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筛选出优质、抗病、经济性状优良、配合力高的甘蓝自交不亲和系,培育中早熟新品种,并对其抗病性、品质和丰产性进行鉴定。【方法】创制出优良育种群体材料,通过多代自交纯合获得的主要性状遗传稳定后,选用不同致病力的芜青花叶病毒(TuMV)、黄瓜花叶病毒(CMV)毒原和黑腐病(Br)菌原,利用甘蓝抗病性和品质鉴定方法,筛选育成抗病、优质的GB9266-18136和JY0501-13431两个优良自交系,并配制成优良F1品种‘秦甘60’;以‘黑丰’和‘中甘八号’为对照,对‘秦甘60’的目标性状进行比较鉴定。【结果】‘秦甘60’品种对TuMV、Br和CMV病害抗病性强,苗期接种TuMV、CMV毒原和Br菌原的病情指数平均为2.0,1.1和5.4,田间鉴定病情指数病毒病为1.3,黑腐病为3.7;叶球中心柱长6.6 cm,帮叶比26.5%,紧实度0.57 g/cm3,叶质脆甜,产量平均为73.005 3 t/hm2。【结论】优良F1‘秦甘60’品种双亲自交不亲和系育种目标性状互补,一代杂种表现出抗病、优质、丰产的综合优良特性。  相似文献   

2.
甘蓝黑腐病抗性材料筛选及接种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甘蓝黑腐病是一个细菌性病害,属黄单胞菌属(Xanthomomas),其症状在叶缘形成"V"字形坏死斑,扩展至整叶,并影响其包心、结球,严重的整株死亡,是危害甘蓝的主要病害.本试验通过对现有甘蓝材料进行苗期人工接种方法的比较,研究更适于苗期抗病性鉴定的方法,筛选抗黑腐病的抗源材料,利于抗病、优质、丰产新组合的配制.  相似文献   

3.
GB9266—18136是利用甘蓝室内苗期人工接种抗病性鉴定和田间自然抗病性鉴定相结合的方法.鉴定筛选出的对TuMV、Br、CMV表现高抗的抗源优质自交不亲和系;使其与优质抗病和配合力高的自交不亲和系JY0501—13431杂交育成抗病优质的甘蓝中早熟秦甘60品种。该品种定植到叶球收获60d左右。植株综合经济性状优良,抗TuMV、Br、CMV病害;中心柱7.1cm,紧实度0.57,帮叶比26.5%;叶质脆甜,富合营养物质,1000g鲜重含粗蛋白11.81g,粗纤维5.97g,可溶糖53.7g,Vc50.1mg,干物质90.2g;单产73005.3kg/hm2以上,比对照黑丰增产10.5%,比对照中甘八号增产13.3%;2002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大白菜育种受生态类型、消费习惯及育种材料等诸多因素限制,育成品种的抗病性相对单一。针对大白菜多种病害复合抗性较差的问题,利用Tu MV抗源材料BP006(8407)、高抗黑腐病资源材料秦白-2进行了多种大白菜病害抗性基因的聚合育种,选育出抗多种病害、品质优良的不同熟性、不同类型高代稳定自交系和自交不亲和系。多抗4号是以自交不亲和系2005M-3与自交系04-5杂交选育而成的大白菜新品种。该品种高产,抗逆性强,高抗病毒病、霜霉病和黑腐病,品质佳,口感好,在河北省中南部7月24日~8月20日均可播种。  相似文献   

5.
优质甘蓝三抗抗源J8806的选育及其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陕西、北京、四川、黑龙江等4个区域不同致病力的毒原和菌原,以品质优良的自交系为材料,筛选采用了室内苗期人工接种鉴定和结合自然诱发鉴定筛选方法.经过对材料反复筛选鉴定后育成了优质甘蓝对TuMV、Br和CMV 3种病害高抗自交系J8806(抗源).品种选育利用优质J8806抗源为亲本与其他5个优良抗病自交系杂交,育成了优质抗病符合育种目标的2个组合J8806×H13和J8806×H21,其中J8806×H13定名秦甘60.  相似文献   

6.
甘蓝新品种秦甘70的选育及其抗病优质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甘 70是利用具有抗病优质和配合力高的两个自交不亲和系 HS2 10 3- 6 - 9和 FT6 32 8- 1- 5配育成的杂交一代 ,为中早熟甘蓝新品种 ,定植到叶球收获 70 d左右。植株综合经济性状优良 ,中心柱 6 .5 cm,紧实度0 .5 7,帮叶比 2 6 .5 % ;叶质脆甜 ,富含营养物质 ,鲜重含粗蛋白 11.81g/ kg,粗纤维 4 .113g/ kg,可溶糖 32 .5 g/ kg,VB1 2 .118g/ kg;抗 Tu MV,Br和 CMV3种病害 ;产量 6 4 32 0 .0 kg/ hm2 ,比对照中甘八号增产 15 .1%。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灌水频率对甘蓝栽培中抗病性、品质和产量3个主要性状指标的影响,为确定甘蓝生产的最适宜灌水频率及制定其标准化栽培技术提供参考。【方法】选用国家审定甘蓝品种"秦甘60"为试材,秋季栽培后于第1片莲座叶展开时进行1次统一灌水后,采用相同灌水量不同灌水频率,即间隔6,8,10(CK),12和14d灌水共5个处理,在甘蓝结球中后期调查处理间病毒病和黑腐病的发病株数和发病程度,在叶球采收期统计产量并测定品质,比较灌水频率对"秦甘60"甘蓝品种抗病性、品质和产量等性状指标的影响。【结果】在"秦甘60"甘蓝品种栽培中,灌水频率为8d时病害最轻,病毒病和黑腐病的病情指数分别为1.48(HR)和1.85(HR),产量最高,可达71896.0kg/hm2,较对照增产9.3%;5个灌水处理中灌水间隔越短,结球越紧实,帮叶比较大,中心柱变长,可溶性糖和干物质含量增加,叶球鲜食口感更为脆甜,品质更优。【结论】"秦甘60"甘蓝品种在秋季栽培的水分管理中,当第1片莲座叶展开统一灌水后,以灌水频率为8或10d的灌水效果较好。总体而言,灌水频率为6,12,14d时,甘蓝植株容易感染病害,叶球品质变差,产量较低;而灌水频率为8或10d时,甘蓝植株高抗病毒病并兼抗黑腐病,叶球紧实度≥0.6g/cm3,帮叶比≤25.3%,中心柱≤5.86cm,营养丰富、质地脆甜、品质优良,产量高,可实现"秦甘60"甘蓝品种抗病优质丰产的标准化栽培目标。  相似文献   

8.
《山西农业科学》2017,(7):1153-1156
甘蓝黑腐病是甘蓝的主要病害之一,近年来该病害在山西省旱塬甘蓝生产地区发生比较严重,给当地菜农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研究选用15个甘蓝品种,在其不同生长期进行黑腐病抗性田间鉴定试验。结果显示,寿阳甘蓝黑腐病的发生集中开始于结球期,不同品种抗病性差别明显,其中,夏盛65、改良优美、春天宝抗性较强,结果可为生产上预防甘蓝黑腐病发生及品种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黑腐病是影响甘蓝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为了更好地研究该致病菌的致病机制,本研究在全国各地发病田间采集具有典型症状的病害样本,对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并对其形态特征、理化特性和致病性进行分析,同时测定了来源不同的该菌株基因序列,分析其同源性并构建了系统发育树;以Xcc8004为接种菌,采用喷雾法对11份甘蓝种质资源进行黑腐病苗期人工接种抗性鉴定。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黑腐病菌DNA序列存在碱基差异,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相近地区黑腐病菌聚为一类,亲缘关系较近;致病力测试初步表明长江中下游地区收集到的黑腐病菌致病力较强;供试材料均未表现免疫和高抗反应,不同材料的抗病性有明显差异,其中筛选到抗病材料3份,耐病材料3份,感病材料3份,高感材料2份。建立一套有效的黑腐病生理小种划分鉴定方法并筛选高抗黑腐病材料是今后黑腐病抗病育种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0.
贵州蔬菜病毒病主要病毒种类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DAS-ELISA)法对采自贵州省3个蔬菜种植区的952份疑似蔬菜病毒病样品进行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芜菁花叶病毒(Turnip mosaic virus,Tu MV)、番茄斑萎病毒(Tomato spotted wilt virus,TSWV)、蚕豆萎蔫病毒(Broad bean wilt virus,BBWV)和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Cucumber green mottle mosaic virus,CGMMV)等6种病毒毒原检测。结果检出阳性样品273份,占总样品数的28.68%,其中CMV阳性检出率最高,占总样品数的16.49%,其余5种病毒的阳性检出率依次为2.63%、2.10%、1.05%、1.58%和0.53%,CMV为贵州省蔬菜上的主要病毒种类。就单一病毒侵染蔬菜的情况分析,供试12种蔬菜均检出CMV,Tu MV在茄子、白菜、萝卜和甘蓝中检出较多,而TSWV主要在番茄和辣椒样本中检出。存在CMV+TMV、CMV+Tu MV、CMV+TSWV、CMV+BBWV、Tu MV+BBWV和CMV+Tu MV+BBWV等6种复合侵染类型,其中CMV+TMV阳性检出率相对最高,达2.52%。城市近郊正季蔬菜区茄科和豆科蔬菜病毒侵染类型较多,十字花科病毒侵染类型最少,葫芦科在冬春喜温蔬菜区病毒侵染类型最多,表明贵州中、高海拔温凉山区比低海拔温热河谷区适于多种病毒发生。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甘蓝种质材料815份自交系的主要经济性状和抗病性的初步选择,入选了比较优良的自交系612份。然后利用研究建立的甘蓝室内苗期TuMV、Br、CMV抗性鉴定方法,结合田间自然抗病性鉴定方法,鉴定筛选出H8501、B8502、J8806、B9505等4个抗源。并以抗源为母本,以经济性状优良,配合力高和抗病的另5个自交系为父本杂交18个组合。经对组合抗病性和主要经济性状鉴定分析,结果表现组合均抗病,同时优质性和丰产性均优良的有8个组合,其中4个组合参加品种区域试验并通过了省级和国家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2.
甘蓝苗期多抗性鉴定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蓝苗期多抗性鉴定是甘蓝多抗性育种的基础,对抗源的筛选有实际应用价值。本项试验,选用4份甘蓝育种自交系材料,103,302,84-1035-7和90-1072-7。TuMV 选用“甘-83-8号”毒株,CMV选用“甘91-23号”毒株,黑腐病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pv.campestris)选用X_(0-1)菌株。TuMV与CMV分别采用人工摩擦的接种方法,黑腐病菌采用喷雾的接种方法,浓度为10~8个细菌/mL。试验设有6个接种处理方法①子叶期接种TuMV,第一片真叶接种CMV;②子叶期接种CMV,第一片真叶接种TuMV;③子叶期一片接种TuMV,另一片接种CMV;④子叶期接种TuMV+CMV的混合液;⑤子叶期单接CMV;③子叶期单接TuMV;以上6种处理方法分别在5~6片真叶期喷雾接种黑腐病菌。试验3次重复,在防虫温室内进行3个月的时间。接种后温度维持在10~30℃,阴天补充光照,待发病后进行抗病性鉴定。试验结果表明第一种接种处理方法,4份试材的发病程度较其它五种都重,另外试材103-1,A_(20),84-1038-1186,606-12-21-14,84-1072-3-4等自交系较  相似文献   

13.
本文是全国“七五”攻关课题:“甘蓝优质、多抗、高产新品种选育”的一部分内容,从1986年到1990年期间,我院甘蓝抗病育种课题组对现有的甘蓝育种材料(包括自交系、自交不亲和系、杂种一代和品种)500多份进行抗TuMV和黑腐病的抗病性筛选。所用TuMV的毒原是“甘—83—8”号毒株,黑腐病菌也是本地区的代表菌株。采用攻关组统一制订的方法,筛选出双高抗的优良材料1份,其它有价值的抗病材料70多份,同时也对大量的育种材料作了抗病性方面的鉴定。  相似文献   

14.
玉米穗粒腐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系统地阐述了近年来有关国内外玉米穗粒腐病的研究现状,包括玉米穗粒腐病病原菌的种类及分布、化学防治方法及抗源鉴定,抗病遗传规律及抗病机理等,并提出了玉米穗粒腐病研究的方向和策略.  相似文献   

15.
番茄芝麻斑病苗期抗性鉴定方法及抗病种质资源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番茄芝麻斑病苗期抗性鉴定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对种质资源进行了抗病筛选。结果表明,筛选出一套简便易行的番茄芝麻斑病苗期抗性鉴定方法,最佳抗性鉴定方法组合为,接种方法为摩擦法,接种苗岭为4片真叶,接种浓度为106个孢子·mL-1。以此为基础,对东北农业大学番茄研究所提供的44份番茄材料进行芝麻斑病苗期抗性鉴定。抗源筛选结果为中抗材料4份,感病材料34份,易感病材料6份。  相似文献   

16.
为了明确引起甘蓝花叶病的病毒种类,利用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并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查找甘蓝样品中的病毒序列,发现存在芜菁花叶病毒(turnip mosaic virus,TuMV)、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蚕豆萎蔫病毒2(broad bean wilt virus2,BBWV2)、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和芸薹黄化病毒(brassica yellows virus,BrYV)等5种病毒。采用RT-PCR技术进行验证,结果显示样品检测到BrYV、TuMV和CMV共3种病毒。对获得的BrYV外壳蛋白基因(coat protein,cp)进行测序和系统进化分析,获得1条576 bp的BrYV cp基因全长序列,与GenBank中BrYV分离物cp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率为88.0%~96.4%,氨基酸序列同源率为90.1%~95.8%。基于cp基因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BrYV-GL为BrYV-C基因型,与中国内蒙古油菜BrYV(GenBank登录号EF079907)分离物cp基因序列聚集在一起,亲缘关系较近。BrYV cp基因共检测到4个潜在重组事件,可为后续甘蓝花叶病的研究和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玉米矮花叶病抗源筛选和抗病育种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病圃鉴定结合接种鉴定和苗期叶片的ELISH检测结果表明,87份接种材料中筛选出了4份高抗材料,24份抗病材料,26份中抗材料;46份病圃鉴定材料中筛选出9份高抗材料,21份抗病材料,4份中抗材料;5份苗期ELISH检测的材料中鉴定出2份抗病材料,结合血缘追踪发现,热带、亚热带种质以及美国先锋海外种子公司育成的玉米杂交种78599,87001和78698等衍生系中蕴涵着抗病基因,在抗源筛选的基础上提出了抗病与高产结合的育种策略。  相似文献   

18.
甘蓝幼苗感染黑腐病后SOD、POD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瑞峰  杜娟 《吉林农业科学》2009,34(5):35-37,40
本试验选取高抗、抗病、耐病和感病4种不同抗病性级别的甘蓝材料各1份,进行黑腐病病原菌的接种,并测定幼苗的SOD、POD指标的变化,分析这些变化与其抗病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幼苗体内SOD和POD活性变化均随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014号组合接种的与未接种的植株体内SOD、POD活性变化幅度大于其它3种材料,而对照品种接种的与未接种的植株体内SOD、POD活性变化幅度最小。说明受病原菌感染后,植株体内酶活性的变化程度可反映其抗病性强弱,而且抗病品种比感病品种保持了较高的酶活性。  相似文献   

19.
湖北省蔬菜病毒病主要毒原种类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斑点酶联免疫吸附法(Dot-ELISA)和RT-PCR法对采自湖北省7个地区的966份疑似感染病毒的蔬菜样本进行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番茄斑萎病毒(Tomato spotted wilt virus,TSWV)、番茄花叶病毒(Tomato mosaic virus,ToMV)、芜菁花叶病毒(Turnip mosaic virus,TuMV)、蚕豆萎蔫病毒(Broad bean wilt virus,BBWV)、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Cucumber green mottle mosaic virus,CGMMV)共7种病毒的检测。结果显示检出阳性样本695份,占总样本数的71.9%。其中,十字花科蔬菜上主要毒原为TuMV,检出率高达86.4%,其次为CMV,检出率为26.7%;茄科、葫芦科和豆科蔬菜上主要毒原均为CMV,检出率分别为34.3%、59.2%和56.2%。CMV几乎能侵染所有蔬菜,为湖北省蔬菜病毒病的主要毒原。在检出的6种病毒中,存在TuMV+CMV、TuMV+BBWV、TuMV+CMV+BBWV、CMV+BBWV、CMV+ToMV和CMV+BBWV+TSWV+TMV等6种复合侵染类型,其中TuMV+CMV为十字花科蔬菜上的主要复合侵染类型,复合侵染率为23.8%,其他蔬菜上主要侵染类型为CMV+BBWV,复合侵染率为28.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