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从21株分离自海洋环境的放线菌中筛选出1株放线菌菌株AC08F5,该菌株对凡隆气单胞菌温和生物型(Aeromonas veronii biovar sobria)NQ菌株有明显抑制作用;通过显微形态和培养特征观察、生理生化反应和16S rDNA分子鉴定,将其鉴定为链霉菌属。试验对该菌株的活性物质对热、pH和紫外照射的稳定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在70℃以下、pH值4~10条件下抑菌活性相对稳定,并具有很强的抗紫外线照射能力。  相似文献   

2.
黄沙鳖温和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患病黄沙鳖的肝脏组织中分离到一株菌株(NN090617),经人工感染试验证实其具有较强的致病性。对分离菌进行了形态特征、理化特性鉴定,该菌的形态和生理生化表现为:革兰氏阴性、两端钝圆的杆菌,葡萄糖产酸,氧化酶、触酶、V-P阳性,鸟氨酸脱羧酶、脲酶、七叶苷阴性。采用BioFosun微生物鉴定系统对该菌进行鉴定,将适当浊度的细菌悬液接种GN48板条培养16~24 h后读出结果,将结果输入BioFosun-Ⅰ软件分析鉴定为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 sobria),概率达99%,相似指数和距离指数分别为0.858、2.000,鉴定结果良好,结合形态和生理生化特点将其鉴定为温和气单胞菌。纸片琼脂扩散法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菌对供试的15种抗菌药物中的头孢拉定、头孢哌酮、氧氟沙星等6种药物敏感,对苯唑青霉素、庆大霉素、克拉霉素等9种药物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3.
从发病中华鳖分离得到2株细菌,经Vitek生化反应鉴定为凡隆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通过稚鳖致病力试验与毒力基因分析评估细菌的毒力风险,结果表明,2株凡隆气单胞菌分离株均对稚鳖具有较强的毒力,在24~48 h达到死亡高峰,半数致死量(LD50)分别为6.17与6.05;其肝脏细菌增殖曲线与死亡变化相符,于24~48 h达到峰值(105g-1)。分离株的毒力基因型为aerA+act+alt+ast-。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离并鉴定患病的高体革鯻(Scortum barco)的致病菌,并研究其药敏特性.[方法]从濒死的高体革鯻体内分离到2株致病菌(FS1491、FS1492),通过其生理生化特征与16S rDNA序列分析对其进行鉴定;通过人工感染试验测定2株致病菌对高体革鯻的半致死剂量(LD50);最后,通过药敏试验确定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通过鉴定确定2株致病菌均为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 sobria),此2株致病菌对高体革鯻的半致死剂量依次为2.1×105和8.5×104 cfu/g.该菌对头孢噻肟、环丙沙星、诺氟沙星和左氟沙星等抗生素高度敏感.[结论]该研究可为防治温和气单胞菌引起的高体革鯻疾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甲鱼源致病性维氏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抑菌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有效地防治由维氏气单胞菌引发的疾病,用传统的细菌分离法对江西进贤病死甲鱼进行细菌分离培养,结果得到4株病原菌;用传统的生化鉴定法结合现代的分子生物学鉴定法鉴定4株病原菌,结果确定4株病原菌均为维氏气单胞菌温和生物型(Aeromonas veronii biovar sobria);用琼脂扩散法做药敏试验和解淀粉芽孢杆菌体外抑菌试验,结果得知氧氟沙星、庆大霉素等抗生素及有益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对4株病原菌均有较强的抑菌作用.结论:有益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可用于养殖水及水产动物维氏气单胞菌的防治.  相似文献   

6.
鲤鱼温和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患皮肤溃烂的鲤鱼皮肤病灶处和肝脏组织分离到02-5-A、02-5-B和02-9-A、02-9-B菌株,经细菌学鉴定均为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sobria)。用这4株菌对鲤进行人工感染,均可使试验鱼致病而死,分离菌株的各种特性与原分离菌株相同,确认这些菌株皆为温和气单胞菌。采用药片扩散法,用30种药物对上述4菌株进行药物抑菌试验,其中,左氧氟沙星、氟哌酸、利福平、环丙沙星、白霉素抑菌效果最佳;但是02-5-A、02-5-B菌株对庆大霉素敏感,而02-9-A、02-9-B菌株对庆大霉素却不敏感。  相似文献   

7.
从濒死的大黄鱼体内分离出3株菌株并进行生化鉴定,具有高度一致性,命名为NT-AH.毒力试验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显示,该菌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有动力,氧化酶为阳性,葡萄糖产酸产气,水解七叶苷、水杨素、阿拉伯糖、精氨酸及赖氨酸;一定浓度的菌体和培养液离心上清对小鼠均有致死作用:该菌对所试药物均无敏感性.所分离鉴定的细菌为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  相似文献   

8.
细鳞鱼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患病细鳞鱼Brachymystax lenok体内分离出两种菌株(记为BAS和BAH),均属于革兰氏阴性短杆菌,无芽孢,元荚膜,多数呈单个排列,极端有单鞭毛。对两种菌株的菌落形态鉴定结果表明:BAS的菌落呈圆形,为浅黄色,半透明,无水溶性色素;BAH的菌落也呈圆形,中央微高,为灰白色。经API20NE细菌生化鉴定,BAS和BAH菌株分别为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sobria血和嗜水气单胞菌A.hydrophila,其鉴定率分别为98.1%和99.3%。注射剂量为1×10^7 CFU/mL时表现出较强的致病性,感染12d时,细鳞鱼的死亡率为100%。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表明:两种菌株对妥布霉素(TOB)、四环素(TET)、庆大霉素(GEN)、卡那霉素(KiN)、氟哌酸(NOR)、环丙沙星(CIP)、左氧氟沙星(LVX)高度敏感;对呋喃唑酮(FUR)、呋喃那斯、氯霉素(CHL)、复方新诺明(TST)中度敏感;对阿奇霉素(AZI)、红霉素(ERY)不敏感。  相似文献   

9.
泥鳅致病性维氏气单胞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患病的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肝脏中分离得到优势菌NQ150728。对该菌进行了人工感染试验,并利用VITEK-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及16S rRNA、gyrB序列分析对纯培养细菌进行鉴定。此外,对分离的菌株进行药敏实验。结果显示,人工回感试验泥鳅患病症状同自然发病症状,证明其对泥鳅有致病性。VITEK-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鉴定菌株NQ150728为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16S rRNA、gyrB基因序列测定结果及系统发育树的构建也表明其为维氏气单胞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菌对头孢曲松、利福平、恩诺沙星、四环素、氯霉素、头孢哌酮、氧氟沙星、洛美沙星、克拉霉素、氟罗沙星、头孢噻吩、多西环素、新霉素、头孢他啶、大观霉素、环丙沙星、呋喃妥因、头孢拉定、米诺环素、头孢氨苄、氨曲南、左氟沙星、甲氧嘧啶、甲氧胺嘧啶等24种药物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浦口地区水产动物源气单胞菌的耐药情况和变化趋势,以某渔场为试点,在2015年4至10月、2016年4至9月期间,每月连续在该养殖场进行采样。共采集鲫鱼和草鱼样品39份,采用平板培养、生化试验和种特异性gyr B基因扩增测序等方法进行细菌的分离鉴定,同时进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共鉴定出59株气单胞菌,菌株对恩诺沙星最敏感,高达84.75%;比较2015、2016年抗生素MIC加权平均值,发现恩诺沙星和强力霉素分别提高了6.43倍和3.01倍,表明病原菌对这2种抗生素的耐药水平上升。多重耐药性试验结果表明,大部分水产动物病原菌至少对一类药物耐药。综上,通过连续性采样监测,表明气单胞菌在该养殖场分布广泛,且水产动物病原菌的耐药性问题十分严峻。  相似文献   

11.
黄颡鱼致病性维氏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发病的黄颡鱼体内分离到1株优势菌RC110724,经人工感染试验证实其对黄颡鱼有较强的致病性.根据分离菌株的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性,结合16S rRNA序列等综合分析,鉴定该病原菌为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登录号:KC663719).系统发育树分析表明,分离菌株与维氏气单胞菌的模式菌株ATCC 35624T亲缘关系最近,同源性为99.8%.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阿奇霉素、链霉素、呋喃唑酮、庆大霉素、氟苯尼考、恩诺沙星等10种药物对菌株RC110724有较好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12.
从患病缢蛏(Sinvnovacula constricta)中分离到一株病原菌,暂命名为12#菌.对该株的16SrDNA的全序列进行PCR扩增并测序,然后用NCBIBLAST对测序结果进行比对.16S rDNA序列分析表明:12#菌与多株气单胞茵的16S rDNA的同源性均在95%vx以上.在细菌系统分类学中应归属于气单胞茵属.从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中可以看出:12#茵与点状产气单胞茵(Aeromonas punctata)共同构成一个分支,且该菌株与点状产气单胞菌(Aeromonas punctata)的16S rDNA同源性达到99%以上,由此可以初步认为该菌为点状产气单胞茵(Aeromonas punctata).  相似文献   

13.
为探明发病怀头鲶Silurus soldatovi的病原及其生物学特征,从发病怀头鲶体内分离出1株革兰氏阴性细菌SG-1,通过细菌形态学观察、理化特性、16S r DNA测序和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分析对其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分离菌SG-1菌株葡萄糖产气、氧化酶、硝酸盐还原为阳性,鸟氨酸脱羧酶、硫化氢为阴性;进一步采用PCR方法扩增其16S r DNA序列,测序获得片段大小为1409 bp,与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模式菌株ATCC35624序列相似性达99.86%;构建系统发育树分析显示,分离菌与维氏气单胞菌自然聚为一支,最终判定SG-1菌株为维氏气单胞菌;人工感染斑马鱼Danio rerio、鲶S.soldatovi,其死亡率均达100%,病鱼呈现体表出血、肛门红肿、腹水等症状;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对头孢克肟、头孢哌酮、头孢噻肟、诺氟沙星、左氟沙星、恩诺沙星、氟苯尼考等药物敏感,对阿莫西林、氨苄西林、磺胺异恶唑、甲氧嘧啶、复方新诺明等耐药。本研究结果为了解维氏气单胞菌感染鲶的致病机理及其该病的预防治疗提供了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离并鉴定鱼嗜水气单胞菌,并构建系统发育分析.[方法]从云南某鱼场采集发病鱼的病变组织进行细菌分离与培养,并对分离菌株进行初步鉴定、16S rDNA鉴定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分离培养到1株细菌,命名为Ah1305.经表型鉴定、生化试验及16S rDNA系统发育分析,鉴定为嗜水气单胞菌.[结论]该研究可为快捷、准确检测鱼嗜水气单胞引起的疾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研究鲤鱼感染细菌性疾病及其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吉林省某水产养殖场患病黄河鲤鱼的脾脏中分离致病菌,并通过常规生理生化试验、16S rDNA序列分析对其进行鉴定.应用微量稀释法测定11种抗生素药物对其最小抑菌浓度.[结果]从患病鲤鱼的脾脏中成功分离到1株优势菌.该优势菌为革兰氏染色阴性杆菌,通过序列比对将其鉴定为维氏气单胞菌.动物回归试验表明该菌株可使黄河鲤发生死亡.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病原菌对磺胺类、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药物不同程度耐药,而对氯霉素类药物、恩诺沙星较为敏感,对强力霉素中介.[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为鲤鱼源维氏气单胞菌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分离鉴定一株疑似乳酸粪肠球菌.通过对表型特性包括培养特性、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等鉴定,同时结合16S rDNA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该株革兰氏阳性菌能在10℃和45℃生长.接触酶阴性,发酵葡萄糖产酸不产气,可生长于6.5%NaCl和pH9.6的环境等,16S rDNA系统进化分析与粪肠球菌有最高同源性.结论表明分离株为乳酸粪肠球菌.  相似文献   

17.
廖振林  刘菁  陈建宏  钟毓娟  蒋莲秀  陈森洲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3):12693-12694,12702
[目的]鉴定广西北海红树林土壤放线菌的物种多样性。[方法]从广西北海红树林土壤中分离、筛选10株典型放线菌菌株,提取基因组DNA,进行16SrDNAPCR扩增与测序,并构建进化树。[结果]通过Blast比对,10株放线菌属于2个属,其中8株为链霉菌属(80%),2株为拟诺卡氏菌属(20%)。[结论]广西北海红树林土壤蕴藏着种类丰富的放线菌。  相似文献   

18.
以腐烂的柑橘为材料,分离纯化得到两株致病的细菌。根据菌株的形态特征并结合16SrDNA序列比对分析,确定两株细菌分别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短芽孢杆菌属(Brevibacillus)。与此同时对两株细菌的生长曲线、抗生素抗性进行测定,以期为柑橘由细菌导致的病害的防治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分离和鉴定具有抗菌活性的红树林土壤放线菌。基于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DNA序列分析,研究通过稀释分离法从广西北海红树林的高盐泥样中分离到1株细菌。系统进化分析表明,分离菌株与链霉菌属Aurantiogriseus AY999773具有99%的同源性,因此,BH0951初步被鉴定为链霉菌属Aurantiogriseus AY999773的变种。说明放线菌BH0951具有抗菌活性,本研究能为本菌株乃至广西北海红树林的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初步数据。  相似文献   

20.
一株产紫红色色素的沙雷氏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有效预防和控制由沙雷氏菌引起的多种疾病提供依据。[方法]以华蓥山香菇作为研究材料,从其表面中分离出了1株产紫红色色素的细菌,采用形态学、生理生化方法对其进行初步鉴定;提取基因组DNA,采用16S rRNA的通用引物,PCR扩增16S rDNA基因片段,克隆入pMD-18T载体,转化E.coliDH5α,筛选阳性重组质粒鉴定后测序;通过多序列比对和同源性分析,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该菌株革兰氏染色阴性,与沙雷氏菌属菌的同源性最高,命名为Serratiasp.JG05。扩增得到序列大小为1 506 bp,系统发育树表明JG05与Serratiasp.BBTR23的亲缘关系最近,核苷酸水平有99.20%的相似性。[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研究这种附生菌与香菇的共生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