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贵州不同地区黑糯米酒曲的品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提高黑糯米酒的质量及酒曲的质量标准制定提供参考依据,以贵州不同地区的10种具有代表性的黑糯米酒曲为研究对象,通过感官评定、理化分析及酿酒试验对贵州不同地区黑糯米酒曲的品质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酒曲感官性质如颜色、形状、质地、气味及断面菌丝生长情况等均存在较大差异。黑糯米酒曲水分含量、总酸度、酶活力、微生物组成及其所酿制出酒的各项理化指标多数存在显著差异;酒曲水分与发酵醪的还原糖、总酸、总糖及杂醇油含量呈正相关,与发酵醪乙醇含量呈负相关。酒曲原始酸度与发酵醪的还原糖、总酸、总糖、氨基态氮、杂醇油含量呈正相关,与发酵醪乙醇含量、pH值呈负相关;糖化酶活力与发酵醪的总酸含量呈正相关,与发酵醪的pH值、氨基态氮呈负相关;液化酶活力与发酵醪pH值呈负相关;酒曲发酵力与发酵醪还原糖、总酸、氨基态氮、杂醇油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2.
以菊芋(Jerusalem artichoke)为原料制备菊芋汁,灭菌后接种经驯化的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进行发酵,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了制备菊芋乳酸菌饮料的最佳发酵条件、稳定剂配方,并对发酵过程中菌种生长规律、p H值、酸度以及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接种量6%、发酵温度43℃、发酵时间24 h条件下,菊芋乳酸菌饮料乳酸产量、感官品质俱佳,酸度为1.17%,活菌数可达1.2×109CFU/m L以上,饮料中还原糖、蔗糖被乳酸菌优先利用,多糖(菊糖)几乎全部保留。最优稳定剂配方为:黄原胶0.015%、CMC 0.009%、海藻酸钠0.004%,制备的饮料均匀一致,离心沉淀率仅为0.25%。菊芋乳酸菌饮料兼有菊芋的风味和适当发酵乳酸气味,是一种酸甜适中、健康营养的功能饮料。  相似文献   

3.
为解析毛酸浆果汁在发酵过程中非酶褐变的机理,研究在同时接入酵母菌和乳酸菌,于25℃和37℃的发酵过程中各影响因素对非酶褐变的影响。以色差(△E)值为指标,检测其在发酵过程中引起非酶褐变的抗坏血酸(Vc)、5-羟甲基糠醛(5-HMF)、多酚、还原糖、氨基态氮等主要致褐因素的变化。通过通径系数分析方法,分析毛酸浆发酵过程中非酶褐变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25℃发酵条件下,5-HMF对色差△E值起到的直接作用最强,5-HMF和氨基态氮的交互作用是决定色差△E值的第一决定因素;在37℃发酵条件下,5-HMF对色差△E值起到的直接作用最强,5-HMF和还原糖的交互作用是决定色差△E值的第一决定因素。说明毛酸浆发酵液中5-HMF、还原糖和氨基态氮是导致毛酸浆发酵过程中非酶褐变的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以延吉传统发酵豆酱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及整理了该豆酱的制作工艺,研究传统豆酱发酵过程中营养及理化指标的变化。利用GB/T 5009.40—2003、重铬酸钾法、蒽酮比色法等方法测定了发酵不同阶段的总酸、可溶性糖、有机碳、粗蛋白、氨基酸及氨基态氮等指标。结果表明,发酵过程中总酸含量先上升后下降而后又上升,最后成品酱中为2.93%;有机碳和可溶性糖含量都逐渐减少,成品酱有机碳含量为387.95g/kg;成品酱可溶性糖为17.13g/kg;粗蛋白相对含量先略有平稳上升后下降,最后成品酱粗蛋白含量下降为24.76%;氨基态氮含量一直在增加,成品酱中为101.2g/kg。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金针菇发酵过程中菌丝产量、还原糖、总糖、pH、氨态氮与发酵时间的动态关系,并在选定条件下确定了最佳发酵时间。结果表明,在发酵前期,总糖含量下降,72h后总糖含量有所回升;pH值在整个发酵过程中变化不大;还原糖第60h下降到37mg/mL;氨态氮随培养时间的延长呈上升均势,菌丝产量发酵到48h最高,为12.47g/L;由此确定最佳发酵时间为48h。  相似文献   

6.
双孢菇培养料工厂化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及物质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双孢菇培养料工厂化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及物质变化规律。[方法]在培养料发酵过程中的几个主要时期采样,研究微生物数量、总氮和硝态氮、总糖和还原糖、含水量、pH值等指标的变化。[结果]随着培养料发酵的进行,细菌、放线菌和霉菌三大类微生物的数量均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总氮含量和pH值表现为上升趋势,含水量、硝态氮含量和总糖含量则表现为逐渐下降的趋势。发酵期间培养料中的还原糖呈上下波动,发酵结束后含量略有上升。[结论]得到了工厂化培养料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和部分理化指标的变化规律,为双孢菇培养料高效发酵技术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以米糠液为培养基的主要原料,分别添加糙米浆、麦芽汁或豆芽汁,进行灵芝菌丝体液体深层发酵培养,分析灵芝菌丝体利用培养基的情况,筛选培养基组分.结果表明:米糠液与豆芽汁(可溶性固形物为2°Brix)以4∶1的体积比混合进行灵芝菌丝体液体深层发酵时,其菌丝体干重及胞外多糖含量最高,可达11.45 g·L-1和10.20 g·L-1;发酵过程中发酵液中总糖、还原糖含量显著下降(P<0.05),可溶性蛋白含量略有上升,游离氨基态氮含量先下降后上升,菌丝体干重、胞外多糖含量均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8.
为改善中下部烟叶烟碱平衡度,开展了不同硝铵态氮配比试验,结果表明:随硝态氮比例的增加,株高、茎围、有效叶片数、最大叶面积等农艺性状指标变化不大,总体以硝态氮比例50%处理表现较好。化学成分方面,增加硝态氮比例,中上部叶烟碱和氮含量增加,总糖、还原糖含量及糖碱比降低,有利于中部叶钾含量积累。适当的硝态氮用量,控氮提钾、提高可溶性糖含量有利于改善部位间烟碱平衡度。从部位间烟碱平衡度和经济性状来看,以硝态氮比例30%和50%处理较为适宜。综合来看,南平烟区以硝态氮比例30%~50%较适宜。  相似文献   

9.
以全脂羊奶粉和乳清粉为原料,研究了不同乳清蛋白含量的羊奶酸奶在贮藏过程中滴定酸度、粘度、持水性、乳酸菌活菌数以及感官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贮藏期间随乳清蛋白含量的升高,滴定酸度、粘度、持水性和感官质量均降低;乳酸菌活菌数在乳清蛋白含量为0.60%时最高,贮藏14d时乳酸菌活菌数为7.2×108 cfu/ml。  相似文献   

10.
以嗜热链球菌FJAT-7928、干酪乳杆菌FJAT-7929为菌株,以黄豆为基质,发酵得到植物蛋白乳酸菌饮品,研究其在4℃保存条件下菌落数以及酸度和pH值的变化。结果表明,保存30d内,两菌种混合发酵植物蛋白乳酸菌饮品的乳酸菌可高达到3.5×109 cfu.mL-1,高于单独发酵的植物蛋白乳酸菌饮品中的活菌数。混合发酵植物蛋白乳酸菌饮品的最终酸度为109.0°T,pH值为3.58;FJAT-7929单独发酵植物蛋白乳酸菌饮品最终酸度为114.0°T,pH值为3.65;FJAT-7928植物蛋白乳酸菌饮品酸度为60.0°T,pH值4.09。4℃保存3种发酵处理的植物蛋白乳酸菌饮品,30d内乳酸菌活菌数和酸奶的理化性质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莲子壳的综合开发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对莲子壳的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测定了莲子壳类黄酮提取物在油脂体系中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莲子壳干粉中的营养成分为:总灰分3.54%、淀粉30.43%、纤维素27.10%、单宁13.05%、蛋白质4.98%、还原糖6.52%、脂肪0.45%;此外,还有K、Na、Ca、Mg、Fe和Zn等多种矿物质;莲子壳蛋白质氨基酸种类齐全,必需氨基酸和具有抗氧化活性的氨基酸分别占35.55%和12.50%;莲子壳脂肪中的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有6种,占总脂肪酸含量的29.07%;莲子壳类黄酮提取率为8.69%,类黄酮提取物在油脂体系中较好的抗氧化活性。[结论]莲子壳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是开发保健食品的良好原料;莲子壳类黄酮的含量较高,其在油脂体系中的抗氧化功能为今后的开发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干制方式对红枣Vc、还原糖和总酸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红枣中Vc、还原糖和总酸含量在干制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用自然方式干制红枣,Vc损失很大,干制2d,损失率达90%以上,还原糖含量随自然干制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总酸含量下降;用远红外辐射或热风干制红枣,其Vc、还原糖和总酸含量在整个过程中均下降。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两种干制方式对Vc和总酸影响显著,对还原糖影响不显著,干制温度和时间,尤其是时间对Vc、还原糖和总酸含量均有极显著的影响,用真空冷冻干制红枣,其Vc、还原糖和总酸的损失很小。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不同气调包装材料对鲜切茭白品质及表面微生物的影响。[方法]将茭白鲜切处理,置于不同材料的塑料袋包装中,在0~4℃进行自发性气调贮藏,定期检测茭白的色泽、失重率、硬度、电导率、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总糖、酸度以及菌落总数和乳酸菌数。[结果]试验表明,贮藏6 d时,3种包装材料对茭白的色泽、失重率,固形物含量变化都有一定的延缓作用;贮藏12 d时,所有处理组茭白的电导率均小于对照组;贮藏16 d时,聚丙烯、高密度聚乙烯包装鲜切茭白硬度低于对照,高密度聚乙烯包装袋茭白还原糖高于对照组,低密度聚乙烯包装袋内茭白总糖高于对照组,所有处理组茭白总酸度均低于对照组;贮藏至22 d时,所有处理组茭白表面的菌落总数和乳酸菌数均少于对照组。[结论]高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及聚丙烯包装材料对鲜切茭白均有延长保藏期的作用,但也存在差异,自发性气调贮藏对鲜切茭白有延长保质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采用烘干法、总目比色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和凯氏定氮仪分别测定了僵藕叶片、叶柄、根状茎的干物质、可溶性糖、淀粉、钾、粗蛋白含量变化,并与健藕相比较。结果表明,僵藕藕身干物质、淀粉含量均低于健藕;在新藕形成和膨大期间,僵藕藕身可溶性糖、钾含量有一个激增过程,与健藕的平缓下降趋势完全不同;僵藕叶片、叶柄、根状茎中的钾含量均高于健藕,粗蛋白含量与健藕相近。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夏黑葡萄果粒品质,并对其挥发物进行SPME-GC-MS分析。[方法]在长势良好的葡萄植株上采摘3~5个成熟果穗,测定粒重、出汁率、可溶性糖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酸度,另对其挥发物进行GC-MS分析。[结果]夏黑葡萄果粒中蛋白质、氨基酸、可溶固性物及糖含量分别为0.47 mg/g、1.99μg/g、15.83%和15.33%,酸度为0.43%,糖酸比为36∶1,各项指标均优于维多利亚品种。GC-MS分析出夏黑葡萄挥发性物质有16种,其中含量较高的酸酯类物质可能是夏黑葡萄气味特征的主要构成成分。[结论]该研究对进一步提高夏黑葡萄推广种植效益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从新疆传统酸马奶以及市售酸奶中分离鉴定出嗜酸乳杆菌,从中筛选出具有潜在益生特性的菌株进行发酵特性研究,寻找具有优良发酵特性的嗜酸乳杆菌菌株。【方法】利用MRS培养基活化嗜酸乳杆菌,并采用平板菌落计数法测定发酵乳中嗜酸乳杆菌的活菌数,同时利用pH计和NaOH标准溶液滴定酸度以测定发酵乳在发酵过程以及冷藏期间的酸度变化。【结果】发酵24 h,嗜酸乳杆菌G14、S22和G13先后到达发酵终点的顺序依次为G14>S22>G13,其中嗜酸乳杆菌G14的产酸能力最强,发酵乳的滴定酸度为94.83°T,pH值为4.30。4℃冷藏期间,嗜酸乳杆菌G14和S22发酵乳的后酸化程度较菌株G13低。冷藏16d时,各菌株仍具有较高的对数存活率,且菌株G13、S22和G14的对数存活率分别为79.18%、80.12%和85.57%,存活能力的顺序依次为G14>S22>G13。【结论】嗜酸乳杆菌G14产酸能力最强,最先到达发酵终点。冷藏过程中,嗜酸乳杆菌G14和S22的发酵乳后酸化程度较低,且嗜酸乳杆菌G14的对数存活率最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贮藏温度对甜菜块根采后品质的影响。【方法】以甜菜块根BETA 218为材料,研究甜菜块根在0、4和-18℃和露天4个贮藏温度下蔗糖、还原糖、蛋白质、游离氨基酸、总酚、有机酸含量以及失重率的变化情况。【结果】在不同的贮藏温度下,蔗糖、蛋白质含量呈下降趋势,还原糖、游离氨基酸、总酚、有机酸含量和失重率呈上升趋势。0和4℃贮藏的甜菜块根品质比露天贮藏好,而-18℃冻固的甜菜各品质指标都优于其它贮藏温度。【结论】甜菜冻固前贮藏温度的变化会加快甜菜贮藏品质的劣变,恒定低温贮藏能更好的保持甜菜块根贮藏品质,且在采后贮藏期间甜菜冻固速度越快,贮藏品质保持的越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优化荷叶功能茶饮料的最佳调配工艺。[方法]以干荷叶为主要原料,先制取荷叶提取液,然后再调配荷叶功能茶饮料,再添加稳定剂以提高产品品质。以荷叶提取液、白砂糖、柠檬酸、膳食纤维为因素,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来确定荷叶功能茶饮料的最佳调配工艺,在此基础上添加稳定剂制成成品。[结果]荷叶功能茶饮料的最佳配方为荷叶提取液30%(V/V)、白砂糖6%、柠檬酸0.05%、膳食纤维0.5%、精制卡拉胶0.05%,制成的荷叶功能茶饮料有淡荷叶香味,口感清爽,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结论]该研究为荷叶功能茶饮料的生产和加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明钾、氮营养对莲藕膨大过程中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设置2个钾处理(不施钾和适量钾)和3个氮处理(不施氮、适量氮和2倍适量氮),分别于子藕移栽后76 d、97 d、118 d、139 d、160 d和190 d收获莲藕膨大茎,记录其鲜、干重,分析还原糖、可溶性总糖、淀粉和粗蛋白质含量。结果表明:当钾、氮营养不足时,莲藕茎膨大形成的时间提前。在莲藕膨大茎形成早、中期,适量钾处理的产量低于不施钾处理;在莲藕膨大茎形成早期,适量氮处理的产量低于不施氮处理;在莲藕膨大茎成熟后,适量钾处理的莲藕产量比不施钾处理高出20%以上,适量氮处理的产量比不施氮处理高出2.3倍以上。施氮过量时,莲藕膨大形成的时间推迟,且适量氮处理的莲藕最终产量比2倍适量氮处理高出1.2倍以上。适量的钾、氮营养可以提高莲藕膨大前、中期还原糖和可溶性总糖含量以及膨大中、后期淀粉含量,表明适量的钾、氮营养能明显改善莲藕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