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玉米螟是玉米的主要害虫,为害逐年加重.严重地块蛀孔、折秆、折穗率达70%左右,一般使玉米减产10-15%,严重年份减产20%以上.全省损失粮食10亿公斤左右。以乾安县为例,玉米面积近10万公顷.每公顷按最低产量7500公斤.如因玉米螟的为害而减产8—10%.每公顷就减产600—750公斤,全县玉米将减产6000-7500万公斤。因此,搞好玉米螟防治.虫口夺粮,势在必行.不容忽视。[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玉米大斑病是玉米的重要病害之一,广泛分布于世界各玉米栽培地区。该病在我国春玉米和夏玉米区发生较为普遍,主要发生在气候冷凉的地区,如东北、西北地区和南方高海拔地区的春玉米和华北地区的夏玉米发生较重。在大发生年份,一般减产15%~20%,严重时减产50%以上。例如,1974年吉林省267万公顷玉米普遍发生大斑病,减产20%,仅长春一个地区就损失玉米1.6亿千克。  相似文献   

3.
玉米苗枯病是玉米生产上的一种新型病害。近几年在山东省主要玉米产区不论在发病面积还是在为害程度上都有迅猛发展之势。该病发生一般的地块.造成玉米缺苗断垄,发病重的地块大量死苗,严重影响玉米产量。2010年山东省日照市夏播玉米发病面积达1.33余万hm2,轻者减产10%~15%。严重的减产幅度达20%以上,已成为当地玉米生产...  相似文献   

4.
一、玉米丝黑穗病发生现状 据初步调查,2008年海城市玉米丝黑穗病发生面积约0.8万公顷,严重发病面积约0.4万公顷,平均发病率15%,因病减产粮食450余万千克,(如望台镇严重发病面积110公顷,平均发病率15.7%;耿庄镇种植的6个玉米品种普遍发生玉米丝黑穗病,发病面积近700公顷,发病率1.4%~83%;南台镇发病面积近550公顷,平均发病率为10%左右,其中二道村近50公顷沈单16玉米生产田中,玉米丝黑穗病平均发病率达58%).  相似文献   

5.
1.科学的施肥配方夏玉米施肥过量,施肥量越大产量越低。必须通过田间试验,确定经济合理的施肥配方。以不施肥区夏玉米产量为依据把地力分为三级:即每公顷夏玉米产量低于3750公斤为低产田;3750~5250公斤为中产田;5250公斤以上为高产田。低产田:目标产量6000~6750公斤,每公顷需  相似文献   

6.
张家口为河北西北春玉米区,蔚县为张市南部一个玉米面积较大的种植县,每年种植面积达1.67万hm^2左右。近几年来,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生与危害逐年偏重,2004年发病面积达0.67万hm^2,一般地块平均病株率为6%~10%,严重地块高达40%~50%,产量损失一般为5%~10%,严重者达到40%以上。因该病引发的农民与种子生产单位、种子经营单位三者之间的纠纷事件时有发生,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和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7.
河南常年芝麻种植面积23.33~26.67万公顷。其中:夏播芝麻占90%以上,春播不足10%。本规程针对夏芝麻实现667m^2产量100kg目标,规定了栽培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8.
玉米是河西灌区的主要的粮食作物,常年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60%以上,临泽县达80%以上。近年来,玉米的倒伏问题越来越严重,轻度倒伏的地块减产10%~20%,中度倒伏的地块减产30%~40%,严重倒伏的地块减产达50%以上,甚至绝收。预防玉米倒伏,应采取合理、科学的栽培措施,发生倒伏后,要采取正确的补救措施,把损失...  相似文献   

9.
<正> 玉米茎基腐病是为害玉米的重要病害。近几年由于玉米贴茬播种和秸秆直接还田面积迅速扩大,大部分玉米品种缺乏茎基腐病抗源,土壤中一些营养元素缺乏,特别是微量元素的缺乏导致玉米抗病能力降低,玉米茎基腐病普遍发生,并呈迅速扩大。1996年玉米茎基腐病普遍发生,一般病情指数为10%左右,个别地块高达60%,并呈迅速扩大趋势。1999年重病区面积达到100多万亩,2001年发病面积扩大到900多万亩,一般减产10%~25%,严重地块减产30%以上,已对玉米生产构成威胁。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资源环境研究所通过查阅国内外有关研究资料和田间调查,针对玉米茎基腐病发生特点和传播途径及影响玉米生产的限制因  相似文献   

10.
黄淮海夏玉米区是我国第二大玉米优势产区,常年种植面积在1000万hm^2左右,约占全国玉米面积的37%,年总产量5000万t,占全国玉米产量的35%以上。根据近几年黄淮海夏玉米生产情况看,普遍存在玉米早收现象严重,造成不必要的减产。综合各地研究表明,玉米适时晚收(苞叶干枯变白,乳线消失,黑层出现,籽粒硬亮)千粒重增加10%~15%,增产玉米50~80kg/667m^2。从黄淮海夏玉米品种遗传、气候条件、光温利用、栽培措施和病害侵染等方面,对玉米适时晚收诸多方面原因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相应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11.
小麦纹枯病——综合防治效果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纹枯病是由禾谷丝核菌引起的一种病害,主要危害禾本科作物。我市4万多公顷小麦,年发病面积在0.6万~1.3万公顷,其中严重地块0.3万~0.7万公顷,减产率5%~30%。根据多年的防治试验和观察分析,总结出如下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玉米是晋城市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在7.33万hm^2左右。丝黑穗病是为害玉米的主要病害,近两年在晋城市的部分县(市)发生较重.如2005年在高平市普遍发生.发生面积1.4万hm^2.占播种面积的60%以上.一般地块发病率在8%~10%,严重的高达30%以上,给玉米产量造成了巨大损失。  相似文献   

13.
夏玉米是修武县的主要粮食作物,近几年每公顷产量一直在7500kg左右,为了挖掘夏玉米的增产潜力,修武县借着农业部粮食高产创建的东风,打破常规种植模式,积极探索夏玉米超高产栽培新技术,初步总结出一整套以紧凑性品种为核心,以提高种植密度为保障,以水、肥、化学调控为重点的一系列超高产栽培模式.通过示范推广,出现了大面积每公顷产量在11250kg以上的高产地块,增产效果显著,将为提高修武县粮食产量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玉米纹枯病是我省近年来玉米生产上日趋严重的一种病害,由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在我省玉米产区零星发生上升为吹要病害。笔者认为,随着高产密植品种的推厂、土肥条件的改善。玉米纹枯病将上升为主要病害,其危害程度不亚于水稻纹枯病、小麦纹枯病。玉米纹枯病一般造成减产10%左右,严重地块减产30%~40%。2005年我市邵原镇花园村134公顷玉米制种田严重发生玉米纹枯病危害。病株率72%~100%,出现大面积枯死,减产60%以上。  相似文献   

15.
玉米黄呆蓟马近年来在南皮县春夏玉米苗期发生严重,一般地块虫株率为30%~45%,百株虫量600~1500头,严重地块虫株率达80%~100%,百株虫量达2000~4000头,单株最高虫量达60余头,个别为害严重的地块造成毁种。  相似文献   

16.
玉米丝黑穗病在辽宁地区发生有上升趋势。2005~2007年海城市发生玉米丝黑穗病面积约5万亩。一般地块发病率10%左右,个别地块在50%~60%,造成损失。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全市因丝黑穗病损失粮食200万公斤以上。  相似文献   

17.
京郊简讯     
《北京农业》2013,(1):56
<正>■土肥技术服务北京市粮食高产创建工作取得显著成效①在5个项目区县共建立冬小麦—夏玉米高产核心示范区10个,面积333公顷。②制定专用肥基、追肥配方8个,指导全市4万公顷高产创建示范方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③根据冬小麦苗情及时提出了磷酸二氢钾科学合理叶面喷施的措施,全市22个高产创建地块的2154公顷小麦667米2均增产19.0千克,增幅4.4%,增收33.8元。  相似文献   

18.
汶上县夏玉米冬小麦“双晚”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玉米、冬小麦是我县主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规模分别在4.3万公顷和3.6万公顷以上,随着近年来惠农政策的施行、农业项目的实施以及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无论是夏玉米、冬小麦的产量,还是其品质均达到历史的最好水平。为进一步提高夏玉米和冬小麦栽培管理水平,实现节本增效,积极应对气候变暖、高温期后移的新情况,结合我县生产实际,  相似文献   

19.
潘兆梅 《世界农业》1989,(11):42-44
巴西种植的作物中,以玉米为最主要(年平均种植1200万公顿),其次为大豆(每年平均种植面积为950万公顷)、稻米(年平均种植520万公顷),棉花、甘蔗、咖啡、柑桔等(年平均种植面积各为200—380万公顷)。 巴西的玉米产量,位于世界第二位。种植面积为1200万公顷以上,占世界玉米种植面积的10%,但其实际收获量仅为世界收获量的5%。其收成之所以如此低下,原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豫北夏玉米穗期降水变化大、分布不均,旱、涝多,病虫害发生严重,影响了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因此,笔者制定了一套夏玉米穗期管理技术供农户参考. 一、田间管理 (一)追施穗肥 玉米穗期,主施氮肥.攻秆肥于播种后20~30 d,每667 m2施纯氮4~5 kg,约折合尿素10 kg,占总追肥量的20%~30%,肥沃地块应晚施、少施或不施;攻穗肥在大喇叭口期,要重施,肥水猛攻,每667 m2施纯氮8~10 kg,约折合尿素18~20 kg,占总肥量的60%~70%.攻秆肥距玉米行8~10 cm,攻穗肥距玉米行15~20 cm,施后随即灌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