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金泉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特点和功能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把金泉国家森林公园的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类,并简要介绍了自然旅游资源中的生物资源、水体资源、山岳资源和冰雪资源,分析了金泉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的季节特点和美学价值。同时根据金泉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的特点,开发出6个功能景区,并针对各景区的功能特点,设计出各具特色的自然景点和人文景点,旨在为其日后的定位、开发和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给游客提供全面的旅游信息,完善旅游服务体系,提升景区的服务和管理水平,本文以开源的Android和Openlayers为技术核心,以轻型数据库SQLite为数据支撑,开发出了具有导航、线路规划、定位、景点查询等众多功能的旅游导览系统.经检验,系统运行良好,证明了将Android和Openlayers用于地理信息开发时具有高效性和低成本性.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疆草原旅游业的迅猛发展,草原景区旅游开发所暴露的问题也成为草原旅游可持续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辨析草原旅游与农牧业、森林、生态、以及文化旅游概念的基础上,以新疆三大代表性草原景区为例,分析其景观特色、旅游开发的异同及优缺点,阐明新疆草原景区旅游的特点和内容,指出景区旅游开发存在旅游产品组合单一、景区景点设置不合理、旅游基础资源有待改善、季节制约性较严重和缺乏专业管理和人才的问题,并提出相应4点对策,包括草原旅游产品多样化开发,提升文化内涵;保护生态为前提,加强草原景区基础设施及景点建设;加强草原综合管理,调节旅游淡旺季;加强政策引导,培养人才。  相似文献   

4.
滚钟口景区为宁夏较早开发的景点之一,景区内主要以自然景观、宗教文化为主要游览内容,为了对景区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对景区进行了以尊重自然、突出特色为原则的规划.  相似文献   

5.
通过调查杭州西湖茅家埠景区植物群落主要树种的科属组成,分析比较了茅家埠4个景点植物群落的外貌特征和景观特征,总结出了茅家埠景区植物群落结构的特点,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为了促进我国城中湖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以武汉东湖风景区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为案例,应用可持续发展理论,对城中湖环境相对封闭、用地权属关系复杂、景区生态保护落后、内部交通不畅、服务设施较差等旅游产业发展要素进行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城中湖风景区深度开发、生态维护、交通可达性、促进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机会、打造慢生活等规划原则与功能设计进行了探讨,并对未来城中湖规划合理的景区范围、凸现水域区的功能与作用、景区详细规划与景点修造、水质环境监测与水资源保护开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根据游客对森林公园各旅游景观、景点游览方式的不同,分别采用面积法、线路法各景区、景点的日环境容量,并在此基础上测算出森林公园的日环境容量为11 390人次、年环境容量为288.45万人次;最大理论日游客容量为8 734人次,年游客容量为221.19万人次.为森林公园的旅游开发、旅游服务设施的建设以及森林公园的管理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论述了唐西干渠景观规划原则、规划目标、总体布局。分别从功能分区、景点规划、种植规划三方面详细介绍了景区结构和布局。  相似文献   

9.
结合静态与动态的模型研究方法,从旅游环境容量角度入手,以实地调查资料为依据,从资源空间容量、经济承载容量、心理容量3个方面全面评估乌镇景区环境容量,计算出资源空间容量值为7 200人/d,经济承载容量值为6 914人/d,心理容量值尚未饱和,提出西栅景区游客合理容量为6 914人/d。在此基础上,针对景区存在的容量过载现象提出整合现有资源,增强景点间有机联系,调整景区内住宿结构分配,开发新的旅游产品,加强相关部门调控手段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杭州西湖景区旅游资源质量综合评价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采用定性描述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利用随机抽取游客进行现场评分的资料,建立了杭州西湖景区6个主要景点的旅游资源质量评价模型。依据各景点的综合得分值对各景点的旅游资源质量进行了评价,分析了9个评价要素对西湖景区旅游资源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三潭印月在各景点中位居榜首,而水景则是影响西湖景区旅游资源质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以东北东部的主要生态旅游区——方正原始森林生态旅游区为例,根据最新国家标准,对旅游区的旅游资源进行了调查、分类和评价。结果表明:其自然景观良好,原始性很强,适合开展生态旅游。对该区进行保护性开发,在功能分区与景区、景点规划方面要以环境保护为前提,同时提出了旅游区环境保护监测系统及生态环境建设的相关建议,以保证生态旅游的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12.
以江西三爪仑国家森林公园为例,对其进行景观资源调查,利用差异分析法和对偶比较法研究了森林公园声景观与视觉景观的耦合效果,初步探讨了声景观与视觉景观的相互关系,以期为森林公园的景观规划与评价以及景观旅游资源的开发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郭蓉  杨大禹 《安徽农业科学》2012,(5):2826-2827,2850
对昆明市第十一中学校园景观规划设计进行实例分析,从校园现状入手,对校园景观进行规划设计,对校园环境中的校园入口、林荫休闲活动、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等几个功能分区,以及校园景观规划的几个要素:中心主景观、道路景观、建筑之间的景观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广州某高校的水体景观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造的预期目标和改造设计思路,最后将该校的水体景观规划为人口广场区、亲水景观区、师生休闲活动区、中心舞台观景区和历史文化教育区等5个功能区.  相似文献   

15.
基于VR全景图技术的乡村景观视觉评价偏好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乡村景观评价是乡村景观规划的基础。为了更好地了解和研究乡村景观视觉环境的影响因素,本文首次将VR全景图技术应用于景观评价的研究中,进行了新技术应用于风景园林领域的实践尝试。利用VR全景图技术对空间、场景高度还原仿真的特点,改进传统的SBE法,以城市青年人群为例,通过观测实验并进行打分,从而得出原始数据,对乡村景观视觉评价及景观要素偏好进行研究。首先,使用改进后的SBE法与SD法构建了乡村景观视觉评价模型,并确定了4个显著影响指标(建筑肌理感、植物种类、道路形态和卫生状况)。其次,根据VR全景图场景中偏好视域截图,进而从截图中归纳提取出9个景观偏好指标。利用线性回归的方法,分别研究这9个景观偏好指标的偏好概率与该指标价值分数、所在场景SBE得分之间是否存在函数关系,并得出三者之间互相作用的模型。得出建筑特色指标与水环境指标的偏好概率与其自身的价值分数有显著关系;建筑肌理感、农田肌理感的偏好概率受其价值分数与场景SBE值共同影响;自然视野与其他视觉焦点的偏好概率受到场景SBE值影响更为显著;道路形态、道路材料和植物种类偏好概率与其自身价值分数、场景SBE值并无明显关系。最后,分析出城市青年人群会产生此种偏好的原因,并希望能够对未来乡村景观建设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热带雨林以其独特的魅力、丰富的自然与旅游资源,在改善全球气候、保护物种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在热带雨林开发中如何保护与合理利用其资源成为重点。笔者以三亚呀诺达热带雨林景区为例,探讨了热带雨林景区的景观规划设计原则和营造方法。  相似文献   

17.
王媛  赵晓春  王玮  李准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8):3196-3197
简要介绍了藤本模拟软件的应用现状,并对三维藤本模拟软件Anivy Generator的建模方法、功能结构和使用方法作了系统的介绍与分析,以期为后续开发提供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障景是园林造景手法之一.在园林中合理设置障景,可以起到欲扬先抑、增加层次、障丑显美等作用.介绍障景在园林中的表现形式,分析其在园林中的作用及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三维景观漫游系统的设计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韩静华  黄心渊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2):16139-16141
提出了基于3DSmax和VR—Platform(VRP)的景观漫游系统的设计方法,即使用3DSmax构建场景模型,然后利用VRP实现场景的实时漫游。以一个典型景现场景为例,实现了漫游系统的开发,取得了较高的实时性和良好的视觉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