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0 毫秒
1.
芥菜(Brassica juncea L.)是我国重要的蔬菜作物,栽培区域广泛,种植历史悠久,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与环境条件的变化,对芥菜品质和品种抗性提出了新要求。广大科研工作者完成了大量芥菜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和基因功能挖掘工作,并且进行了育种和分子生物学研究,为芥菜品种改良作出诸多贡献。中国芥菜种质资源丰富、地方品种繁多,而这些地方品种经过多年自留种,往往面临种性退化、存在品质缺陷的问题。如何对这些地方品种进行改良,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阐述了芥菜先进育种技术及其原理和取得的研究成果,先进育种技术主要包括诱变育种技术、远缘杂交育种技术、转基因育种技术、基因编辑育种技术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利用先进育种技术不仅在改变芥菜品种抗性、品质和适应性方面取得了诸多成果,还帮助构建了不育系服务于芥菜杂交育种;同时,对未来芥菜育种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地方特色芥菜品种的育种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2.
水稻稻瘟病抗病育种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稻瘟病是一种世界性稻作病害,抗病品种的培育与种植是控制该病害最为经济、安全和有效的方法.稻瘟病抗性与产量、品质等性状一样已成为当前广东省水稻育种攻关的主要目标.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发展,水稻育种已进入生物技术与常规技术有机结合的第三次突破阶段.对水稻稻瘟病的抗性遗传、抗病种质资源、抗病育种及广东省当前主栽品种的稻瘟病抗性情况进行综述和评价,同时结合作者从事水稻育种的工作实践,对水稻的稻瘟病抗病育种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3.
芥蓝为中国华南地区特产蔬菜,近些年,许多其它地区已引种栽培.生产上主要应用的是地方常规品种,部分存在产量低、品质差、病虫害严重等问题,制约了生产的发展.科研人员已陆续开展了种质资源的研究、提纯复壮、杂交选育以及基础性的遗传与生物技术研究等工作,取得了一些进展.作者就近些年芥蓝遗传育种与生物技术相关内容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的研究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陈振  尹川川 《农技服务》2023,(5):108-110
信阳市蔬菜产业近年发展较快,呈现出产量逐年提高、品种资源日益丰富、品质明显改善的良好发展态势,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为促进信阳市蔬菜产业发展提供参考,总结信阳市蔬菜生产在种植面积和产量及科技支撑方面的发展现状,指出其存在蔬菜育种工作进展缓慢、蔬菜加工销售水平落后、设施栽培的蔬菜品种选择及管理不当等问题,提出加强特色蔬菜种质资源收集与保存、优化生产布局及发展模式、加大先进生产技术推广应用、科学推进设施蔬菜发展等对策。  相似文献   

5.
广东是我国甘薯的优势区域,以种植生产、销售、消费优质食用鲜薯为主,是全国最大的鲜食型甘薯消费市场和集散地。近年广东甘薯种植面积基本稳定在15万hm2左右,居我国第4位。2006年以来广东甘薯品种改良取得较好进展,截至2019年底,国家种质广州甘薯圃保存甘薯资源1 981份;选育了33个甘薯品种通过国家品种鉴定或广东省品种审定,其中广薯87和普薯32为代表性品种,广泛种植于南方乃至全国薯区,为甘薯产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另外,在杂交不亲和性、航天诱变、病虫害抗性和分子生物学等育种技术方面均取得了很大发展。对2006年以来广东省在甘薯资源收集利用、育种技术、育种成效等方面工作进行了回顾和展望。  相似文献   

6.
菜心是我国南方特产蔬菜之一 ,是我市夏季叶菜类中最受消费者欢迎的蔬菜 ,目前市场上早熟菜心品种比较多。本试验以四九菜心为对照 ,对 6个早熟菜心品种的丰产性、早熟性、品质等综合性状进行了试验 ,旨在为广大菜农选择合适的菜心品种提供科学依据。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1  相似文献   

7.
根据中国良好农业规范(China GAP)标准相关控制点的要求,并结合叶菜类蔬菜生产管理的实际情况,以2个菜心品种为试材分别进行了大棚种植和露地种植,从肥料施用、节水灌溉和植物保护3个方面,对GAP生产管理体系内叶菜类蔬菜生产的关键控制点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菜心生产上,采用生物有机肥与氮磷钾复合肥相结合的方式施用底肥,利用微喷灌技术进行灌溉,采用物理防治、生物农药防治与低毒残留期短的化学农药防治相结合的方法防治病虫害,可以使生产的菜心基本无农药残留,产量和品质显著提高,且节水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
菜心又名菜薹,被誉为"蔬菜之冠",品种资源丰富,适应性广,一年四季均可种植。1 选择良种 早熟菜心类型有四九19号、四九20号、全年菜心  相似文献   

9.
2008年10月至2011年11月,沿广东省海岸线考察、收集抗旱耐盐碱蔬菜资源材料68份,包括茄科、葫芦科、豆科、苋科、旋花科、菊科等11科18种,对其中62份资源材料进行了种植观察和鉴定评价,为抗旱耐盐碱蔬菜育种提供可利用的种质资源.可在沿海盐碱地种植蕹菜、南瓜、丝瓜、辣椒和豆类等较耐盐碱的蔬菜以自给.  相似文献   

10.
黄瓜属于葫芦科黄瓜属,喜温,不耐热,在世界各地广泛栽种。黄瓜是广东省出口北运的重要蔬菜,年种植面积达 4 万 hm2 以上。概述了广东黄瓜品种选育和相关应用基础研究的历程和进展,包括品种资源收集与创新利用、新品种选育和相关技术研究等,详细阐述了广东高校和科研院所在黄瓜雌性系育种和杂种优势利用、黄瓜抗病育种及相关基础、黄瓜耐热育种及抗逆相关基础、黄瓜其他育种相关基础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目前广东黄瓜在品种选育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建议广东黄瓜育种单位加强资源收集鉴评,重视特色资源的挖掘利用和选育多样化品种,满足多元化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11.
寻求宇宙与人生的终极依据 ,是人类普遍性的精神需求。而中国人对此终极依据的思考而形成道论。所以 ,道论是中国哲学的基本形态。在中国哲学中 ,道是宇宙万物赖以依托的终极存在 ,是中国人建构文化知识的逻辑起点 ,是支撑价值体系的坚实根基。与其他文化体系中的终极依据不同的是 ,中国哲学之道具有天人一体、体用一源、古今一贯的思想特色。总之道论体现了中国人对宇宙与人生的终极依据的独特思考  相似文献   

12.
烟草与中医     
赵峰  罗家刚  张泽俊  杨永胜 《安徽农业科学》2014,(13):3875+3890-3875,3890
文中比较了烟草与中医的相同点和二者的副作用,结果表明烟草和中医一样都是误人的行业,需要引起重视,而且烟草和中医这2个行业都需要进行改革,才能有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作者从汉字编码入手,分析了汉字编码的类型和规律,从而得出西文状态下显示汉字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桧柏(sabina chinensis)繁殖主要是播种和塑料棚扦插2种方法。本项试验研究,探索用百日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苗做砧木嫁接桧柏的技术。研宄表明:接穗以水浸处理好,水浸时问一般不超过14d;双形成层、髓心形成层、双髓心形成层嫁接方法最佳,成活率达95%以上;雨季(7~8月)是嫁接最适时期;接穗粗度不应大于砧木粗度;春接成活后剪砧,夏接30d 后剪,接口以上留2cm,翌春剪掉留存的砧木部分。  相似文献   

15.
我国中药材的生产现状、发展方向和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目前我国中药材生产特点、存在的问题,指出中药材GAP(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生产是中医药生产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和重要内容,中药材只有进行GAP生产,中医药生产现代化才有保障;同时指出了我国中药材生产的发展方向.最后,具体地提出了我国发展中药材生产的各项措施.  相似文献   

16.
语言迁移现象会在语言学习的各个方面发生,正迁移对英语学习有促进作用,负迁移则有阻碍作用。写作教学是外语教学中的难点之一和薄弱环节,更容易发生负迁移。运用对比错误分析方法,对中国学生写作时容易发生的汉语负迁移现象进行了分析,试图对我国英语写作教学的改进提供一己之见。  相似文献   

17.
书法是中国最为独特的艺术形式之一,在中国电影尤其是古装影片中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书法在电影中一般有两种审美表现形式:一种是作为背景镜头,另一种是作为特写镜头。书法作品不仅是一种道具,它还是时代、文化、修养、人格的标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传统中药饮片调剂方式与中药配方颗粒调剂方式进行应用分析比较,优化调剂方法。方法 统计并分析本院传统中药饮片与中药配方颗粒的使用数据(调剂出错率、处方数等),并随机抽取180例于该院就诊的患者及12名在该院从事配药的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在患者选择和工作人员选择等方面对传统中药饮片调剂方式与中药配方颗粒调剂方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与传统中药饮片调剂方式相比,中药配方颗粒调剂方式在出错率、取药方便程度、药品剂量准确度、卫生、食用方便程度、携带存储及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强度、减少药物浪费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P<0.01)。结论 中药配方颗粒调剂方式具有明显优势,但还存在许多不足,需要中医药工作者的不断完善与改进,发挥中医药优势。  相似文献   

19.
河南平原有着丰富的野生酸枣树资源,酸枣树具有适应性强、耐干旱、耐瘠薄、抗病性强等特点优良的枣树砧木树种。针对这个特点,利用其做砧木进行品种改良是发展河南省大枣产业的一条捷径。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以泰国曼谷市市区的四所非华校的华裔中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这些学生群体对汉语言的态度及华人身份和情感认同问题.希望这一调查研究可以推动华裔在汉语国际传播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