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8 毫秒
1.
应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我国木犀科54种植物的花粉形态进行了系统的观察研究。作者在已论述了4属25种植物花粉形态研究结果基础上,本文着重阐述木犀属(Osmanthus)、李榄属(Linociera)、木犀榄属(Olea)、流苏树属(chionanthus)、胶核木属(Myxopyrum)、女贞属(Ligustrum)、茉莉属(Jasminum)和夜花属(Nyctanthus)共29种植物花粉形态及其分类学意义。结果表明,3(拟)孔沟花粉是基本的、原始类型;4,5孔沟花粉是变异的、进化类型。在变异程度大、较进化的类群中,花粉性状具多样化发展趋势。本文同时讨论了李榄属与流苏树属的分并问题。  相似文献   

2.
菊花花粉萌发及花粉活力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 ME_3的盐类和维生素附加16%聚乙二醇_(4000)(PEG_(4000))和12%蔗糖对4个菊花花粉进行培养.结果表明,野菊及 D.×9—15—3、D.×9—50—3和D.×8—126—1的花粉萌发率分别为80.7%、87.2%、60.7%和47.6%.PEG_(4000)对菊花花粉萌发有明显促进作用,但蔗糖的作用不能被 PEG 所取代.菊花花粉萌发较合适的温度为10~20℃,在4~8℃时,萌发率及速度迅速降低.35℃萌发虽快,但花粉管短且易破裂.在4℃条件下花粉可贮藏4~14天,但不宜干燥贮藏  相似文献   

3.
对12种柳属植物花粉形态特征进行电镜扫描并比较分析.柳属植物花粉的极面观均为三裂圆形,赤道面观以多数椭圆形为主,萌发孔类型为三沟,极轴长的范围为(18.80±1.09)~(31.07±1.51)μm,赤道轴的范围为(11.20±1.16)~(16.93±0.47)μm.本研究分析了12种柳属植物的花粉形态,为柳属植物形态鉴定和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为揭示柳属植物遗传多样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梧桐科梭罗树属(Reevesia Zindl.)植物绝大部分种类分布在中国。该属植物生殖器官的外部形态在种间表现出彼此比较接近,直到目前为止,对它的属下各等级的分类仍以叶的外部形态为主要依据。为了对本属的系统分类提供更多的证据,我们应用光学显微镜及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13种梭罗树属植物的花粉形态。 梭罗树属花粉的形状、大小、萌发孔的形态结构、表面纹饰等形态特征在种间表现出比较一致的特点,显示出它是一个比较自然的组合统一体,这点与植物分类学者对它的看法完全一致。但它的萌发孔数目的变化比较复杂,在种间甚至在某些种内都存在着一定的变异。属内明显地存在着三个花粉萌发孔类型:(1)三沟孔类型,(2)四沟孔类型,(3)五沟孔类型,而且类型间关系密切。泰梭罗(Reevesia siamensis Craib)无疑是五沟孔类型的种,而且它的萌发孔位置变异比较突出,至使它的花粉粒形状、极性、对称性等都与梭罗树(Reevesia pubescens Mast.)有所区别,因此我们认为可把它仍然作为一个种看待,不应把它作为梭罗树的一个变种。  相似文献   

5.
为了给兔眼蓝莓品种栽培搭配合适授粉树及开展人工辅助授粉提供科学依据,以我国南方地区主栽的5个兔眼蓝莓品种为材料,对其花粉量和花粉活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5个兔眼蓝莓品种的花粉量和花粉活力均有显著差异,其中杰兔的花粉量与花粉活力分别为600.34粒和79.84%,均显著高于其他4个品种,同时梯扶蓝和巴尔德温两品种的花粉量均高于450粒,花粉活力均高于65%.因此,杰兔、梯扶蓝和巴尔德温可作为兔眼蓝莓的栽培授粉品种,并可与其他相互亲和品种搭配建园;而S13的花粉量(324.32粒)最少,花粉活力(22.66%)最低,不宜作为授粉树.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中国3个气候带(四川盆地东部亚热带湿润区、黄土高原中部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原南部半干旱半湿润区)中5种植被类型(针叶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林、草原和草甸)下的28个表土花粉质量单位分析得出,表土花粉质量单位与植被覆盖度相关性不明显,但与植被类型有一定的关系.具体表现为同一气候带的不同植被类型下表土花粉质量单位存在差异,总体表现为森林植被的花粉质量单位大于草原和草甸,可能受群落内优势植物种的花粉产量、传播和沉积特征影响;不同气候区相同植被类型下表土花粉质量单位差异明显,并且花粉质量单位最高值出现在该植被类型分布的最适生态环境中,如阔叶林花粉质量单位最高值在四川盆地东部,草原花粉质量单位最高值在黄土高原中部,草甸带花粉质量单位最高值在青藏高原南部.  相似文献   

7.
菊苣族植物的花粉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我国15属,28种菊苣族(Cichorieae)植物的花粉进行了研究。根据花粉萌发孔的数目,极面特征及纹饰特点,菊苣族植物花粉可分为6类:(1)4孔沟花粉类型,(2)具发达极板3孔沟花粉类型;(3)具小极板3孔沟花粉类型;(4)多小穴3孔沟花粉类型;(5)具条纹3孔沟花粉类型;(6)具3苣极面网胞3孔沟花粉类型。据各属种主要花粉特征,作出了花粉形态分属种检索表。本文还对菊苣族植物花粉形态的多样性、萌发孔的演化趋向,以及花粉类型和纹饰在分类中的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为寻找湖北省香榧生产中适合的花粉,开展香榧花粉直感现象研究,探讨湖北榧树花粉的利用价值。试验以香榧结果母树为母本(A),选用浙江嵊州木榧(B)和湖北通山榧树(C)作为父本进行人工授粉,检测比较2种父本来源组合的果实形态指标、经济指标和养分含量。结果表明,嵊州花粉和通山花粉对榧籽大小和榧核形状表现出花粉直感现象;对榧籽单籽重、单核重和出仁率等经济指标,对榧籽含油量、蛋白质、维生素E和脂肪酸等主要营养成分没有明显的花粉直感现象。说明通山花粉可以在香榧生产中应用,通山榧树雄株资源有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5种野牡丹属植物花粉形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野牡丹(Melastoma candidum)、展毛野牡丹(M.normale)、细叶野牡丹(M.intermedium)、多花野牡丹(M.affine)和地稔(M.dodecandrum)花粉的纵横径进行测量,并比较其花粉形态特征,旨在为野牡丹属雄蕊的演化规律提供孢粉学证据。结果表明:5种野牡丹属(Melastoma)植物花粉的极面观、孔沟延伸程度和花粉外壁纹饰差异显著。根据花粉形态的演变规律推断,野牡丹为最原始的进化类型,细叶野牡丹、地稔、多花野牡丹和展毛野牡丹较为进化,异型雄蕊中紫色雄蕊花粉相对原始。  相似文献   

10.
2个柑橘品种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行为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柑橘资源中 ,不同种、品种或类型间花粉育性变化极大 ,像枳壳 (Poncirustrifoliata)、宜昌橙 (Cit rusichangensis)等花粉育性极高 ,华农本地早育性较低 ,柑橘、脐橙和温州蜜柑花粉量极少 ,且完全不育。在柑橘栽培中 ,花粉不育、低育的品种、类型可以结无籽或少籽果实 ,商业价值极高。导致柑橘花粉不育或低育的主要原因是花粉母细胞 (PMCs)不发育、退化、减数分裂异常或小孢子早期退化等。伏令夏橙 (C .sinensis)是少籽品种、花粉育性较低 ,而Page橘柚 (C .reticulata×C .paradisi)是自花不亲和类型 ,异花授粉时种籽数较多 ,花粉育性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大气花粉沉降过程中,花粉类型和开花植物的关系以及花粉丰度与气象因子间的关系。[方法]以高10m平台自然沉降方法获取2009年兰州大学校园春季花粉的沉降记录,并分析花粉沉降数量、持续时间、沉降种类与周围植被及天气的关系。[结果]主要花粉种类为杨属、柳属、泡桐属、悬铃木科等,其花粉沉降数量、持续时间和校园相应植被的花期相一致;花粉沉积种类和丰度主要受风力影响,风力越大种类越丰富,基本没有外来花粉;尘暴天气未观测到孢粉组合的明显变化。[结论]该研究可为自然植被花粉的现代过程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闫晓丽  刘艳蕊  张志高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4262-14263,14272
[目的]探讨大气花粉沉降过程中,花粉类型和开花植物的关系以及花粉丰度与气象因子间的关系。[方法]以高10 m平台自然沉降方法获取2009年兰州大学校园春季花粉的沉降记录,并分析花粉沉降数量、持续时间、沉降种类与周围植被及天气的关系。[结果]主要花粉种类为杨属、柳属、泡桐属、悬铃木科等,其花粉沉降数量、持续时间和校园相应植被的花期相一致;花粉沉积种类和丰度主要受风力影响,风力越大种类越丰富,基本没有外来花粉;尘暴天气未观测到孢粉组合的明显变化。[结论]该研究可为自然植被花粉的现代过程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短枝型苹果品种孢粉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4个苹果短枝型品种及其相应的起源品种的花粉形态进行比较研究发现:(1)苹果花粉形状较相似,但大小存在着差异,所测品种中普遍表现为短枝型品种的花粉显著小于起源品种;(2)苹果品种花粉粒表面纹饰较复杂,主要分两类:红星和新红星属于同一类型,其花粉粒表面为网状纹饰;而金帅、金矮生;青香蕉、烟青;印度,绿光同属于一个类型,其花粉粒表面为条纹纹饰,走向与极轴基本平行;(3)短枝型品种花粉中出现异型花粉;(4)苹果花粉在形态构造上属于NPC系统中的N3P4C2类型。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青钱柳人工林花粉的散粉特性和花粉活力测定,探讨花粉特性对种子饱满度的影响。以安徽红琊山林场9年生青钱柳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连续两年 (2017—2018) 于两个开花阶段监测林分的花粉密度和花粉活力的动态变化及花粉的传粉距离;比较了两种交配类型 (雌先型PG、雄先型PA) 植株的花粉活力和种子饱满度差异。结果表明,在两个开花阶段,花粉密度和花粉活力均呈现出相似的动态变化趋势,散粉高峰期的花粉密度约为200 ~ 300 粒·cm-2,花粉活力为20% ~ 30%;花粉密度和花粉活力年度间呈现出显著差异 (P < 0.05),而同一年度两种交配类型间差异不显著;青钱柳花粉在各个方向的传粉距离仅达离林分75 m处。种子饱满度较低,仅为16.8% ~ 23.4%;年度间种子饱满度差异显著,而同一年度两种交配类型间差异不显著;种子饱满度与花粉活力的表现一致。由此推测,青钱柳种子饱满度主要受到花粉活力的影响,花期气温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花粉活力,但同源多倍体可能是影响花粉活力的主要原因。青钱柳人工林种子饱满度低的主要原因是雌雄异型异熟的交配系统导致的低花粉密度、花粉传播距离短以及低花粉活力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不同地理种源马尾松花粉为试验材料,进行了花粉营养元素、花粉萌发状况、花粉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及其性状变异的研究。结果表明,马尾松花粉含有N,P,K,Zn等15种营养元素。各地马尾松花粉营养元素含量存在差异,其中部分元素之间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马尾松花粉管有着不同的类型。花粉管生长长度与置床时间呈线性关系,与蔗糖浓度呈三次抛物线关系。花粉多在5%蔗糖浓度的培养基上生长最好。马尾松花粉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为A,B两区。酶带多分布在B区且活性强。其酶谱存在着不同谱型。花粉POD的酶带数目及相对活性可以做为其活力的一个生理指标。马尾松花粉营养元素含量、萌发特性及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绝大部分性状都没有地理变异规律。  相似文献   

16.
秦岭表土的花粉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秦岭9个不同海拔高度、7种不同类型植被下表土的花粉分析结果表明,秦岭各种类型植被下表土的花粉组合基本反映了相应的植被组成;松属花粉在秦岭散布的距离较远。表土中很高的花粉含量与植被组成中松的数量间缺乏相关性;在部的花粉产量中,相当数量的花粉是原地降落,如板栗、落叶松和冷杉等;冷杉芬粉的代表性较低,传播距离很近,冷杉林下冷杉花粉仅占草本和木本花粉总量的19.5%,占木本的21.7%。  相似文献   

17.
中国梧桐科植物的新种和新变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报道中国梧桐科3个新分类群:丹霞梧桐生长于广东丹霞山,生于石山山坡上,有时也栽种作观赏植物;元江苹婆生长于云南元江县;野生苹婆生长于广西西南部石灰岩山上常绿林中。  相似文献   

18.
以26年生的实生罗田板栗花粉为试材,对采粉时期、枝梢类别、花粉干燥处理方法,花粉贮藏时间和条件、以及硫酸锰等对板栗花粉发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盛花期花粉的发芽率显著高于初花期;雄花枝上的花粉发芽率高于结果枝;花粉室温贮藏以干燥、遮光条件为佳,并且以贮藏6天的花粉发芽率最高;适当浓度的硫酸锰显著地促进板栗花粉发芽,但影响其花粉管的的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19.
4种禾本科小麦族植物微观形貌特征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小麦族4种植物花粉粒和气孔的微现特征的异同,并探讨花粉粒和气孔大小与染色体组倍数的关系。[方法]通过扫描电镜对二倍体长稳偃麦草、中阍偃麦草、普通小麦、和八倍体小偃麦的花粉粒和叶表面的微观形貌特征进行了比较。[结果]4种植物在花粉粒形态、大小、表面突起,萌发孔和叶表面气孔大小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二倍体长穗偃麦草与其他3种植物的花粉粒和气孔的微观特征差异明显。可见,小麦族二倍体物种与六倍体物种、八倍体物种在花粉粒和气孔的微观特征方面有明显差异,但六倍体和八倍体物种之间差异不明显。[结论]用花粉粒和气孔的一些微观特征作为鉴别二倍体和六倍体、八倍体等染色体组倍数相差较大的物种有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采用离体花粉液体培养法研究4种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不同来源楸树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低浓度的赤霉素促进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高浓度则表现为明显的抑制作用,最适浓度为300 mg/L;吲哚乙酸和2,4-D对花粉的作用效果与楸树的种源有关,总体上均呈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规律;花粉萌发率均在吲哚乙酸为15 mg/L时达到最大值,只有2个种源与对照间差异极显著,花粉萌发率在2,4-D为200 mg/L时均达到最大值,超过最适浓度后,吲哚乙酸和2,4-D均对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表现为抑制作用;各个浓度的萘乙酸均抑制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且抑制程度随浓度增加而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