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甘肃地域狭长,自然条件差异较大,干旱少雨且时空分布不均,是一个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农业欠发达省份。为了缓解甘肃省干旱缺水局面,加快灌区农田节水步伐,推动灌区高效节水农业和现代农业发展,全省各地依托项目、因地制宜、整合资源、示范推广,积极探索出了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的技术和措施,先后总结出了膜下滴灌、垄膜沟灌、垄作沟灌等农田节水主导技术和喷灌、管灌等主推工程节水措施。为提升技术,在推广过程中,提出了水肥一体化、全膜微垄、农业物联网等新型节水技术,形成了一套适合甘肃农业发展的高效农业节水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2.
<正>农田高效节水技术配套农机具主要分为膜下滴灌机具、垄膜沟灌机具和垄作沟灌机具三种组成,农田高效节水技术对机具的性能要求较高,下面介绍几种实用的机具,以供参考。一、膜下滴灌机具膜下滴灌机具主要由机架、开沟覆土机构、畦面整形机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几种高效农田节水技术试验示范结果,各类作物应用膜下滴灌节水技术一般节水2700立方米/公顷~3195立方米/公顷,节水率45%~49%,效益1743元/公顷以上,膜下滴灌节水技术一次性投入成本较高,目前大面积推广应用还有难度;3种垄膜沟灌节水技术均有节水增产效果,节水1155立方米/公顷~1470立方米/公顷,节水率17%~24%,增产率4%~35%,节本增效1071元/公顷~23213元/公顷,全膜垄作(沟播)沟灌较半膜垄作沟灌节水率、增产率高,但其经济效益不凸显,农机具不配套,农民不易接受,推广难度大;半膜平铺起垄沟灌节水技术在制种玉米上应用综合效果最佳,推广成本低,农民容易接受,可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按照省、市节水农业发展的总体要求,甘肃省金昌市狠抓高效节水技术推广工作,大力推进节水型农业发展。2015上半年,全市示范推广了以玉米、露地蔬菜为主的垄膜沟灌技术、马铃薯、蔬菜为主的半膜垄作沟灌技术、小麦(大麦)、油菜等密植作物为主的全膜微垄节水技术、玉米、  相似文献   

5.
<正>1.膜下灌溉技术膜下滴灌技术是滴灌技术和覆膜种植技术相结合,形成的一种新型田间灌溉方法。兼有传统地膜栽培技术和先进的滴灌技术的优点。该技术主要在棉花、加工型番茄、专用型马铃薯、酿造型葡萄、制种玉米、中药材、蔬菜、瓜类等作物上应用,一般亩节水200立方米以上。2.垄膜沟灌技术指通过改变地形起伏,在沟里灌溉,种植可在垄上或沟里,覆膜在垄上或全部覆膜的一种农艺集成节水技术,该技术可分为三种技术模式,即全膜沟播沟灌、全膜垄作沟灌技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新型绿色环保型节水保墒栽培技术,临洮县按照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的试验安排,在水浇地马铃薯种植中探索草膜双覆盖垄作沟灌、垄膜沟灌、覆草垄作沟灌、垄作沟灌4种处理模式的节水增产机理。通过试验得知:垄膜沟灌处理产量最高,与其他3个处理存在显著差异性,投入生产成本与获得的收入正比性高;不同处理下土壤水分含量以草膜双覆盖垄作沟灌处理较高,不同处理下温度以垄膜沟灌处理较高。  相似文献   

7.
马铃薯垄膜沟灌技术是垄作栽培、地膜覆盖及沟灌技术的合成最新应用技术,这项技术可以有效缓解干旱缺水区域的生态环境压力,在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本文阐述了山丹县马铃薯垄膜沟灌高效节水栽培技术推广应用发展现状,并介绍了该技术的应用范围、效果以及主要栽培措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山丹县发展马铃薯垄膜沟灌高效节水栽培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玉米全膜沟播沟灌节水栽培技术,是近两年来在实施甘肃省农牧厅“全省灌区农田节水技术示范推广”项目中,甘肃省农业节水与土壤肥料管理总站与凉州区、临泽县等县(区)的农技人员立足本省特点,在旱作区全膜双垄集雨沟播技术的启发下,对传统垄作沟灌、地膜覆盖节水技术进行改造和创新后,  相似文献   

9.
<正>甘肃省玉米种植面积大,特别是制种玉米面积占全国的1/3左右,大田用种量占全国的60%以上。玉米在灌区农田采用的灌溉方式主要有大水漫灌、垄膜沟灌、膜下滴灌等多种模式,目前甘肃省鼓励推广的玉米灌溉方式是垄膜沟灌、膜下滴灌。下面主要将垄膜沟灌节水技术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10.
通过半膜垄作沟灌、半膜垄作滴灌技术的节水增产效果田间试验,发现了半膜滴灌技术节水增产效果最好,比露地沟灌技术增产马铃薯20.1%,节水46.4%;水分生产效率提高15.2%;半膜沟灌技术保墒效果占第二位;比露地沟灌处理平均增产17.1%、节水21.9%,水分效率提高6.1%。有条件时首先推广应用半膜滴灌技术;无条件时全面推广应用半膜沟灌技术,淘汰露地沟灌技术。  相似文献   

11.
通过日光温室黄瓜膜下滴灌和沟灌两种灌溉方式的对比试验,从生育期灌溉量、温室环境、病虫害、产量、品质、成熟期等方面进行分析,为日光温室黄瓜膜下滴灌节水技术的应用推广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膜下滴灌节水技术可减少灌溉量、节本增效、提高水分利用率等,是保障温室蔬菜种植高产、优质、高效的有效措施,今后应在本地区设施农业生产中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资》2012,(7):3
<正>本报讯高效农田节水技术将成为甘肃农业推广的重点。从今年起,甘肃将用3年时间推广膜下滴灌等高效农田节水技术1000万亩。甘肃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区,从今年开始,甘肃省将在灌溉农业区大面积推广节水技术,用3年时间将高效农田节水技术实施区域由目前河西及沿黄主要灌区的20个县和省农垦集团公司农场,扩大到河西、沿(引)黄及东部3个区域的43个县区、兰州5区、省农垦集团公司农场。甘肃省目前确定了大面积推广的三项节水技术,即应用膜下滴灌技术,井灌区平均亩节水200立方米以上;应用垄膜沟灌  相似文献   

13.
半膜覆盖垄作沟灌是将土地平面修成垄沟交替形状,用地膜覆盖垄面,在垄上或垄侧种植作物,按照作物生长需水规律,将水浇灌在垄沟内。马铃薯半膜覆盖垄作沟灌节水技术具有节水效果明显、增产幅度大、提高地温快、消灭杂草强的优势,推广面积逐年扩大,群众积极性空前高涨。  相似文献   

14.
膜下滴灌是一项有发展前景的农业节水新技术,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的必经之路。我省在十二五期间大力推广大垄双行膜下滴灌技术,本文对2M-1型大垄双行膜下滴灌铺膜铺滴灌管机械的研究与设计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5.
玉米垄膜沟灌栽培技术是甘肃省在水资源短缺的河西灌区示范推广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主要模式,该技术模式较当地玉米半膜覆盖漫灌栽培常规模式相比抗倒伏性增强、灌水量减少、产量增加,作者为了进一步研究玉米垄膜沟灌栽培条件下最佳垄沟宽度对玉米的节水和增产效果,开展了此项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垄高和沟深一致的条件下,以垄宽、沟窄的垄膜沟灌栽培技术模式节水和增产效果最显著。  相似文献   

16.
在定额灌水条件下,研究了不同覆膜和灌水方式对河西地区制种玉米产量的影响,为该地区发展节水、高效制种玉米栽培措施提供理论依据。试验设半膜平作漫灌(A)、半膜垄作沟灌(B)、全膜垄作沟灌(C)和不覆膜平作漫灌(CK)4种栽培模式,从制种玉米生长发育动态、土壤水热变化规律、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等方面比较了不同栽培技术的优越性。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对制种玉米产量影响显著,依次为全膜垄作沟灌半膜垄作沟灌半膜平作漫灌不覆膜平作漫灌,全膜垄作沟灌处理较半膜平作漫灌、半膜垄作沟灌处理分别增产24.5%、9.3%,较不覆膜平作漫灌增产高达34.9%;水分利用效率全膜垄作沟灌处理最高,达1.79 kg/m3,其次为半膜垄作沟灌、半膜平作漫灌、不覆膜平作漫灌。由此可见,全膜垄作沟灌技术是河西地区制种玉米产业发展和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急需推广的节水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为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2010年起酒泉市开始实施高效农田节水技术推广项目,经过4年探索实践,构建起了膜下滴灌技术体系。重点介绍了平作膜下滴灌、沟作膜下滴灌、垄作膜下滴灌、有机生态无土栽培地膜底层防渗膜下滴灌和沙基质栽培地膜底层防渗膜下滴灌等五项膜下滴灌节水技术。  相似文献   

18.
钟龙魁 《中国农技推广》2011,27(2):41-41,38
玉米全膜垄作沟灌节水技术是甘肃省旱作农业区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大范围推广后.在河西灌溉农业区探索总结出的又一项高效创新节水栽培技术。全膜垄作沟灌形成了土壤的高下、湿燥、疏密共存状态,减少养分淋失、水分蒸发、协调水肥气热,显著改善了作物生长条件,提高肥料利用率。2007年以来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根据景泰、肃州、临泽、玉门、  相似文献   

19.
敦煌市葡萄园传统的灌溉模式为大水漫灌或简易沟灌,用水量大、水分利用率低。为进一步提高葡萄园水分利用率、减少水资源浪费、实现高效节水与增产增效的有机融合,开展了垄膜沟灌节水栽培技术应用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垄膜沟灌节水栽培技术的葡萄园,葡萄的生长发育进程加快,节水增产效果明显,示范推广前景良好。本文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推广垄膜沟灌技术模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甘肃水资源匮乏,降水量小,蒸发量大,传统的灌溉方式浪费严重,不仅加剧了流域水资源的短缺,也使生态环境受到威胁,水资源短缺成为制约全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近年来,在河西地区及沿黄灌区推广的高效农田节水技术已经取得了明显的节水增产效果,但也存在垄作沟灌技术春季开沟起垄跑墒严重、增产效果不高,全膜覆土穴播技术覆土后土壤易板结、集雨效果不明显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