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筛选对斜纹夜蛾生物活性较高的杀虫剂配比,从而为生产防治和开发复配杀虫剂提供理论依据.采用8种杀虫剂的两元复配混合物对斜纹夜蛾4龄幼虫进行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在杀虫剂复配组合中,甲氰菊酯与氟铃脲1∶7.5,氟铃脲与甲维盐1∶1、5∶1和15∶1,甲氰菊酯与乙酰甲胺磷1∶7.5,毒死蜱与阿维菌素1∶1、5∶1、10∶1、12.5∶1、15∶1和17.5∶1等均对斜纹夜蛾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高效氯氰菊酯与氟铃脲、乙酰甲胺磷与溴氰菊酯的复配组合对斜纹夜蛾表现出明显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2.
常用杀虫剂对斜纹夜蛾的生物活性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明确不同常用杀虫剂对斜纹夜蛾的防治效果,采用浸叶法测定了16种杀虫剂对斜纹夜蛾的室内生物活性,结果表明:氟铃脲、氟啶脲对斜纹夜蛾的活性最高,LC50分别为0.701 1、1.270 1 mg/L,乙酰甲胺磷、三唑磷、敌百虫等有机磷类农药对斜纹夜蛾的活性较低。  相似文献   

3.
杀虫剂复配对蘑菇瘿蚊幼虫的室内生物活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阿维菌素原药等4种杀虫剂的二元混合物对蘑菇瘿蚊幼虫作室内活性测定,结果表明:阿维菌素与联苯菊酯的有效成分按1:2和2:1复配增效最佳;阿维菌素与灭幼脲按1:4复配增效作用显著;高效氯氰菊酯与灭幼脲按1:2和2:1复配有增效作用,但不很明显;阿维菌素与吡虫啉复配只有相加作用。  相似文献   

4.
不同杀虫剂对苹果绵蚜的毒力及复配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浸虫法测定了4种药剂对苹果绵蚜的毒力以及复配药剂对苹果绵蚜的联合毒力。结果表明,供试杀虫剂对苹果绵蚜的毒力从大到小依次为啶虫脒吡虫啉联苯菊酯高效氯氰菊酯;供试的啶虫脒和联苯菊酯系列复配剂对苹果绵蚜均有明显的增效或相加作用;不同复配剂中,以啶虫脒和联苯菊酯质量配比为1∶5时增效作用最明显,其余依次为啶虫脒与联苯菊酯2∶1,1∶1和1∶2及吡虫啉与高效氯氰菊酯1∶1和1∶5,其共毒系数均高于200。  相似文献   

5.
通过斯氏线虫与不同杀虫剂的复配处理,研究其对斜纹夜蛾、小猿叶甲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斯氏线虫与杀虫剂的推荐剂量50%复配,对斜纹夜蛾和小猿叶甲的防效最好,药后3 d对斜纹夜蛾和小猿叶甲的作用效果均达到100%,显著高于单独使用斯氏线虫的处理,与单独使用化学药剂的作用效果一致。斯氏线虫与杀虫剂推荐剂量的25%复配时,药后3d对斜纹夜蛾和小猿叶甲的作用效果高于单纯使用斯氏线虫的处理,低于单独使用化学药剂的处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筛选出对斜纹夜蛾具有增效作用的甲氨基阿维菌素与杀虫双最佳配比,为其混剂研发及现场桶混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浸叶法测定甲氨基阿维菌素、杀虫双单剂及其混剂对斜纹夜蛾3龄幼虫的毒力,筛选出具有增效作用的最佳配比.[结果]甲氨基阿维菌素:杀虫双为70∶30和60∶40即有效成分质量比为0.14∶243.00和0.12∶324.00时毒效比分别为1.34和1.45,表现出增效作用,其共毒系数分别为125.93和151.08.[结论]甲氨基阿维菌素与杀虫双按有效成分质量比为0.12∶324.00混配时,对斜纹夜蛾幼虫的毒力增效作用最明显,为防治斜纹夜蛾的最佳配比.  相似文献   

7.
【目的】筛选出对斜纹夜蛾具有增效作用的甲氨基阿维菌素与杀虫双最佳配比,为其混剂研发及现场桶混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浸叶法测定甲氨基阿维菌素、杀虫双单剂及其混剂对斜纹夜蛾3龄幼虫的毒力,筛选出具有增效作用的最佳配比。【结果】甲氨基阿维菌素∶杀虫双为70∶30和60∶40即有效成分质量比为0.14∶243.00和0.12∶324.00时毒效比分别为1.34和1.45,表现出增效作用,其共毒系数分别为125.93和151.08。【结论】甲氨基阿维菌素与杀虫双按有效成分质量比为0.12∶324.00混配时,对斜纹夜蛾幼虫的毒力增效作用最明显,为防治斜纹夜蛾的最佳配比。  相似文献   

8.
为辣椒斜纹夜蛾绿色防控提供参考依据,通过田间试验研究辣椒与不同作物套种及引诱剂+性诱剂组合对斜纹夜蛾的诱集效果。结果表明:芋头和向日葵与辣椒间作对斜纹夜蛾的产卵和幼虫诱集效果最好,其卵块量分别为60和69块,幼虫数分别为6157头和2097头;套种面积比例为1∶12对产卵和幼虫的诱集效果最佳;性诱剂+引诱剂(醋∶白酒∶糖∶敌百虫∶水为1∶1∶0.5∶0.5∶10)对斜纹夜蛾成虫的诱集效果最佳,共诱集成虫937头。  相似文献   

9.
江淮地区斜纹夜蛾对杀虫剂的抗药性测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点滴法测定了江淮地区斜纹夜蛾对杀虫剂的抗性。结果表明,斜纹夜蛾对高效氯氰菊酯杀虫剂的抗性倍数最高,为42倍,达到高抗水平;对三唑磷和硫丹杀虫剂的抗性水平处于低水平抗性阶段,抗性倍数最高仅为7.5和8.8倍。  相似文献   

10.
植物性杀虫剂对斜纹夜蛾的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 Fab.)是重要的农业害虫,近年来在国内多个地区严重发生为害。并对多种类型的杀虫剂产生了抗性.对斜纹夜蛾在国内的发生特点和防治现状。国内外筛选出的对斜纹夜蛾幼虫有拒食、胃毒、触杀和生长发育抑制等作用的多种杀虫植物和植物性杀虫剂等进行了综述。并就植物性杀虫剂的优点和不足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化学农药对环境的影响及其新型农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国芳 《河北农业科学》2010,14(8):56-57,98
介绍了化学农药对环境的影响,综述了新型农药的研究应用情况,并对新型农药的发展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药和化肥成为粮食增产的主要因素.过量的农药施用保住了产量,却带来环境污染、农产品安全、生态危机等问题.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促进生态友好型农业发展.因此,抑制化学农药、发展生物农药、构建我国生态农业体系,是我国农业经济最重要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3.
综述植物细胞培养、发状根培养、植物激活蛋白以及基因工程等生物技术在植物源农药研究开发中的应用,分析其利与弊。  相似文献   

14.
浅析生物农药及其应用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化学农药施用形势严峻,严重地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生物农药满足环保和健康的要求,但存在价格高、见效慢、品种少等缺点。应加强宣传;加强农产品检测工作,促进农民使用生物农药的积极性;促进生物农药研发,扶持生物农药发展。  相似文献   

15.
农药纳米微囊化剂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药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物质基础,由于使用量较大,加之农药有效利用率低,造成环境污染、农产品残留超标、作物药害等问题,提高农药有效利用率是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农药微胶囊化剂型具有控制释放、降低毒性和抗光解的优势,可以有效改善农药利用率,降低残留与污染,但目前多集中在微米量级,纳米微囊化剂型由于小尺寸效应和大比表面积,在提高农药叶面积沉积与展布、增强生物活性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所以其制备技术与产业化放大是目前的一大挑战。着重分析了农药纳米微囊化技术的现状、特点与发展,并对各种方法的制备原理、适用条件、优缺点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但是现在的制备方法仍存在对功效成分的包覆率低、无法精确控制纳米囊的粒径大小、均匀度以及停留在实验室水平上等问题,因此,针对不同农药的理化性质和载药体系,探索一种温和、可量产化的农药纳米微囊生产方式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化学农药对土壤脲酶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拟除虫草酯类、有机磷类、有机氯类、氨基甲酸酯类、酰胺类几种农药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进行了试验,分析了不同农药用量,不同尿素用量影响下对脲酶活性的作用。试验结果表明,九种农茏在不同情况下对脲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作用,也证明了本地区特有的农业环境条件下,化学农药可能会影响和破坏农业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7.
农药在环境中光化学降解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影响农药光化学降解的不同因素:光源、农药初始浓度、来源水、有机溶剂、pH以及光敏剂、催化剂和氧化剂。  相似文献   

18.
昆虫抗药性是一种遗传性状,其通过改变昆虫体内基因起作用。目前利用分子原理可知抗性害虫基因组序列,从而确定其抗性情况。本文阐述了近年昆虫抗药性机制(靶标抗性和代谢抗性)的研究进展,提出了新农药的研制与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19.
几种高毒替代农药对小麦蚜虫田间防治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测定了10种不同杀虫剂对小麦蚜虫的防效,并对其田间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5%吡虫啉乳油和3%啶虫脒乳油速效性和持效性均较好,药后1d防效即达到91%以上,持效期10d以上;25g·L-1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0%氰戊菊酯乳油、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和5%溴氰菊酯乳油速效性逊于啶虫脒和吡虫啉,持效期相对较短;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防效一般。5%吡虫啉乳油和3%啶虫脒乳油可快速有效地防治小麦蚜虫,对天敌等影响较小,对作物安全,可作为防治的首选药剂使用。  相似文献   

20.
防治槐木虱的药剂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防治槐木虱的高效药剂,采用枝梢喷雾法,用13种杀虫剂按照常规浓度配制,进行药效试验,用新复极差法检验分析。结果表明,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500倍、5%虱虫立宁乳油2 500倍、3%蓟蚜虱净乳油2 500倍喷雾防治效果较好,在施药48 h后,槐木虱校正死亡率可以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