯盏花种子15min,并以清水处理为对照。[结果]各种试剂对灯盏花种子萌芽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中赤霉素对灯盏花萌芽的促进效果最为显著,发芽势、发芽率均有明显提高。[结论]在该试验中,1g/LGA3处理对促进灯盏花种子萌芽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灯盏花栽培技术及有效成分积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灯盏花繁育技术、施肥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以及有效成分积累规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灯盏花的栽培管理和有效成分积累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河北省麦田蚜茧蜂的种类与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河北省麦田蚜虫寄生蜂的调查,初步明确了河北省保定市、沧州市沧县、邯郸市、廊坊市香河县和张家口市蔚县5个地区的蚜茧蜂种类,以及保定地区麦田不同时期蚜茧蜂和重寄生蜂的种类.结果表明:保定、沧州和邯郸3地蚜均以燕麦蚜茧蜂和烟蚜茧蜂为优势种,廊坊以燕麦蚜茧蜂为优势种,张家口市蔚县以燕麦蚜茧蜂和麦蚜茧蜂为优势种;保定地区夏季麦蚜盛发期以燕麦蚜茧蜂为优势种,秋季和初春麦田以烟蚜茧蜂为优势种.  相似文献   

17.
云南水稻根际土壤中的线虫种类鉴定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描述了云南水稻根际土壤中发现的3种植物寄生线虫燕麦真滑刃线虫A phelenchus avenae Bastian, 1865,多带螺旋线虫Helicotylechus multicinctus (Cobb, 1893) Golden, 1956和穿刺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penetrans (Cobb, 1917) Chitwood & Otifa, 1952.这3种寄生线虫均为云南省新记录.  相似文献   

18.
在江苏常州地区一苗圃内采集了21种园林苗木根及根际土壤共63份,并对土壤样品中的寄生线虫进行了分离鉴定.结果表明:初步发现5种根际线虫,分别是拟裸露矮化线虫(Tylenchorhynchus paranudus Phukan & Sanwal)、甘蓝矮化线虫(Tylenchorhynchus brassicae Sid...  相似文献   

19.
麦长管蚜在3个小麦品种上取食行为的EPG比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研究不同抗性水平的小麦品种苗期对麦长管蚜的抗蚜机制。【方法】用EPG技术对麦长管蚜在3个小麦品种苗期的取食行为进行检测。【结果】麦长管蚜在品种Ww2730上口针开始接触叶面时间显著晚于小偃22和Batis,第1次持续刺探前的刺探次数显著多于小偃22和Batis,开始刺入叶面后第1次刺探的持续时间极显著短于小偃22和Batis;在Ww2730和小偃22上的PdⅡ-1的平均时间显著长于Batis;Ww2730上C波阶段2个Pd波间的间隔平均时间显著大于另外2个品种;在Ww2730木质部取食(G波)的次数和时间显著大于其它2个品种;Batis上的点G波的次数极显著地高于Ww2730,而平均持续时间极显著短于小偃22和Ww2730;在Batis和小偃22上E1波的总时间,E1波的最大值、跟随E2波的E1波的平均时间均显著大于Ww2730;3个品种间第1次E1波持续的时间差异不显著,但Ww2730和小偃22上其它E1波持续的时间极显著少于Batis;3个品种上其它波形参数,包括F波的次数和总时间、E2波的次数和总时间没有差异。【结论】Ww2730抗麦长管蚜机制可能在于表皮有取食抑制因子,叶肉细胞壁较厚,韧皮部存在次生物质和(或)营养不平衡。小偃22苗期的抗蚜机制为叶肉部细胞壁较厚,细胞密度大。麦长管蚜适应Ww2730抗性的策略可能是在第2次取食时采取了减少在有毒次生物中的暴露时间。  相似文献   

20.
利用三亲杂交的方法将带卡那抗性的Mini-Tn5转座子随机插入瓜类细菌性果斑病菌xjl12基因组DNA中,构建插入不同位点的突变体文库,通过信号分子高效检测菌株JZAI,筛选群体感应信号分子失活突变株。挑取2株野生株和筛选出的4株突变株,进行Southern杂交,结果表明,转座子Mini-Tn5以单拷贝随机诱变瓜类细菌性果斑病菌获得成功;对筛出的4株突变株进行了致病性和烟草过敏反应测试,发现突变株明显降低了致病性,且2株突变株(5-17,2-57)在烟草上无过敏反应。瓜类细菌性果斑病菌突变体文库的成功构建及筛选到不同突变位点的群体感应信号分子失活突变株,对从基因水平研究瓜类细菌性果斑病菌致病分子机理及群体感应相关基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