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施农业标准化,对于提高农业的市场化水平,推进农业的规模化经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实施农业标准化过程中,农户行为起着重要作用。通过总结冀南地区农业标准化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即以示范区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带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建立基层组织,规范管理与标准制定;科技服务与专业合作组织协调互动,农民参与并获利。剖析了冀南地区农户实施农业标准化行为存在的主要问题,即较低的农民素质,落后的种植模式,传统的经营理念,使标准化生产难以顺利实现;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分散经营与投资利益最大化之间矛盾凸显,阻碍了标准化的实施;较小的宣传力度,较低的培训效果阻碍了各级各类标准的实行和标准化技术的推广;公司(企业)与农户关系的波动降低了标准化实施的成效。提出了广泛宣传,提高素质;培育主体,打造品牌;健全队伍,强化培训和加强合作,实现共赢的对策研究,从而促进农业标准化的实施。  相似文献   

2.
农业标准化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制定标准、采用标准、实施标准和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检查.农业标准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既是农业技术工作的基础,也是农业管理工作的基础.它是在现代农业中推广应用科研成果和科学技术的重要手段;是高效合理地组织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实现农业管理科学化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的重要措施;是发展贸易事业的重要工具;是促进有关各方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现阶段通过应用标准化手段,可以解决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出现的利用其它方法无法解决的在市场、企业、基地和农户之间的利益关系,促进他们协调发展.随着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农业标准化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正在发挥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认知是影响人类行为决策的重要因素,于农户技术选择而言亦是如此。本文基于756份农户调查数据,以cov-AHP层次回归法测算农户认知冲突水平,运用Ologit回归探究农户认知冲突对其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纳的影响,并检验信息获取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认知冲突抑制了农户技术采纳。2)信息获取渠道可有效削弱认知冲突对农户技术采纳的抑制作用,调节作用显著。3)农户文化程度与外出务工经历分别会负向和正向影响其认知冲突,提升农户智能水平与促进农民增收是留住农民、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着力点与突破口。4)农户技术采纳地区差异明显。基于上述结论,本文建议:充分重视农业技术推广中农户心理变化过程;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并拓宽信息传输渠道;着力加强农村地区的教育、宣传与培训;因地制宜实施差别化农业技术推广策略,落实好以信息化引领农业发展和推动农村转型的惠农政策。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仙居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迅猛。这些以“合作社 农户”模式为基础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对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特色农业发展,转化推广农业科技成果,推进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提高农民参与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起到了重要作用。加快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是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农村经营体制创新的一种有效形式,也是发展农村合作制、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相似文献   

5.
基于山西省沿黄地区5个县539份农户的调研数据,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实证检验了山西沿黄地区农户土地转出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9.1%的农户在调研区内进行了土地转出活动,但土地转出积极性较低;(2)家庭总收入、农业收入比重、农业补贴比重、户主年龄、经营耕地面积、耕地质量、所在地区等7个因素对农户土地转出行为的影响极显著,其中,与家庭总收入、农业收入比重、农业补贴比重呈负相关,与户主年龄、经营耕地面积、耕地质量、所在地区呈正相关;(3)农户是否缴纳医疗保险、是否参与农业保险对农户土地转出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提出了应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强化农业补贴配套措施,积极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强化生态保护的农业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阐述拓展农业产业链内涵及意义、农村信息化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农村信息化对拓展农业产业链的作用,其作用体现在增强产业链的市场竞争力,提升产业链的运作效率,提高产业链上的农民收入和农民素质。在拓展农业产业链视野下,提出了农村信息化的建设的思考:一是促进政府主导作用的充分发挥;二是加强信息化基础网络设施建设;三是整合农村信息资源,提高信息质量;四是搭建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五是提高个体农户的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六是加强农村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七是加强宣传、培训,提高农民的综合文化素质和信息意识。  相似文献   

7.
张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818-6819
阐述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现状,农户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价值的评判结果表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普及率较低,其提供的服务不能满足农民的多元化需求,多数农户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运行尚不满意。提出促进农村经济组织发展的对策:加强宣传力度,提升农民意识;发挥地方积极性,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制度;加大政策引导,提升服务层次;加快农村金融改革,健全金融组织体系。  相似文献   

8.
农户万元增收工程是重庆市委、市政府为贯彻全国两会精神提出的四大民心工程之一,实施农户万元增收工程,农村是主战场、农民是主体、农民掌握科学技术知识是先决条件、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是关键。该文以开县长沙镇为例,结合该镇25个村(社区)进行实地调查研究,通过实例分析,农民文化素质低影响农业规模化经营、影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阻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出了农业、农村、农民的富裕之路在科技、在教育、在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在于人才培养。该镇应从引进人才、加强教育等多方面努力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助推农户万元增收工程的实施。  相似文献   

9.
《现代农业科技》2016,(12):338-339
发展现代农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环节,农民是农村社会的主体,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主体,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最终价值取向。当前,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较低,农业生产转化率低下,限制了农业产业化发展和现代农业的推进。通过分析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有效途径:规范农民科技培训机制;加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师资建设;加大宣传力度;加大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的投入力度。只有不断加强农村劳动力的科技教育培训,快速提高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才能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农业规模经营、农业劳动力转移等问题,近年来我国着力实施土地流转政策。然而现阶段,我国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现代化生产技能水平较低,已经成为阻碍农业现代化的一个瓶颈因素,因而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显得尤为迫切。围绕新型农民培养模式的主题,本文分别按照地域和组织者对国外和国内的新型农民培训模式进行分类,并给出了不同分类的培训模式总结与分析。最后借鉴国内外经验,提出了建立多层次、多元化和灵活的新型农民培训体系,确保强有力的政策和立法支持、明确部门分工同时加强广泛合作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农业标准化的推广与实施,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已经成为提高城乡人民生活质量、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迫切需求。针对文成县农业标准化实施难度大;对农产品质量的检测力度不够;病虫害发生复杂农民素质跟不上现代化农业要求等问题。结合工作实际提出要加大对农业标准化的投入力度;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体系;建立农业标准推广示范体系;多形式、多层次的开展农业标准的宣传培训等措施,以加快农业标准化推广的速度。  相似文献   

12.
农业的规模化经营是我国农村现代化的基本条件,要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需要促进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发展企业加农户经营模式,促进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  相似文献   

13.
农户经营行为具有理性行为与非理性行为并存的特点。非理性行为阻碍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校正调整。为此,可从提高农户经营素质,增加农业资金和科技投入,完善市场体系,落实农村各项基本政策,确保农户利益,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等方面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14.
王雨林  项杰  刘胜林 《农学学报》2020,36(5):144-151
为了研究农民参与政府组织的农业技术培训的情况,通过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与DEMATEL模型,对成都市302位农民做调查问卷,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分别研究影响农户参与培训和影响合理组织培训的因素。研究表明:文化程度、农业收入比例、培训形式、最少培训补助、政策宣传力度、土地转出难度等是影响农民参与培训的重要因素,而培训目的、培训形式等是合理安排培训的关键,由此提出应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投入,加大培训宣传力度,在充分考虑农户需求的基础上,把握好农户培训的供需平衡,并且在规范土地流转行为的基础上稳健提高农户务农收入等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随着近些年生态文明建设在农业领域的不断深入,农业的绿色生产经营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基于此,从农户绿色生产行为对农户农业收入的影响着手,以浙江省301户农户为例进行OLS实证分析,探讨绿色生产与农业增收的因果关系,并采用2SLS法处理其中反向因果关系的内生性问题。研究表明,绿色生产行为能够促进农业增收,提出从打造绿色产业链、建立农产品质量评级体系和加强绿色生产宣传等方面鼓励绿色生产行为,促进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6.
正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后,党和政府积极引导农民改变传统的经营行为和模式,探索新时代农村致富之路,本文以烟台市昆嵛山军石村为例,通过入户调研,了解军石村农户的经营行为从单纯的农业生产转变为融合农业与服务业的现代化经营模式的原因和意义,探究农户经营行为变化的具体过程和现状,最后从局部和整体两方面总结农户经营行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21世纪后发达地区的农村,小农户依然是农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农户生产  相似文献   

17.
金风区从农村经济发展实际出发,加大力度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一是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做好农民入社引导工作,通过座谈会以及典型带动等形式,向农民宣传专业合作社的优势,讲解走专业合作经营的好处,让农户吃透政策,心里有底,自觉参与合作社经营。  相似文献   

18.
一、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与土地流转的相互推动作用分析1、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对土地流转的推动作用(1)增加参与土地流转农户的收入,促进农户参与土地流转的积极性。在发展现代农业的今天,一家一户的传统土地耕作模式已经束缚了农业的发展,存在较多弊端:生产规模小,效率低,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积极性低。推行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之后,农户将土地参与流转,一方面改变了土地经营的传统方式,实现了由分散经营,逐步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的转变,促进了农民土地的有效集中和专业化生  相似文献   

19.
为加强农民科技培训,加快培养新型农民,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把农民科技培训作为科教兴农和人才强农的重要战略措施来抓。实施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有效地提高了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加强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民务农技能,是促进农村生产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保证,也是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促进"一村一品"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基础工程。  相似文献   

20.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以新的组织方式来连接农户与市场,服务农民,转变小农经济封闭、落后、分散的经营方式,对于提高农民进入市场和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丰富和创新农村经营体制,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然而,从江苏调查情况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并不像人们期望的那样又好又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