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侯亚红  路爽  张蕊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6):9916-9917,9992
[目的]分析辽宁省"24节气"气温的气候特征。[方法]采用辽宁省56个测站1951~2009年的逐日气温资料,统计分析了辽宁近59年"24节气"气温的气候特征。[结果]辽宁24个节气平均气温的时间序列呈准正态分布单峰型,大暑是全年最热的节气,小暑节气次之;小寒是全年最冷的节气,大寒节气次之。辽宁24个节气中的升温幅度最大的是清明节气,气温的节气变量为4.9℃,降温幅度最大是立冬节气,气温的节气变量为-5.1℃。与气温关系密切的小暑、大暑、小寒、大寒、处暑节气的平均气温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且随着时间变化均呈先低后高的趋势。1951~1980年各节气平均气温与1981~2009年的相比,有22个节气平均气温上升,1个节气平均气温持平,仅有1个节气略有下降,节气平均气温升幅是0.66℃。[结论]该研究为气象服务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基于南京市高淳区1970—2019年逐日气温资料,采用距平分析、线性相关分析、M-K突变检验等方法,对二十四节气气温变化特征和物候性节气(惊蛰、清明、小满和芒种)进行突变分析。结果表明,高淳区近50年二十四节气平均气温、初终日气温呈明显的正态、单峰型特点,且趋势一致;大暑和大寒分别是一年中最热和最冷的节气;大寒至小暑气温逐渐上升,大暑至小寒气温逐渐下降;气温距平在20世纪80年代前多为负值,在20世纪90年代后多为正值。惊蛰气温在1993年存在突变点,上升趋势显著变大,小满在1985年存在转暖的突变点。各节气气温均呈上升趋势,趋势显著,这与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相符合,高淳区的农事活动可适当提前。  相似文献   

3.
利用沙坡头区逐日气象观测资料以及春小麦物候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24节气气候变化及春小麦物候期的响应.结果表明,沙坡头区24节气的平均气温呈单峰型准正态分布,小暑和大暑是全年最热节气,平均气温均为23.1℃,小寒为最冷节气,平均气温为-7.3℃;平均气温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呈单峰单谷型,升温幅度最大值出现在春分,为0.25℃/d,降温最大幅度出现在霜降,为-0.26℃/d;相邻节气之间平均气温变量曲线也为单峰单谷型,峰值出现在清明,变量达0.22℃,是上升最快的节气,谷值出现在霜降,变量为-5.5℃,是气温下降最显著的节气;随着全球气温的变暖,沙坡头区后16年(2000-2015年)各个节气平均气温比前15年(1985-1999年)气温普遍偏高,差值在0.2 ~3.3℃;惊蛰、清明、芒种和小暑4个反映物候现象的节气中,芒种和小暑平均气温随年份呈显著性升高.平均气温对各物候期影响十分显著,气温升高,加速了物候进程,春小麦营养生长期出现延长现象,生殖生长期出现缩短现象,其全生育期呈现缩短趋势.  相似文献   

4.
潘东 《安徽农业科学》2022,50(8):184-186
选用黄梅县国家气象站近30年(1991—2020年)和北部山区10个区域自动气象站近5年(2016—2020年)气象资料,分析黄梅县禅茶生长期间的气候资源;同时利用2011—2020年禅茶开采期资料和同期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和相对湿度等气象资料,运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对黄梅禅茶开采期与各气象要素的关系进行分析,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建立禅茶开采期预报模型。结果表明,黄梅县热量资源和水资源丰富,适合禅茶生长,北部山区比北部地区年平均气温偏低0.9~2.0℃,禅茶春季开采偏迟7~10 d;禅茶春季开采期与2、3月平均气温和1月降水量呈负相关,其中与3月平均气温呈极显著负相关,说明气温升高,开采期提前,反之,开采期推迟,同时前期降水量、后期气温对开采期影响较大;建立的开采期预报模型经2021年验证,效果较好,预报误差1.5 d左右,可应用于实际生产中,为茶农适时组织劳力、合理安排禅茶采摘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拐子湖气象站1981—2010年逐月平均气温资料,对拐子湖地区气温变化特征及趋势分析。结果表明,近30年拐子湖地区年平均气温呈逐年增加趋势,年平均气温9.7℃,气候倾向率0.429℃/10年;除冬季外,拐子湖地区其余3季年平均气温均呈逐年增加趋势,春、夏、秋、冬季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444、0.627、0.666、-0.116℃/10年,其中拐子湖地区秋季和夏季增温趋势最为明显,说明其对全年增温贡献最大,其次是春季,冬季下降趋势不太明显。  相似文献   

6.
利用1961—2015年濉溪县日照、气温、降水等气象资料,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濉溪县气候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55年濉溪县全年和冬夏季日照时数明显减少,4月增加;全年和1—4、10月平均气温显著升高,年均最高气温无明显变化,全年和1—6、9—10、12月最低气温显著上升,全年和1—3、5—8、12月温差显著减少;9月降水量趋于减少,全年和春季雨日显著减少;全年和冬季、春季、夏季蒸发量显著减少;相对湿度、湿润指数略有降低,9月湿润指数趋于减少。可见,近55年濉溪县气候呈现“暖干化”趋势。  相似文献   

7.
长白山池北区气温与降水变化特征及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长白山池北区(二道站)1965—2014年逐月平均气温、降水资料,利用统计学的方法分析长白山池北区近50a来温度与降水变化情况与趋势,并对二者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白山池北区近50a来年际、年代际气温均呈现波动式增长形势,1965—1989年为相对偏冷期,1990—2014年为相对偏暖期。各个季节气温变化情况与全年平均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其中春季和冬季升温趋势比较明显,夏季和秋季升温较弱。降水从全年和四季的年际、年代际分析无明显的规律,但是利用spss软件分析其与气温变化的相关性,发现年平均气温与年总降水量相关性显著。因此推断,从全年的时间尺度而言,长白山池北区未来气候走向是气温升高,降水增多。  相似文献   

8.
为了掌握赤峰地区冰雹天气的气候特征及潜势,对赤峰地区7个测站近30d的雹暴常规观测和气象资料进行分析,得出冷涡为赤峰地区冰雹天气的主要影响因素,并且冰雹天气需要较大的能量和垂直风切变。赤峰地区的冰雹出现在每年的4—10月,并且以6、7月居多。冰雹的出现会严重影响到赤峰地区农作物的生长和收成,还会给当地居民带来极大的灾害。因此,对赤峰地区冰雹天气气候特征及潜势预报方法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达日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明显,属于高原大陆性气候,具有气温低、昼夜温差大、降雨少而集中等特点。本文通过分析根据青藏达日地区气象观测站近30年的气象资料,对达日地区气温和降水量的年际、季节变化特征、异常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利用SPSS软件对气温和降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得出:1)近30年来,达日地区平均气温呈升高的趋势,且增温速率有明显增高。四季的气温都呈现上升的趋势,各季节的倾向率都为正值,春季的上升趋势最小。冬季增暖的程度最为显著,其次是夏季,春秋季最弱,冬季增暖对达日地区增暖贡献最大;2)近30年年降水距平在1995年以前以负距平为主,1995年以后以正距平为主,2000年前后存在着明显的跃变。近30年来,降水量逐年波动增加,降水在季节上分布没有明显的变化,冬季降水的波动幅度较大,近30年达日地区降水呈现增加的趋势。3)在近30年的4月平均气温中1999和2007年显著偏高,其中1999年显著程度最为明显,10月平均气温异常全部为异常偏高,并且较4月明显增多。4)过去30年内出现2次异常多雨年份,为1995和2001年,比较分散且都是异常偏多,异常程度较小,10月多异常降水,4月异常降水年份较少,并且异常程度10月份较高,这代表着秋季异常降水多于春季,并且秋季降水异常年份的异常程度大于春季。5)达日地区近30年来,6月、7月、9月和10月气温和降水为正相关外,其余各月都为负相关。全年气温和降水相关性很高,通过了0.0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气温和降水相关性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10.
利用四川省147个气象站1961—2018年的逐日平均气温和降水量资料以及1961—2018年"二十四节气"初日日期,统计分析盆地、攀西地区和川西高原3个区域"二十四节气"气温、降水的3个方面的特征,即各节气平均气温和降水量随节气变化分布特征、相邻2个节气平均气温和降水量的节气变量、各节气58年来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历史序列的线性变化趋势,以期为人们生产生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 1 合理选用 拖拉机用机油为柴油机机油。柴油机机油按质量分为ECA、ECB、ECC和ECD四级。拖拉机一般使用ECA级柴油机油,根据粘度不同,它又分为20、30、40和50四个牌号(对应的旧牌号为HC—8、HC—11、HC—14、HC—18)。柴油机油也有全年通用的多级机油,ECA级多级柴油机油有5W/20、5W/30等牌号。北方冬季选用20号,夏季选用30号;南方(气温在-10℃以上)可全年选用30号;严寒地区(气温在-30℃以上)的冬季,可选用5W/20、5W/30等多级机油。  相似文献   

12.
刘树峰  苏轶  赵玉翠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1):10974-10975,10983
[目的]分析近30年济南地区气温变化特征。[方法]利用济南市所辖6个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1981~2010年的气温资料,运用线性倾向估计方法,分析近30年来济南地区的气温变化特征。[结果]近30年济南地区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气温、年平均最低气温均呈上升趋势,年平均最低气温增温趋势最明显,倾向率达0.502℃/10a;年平均气温次之,倾向率为0.288℃/10a;年平均最高气温增温趋势最为缓慢,其倾向率仅为0.144℃/10a。章丘的年平均最低气温上升最为明显,倾向率达1.347℃/10a;说明济南地区年平均气温的上升主要在于年平均最低气温的贡献,章丘为单个站点中贡献最大。就单个站点而言,济南市区在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气温和年平均最低气温中,气温上升倾向率均较小,在济南地区整个气温变化中济南市区贡献最小。[结论]该研究为济南市开展气候变化监测、诊断、评估、预估以及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利用辽阳地区近50年(1961—2010年)气象观测资料,对气温与积雪日数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辽阳地区冬季气温与积雪(积雪深度≥1 cm)日数存在较明显的线性关系,尤以1—2月积雪日数对气温的影响更大;依据积雪日数多少,为气温的旬预报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GEE)云计算平台,利用像元二分模型法计算得到了吴忠市2000—2020年年均植被覆盖度(FVC),同时获取了各年年均气温、年降水量数据,通过分析揭示了该市近21年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并进行了气候驱动力分析。结果表明,在时间上,近21年吴忠市植被覆盖度变化整体上呈稳中向好趋势,且该市已由低植被覆盖度地区转变为中植被覆盖度地区,各县级地区与全市整体变化情况基本相同。在空间上,全市植被覆盖度主要呈现南部增大而北部减小或不变的趋势;全市植被在全局呈集聚趋势。植被覆盖度与年降水量呈线性正相关,而气温对植被覆盖度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5.
辽宁建平地区南北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87—2016年近30a辽宁建平地区2个站点的观测资料,叶柏寿站(54326)代表建平地区南部、建平站(54321)代表建平地区北部。分析了该地区南北两个测站的气温、降水和日照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近30a建平地区南部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分别上升0.31℃/10a、0.24℃/10a、0.44℃/10a,平均最低气温上升最为明显,年降水量-11.1mm/10a下降。日照时数-34.7h/10a下降;近30a建平地区北部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分别上升0.13℃/10a、0.34℃/10a、0.03℃/10a,平均最高气温上升最为明显,降水量-32.5mm/10a下降。日照时数-24.8h/10a下降。  相似文献   

16.
1955—2014年本溪地区气温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溪地区1955—2014年平均气温为7.9℃,比辽宁省常年平均气温(8.7℃)低0.8℃。最低值出现在1956年,为5.9℃,比近60年气温平均值(7.9℃)低2℃;最高值则出现在2014年,为9.4℃,比近60年气温平均值(7.9℃)高1.5℃。分析各月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月平均气温为24.1℃,比年平均气温高16.2℃;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月平均气温为-11.7℃,比年平均气温低19.6℃。本溪地区的气温分布与季节分布相符合,冬季最冷,气温持续0℃以下,夏季最热,气温持续在25℃以上。本溪地区近60年气温总体呈上升的趋势,但年代际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利用1979—2008年共30年剑河县气象站的气温、降水量的资料,进行气温与降水量的年际变化趋势分析和四季的变化分析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979—2008年近30年来剑河地区的气温呈上升的变化趋势,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为高低起伏波动,总体变化不大。主要受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当厄尔尼诺发生时降水较正常年份多。季节变化的情况为春、冬季较少,夏、秋季较多。在秋季气温与降水量的相关性较好。  相似文献   

18.
利用南充市近54年气温资料,通过距平分析法、线性趋势分析法和30年滑动变异系数法分析气温变化趋势及特征,同时对极端冷暖天气事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54年来南充市年平均气温呈震荡上升趋势,四季气温除夏季外均表现为增暖趋势,秋季增温最为突出,对年平均气温的增温贡献最大;冬季气温波动明显高于其他季节和全年气温,不确定性较高,偏离平均值的年份最多,出现极端天气概率较大;近54年南充市出现了极端冷冬3次,热夏2次.  相似文献   

19.
番茄是赤峰地区设施蔬菜的主栽作物,对农业增产增收的贡献率较高。2020年日光温室番茄每 667 m2的平均经济效益53968.05元;大棚番茄平均每 667 m2的经济效益 22849.82 元。通过对 3个设施番茄主产区的跟踪调研,总结介绍了赤峰地区番茄的品种选择、茬口、栽培方式、生产成本投入、经济效益等,根据生产情况分析了当前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生产建议,以期为赤峰地区番茄产业的发展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20.
气候变化对盘锦自然物候及农作物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盘锦地区近50 a(1960—2009年)气温、降水气象观测资料及农业气象观测记录,对盘锦地区气候变化对自然物候及农作物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盘锦地区呈现气温升高、降水略减少的气候变化趋势;自然物候与农作物对气候变暖反应敏感,春季物候期提前,秋季物候期推后,并且推后的幅度较春季提前的幅度大;近30 a盘锦水稻适宜生长期延长8 d左右,产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近40 a盘锦玉米适宜播期提前13 d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