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基于野外调查资料,对金佛山自然保护区巴山榧树灌丛群落的种类组成及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巴山榧树群落共有维管束植物64科136属176种,其中蕨类植物有4科6属7种,裸子植物2科3属3种,被子植物58科127属166种;蔷薇科、菊科、樟科、忍冬科、芸香科、茜草科、百合科和禾本科等在物种组成上占有较大的优势;群落中植物的生活型以落叶木本和多年生草本为主,两者共135种,占总种数的76.70%;种子植物的科、属地理成分中热带成分分别占56.00%和42.10%,温带成分分别占44.00%和57.02%;群落垂直结构分为灌木层和草本层,灌木层的物种较丰富,灌木层的主要伴生种为花椒属、悬钩子属、菝葜属、栒子属、荚蒾属、小檗属等植物种类,草本层以白苞蒿、芒、三脉紫菀、穹隆苔草、打破碗花花等植物为主.  相似文献   

2.
对山西历山自然保护区连翘(Forsythia suspensa)群落进行野外调查,采用TWINSPAN群落分类方法,样方DCA的第1轴基本上反映了各植物群落所在生境光照和水分情况,即DCA第1轴从左到右,海拔逐渐降低,将山西历山自然保护区连翘群落35个样方划分为8个群落类型:①连翘-披针叶苔草群丛;②连翘-披针叶苔草+蓝萼香茶菜群丛;③连翘-披针叶苔草+委陵菜群丛;④连翘+虎榛子-披针叶苔草群丛;⑤连翘-披针叶苔草+委陵菜+兔儿伞群丛;⑥连翘+山核桃-披针叶苔草群丛;⑦连翘-披针叶苔草+大火草群丛;⑧连翘+荆条-卷柏群丛。光照强度逐渐增强,群落土壤的水分条件逐渐改善;第2轴从下到上,海拔逐渐降低,气温逐渐升高。30个优势种DCA排序说明,植物群落中优势种的分布格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群落类型的分布格局。采用Patrick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指数、Alatalo指数等反映连翘灌丛的物种多样性,分析了连翘灌丛物种多样性与群落类型、结构及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连翘灌丛物种多样性受其所处的坡向、坡度、土层以及群落物种组成、人类活动干扰等因素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3.
黄龙山林区辽东栎群落类型划分及其生物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陕北黄龙林区辽东栎群落30个样地资料,通过聚类对辽东栎进行了类型划分,共划分为6个群丛,分别为辽东栎-土庄绣线菊—披针叶苔草;辽东栎一虎榛子—披针叶苔草;辽东栎—胡枝子—大油芒;辽东栎一水木旬子—披针叶苔草;辽东栎-白刺花—草地早熟禾;辽东栎—黄蔷薇—华北风毛菊。各群落Whittaker多样性指数与其所处的生境条件密切相关,坡向对物种多样性分布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运用典型抽样法,对北京市延庆县刘斌堡乡柏木井22年生飞播油松林进行群落物种组成、区系、结构以及更新的研究,结果表明:飞播油松群落共有维管植物30科,51属,61种;生活型谱以高位芽植物为主,地面芽植物次之,地下芽植物占一定比例;该群落处于暖温带向温带过渡的区域,是中山特殊水热条件组合差异较大的体现;群落的垂直结构明显,乔木层密度过大,分化严重,出现大量的被压木,水平结构简单,群落名称可为油松-三裂绣线菊-披针叶苔草,其经营管理应有别于天然油松林.  相似文献   

5.
屈素青  刘丹  解孝满  林巧红  臧德奎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1426-1427,1430
[目的]了解济南佛峪、红叶谷山东栒子群落的组成及结构。[方法]运用植物群落学方法对山东栒子群落组成与结构特征进行研究。[结果]山东栒子群落共有植物30科55属64种;种-多度格局及Raunkiaer频度定律分析均表明,该群落常见种的多度优势明显,稀有种属植物种类较少,群落物种分布较均匀。乔木层中黄栌、侧柏、鹅耳枥等为优势种,其重要值分别为9.46%、3.47%、2.79%;灌木层中山东栒子、连翘、陕西荚蒾、雀儿舌头、扁担杆子占有很大优势,重要值分别为15.31%、5.57%、3.70%、2.53%、2.32%;草本层物种丰富,荩草占优势,层间植物种类较少。[结论]群落常见种优势明显,物种分布较均匀,垂直结构简单,层次清晰。  相似文献   

6.
以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森林群落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踏查的基础上,随机设置典型调查样地,从物种组成、区系特征、生活型谱和群落分类等方面对群落结构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样地内种子植物共有34科62属74种,物种组成主要以蔷薇科、禾本科和菊科等植物为主;2)群落内植物的科、属区系成分类型多样,温带成分占优势;生活型谱主要以地面芽植物(44.6%)和高位芽植物(25.68%)为主,其他生活型较少,这与草海保护区所在的地理区位相吻合;3)运用二元指示种分析(TWINSPAN)法将样地内植被划分为9个群落类型,以针叶林和针叶混交林为主。  相似文献   

7.
百山祖北坡中山常绿阔叶林的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浙江庆元县百山祖北坡常绿阔叶林群落内,设置面积为5 hm2的固定样地,应用相邻格子法划分样地并进行每木调查获得野外资料.通过对群落内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的研究表明:①群落内物种丰富,区系复杂,仅含1种的科、属多,常绿树种短尾柯、多脉青冈为建群种,故可称为短尾柯-多脉青冈群落;②从物种的地理分布区类型看,该群落具一定的热带性质,但温带成分仍占较大比例,反映出中亚热带北部亚地带中山常绿阔叶林的植被属性;③从物种多样性看,稀有种丰富,优势种亦十分明显,但多度分布不均;④群落幼苗储备量大,更新良好,但由于竞争激烈,加之台风等自然因素的干扰,胸径超大个体稀少;直径频度呈指数分布,反映出立木在垂直空间上连续分布,且该群落处于演替的成熟阶段;⑤群落层次结构比较复杂,分层不明显:几个优势种分布在不同的两个乔木亚层,一定程度上减少竞争;乔木上层树冠不连续,下层连续郁闭度较高;灌木层密度大,物种丰富,是群落幼苗库;草本层比较稀疏但物种丰富,以蕨类和苔草属植物为主;藤本植物多样,草质木质均有,但大型个体稀少,层间附生植物主要是石韦、瓦韦、膜蕨和一些兰科植物,显示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贵州青钱柳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贵州省青钱柳群落结构与物种多样性特征,以典型青钱柳群落为研究对象,采取常规植物群落学调查方法,分析贵州省青钱柳群落物种组成、结构、类型及多样性,结果表明:(1)根据各样地优势物种是否相同,划分为8种青钱柳群落类型(群落Ⅰ至群落Ⅷ),其中群落Ⅰ为青钱柳伴生群落,群落Ⅳ和Ⅶ为青钱柳纯林,其余5种为青钱柳与其他阔叶树种的混交林;(2)8种群落物种数范围为12~92个,属数范围为11~73个,科数范围为11~53个,表现为群落Ⅴ(92种73属53科)>Ⅱ(85种72属51科)>Ⅵ(65种63属47科)>Ⅳ(46种44属32科)>Ⅰ(45种42属34科)≥Ⅲ(45种39属30科)>Ⅷ(28种26属23科)>Ⅶ(12种11属11科);(3)不同群落生长型和生活型组成分别为乔木18.82%~50.00%、灌木10.87%~35.56%、草本20.00%~54.35%、藤本0~18.46%,高位芽39.13%~66.67%、地上芽0~22.35%、地面芽14.13%~46.15%、地下芽0~9.23%,其中以乔木、草本和高位芽植物占优势;(4)种子植物组成区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黄山水榆花楸群落特征,为其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典型群落样方调查,对其物种组成、群落结构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1该群落在3 200 m2的样地内共有维管束植物132种,隶属于54科98属;2重要值分析表明,黄山松和华箬竹在乔木层和灌木层占有较明显的优势,分别为21.47%和26.99%;3植物群落区系中属分布类型有11种,以北温带成分为主,世界分布、泛热带和东亚成分占一定比例,表现出较为明显的过渡性质;4群落内植物生活型以高位芽植物最多,为52种,其次是地上芽植物与地面芽植物;5按Raunkiaer的划分标准将种群频度划为5个等级,其分布规律为ABCDE,优势种植物分布不均匀,群落有被分化和演替的趋势;6立木级分析表明,水榆花楸种群结构呈纺锤型,有衰退的迹象。【结论】黄山水榆花楸群落物种丰富,灌木层种间竞争激烈;如果水榆花楸种群没有足够的更新幼苗补充,它将会退出当前的群落。  相似文献   

10.
夏蜡梅是我国特有的第三纪残遗植物, 自然分布区域十分狭窄, 濒临绝灭, 被列为国家二级珍稀濒危植物。通过对夏蜡梅群落的分布、区系、外貌、结构及动态等特征的分析表明, 夏蜡梅群落可划分为青冈-夏蜡梅群落及夏蜡梅灌丛2个类型。前者属亚热带地带性常绿阔叶林, 群落较为稳定; 后者是在森林植被遭到破坏后形成的一种次生群落类型, 具有不稳定性, 最终会逐渐演替成青冈-夏蜡梅群落。  相似文献   

11.
黄土高原子午岭天然柴松林细根垂直分布特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揭示柴松林的生理生态适应机制,采用土钻法对黄土高原子午岭林区天然柴松林细根垂直分布特征和土壤物理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柴松细根生物量、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和比根长都集中分布于0~20 cm土层,总体上均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减少。柴松林地最大细根生物量分布在10~20 cm土层,最大的根长密度、比根长和根表面积均分布在0~10 cm土层;最小比根长分布在20~30 cm土层,最小细根生物量、根长密度和根表面积均分布在60~7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与柴松细根生物量、根长密度和根表面积相关性达显著水平,细根生物量与>5 mm和<0.25 mm的水稳性团聚体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天然柴松细根分布特征受土壤环境因子的影响,同时也反映了细根功能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陕西黑河上游植物群落的系统调查及物种多样性的定量分析,揭示该区森林群落的分布类型及物种多样性特征,为今后该区植物群落特征及结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双向聚类法中的TWINSPAN软件包对陕西黑河上游森林群落进行分类,以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Wei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为指标,对群落不同层次及群落之间的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将研究区24个样地划分为10个群落类型;各群落结构中不同层次间的物种多样性有明显差异,草本层物种多样性大于乔木层和灌木层;各个群落类型的物种多样性大小顺序为白桦+太白杨混交林>油松+锐齿槲栎混交林>华山松林>华榛+青杨混交林>油松+山杨混交林>山榆林>八角枫林>锐齿槲栎林>山杨林>油松林;24个样地内共有植物237种,分别隶属于65科、150属。【结论】人为干扰、林下环境的异质性以及物种的生物学特性,都可能造成植物群落内部各层次以及各群落类型间物种多样性的差异;干扰、环境异质性以及物种生物学特性均是复杂的科学问题,是较多因子综合作用的表现。  相似文献   

13.
为了准确评估造林树种在黄土高原生态恢复中的作用,采用BIOLOG检测法,对黄土高原柠条、沙棘、狼牙刺、油松和刺槐5种造林树种菌根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各树种根际土壤孔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为油松>沙棘>狼牙刺>柠条>刺槐;不同树种菌根侵染率和菌根根际的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均有显著差异;群落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分析表明,油松外生菌根根际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和群落种群结构最丰富,其次为沙棘和柠条;碳源利用中与主成分1和主成分2相关的主要碳源分别是羧酸类、氨基酸类和糖类物质。相关性分析表明,菌根侵染率与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呈极显著正相关,随着菌根侵染率的提高,根际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增加。外生菌根树种有利于改善黄土高原退化土壤的微生物群落结构,优于泡囊丛枝菌根树种,油松作为黄土高原植被恢复的先锋造林树种,可以改善该区域干旱贫瘠土壤的微生物群落结构。   相似文献   

14.
应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对林区的典型林分(锐齿栎林、油松林、华山松林)群落结构和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多样性均表现为:华山松林>油松林>锐齿栎林;从不同群落类型方面来看,由茜草+凤毛菊-苦糖果+悬钩子-油松+梾木组成的油松林群落丰富度最大,处于演替的进展阶段,由蕨类+禾本科-菝葜+忍冬-锐齿栎组成的锐齿栎林群落丰富度最小,群落的演替有逆行进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封育对人工针叶林林下植物多样性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以河北省木兰林管局较强封育、较弱封育和非封育等3种封育强度的人工油松林和人工华北落叶松林林下植被为研究对象,对其物种丰富度、群落结构特征、物种多样性指数、群落相似度等4个方面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封育强度下人工针叶林林下草本植被差距较大,较强封育区油松林和落叶松林比非封育区的物种数分别多33种和21种,高度大2.49倍和3.28倍,盖度值大52.21%和54.87%;而木本植物的密度、盖度差距等不明显。各封育强度下植被反映物种多样性的Simpson指数值差异并不显著,部分Shannon-Wiener指数差异显著。随着封育强度的变弱,相同树种各标准地间的林下物种组成差异增大。油松林和落叶松林林下植物在较强封育下物种种类和群落结构相似程度不大,但在非封育的极强干扰胁迫下,两个不同的建群种林下植物种类和群落结构表现出较为接近的特征。外界的严重干扰影响人工针叶林林下植被,人为干扰一旦停止,针叶林林下植被的恢复较快。限制人、畜对林下植被的干扰,加强封育,可有效恢复和增加林下植被的物种多样性。这说明人工林群落加强封育、减小干扰直接影响着群落的生物多样性的高低及其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6.
抚育间伐对华北土石山区油松林群落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抚育间伐是森林经营的关键环节,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有重要影响。对河北省木兰围场国有林场管理局北沟林场3块间伐强度分别为47.65%(Ⅰ)、56.38%(Ⅱ)、66.44%(Ⅲ)的油松人工林样地和未间伐的对照样地进行植被群落和土壤调查,研究不同间伐强度对种群更新潜力、土壤肥力、植被生物量和物种多样性的影响,并采用模糊数学中隶属函数的方法对油松林群落稳定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间伐后在一定时间内并且在一定条件下种群更新潜力随间伐强度的增大而增大;土壤肥力随间伐强度的增大成增大趋势;间伐在减少立木蓄积量的同时增大了灌草生物量,且随间伐强度的增大而增大;适度间伐有利于提高物种多样性。油松林群落稳定性表现为:样地Ⅲ>样地Ⅱ>样地Ⅰ>样地CK,间伐有利于提高群落稳定性,适合当地油松林的抚育管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阐明黄土高原森林区不同坡向对油松人工林建群种种群结构及群落特征的影响,为黄土高原地区油松人工林天然化发育的生境选择及合理经营提供依据。【方法】选择黄龙山生长于阴坡、阳坡的油松人工林,于造林后10,30(间伐1次)和45年(间伐2次)对其建群种的种群结构、幼苗更新、物种多样性、土壤养分特征进行调查和综合比较分析。【结果】10年生油松人工林种群在阴坡、阳坡样地上的种群结构、幼苗更新和群落特征没有明显差异;经过1次间伐的30年生油松人工林,阴坡林木的生长量、物种多样性及土壤养分速效P、硝态N、铵态N含量显著高于阳坡;经过2次间伐的45年生油松人工林,其在阴坡、阳坡的平均胸径差异不显著,但阴坡有少量较大胸径的林木,且林木平均高度、油松幼苗更新数量、土壤养分、灌木物种的丰富度及多样性指数均显著高于阳坡。【结论】从持续发育角度看,黄龙山林区阴坡和阳坡均适合油松人工林培育,阴坡优于阳坡。及时抚育可以促进油松人工林的持续发育。  相似文献   

18.
秦岭油松人工林与次生林群落特征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标准样地法对秦岭旬阳坝地区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次生林与人工林进行了群落学调查研究,旨在比较天然油松林遭砍伐后经过自然恢复或人工栽植恢复40a左右群落的特征差异。结果表明:天然恢复次生林有维管植物66科104属134种,人工林有维管植物73科104属125种,2种群落含1~2个种的科均较多;人工林与次生林共有种为70种,种类组成相似系数为53.03%。2种群落的垂直结构相似,都分为乔木、灌木和草本3层,乔木层又分3个亚层;人工林乔木层、灌木层密度低于次生林,草本层密度高于次生林。2种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中,Shannon-Wiener指数、Margalef指数和Richness指数的大小顺序均为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Simpson指数均为乔木层〉草本层〉灌木层,Evenness指数的变化不一致,天然次生林为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人工林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次生林乔木层的物种丰富度指数显著高于人工林,而均匀度指数显著低于人工林;人工林与次生林灌木层各多样性指数无明显差异;人工林草本层的优势度显著高于次生林。人工林凋落物厚度显著高于次生林,土壤营养指标在2种群落间均无明显差异。上述结果说明,经过40a左右的恢复,人工林与次生林群落特征已达到一定程度的相似性,油松适合作为该地区的造林树种恢复天然植被。表9参21  相似文献   

19.
沈阳东陵区油松栎林群落数量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该文以沈阳市东陵区油松栎林群落为对象,分析了群落数量特征.结果表明,油松栎林群落共有种子植物161种,分属49科121属,区系组成丰富.在植物区系地理成分上,种的分布类型以温带性质居多,共143种,占总种数的88.82%,表明了群落植物区系组成的温带亲缘关系.在群落结构上,油松栎林群落以地面芽植物最多,占36.02%.群落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3个层次.利用Ievins和MacArthus指数测算了群落10个木本植物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以榆树、山里红、油松和卫矛有较大的生态位宽度值,分别为0.519 3、0.491 6、0.481 7和0.459 4油松与其它树种种间具有较大的生态位重叠,它在群落中占有相当重要地位,稠李同其它树种间的生态位重叠值较小,形成了局部小生境地段的优势种;种间联结性以山里红与黄菠萝呈显著正关联外,其它种对联结性都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