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现代农业科技》2016,(10):300-301
介绍马龙山地苦荞产品,马龙县种植苦荞的基本情况及马龙山地苦荞的优势和特征,总结了种植苦荞的技术要点,以期为苦荞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从播种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马龙县旧县镇苦荞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白芨仿野生种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马龙县野生白芨稀缺原因及其市场前景,从选地整地、种植方法、田间管理等方面阐述白芨仿野生种植技术,以期推进马龙县中药材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4.
曹英花 《北京农业》2011,(15):102-103
甜荞是山西省右玉县传统的小宗作物,近年来由于山西佳鑫食业有限公司(左云县)加工一系列苦荞保健产品的带动,苦荞面积逐年扩大。但大多数农民不认识、不了解苦荞,按种植甜荞的方法种植苦荞,常常是事倍功半。为此,通过查阅资料,请教专家,谈谈苦荞与甜荞之区别。  相似文献   

5.
半坡乡冬季苦荞高产种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云南省景谷半坡乡冬季苦荞种植存在的问题,提出从改善基础条件、引进良种、改进种植管理等方面的高产种植技术,为半坡乡今后发展冬季苦荞种植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苦荞(Fagopyrum tataricum)高产栽培技术措施。[方法]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研究种植密度(43.2万、52.5万、75.0万、97.5万、106.8万株/hm2)、复合肥施用量(281.8、375.0、600.0、825.0、918.2 kg/hm2)对苦荞产量的影响。[结果]种植密度和施肥对苦荞产量影响显著,都表现为低水平下呈正效应,高水平下呈负效应,并且互作效应显著。获得产量高于2 100 kg/hm2的合理取值区间为:种植密度84.50万~102.97万株/hm2,施肥320.33~505.05 kg/hm2。建立的数学模型Y=2 208.63+122.53X1-114.33X2-200.91X21-205.58X22-184.85X1X2的拟合程度较好,对苦荞生产具有实际指导作用。[结论]该研究可为苦荞高产优质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
《农技服务》2019,(9):18-19
为筛选出适宜六盘水地区种植的苦荞品种,2014~2016年对各地引进的13个(对照九江苦荞)苦荞品种(系)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所有参试品种(系)中,酉苦1号、晋苦荞2号、六苦04号、苦荞1307-893和云荞2号产量分别为124.06公斤/亩、115.69公斤/亩、113.61公斤/亩、112.65公斤/亩和110.20公斤/亩,分别比对照增产19.49%、11.42%、9.42%、8.49%和6.14%,其他性状较优。初步说明,酉苦1号、晋苦荞2号、六苦04号、苦荞1307-893、云荞2号适宜六盘水市种植推广。其余品种均较对照减产,建议淘汰。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科学的快速发展,农业种植技术也得到了优化进步。农业种植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农业经济的蓬勃发展,为种植农户尤其是贫困山区的农户带来了理想的经济效益。苦荞是陇南市特色农产品之一,也是旱地经济型粮食作物之一,近年来随着人们消费结构变化,苦荞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发展苦荞种植可以增加粮食产量和提高农民收入,特别是对贫困山区农民增收贡献尤为突出。甘肃省陇南处于秦巴山区、黄土高原、青藏高原的交汇区域,境内地形复杂,光热充足,为各种植物的生长提供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苦荞营养价值高,苦荞既可以加工苦荞酒、苦荞茶,又可磨成面粉食用,是药食两用作物。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陇南市为了促进当地苦荞种植产业技术水平的提升,正在积极研究并试验、示范、推广苦荞高产栽培技术,以促进苦荞产量与品质的提升,增加农民群众收入,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当地农业农村经济高质量的发展提供产业支撑。因此,本文针对苦荞高产栽培技术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9.
为了促进通辽地区荞麦产业发展,对14个不同生态地区的42个甜、苦荞品种进行3a试验研究,调查其生育期、农艺性状及产量。结果表明:在通辽地区种植的甜、苦荞品种生育期应控制在100d以内,才能保证正常成熟,参试甜荞品种蒙0530、赤甜荞1号和通荞1号与对照(CK)产量接近。苦荞品种中,增产率最高的为苦荞1307-893,产量为3 278.10kg·hm-2,平均增产1 543.5kg·hm-2,其次为黔苦5号、黔苦6号、六苦04号分别比对照增产1 063.35、689.40、295.65kg·hm-2,与对照产量接近的有云荞2号(1 878.60kg·hm-2)、晋苦荞2号(1 814.25kg·hm-2)、晋苦荞6号(1 752.60kg·hm-2)、川苦荞3号(1 664.55kg·hm-2)、酉苦1号(1 579.65kg·hm-2),这些甜、苦荞品种高产、稳产、综合农艺性状较好,均适合在通辽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0.
通过在香格里拉市建塘镇对8个苦荞品种(系)进行旱地试验结果表明,参试的8个苦荞品种(系)中,迪苦2号、六苦2017、云荞3号3个品种综合表现较好,适宜在迪庆州高寒藏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1.
正荞麦属蓼科荞麦属,常见的栽培种有普通荞麦(甜麦)和鞑靼荞麦(苦荞)两种,是一年生直立、短日照、天然异花授粉、双子叶植物,具有生育期短、喜冷、耐瘠等特性,发芽所需的最低温度为8度,在15~20℃发芽迅速,幼苗生长快,现蕾至开花结实期间要求凉爽温差较大的气候条件,以利于积累营养。我县山区的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特别适应苦荞的生长。苦荞是凉山人民的主粮,全县苦荞种植面积8.5万亩,平均亩产75公斤左右,最高亩产225公斤,各乡镇均有种植。本文主要  相似文献   

12.
苦荞作为重要的草本植物,其具有一定的药效作用。本文讲述了苦荞栽植中对环境中温度、水分、土壤和日照的要求,重点阐述了高效栽植技术要点,旨在提高种植苦荞农户的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13.
结合云南省曲靖市马龙县旧县镇的地理气候特点,以2011年9户蘑菇种植户为示范,对配料、发酵、灭菌(发菌)、种植、温湿度管理、出菇和效益等各个环节进行记录及分析,阐述了双孢菇栽培的相关技术过程。说明双孢蘑菇反季栽培是旧县镇发展食用菌种植、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趋势所在。  相似文献   

14.
靖边县是小杂粮的优生区和陕北苦荞集中产区,我县农民自古就有种植谷黍、豆类、小米、苦荞等小杂粮的习惯,我县在全县推广苦荞高产集成技术15万亩,其中在小杂粮种植区东坑镇、席麻湾乡、乔沟湾乡实施苦荞高产创建示范田1万亩,白于山区天然状态下生产的"榆荞—4"、"苦荞"等是远近闻名的绿色食品。目前,全县小杂粮种植面积达15.2万亩,拉动了周边县乡的小杂粮产业发展,使靖边县日益成为全市乃至全省的特色小杂粮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15.
开展苦荞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昭苦2号的产量最高,达3180.45kg/hm2,产量达3000.0kg/hm2。的品种从高到低顺序依次是云荞1号、彝良苦荞、武定苦荞和毕节苦荞,其他苦荞品种的产量都在3000.0kg./hm2以下。怒江苦荞和巍山苦荞在昆明两区种植产量比较低,而红土地苦荞品种产量最低,对于彝良苦荞、武定苦荞、毕节苦荞在昆明两区种植表现良好,具有继续再筛选、提纯和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16.
<正>苦荞富含生物类黄酮,是重要的保健食品资源。我国苦荞常年种植面积500万~600万亩,总产量60万~65万吨,主产区包括四川、云南、贵州、重庆等地。近年来,我国苦荞种植面积稳中略增,陕西、山西、甘肃、宁夏、湖北、湖南等地苦荞种植呈扩大趋势。苦荞生育期短、耐旱、耐瘠薄。发展苦荞生产,有利于农业结构调整,也可充分发挥其在轮作倒茬、土壤培肥、稳粮增收等方面的优势。农业农村部小宗粮豆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大麦已成为马龙县小春作物中面积较大、种植较广、经济效益较好的作物。目前云南省啤酒大麦市场供不应求,马龙县啤饲大麦生产前景较好。 1发展啤饲大麦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苦荞引种试验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通过对引进的8个苦荞品种进行连续两年的产量比较试验,并对主要农艺性状、生长整齐度和抗性、产量诸方面与当地的品种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晋荞2号、镇巴苦荞和黔威12号、九江苦荞产量明显优于广灵苦荞1号。晋荞2号、镇巴苦荞可在无霜期120d以上的地区推广种植,四荞1号可在无霜期110d左右的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9.
高寒山区苦荞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荞麦尤其是苦荞的药用价值极高。发展荞麦优质、高产种植,市场前景非常良好。文章介绍了高寒山区苦荞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推广种植效果。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5个苦荞[Fagopyrum tataricum(L.)Gaertn]品种在湖北省五峰县2个不同海拔高度生态试验点的子粒黄酮、氨基酸和多酚含量变化,旨在为摸索苦荞高效栽培模式,并为选育生态弱响应苦荞新品种奠定基础。结果表明,高海拔种植可提高苦荞黄酮、氨基酸与多酚的含量;相同海拔种植条件下,品种间的黄酮、氨基酸和多酚含量也存在显著性差异,西农9909在2个生态试验点的子粒黄酮含量分别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高于其他品种;与海拔1 400 m种植相比,海拔780 m种植条件下品种间3种营养成分下降幅度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黄酮含量各品种下降幅度较小,为2.86%~10.53%,多酚含量下降幅度为4.74%~28.57%,氨基酸含量下降幅度最大,为9.52%~77.59%;不同品种对海拔高度变化的敏感性也不同,在供试的5个品种中,SNKQ-1对生态环境因子变化钝感,而云荞2号对生态环境因子变化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