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张海波  宋翻伶  李旭红 《农技服务》2011,28(9):1346-1346
阐述了近年来盐池县退耕还林工程建设规模及后续产业发展现状,提出了培育林业资源、不断完善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相关政策、针对不同类型地区发展后续产业、延伸退耕还林后续产业链、生态建设将“治理为主”转变为“抚育管护为主”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江油市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概况及成效,并针对其发展存在的产业认识不到位,缺乏产业规划,政策配套不够完善;科技等服务滞后;经营机制不够灵活;主导产业发展相对落后等方面问题,提出发展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对策,主要包括提高认识、制订林业产业发展规划,完善产业发展政策;完善服务体系,加强科技保障;加快林业改革,激活经营机制;培育退耕还林后续产业主导产业,发展相关产业,增强市场竞争能力等,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海晏县退耕还林工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该县实际提出解决的对策,包括:加大宣传力度,明确林地权属;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努力培育后续产业;落实各项配套措施,着力研究后续发展问题等,以期为该县退耕还林(草)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榆林市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取得的主要成果,并对退耕还林工程的开展及其后续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的发展是解决退耕区农户经济收入的长远发展问题.围绕武定县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的培育,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林业资源优势、使土地多样化的利用、提升后续产业的整体竞争力等方面进行探讨,以促进退耕农户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与退耕还林成果的巩固密切相关。本文介绍了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的具体模式,提出了我国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对策,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朝那鸡是在气候凉爽、山场辽阔、青饲料和动物性饲料丰富的生态条件下,经长期选育和自由放牧培育形成的一种地方优良品种,耐高寒干旱;因此彭阳县将培育朝那鸡作为退耕还林和封山禁牧的后续产业之一;也是农民增收的特色优势产业。  相似文献   

8.
退耕还林工程是西部大开发的根本和切入点,国家为此工程出台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政策和措施。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是长久解决退耕户生计来源的首选,因此研究以秦巴山区最早实施退耕还林工程试点的安康市为样本,对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方向选择进行实证分析,介绍了安康市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的现状,以及在产业发展方向选择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产业发展方向选择建议。  相似文献   

9.
温立洲  耿凤梅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5):11585-11586
对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和后续产业培育现状进行了深入剖析,提出了河北省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10.
西吉县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及其作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论述了西吉县干旱地区利用退耕还林发展林下种植、养殖等林下经济产业的现状,并对林下经济发展的作用进行分析,解决了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的实际困难,以期为推动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入世后乳制品产业逐步放开,国际品牌对国内乳业存在潜在威胁.宁夏乳制品产业要在伊利、蒙牛、光明等国内强势产业的夹击中发展与崛起,必须知己知彼,认清自己的优势,找准突破方向.在精确定位消费群体、不断调整产品结构、加强品牌建设、走集团化发展之路、建设人才培养工程等方面狠下工夫,才能使宁夏乳制品企业步入健康发展的快车道.  相似文献   

12.
河北省杂粮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进一步调整河北省农业粮经结构提供相应的对策,立足河北省情,运用SWOT分析法对河北省杂粮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与威胁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河北省杂粮产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通辽市鼓励杂粮杂豆种植,红小豆的种植面积也逐渐加大,增大了在杂粮种植面积的比例,本文旨在通过通辽市红小豆产业发展的基础解决当前农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通过政策和技术手段发展红小豆产业,将红小豆种植逐渐发展成为通辽市杂粮种植业的支柱型农作物,为发展通辽市三农及促进东北振兴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4.
培育发展冀东果菜批发市场,成为唐山市集农产品集散、仓储保鲜、加工配送、信息传递、农资服务为一体的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第一,市场承载能力和抗御风险能力明显增强,不仅使乐亭本县的果菜应销尽销,而且承担了周边各县果菜的销售任务,保证了城乡居民菜篮子供应,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第二,市场的信息化体系比较健全,市场真正成为"数字化"市场,能更好的保护农民利益,更好的为农民服务.第三,有效解决了农产品"卖难"问题,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植果菜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化.第四,汇集了大量人流、物流、信息流,反哺农业生产,加速了果菜向无公害、反季节、精细化、高品化的发展,促进了农产品品质的提高.第五,市场经营领域的不断拓展,带动了运输业、冷藏加工业、包装业、旅店餐饮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相似文献   

15.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积极发展杂粮杂豆产业,建设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对于提高我国绿豆增产潜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我国绿豆产业的发展现状,并使用DEA-Tobit两阶段模型,基于吉林省白城市233户农户绿豆种植微观数据,分析了不同经营规模绿豆种植综合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样本中综合技术效率平均值为0.49,综合技术效率与经营规模呈现“倒U型”关系;不同经营规模下综合技术效率影响因素的显著程度不同,其中小规模与中规模农户更倾向于“经验农业”的种植模式,大规模农户更倾向于“现代农业”的种植模式。基于以上结果,提出应提升绿豆生产适度规模化经营水平、适度加强机械社会化服务供给、持续加强对绿豆种植户的科技培训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发能代替传统保温被且性价比更高的新型日光温室保温被。[方法]朝外面料分别选用了淋膜无纺布、淋膜军用基布、珍珠棉(EPE)复合黑色PE编织布、无纺布复合黑色PE编织布,朝里面料选用了强力无纺布;芯材分别选用了喷胶棉、杂羊毛、珍珠棉(EPE)、化纤棉、微孔发泡材料,试制了5种保温被,通过静态检测及室外试验,以市场主流保温被(牛津布+化纤棉)和(淋膜无纺布+化纤棉)为基准,对照分析了其保温性,且对面料测试了抗拉强度。[结果]静态检测报告表明,喷胶棉保温被和杂羊绒保温被的保温率分别为84.0%和83.3%,而淋膜化纤棉保温被和牛津布化纤棉保温被的保温率分别为75.0%和65.0%。室外试验表明,当室外温度最冷为-24.4℃时,喷胶棉保温被保温效果最好,室内温度达5.4℃;室外平均温度为-9.3℃时,室内平均温度为14.7℃;其次是杂羊绒保温被,室外温度为-24.4和-9.3℃时,室内温度分别达4.2和14.3℃;最差是牛津布化纤棉保温被和淋膜化纤棉保温被,室外温度为-24.4℃时,室内温度分别是2.8和3.6℃。[结论]喷胶棉保温被和杂羊毛保温被性能良好,可作为日光温室的新型高效保温材料推广。  相似文献   

17.
范乔希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4484-14486
以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的约束为切入点,对移民后扶工作的思路进行重新安排和重构。将多功能农业视为移民后扶的重点领域加以发展,以解决传统产业支撑乏力、新兴产业起色不大、移民就业缺乏依托和生态缺乏面上治理等关键问题。农业的产出功能可以向适度规模的高端产品发展,摒弃重复低端的大宗作物,尽显库区山地农业的"名特优"特征,而农业的生态环境效应则尽可能地与库区流域丰富的旅游资源结合起来,为"景区、景点和精品旅游线路"提供优美的环境依托;同时,将多功能农业的产出与库区旅游资源的开发相结合,发展田园休闲度假游,打捆延长产业链条。即将产出的"名特优"农产品,借助新兴产业的引进将其加工为独具山地特色的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18.
沿海丘陵旱地水土流失严重,土壤有机质含量极低,如何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是当前农业生产管理上的一个重大问题.通过莆田忠门赤红壤旱地3a 的试验及调查,提出如下提高土壤有机质的途径:(1)解决群众的生活能源问题;(2)就地广辟有机肥源以增施有机肥,如推广种植绿肥,建立多年生绿肥基地,旱地果园间套种禾本科与豆科绿肥,发展养殖业累积农家肥等;(3)推广适宜当地条件的轮套作制度及相应的稿秆回田的施肥管理措施,以提高土壤年生物产量和提高土壤有机质.  相似文献   

19.
河北省不同收入水平农户收入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介绍河北省农民收入现状的基础上,通过从农户家庭纯收入构成、农户平均受教育年限、农户资源占有状况和农户农业生产技术应用情况4个方面分析了影响农户收入差距扩大的因素,提出应鼓励中低收入户大力发展二、三产业,采取多方面的政策扶持中低收入户,提高中低收入户农民素质和完善农村的收入再分配政策,以缩小农户的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20.
湘潭市雨湖区产业扶贫现状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三五"时期,湘潭市雨湖区扶贫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发展产业扶贫,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效。分析了该区蔬菜、特色水产、花卉苗木、生猪及水稻等5个产业发展现状和市场地位,就全区发展产业扶贫的优劣势进行分析,提出了抓好产业培育、加大政策扶持、优化资源配置、强化科技支撑、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夯实组织保障等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