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瓜子黄杨上黄杨绢野螟在上海地区1年发生3~4代,以第3代低龄幼虫越冬,1年中分别在5月、7月和8月出现一次幼虫危害高峰。该虫可采取摘除茧、虫苞和用药防治,选用20%杀灭菊酯、2.5%功夫菊酯、20%除虫脲、1.8%阿维菌素等药剂10d后对黄杨绢野防治效果87.54%以上。  相似文献   

2.
黄杨绢野螟生物学特性及防治初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黄杨绢野螟(Diapania perspectalis walker)是黄杨上的主要害虫,在陕西每年发生三代,以幼虫在植株上吐丝结茧越冬,4月上旬幼虫开始危害,10月上旬结茧越冬,实行植物检疫和人工防治,功夫、敌杀死等农药1000-3000倍液防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调查得知黄杨绢野螟在鲁西北地区1年发生3代,以第3代低龄幼虫越冬,1年中分别在5月末、7月和8月出现一次幼虫危害高峰。该虫可采取摘除越冬茧、虫苞,灯光诱杀成虫和用药防治,农药防治以5%锐劲特、1 8%齐螨素效果较好,且对人和天敌安全,可优先使用。  相似文献   

4.
黄杨绢野螟在信阳地区1年发生3代,世代重叠现象严重,常年7、8月份发生较重,以2~3龄幼虫在寄主两张叶片构成的巢内越冬.采取园林技术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技术,可有效地控制该虫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黄杨绢野螟专危害瓜子黄杨、雀舌黄杨、小叶黄杨及珍珠杨的叶片,影响其生长和观赏,严重时,造成整株枯死。防治最佳时期为3月中、下旬或5月中、下旬的越冬代或第1代幼虫期,一般杀虫剂均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城市黄杨绢野螟的生物学及综合治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杨绢野螟Diaphania perspectalis (Walker)在四川南充年发生5代,以3龄幼虫越冬,各代幼虫多为6个龄期,部分有7个龄期。成虫弱趋光性,需补充营养,两性生殖,产卵多数成块状,少数散产。可采用人工捕捉法彻底清除越冬代以及第1代幼虫和蛹。  相似文献   

7.
黄杨绢野螟发生期的预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杨绢野螟危害爪子黄杨,雀舌黄杨叶片,嫩芽,影响其生长和观赏,严重时,造成整株枯死。能否准确预报出该虫各虫态的发生期,是防治该虫成几的关键。经室内多代变温饲养测定结果是:越冬代蛹期C=13.40±1.24(℃),K=115.87±13.50(DD);第1代;卵期C=13.87±1.79(℃),K=42.64±6.59(DD);幼虫期C=13.40±0.10(C),K=327.45±67.76(DD  相似文献   

8.
黄杨绢野螟发生的危害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杨绢野螟危害小叶黄杨,可造成植株光杆枯死。在江西宜春市一年发生3代。各代幼虫发生期依次为:6月初至7月初、7月中旬至9月上旬、8月初至9月中、下旬。化学防治宜在1-2龄幼虫期,用40%乐斯本1500倍防效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9.
褚辉 《浙江农业科学》2022,63(8):1815-1817
本研究通过3 a野外调查,了解黄杨绢野螟幼虫在奉贤的发生规律,该虫在奉贤一年发生3代,幼虫危害高峰期分别为3月至4月上旬、5月下旬至6月中旬和8月上旬至中旬。纳米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5%甲维盐3 000倍液对黄杨绢野螟幼虫的防治效果最好,且持效期也较长,药后30 d防效仍可达100%。5%甲维盐5 000倍液和5%甲维盐10 000倍液在药后7 d的校正防效也达到100%,但5%甲维盐10 000倍液持效期较短。1.8%阿维菌素3 000倍液或5%茚虫威3 000倍液药后14 d的校正防效仍可达93.33%,也是防治黄杨绢野螟的理想药剂,可与甲维盐轮换使用,以降低抗药性的产生风险。  相似文献   

10.
沈国良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3):154-154,28
双斑锦天牛(A calolepta Sublusca Thomoson)是园林绿化树大叶黄杨、金边黄杨的毁灭性害虫,该虫1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寄主根际干内越冬,5月化蛹,6月羽化交尾,产卵.7月上旬-11月上旬、3月-4月为幼虫危害期,11月中旬幼虫越冬.  相似文献   

11.
研究结果表明,豌豆潜叶蝇在郑州区1a发生5代,世代重叠明显。种群数量消长呈3个高峰期,即3月中下、5月上中旬和9月中下旬。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和20%杀灭菌菊酯乳油2000倍液防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河北省二点委夜蛾的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二点委夜蛾是2005年在河北省新发现的玉米害虫,近年来在我国夏玉米种植区发生日趋严重。由于该虫发现时间短,因此可以借鉴的资料有限。2005年以来,作者对河北省二点委夜蛾的发生规律进行了持续研究,目前澄清了年发生世代和幼虫为害习性。在河北省,二点委夜蛾全年发生4代:越冬代成虫4月中旬~5月底,1代成虫6月~7月上旬,2代成虫7月上中旬~8月上中旬,3代成虫8月下旬~10月中旬;幼虫主害期为夏玉米苗期(6月~7月上旬),7月下旬以后对玉米损害不大。幼虫对玉米苗的为害方式主要是咬食茎基部和根部,破坏输导组织,从而导致植株萎蔫甚至死亡。幼虫对高温敏感,田间湿度大时有利于该虫的发生。二点委夜蛾幼虫的天敌是蚂蚁。  相似文献   

13.
樟巢螟、樟叶蜂发生危害和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调查表明,樟巢螟(Orthaga achatinaBulter)和樟叶蜂(Moricella rufonotaRohwer)是上海地区危害香樟生长和影响景观效果的2大重要食叶害虫。樟巢螟在上海地区年发生2~3代,6月上旬~7月下旬、8月上旬~9月下旬分别为一代、二代幼虫发生危害盛期,10月份发生少量第三代幼虫危害。樟叶蜂一般年发生2代,4月中下旬~5月上旬、6月分别为一代、二代幼虫发生危害盛期。通过试验,印楝素、杀虫安、抑太保、毒丝本、甲胺基阿维菌素和安打等高效低毒农药对1~2龄樟巢螟或樟叶蜂有优良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4.
松叶蜂在贵州省主要分布在凤冈、清镇、平坝、安顺、普定等县,松叶蜂以幼虫为害松树林木的针叶,影响林木生长,重度为害时,可造成林木零星或成片枯死。2007年下半年,松叶蜂(第2代)在凤冈县大面积发生,使凤冈县400hm^2的松林遭到危害。在凤冈县进行了松叶蜂生活史调查和防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松叶蜂在凤冈县一年发生两代。第一代发生在4月上旬至7月上旬,第2代在7月上旬至翌年的4月上旬。第一代幼虫发生在5月中旬至6月中旬,第2代幼虫发生在8月中旬至9月中旬。对松叶蜂的防治可在两个时期进行,即茧期和幼虫期,可分别采取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比物理防治更有效、彻底。化学防治的最佳时期为5月中旬和8月中旬,喷药防治的效果显著高于烟雾防治,可将灭幼脲和速灭杀丁作为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5.
上海嘉定区杨白潜蛾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2004年对杨白潜蛾(LeucopterasusinellaHerrich-Schаffer)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杨白潜蛾在上海1年发生5代,幼虫共5龄,1年有2个发生高峰期:6月中旬和9月中下旬;老熟幼虫作白色“H”形茧化蛹;以蛹在树干周围场所越冬;成虫产卵单列成行。药剂试验表明杀虫安、甲氨基阿维菌素、快绿扬、斑潜净对喷雾杨白潜蛾具有很高的防效,对杨树也有很好的保叶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丽绿刺蛾在海南胡椒种植区每年发生2~3代,以老熟幼虫在主蔓上结茧越冬。该虫1年有2次发生高峰期,分别在5月下旬至6月中下旬和7月下旬至9月中旬。第1代幼虫发生量大,危害严重,是防治的关键时期。根据其发生规律提出相应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该项目在山西省糯玉米主产区开展糯玉米田亚洲玉米螟发生危害特点调查研究,旨在为开展糯玉米田亚洲玉米螟适期有效防治奠定基础。[方法]该研究采取成虫诱集、卵和幼虫定点和随机调查的方法进行。[结果]调查结果表明,糯玉米田亚洲玉米螟年发生两代,世代基本不重叠,两代间有较明显的间隔。糯玉米田亚洲玉米螟越冬代成虫盛发期为6月上中旬,一代成虫盛发期为8月上旬至下旬;一代卵盛期为6月上旬末至6月下旬初,二代卵盛期为8月上旬中期至8月下旬。亚洲玉米螟对不同生育时期糯玉米的产卵趋性表现为,在糯玉米抽雄之前,随着生育时期向后延续,糯玉米对亚洲玉米螟产卵的引诱力逐步增强;而在糯玉米抽雄之后,随着生育时期向后延续,糯玉米对亚洲玉米螟产卵的引诱力逐步减弱。生育时期基本相同、长势基本一致的糯玉米上的落卵量较普通玉米上为多。糯玉米田亚洲玉米螟一代发生危害轻二代发生危害重。一代幼虫对糯玉米的危害早播田重于中播田,而晚播田基本上不受一代幼虫的危害,由于一代幼虫发生轻,不论早播还是中播糯玉米虽然受害但一般较轻。二代幼虫对糯玉米的危害晚播田重于中播田,早播糯玉米在二代幼虫危害初期即采收,一般年份不受二代幼虫的危害或受害较轻,由于二代幼虫发生量大,因而对晚播和中播偏晚播种的糯玉米会造成严重的危害。糯玉米果穗穗腐病的发病率与果穗受亚洲玉米螟危害密切相关,果穗受亚洲玉米螟危害者,穗腐病发病率高。[结论]糯玉米产区应加强中、晚播糯玉米田二代亚洲玉米螟的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8.
冯福娟  佘德松 《安徽农业科学》2014,(28):9776-9777,9909
[目的]查明在丽水危害大叶黄杨及其变种的巢蛾种类,了解其在丽水的生活史.[方法]通过生活史及习性观察、形态观察及虫种鉴定对该虫在丽水的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冬青卫矛巢蛾(Yponomeuta griseatus)在浙江丽水1年发生6代,以幼虫或蛹在叶背越冬;幼虫分别在4月中旬、6月上旬、7月上旬、7月下旬、9月中旬、11月中旬出现,危害大叶黄杨及其变种,在枝叶间结网取食叶片;成虫白天隐蔽晚上活动,产卵于叶背.[结论]为冬青卫矛巢蛾的防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芒果双棘长蠹经室内饲养,在福州一年二代,以幼虫在被害干板材的坑道中越冬,3月化蛹,5月上、中旬羽化高峰期,成虫羽化飞出后,在板材附近活动1~2天后重新蛀咬进入板材为害.4月中旬开始产卵,卵期5~10天,5月下旬到6月上旬为孵化盛期.8月上、中旬为第1代成虫羽化高峰期.第2代幼虫孵化为害一段时期后进入冬眠.受害板块平均害虫坑道穿材数高达5条/cm3,板面虫孔平均有1个/cm2,板块完全失去使用价值.采用硫酰氟35g/m3、18~25℃熏蒸24小时或25g/m3熏蒸36小时,害虫死亡率达100%;在越冬代及第1代成虫羽化前,用50%DDVP溶液注射蛀孔灭虫(1.5ml/孔),可取得同样效果.  相似文献   

20.
信阳茶区茶黄毒蛾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保锋  刘学彦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2):5559-5560
[目的]为茶黄毒蛾的针对性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荼黄毒蛾的生物学特性,分析了其在信阳茶区的为害特点,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结果]茶黄毒蛾在信阳荼区1年发生3代,幼虫为害期为5月上中旬、6月下旬。7月上旬、8月中下旬~9月。1~2龄幼虫聚集在叶背取食叶肉,3龄后幼虫分群迁散为害荼丛上部叶片,为害严重时可将茶树老叶、芽叶、嫩梢、花果全部食光。害虫防治措施有农业防治:及时修剪茶树、清理茶园,控制氮肥用量,提高茶树抗病虫能力;物理防治:人工捕捉1~3龄幼虫,用黑光灯或性激素诱杀成虫等;化学防治: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轮换用药,防止害虫产生抗药性。[结论]生产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