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为了探讨低浓度混合重金属污染物短期内对鲫鱼血红蛋白中过氧化氢酶(CAT)活力的影响,选用鲫鱼(Carassius auratus)为研究对象,以煤矸石浸出液作为低浓度混合重金属污染物,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鲫鱼血红蛋白中CAT活力的变化。结果表明:试验组CAT活力〔(0.71±0.27)U/mg〕显著低于对照组CAT活力〔(1.21±0.50)U/mg〕。表明短期低浓度混合重金属污染抑制了鲫鱼血红蛋白中CAT的活力。  相似文献   

2.
重金属锌胁迫下鲫鱼不同组织中金属硫蛋白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鲫鱼(Carassius auratus)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在一定环境条件下重金属锌(Zn)的胁迫对鲫鱼不同组织中金属硫蛋白(MT)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温为(26.5±1.0) ℃时,平均体长为(15.32±0.63) cm、平均体重为(310.6±5.7)g的鲫鱼不同组织中的MT本底值存在着明显的差异.鳃丝、肌肉、肝脏和肾脏中的MT含量范围分别为(1.024±0.018)~(1.081±0.019) μg/g、(1.171±0.021)~(1.205±0.015) μg/g、(2.589±0.013)~(2.706±0.015) μg/g和(2.262±0.009)~(2.453±0.003) μg/g,MT含量顺序为肝脏>肾脏>鳃丝>肌肉.在0.1 mg/L、0.5 mg/L、1.0 mg/L、10.0 mg/L Zn2+的胁迫下,鲫鱼的4种组织中MT含量的总体变化趋势较为一致,都是呈先升高后稳定的状态,在试验后6 h内的增加速率最大.其中鲫鱼的鳃丝、肝脏和肾脏3种组织中MT含量在24 h时达到峰值,随后略有下降并趋于稳定.而肌肉中的MT含量在24 h时没有出现峰值,其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逐渐达到峰值.鲫鱼的4种组织在24 h内MT的增加量与Zn2+的质量浓度呈较好的相关性,表现出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表明水体中的Zn2+可诱导鲫鱼组织中MT的合成与表达,且诱导时间主要在24 h之内.以上结果表明,鲫鱼肝、肾、鳃丝等组织中的MT可作为评价外源重金属Zn污染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2种农药联合染毒对鲫鱼肌肉、肾脏和肝胰脏CAT活性的影响,将鲫鱼(Carassius auratus)分别暴露于不同浓度的阿特拉津与氯氰菊酯的混合溶液中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低浓度阿特拉津(5.3 mg/L)与氯氰菊酯联合染毒对鲫鱼肝胰脏CAT活性的诱导作用随染毒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染毒第5~8天对鲫鱼肾脏CAT活性有抑制作用;高浓度阿特拉津(10.6 mg/L)与氯氰菊酯联合染毒第8~15天对鲫鱼肾脏CAT活性有诱导作用;阿特拉津与氯氰菊酯联合染毒对鲫鱼肌肉CAT活性表现为先诱导、后抑制.表明,鲫鱼组织CAT活性变化与阿特拉津和氯氰菊酯联合染毒存在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4.
低浓度阿特拉津对鲫鱼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采用静态水质接触染毒法,研究不同作用时间和不同暴露浓度下除草剂阿特拉津对鲫鱼肝脏、肾脏和肌肉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阿特拉津对鲫鱼各个组织器官CAT活性均产生了较强的影响.24d连续暴露后,在低浓度(0.1~1.0mg·L-1)范围内,阿特拉津对鲫鱼肝脏、肾脏和肌肉CAT活性均产生了诱导作用;而高浓度(5.0~10.0mg·L-1)范围内则对这些组织器官CAT活性均产生了抑制作用.从时间效应看,低浓度(1.0 mg·L-1)时,在所有作用时间下,阿特拉津对鲫鱼肝脏、肾脏和肌肉CAT活性均产生了强烈的诱导作用;诱导作用随着暴露时间的延续均先增强后减弱,并最终使CAT含量维持在某一浓度水平;且在染毒后10 d.阿特拉津对鲫鱼肝脏、肾脏和肌肉CAT活性的诱导作用达到最大,最大诱导率分别为93.96%、75.39%和62.86%.高浓度(10.0mg·L-1)时,仅在暴露的第3 d,阿特拉津对鲫鱼肝脏CAT活性产生了诱导作用,除此之外,在任何时间下,阿特拉津对鲫鱼各组织器官的CAT活性均表现为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随着暴露时间的延续均先增强后减弱,并最终使CAT含量维持在某一浓度水平.试验显示,低浓度阿特拉津暴露即可引起鱼体产生较强的氧化压力,从而会影响鱼类的正常生长发育;同时,鱼体CAT活性变化的显著性及其与阿特拉津之间所存在的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关系,说明CAT有望成为一种敏感的分子生物标志物来监测水体中阿特拉津污染.  相似文献   

5.
低浓度阿特拉津对鲫鱼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将鲫鱼分别暴露于浓度为0、0.1、0.5、1.0、5.0和10.0mg·L-1的阿特拉津溶液中,在染毒后的第3、6、10、14、19和24d对1.0和10.0mg·L-1两个浓度组的鲫鱼进行取样;在实验结束时(24d)对所有浓度组进行取样,分别测定其肝脏、肾脏和肌肉中SOD活性,研究在不同作用时间和不同暴露浓度下,阿特拉津对鲫鱼肝脏、肾脏和肌肉S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阿特拉津能使鲫鱼肝脏、肾脏和肌肉SOD活性产生显著变化。在染毒后的第24d,各浓度组肝脏SOD活性均受到抑制,肾脏SOD活性均受到诱导,肌肉SOD活性在低浓度下受抑制,高浓度下被诱导;且在本实验所设浓度范围内,阿特拉津与肝脏SOD活性之间存在剂量-效应关系,与肾脏SOD活性在1.0~10.0mg·L-1范围内存在剂量-效应关系。在14~24d内,阿特拉津与肌肉SOD活性之间存在时间-效应关系,与肝脏和肾脏SOD活性之间在任何时间范围内都不存在明显的时间-效应关系,但在整个实验期内,1.0和10.0mg·L-1两个暴露浓度对同一器官SOD活性的影响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6.
采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探讨不同浓度的洗衣粉溶液对泥鳅体内不同组织(血液、心脏、肝脏、肾脏等)中可溶性蛋白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组泥鳅不同组织中可溶性蛋白的电泳条带较正常泥鳅有明显的增添、缺失等变化,表明洗衣粉有一定的毒性,能对泥鳅体内重要蛋白的合成和表达产生重要影响,这是因为洗衣粉干扰了泥鳅体内蛋白质的正常合成秩序,参与了蛋白质合成酶系中的竞争或抑制,进而导致泥鳅体内蛋白质产生质和量的增减变化.  相似文献   

7.
重金属离子相互作用对Cu在鲫鱼组织中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重金属离子相互作用对其在鲫鱼组织中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 混合重金属离子相互作用对Cu在鲫鱼组织中积累的影响与离子的种类、数量及组织的类型有关.随着重金属离子种类的增加,相互作用对其积累的影响变得显著,Cu离子在鱼脑和肝脏中的积累浓度升高 ,在鳃中的积累降低,在肌肉中的积累无影响.重金属离子相互作用不会改变Cu在鲫鱼组织中的分布规律,Cu在鲫鱼组织中的积累顺序为肝脏>鱼鳃>鱼脑>肌肉.  相似文献   

8.
采用暴露试验法,研究十二烷基苯磺酸钠(LAS)与重金属Cd2+单独及复合污染对鲫鱼鳃、肝脏、肌肉等部位的Cd蓄积及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一Cd2+处理时,随着Cd2+浓度增加,鲫鱼鳃、肝脏、肌肉3部位的Cd蓄积量均极显著增加(P0.01),各组织蓄积量顺序为:肝脏鳃肌肉;在LAS与Cd2+复合处理条件下,Cd在这3组织中的分布仍符合以上规律,但鲫鱼各组织对Cd的蓄积量发生改变,其中0.4 mg·L-1Cd2+与5.0 mg·L-1LAS复合处理能极显著促进鲫鱼肝脏对Cd的蓄积(P0.01);2.0 mg·L-1Cd2+与不同浓度的LAS复合处理均能极显著促进鲫鱼肝脏、肌肉对Cd的蓄积(P0.01);另外,2.0 mg·L-1Cd2+与5.0 mg·L-1LAS复合处理能极显著促进鲫鱼鳃对Cd的蓄积(P0.01);其余各复合组与相应单一Cd2+处理组间无显著差异;LAS与Cd2+单一及复合处理对鲫鱼鳃、肝脏、肌肉的SOD、CAT活性均有明显影响,其中鲫鱼肝脏SOD活性变化能更灵敏地反映污染物对鲫鱼的毒性程度.  相似文献   

9.
病原菌感染对鲫鱼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伟  谭妮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2):25-26
通过不连续垂直板聚丙烯酰胺电泳(PAGE)研究了鲫鱼成体不同组织(肝脏,肾脏,鳃,肌肉,心脏)里LDH同工酶的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鲫鱼乳酸脱氢酶在不同组织里存在着较大的表达差异。病原菌嘘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punctata)感染鲫鱼后对各组织里LDH的表达有较大影响。这种特异性变化可以作为鲫鱼疾病早期诊断及病理分析的生化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0.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对岩原鲤(Procypris rabaudi)6种组织(眼、脑、心、肝、肾、肌肉)的乳酸脱氢酶(LDH)、苹果酸脱氢酶(MDH)、酯酶(EST)3种同工酶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对其位点及酶谱表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岩原鲤3种同工酶系统具有不同程度的组织特异性.LDH检测到由3个基因位点编码,Ldh-C位点仅在肝脏组织中表达:s-MDH在6种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肝脏和肾脏中的活性表达较强,m-MDH在脑、心脏、肾脏和肌肉4种组织中均有表达;EST检测到由5个基因位点编码,其同工酶酶谱复杂,Est-2为6种组织的共有谱带,在肝脏中的活性表达较强.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Pentraxin 3(PTX3)在鱼类中的作用,克隆得到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PTX3基因,并对其序列结构特征和表达模式进行分析。异育银鲫PTX3序列由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构成,编码453个氨基酸。异育银鲫PTX3蛋白的前22aa为信号肽,241~453aa为PTX结构域;在PTX结构域有一个非典型的Pentraxin信号。同源进化分析发现,异育银鲫PTX3与其他鱼类聚为一支,且与斑马鱼最为相似(79%);两栖类和哺乳类各自聚为一支。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PTX3在异育银鲫的心脏、肝脏、脾脏、头肾、体肾、鳃、脑、肌肉、肠、血液、性腺等11个组织中都有表达。在嗜水气单胞菌攻毒后,肝脏、脾脏、头肾、肠和血液中PTX3mRNA水平都显著上调。在感染后3h,脾脏中PTX3 mRNA水平即出现显著上调;感染后6h,血液中PTX3mRNA水平即达到了峰值。这些结果表明,PTX3作为急相反应蛋白在鱼类受到病原侵袭中发挥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2010年5月,选择永城煤矿塌陷区天然鱼塘的野生鲫鱼(Carassius auratus)为对象,以相对无煤矿污染的商丘市天沐湖为对照,研究了永城煤矿塌陷区低浓度混合重金属污染对鲫鱼血液过氧化氢酶(CAT)和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永城煤矿塌陷区鲫鱼CAT的OD值(0.600)极显著高于天沐湖鲫鱼...  相似文献   

13.
分别测定了新疆红雁热电养鱼场罗非鱼、淡水白鲳及鲤鱼的鳃、肝、肾、肌肉等部位中铁、铜、锌、铅、镉、铬、镍、砷等重金属蓄积量。结果表明,藻类沉积的重金属是鱼体重金属蓄积的主要来源;重金属主要蓄积于三种鱼的鳃、肝、肾等器官组织,肌肉重金属蓄积量明显低于鳃、肝、肾部位的蓄积量;热带鱼种与鲤鱼重金属解毒机制差异明显,冬季鲤鱼内源性重金属解毒能力明显劣于热带鱼种罗非鱼和淡水白鲳,重金属向肌肉转运加快,是鲤鱼肌肉重金属蓄积量有所增加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不同水温下重金属镉诱导金属硫蛋白在鲫鱼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鲫鱼(Carassius auratus)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在一定环境条件下重金属镉的胁迫对鲫鱼不同组织中金属硫蛋白(MT)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平均体长为(15.32±0.63)cm、平均体重为(310.6±5.69)g的鲫鱼不同组织中的MT本底值存在着明显的差异(P<0.01),含量顺序为肝脏>肾脏;不同水温条件下鲫鱼相同组织中的MT本底值差异显著(P<0.01),鲫鱼肝脏中的MT本底值平均含量在水温(26.5±1)℃和(16.5±1)℃时分别为3.50和3.25μg·g~(-1);肾脏中的MT平均含量分别为3.20和2.72μg·g~(-1);不同水温下,经不同的暴露时间、不同暴露浓度的Cd~(2+)胁迫下MT在鲫鱼肝脏和肾脏中的表达趋势较为一致,都是旱先升高后稳定的状态,在试验后的6 h内的增加速率最大,MT的含量在12 h时达到峰值.鲫鱼的肝脏和肾脏组织在12 h内MT的增加量与Cd~(2+)的浓度呈较好的相关性,表现出一定的剂量一效应关系.表明水体中的Cd~(2+)可诱导鲫鱼组织中MT的合成与表达,且主要诱导时间在12 h之内.相同Cd~(2+)质量浓度胁迫下,水温的改变不影响Cd~(2+)胁迫MT在鲫鱼组织中的表达趋势,但影响MT表达的含量和速率,相同Cd~(2+)质量浓度下MT在鲫鱼组织中的表达含量和速率均随水温的升高而增加.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南海黄鳍金枪鱼(Thunnus albacares)体内重金属富集特征及其食品安全性,对大、中、小3种体型的南海黄鳍金枪鱼肌肉与肝脏中8种重金属(Cd、Ba、As、Cu、Fe、Cr、Se、Zn)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随着体型的变化,各重金属元素的累积特征不同,肌肉中Fe、Se和Cd的含量随着体型变大而不断增加;Zn与Cu则相反;而As、Ba、Cr的含量在3个体型组中无显著变化。在肝脏组织中,Fe、Se、Cu和Cd的含量随体型变大而不断增加;Cr累积趋势相反;Zn、As、Ba的含量在3个体型组中无显著变化。在3个体型组的肝脏中Cd、As、Cu、Fe、Se和Zn含量均显著高于肌肉对应金属元素含量,而Ba、Cr的含量在肌肉与肝脏中无显著差异。在重金属食品安全方面,可食用部分(肌肉)中各重金属元素含量均低于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但Cd与 iAs的单因素污染指数表明南海黄鳍金枪鱼存在轻微的重金属安全风险,因此,建议成人和儿童每日摄入南海黄鳍金枪鱼应分别小于120.00和37.71 g。  相似文献   

16.
通过RT-PCR技术从欧鳗(Anguilla anguilla)脾脏总RNA中获得了编码成熟免疫球蛋白(Ig)重链的基因序列(GenBank accession No.GQ249838),该序列长1 686 bp,编码562个氨基酸残基,分子质量为62.2 ku.将该基因片段与pET-his载体连接构建原核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BL21中诱导表达,其表达产物经SDS-PAGE和Western-blotting分析表明新增的66 ku蛋白条带与预期值相符,且能够与兔抗欧鳗IgM血清发生强烈的特异性反应,证实了欧鳗免疫球蛋白重链(IgH)基因能够在大肠杆菌中以包涵体形式高效表达;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了Ig基因在欧鳗背肌注射山羊IgG前后不同组织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欧鳗在免疫前后其肾脏与脾脏Ig基因的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其它组织,在鳃、肌肉中的表达量也较高,而在肝脏、心脏中的表达量较低.此外,对同一组织免疫前后的Ig基因表达量比较发现,除肝脏外,其它组织Ig基因表达水平在免疫后均上升,在鳃和肌肉中达到显著水平,而在脾脏中达到极湿著水平.  相似文献   

17.
褪黑素是由松果体分泌的吲哚类激素,褪黑素通过与其受体(Mel 1a, Mel 1b and Mel 1c)结合发挥对动物的节律性,生殖调控,抗凋亡和抗氧化等调节作用。为探究Mel1a mRNA和Mel1a蛋白在鸭不同组织中的表达与分布以及在各个组织的相对表达量,研究褪黑素通过Mel1a受体参与鸭的生殖调控作用及其他生物学效应奠定基础,采集鸭心、脾、大脑、小脑、肾、肝、肺、胰和骨骼肌肉组织,利用PCR、免疫组织化学和RT PCR技术研究Mel1a mRNA和Mel1a蛋白在鸭各组织中表达分布以及Mel1a mRNA的相对表达量。研究结果表明:鸭Mel1a mRNA在心、脾、大脑、小脑、肾、肝、肺、卵巢、胰和骨骼肌组织中均存在表达;Mel1a蛋白在大脑、肺、肝、骨骼肌、肾、心和胰组织中均有表达;Mel1a mRNA定量结果表明,各组织中的Mel1a mRNA表达量存在差异,大脑、肺、卵巢、脾、小脑和胰脏的相对表达量较高,而肝、骨骼肌、肾和心的相对表达量较低。褪黑素首先通过与其受体结合而发挥生理调控功能,所以通过研究Mel1a mRNA和蛋白在不同组织的表达分布及其相对表达量,为研究褪黑素及其受体的生理功能如调控昼夜节律,抗凋亡、抗氧化、增强免疫力、卵母细胞成熟以及胚胎的发育探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8.
褪黑素广泛的生理作用是通过与其膜受体(Mel 1a、Mel 1b、Mel 1c)结合介导的。褪黑素受体在机体内广泛分布,但因受体亚型、物种、组织不同而异。采用RT-PCR、real-time PCR和免疫组化技术探究了Mel 1b在鸭不同组织(包括鸭脾脏、心脏、肾脏、大脑、胸肌、卵巢、肺脏、肝脏、胰脏组织)中的表达分布及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鸭Mel 1b mRNA在脾脏、心脏、肾脏、大脑、胸肌、卵巢、肺脏、肝脏、胰脏中均有表达,且Mel 1b受体蛋白均存在于大脑、肺脏、肝脏、胸肌、肾脏、心脏、胰脏中(脾脏、卵巢未成功测试)。Real-time PCR结果表明,各组织中Mel 1b mRNA表达量存在差异,在卵巢中的表达量最高,其次为肺脏,在脾脏、心脏、肾脏和肝脏中的表达量也明显高于大脑中的表达,但在胸肌和胰脏中的表达量要稍低于大脑中的表达量。Mel 1b在鸭各组织中普遍表达分布,进一步说明了其介导褪黑素广泛的生理功能,特别是对生殖功能的调节。  相似文献   

19.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pattern of 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 (PPAR) genes before and after overfeeding, and estimate the effect of expressed PPAR levels on weights of fatty liver and abdominal fat in geese, the RT-PCR products of PPAR genes in heart, liver, spleen, lung, kidney, stomach, small intestine, brain, breast muscle, leg muscle, and abdominal fat were determined before and after overfeeding. RT-PCR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PPAR genes. Quantity one software was used to analyze absorbency, and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GAPDH gene was used as contrast. Expression levels of PPAR-α were relatively high in most of detected tissues but undetectable in abdominal fat tissue before overfeeding, and the level was evidently increased in lung, appeared in abdominal fat tissue, and reduced in the other tissues after overfeeding. Expressed PPAR-γ levels were relatively high in liver, spleen, lung, small intestine, and abdominal fat, and relatively low in the other tissues before overfeeding. Expressed PPAR-γ levels were enhanced in liver, spleen, lung, stomach, and kidney but decreased in abdominal fat and without obvious changes in the other tissues. Expression patterns of PPAR genes show tissue-specific manner. In addition, expression patterns of PPAR-α are different from PPAR-γ after overfeeding. It might suggest that different functions of PPAR subtypes are responsive to overfeed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