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对贮藏果桑果实的研究表明,在贮藏果桑果实上有真菌17种,其中酵母菌、芽枝霉、灰霉、毛霉和交链孢霉等5种为优势菌,曲霉菌、青霉菌、弯孢霉、木霉、镰孢霉等5种为亚优势菌;果桑果实贮藏中的腐烂主要有发酵、霉烂和白化3种类型;果桑果实上真菌数量及在贮藏中腐烂率均与果实的成熟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2.
外源钙对红地球葡萄贮藏过程中果梗及品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解决红地球葡萄贮藏过程中果梗的失水问题.[方法]以不喷施为对照(CK),采前1个月连续喷施两次1.5;氨基酸钙和硝酸钙,对红地球葡萄贮藏过程中果梗切片、果实内在品质(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硬度、可滴定酸)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外源钙使红地球葡萄贮藏过程中果梗表皮细胞排列紧密,果梗木质化增强,减缓了韧皮部和木质部的失水收缩,使红地球葡萄果梗保持鲜绿和饱满状态;外源钙的喷施还减缓了红地球葡萄果实内在品质的变化幅度.[结论]采前1个月连续喷施两次钙提高了贮藏过程中红地球葡萄的商品价值;在氨基酸钙和硝酸钙的处理中,喷施1.5;的硝酸钙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王萍  孙静  陈全 《安徽农业科学》2016,44(17):101-104
[目的]科学有效地使用保鲜纸,保证红地球葡萄的贮存品质。[方法]以市面上常用的Fei Tian Xian Guo牌保鲜纸为材料,采用不同的使用方式对红地球葡萄进行贮藏保鲜,分析了不同使用方式下红地球葡萄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硬度、果梗新鲜度、腐烂率、漂白率和SO2残留的变化。[结果]放置保鲜纸的处理组均能有效地减缓红地球葡萄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果实硬度及果梗新鲜度的下降,各处理组差别不大,各个处理组均无腐烂现象,各处理组在贮存期间均出现了漂白和SO2残留,贮存至70 d,各处理组的漂白率分别为1.30%、7.53%和8.47%,SO2残留量分别为2.4、6.0和8.5 mg/kg。[结论]每5 kg红地球葡萄,放置1张Fei Tian Xian Guo牌保鲜纸的处理组贮存效果最优,既能保证红地球葡萄的贮藏品质,降低贮藏的经济成本,又能有效避免漂白等一系列伤害。  相似文献   

4.
南疆葡萄采后致病菌分离鉴定及拮抗菌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葡萄采后致病菌的种类、致病规律和拮抗菌筛选,为葡萄采后保鲜和寻找安全有效的微生物抗菌剂奠定基础.[方法]采用组织块分离法从健康果实和腐烂果实上得到致病菌和拮抗菌,运用平板对峙法检测拮抗菌的拮抗效果.[结果]引起葡萄采后腐烂的病原菌主要是真菌:灰霉、黑曲霉、青霉、根霉、链格孢和拟茎点霉等6个属.其中黑曲霉和根霉是葡萄在常温运输过程中的主要致腐菌,而灰霉、交链孢和青霉是葡萄在低温贮运过程中的主要致腐菌.健康葡萄上分离出7种细菌分离物,5种有明显的拮抗效果,其中细菌2和细菌3的抑菌效果最好.[结论]不同的葡萄品种采后致病菌的种类不同,其致病规律也不同;筛选具有较好抑菌效果的微生物,为生物防治葡萄腐烂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奉新县猕猴桃果实腐烂病病原菌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江西奉新猕猴桃果实腐烂的病原菌种类,对该县猕猴桃烂果进行大量病菌分离,对分离的病菌进行了分子鉴定和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引起奉新猕猴桃烂果的病原菌有6种,分别是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富氏葡萄孢盘菌(Botryotinia fuckeliana)、盘多毛孢菌(Pestalotiopsis sp.)、层出镰刀菌(Fusarium proliferatum)、拟茎点霉菌(Phomopsis sp.)和链格孢菌(Alternaria sp.),其中主要是葡萄座腔菌(分出率占83.0%),其次是拟茎点霉菌(分出率占8.9%).致病性测定结果同时表明葡萄座腔菌既可从果面伤口侵入,也可以从果皮直接侵入,其他5种真菌则只能从伤口侵入.研究结果对奉新猕猴桃烂果病害的防治和进一步研究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 葡萄在贮藏过程中最重要的问题是干柄、掉粒和腐烂。葡萄的腐烂变质是由于果穗受到机械伤害后,灰霉菌从伤口侵入并大量繁殖所致。葡萄在贮藏期间极易失水,造成干柄和掉粒。贮藏过程中,为控制葡萄干柄,掉粒和腐烂变质,要求库内适宜温度为-1℃~0℃,相对湿度为90%~95%,以延缓穗梗的干枯,同时采用防腐措施,阻止灰霉菌的繁殖,避免果实腐烂,常用的方法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北京红地球葡萄不同部位内生菌的种类及多样性。[方法]对北京市葡萄主产区种植的红地球葡萄叶片、果梗、果肉、果皮各部位进行内生菌的分离、鉴定和多样性分析。[结果]红地球葡萄不同部位的内生菌数量存在差异,果梗中内生细菌数量最多,果肉中内生真菌数量最多;共分离获得内生细菌11株,16S r DNA序列鉴定结果表明果肉中内生细菌种类多样性高于果梗、果皮和叶片,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在各组织中均有分布;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结果表明不同部位内生细菌菌群存在差异性。[结论]试验结果为葡萄内生微生态系统多样性的深入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壳聚糖对葡萄果实的抑菌作用和涂膜保鲜技术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分离并初步鉴定了引起葡萄果实变质的2种病原菌:灰霉菌(Botrytis cinerea)和交链孢菌(Alternariasp.).通过体外抗菌性试验和涂膜保鲜试验,研究常温下壳聚糖对葡萄的抑菌保鲜作用,结果表明,壳聚糖能抑制灰霉菌和交链孢菌的生长.1%壳聚糖涂膜处理葡萄可减缓果肉组织的腐败,减少葡萄在贮存期间的重量损失及单宁、VC、可滴定酸等营养成分的损失.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新疆红枣缩果病和枣果黑斑病两种病害的主要致病菌交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e)产生的主要毒素种类,以及栆果黑斑病病果中的毒素种类和含量,为红枣加工和食用的安全性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10株链格孢菌产生的毒素种类及含量,并对枣果黑斑病不同严重度发病枣果和人工接种果实中毒素种类及含量进行测定。【结果】10株交链格孢供试菌株可产生4种毒素,分别为链格孢酚(alternariol,AOH)、交链格孢酚单甲醚(alternariol monomethyl ether,AME)、交链孢烯(altenuene,ALT)和细交链格孢菌酮酸(tenuazonic acid,TeA)。TeA、ALT、AME和AOH在不同病级发病枣果和人工培养条件下均有检出,其中TeA检出含量最高,范围为3.1×103~5.5×103mg/kg;AME、AOH和ALT的含量范围分别为7.2×102~6.4×102mg/kg,1.2~3.8×102mg/kg和0.09~5.08 mg/kg。人工接种链格孢菌后,无伤、有伤枣果内均检测到大量TeA。不止在发病枣果中检测到了毒素,无伤接种未发病枣果亦发现大量毒素,且未接种健康枣果中亦有少量链格孢霉毒素。【结论】新疆红枣枣缩果病和枣果黑斑病病原菌两种病害的主要致病菌交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e)均可产生链格孢霉毒素,且产毒量高,危害严重,影响了新疆红枣的产量及商品价值,患病枣果无法安全食用。在红枣鲜食加工和风险评估中应引起关注和重视,并在红枣种植和贮存期间减少病原菌侵染,以避免更多的污染。  相似文献   

10.
红麻种子携带真菌与苗期病害发生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查清红麻苗期病害的初侵染源,用平皿测定法对参试17份品种种子进行带菌检查、分离鉴定和接种试验,并对42份品种苗期病情作系统观察.结果表明:红麻种子表面携带真菌有12个属14个种,其优势菌群为交链孢菌(Alternaria)、枝孢菌(Cladosporium)、镰刀菌(Fusarium)、青霉菌(Penicillium)、曲霉菌(Aspergillus)、根霉菌(Rhizopus)和毛霉菌(Mucor)等,不同产地种外带菌种类有异;种子内部潜伏镰刀菌、枝束梗孢菌(Synnematium)、交链孢菌、炭疽菌(Colletotrichum)和葡萄孢菌(Botrytis)等5个属.红麻苗期主要病害为立枯病(Rhizoctoniasolani)、灰霉病(Botrytiscinerea)、茎枯病(Corynesporacassiicola)、炭疽病(Colletotrichumhibisci)和枯萎病(Fusariumvasinfectum).种子携带真菌多数是腐生菌,少数为寄生菌,是引起苗期炭疽病、灰霉病和枯萎病发生的重要初侵染源.立枯病来自土壤带菌,茎枯病尚不明确.  相似文献   

11.
赤霉素处理对红地球葡萄树体及产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进尚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3):10962-10963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对红地球葡萄树体及产量的影响。[方法]以3年生红地球葡萄为试验材料,分别采用2个赤霉素浓度(10、20mg/kg)对红地球葡萄全树进行喷洒,以清水处理作对照,测量红地球葡萄的粒径、单果重等形态学指标和葡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研究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对红地球葡萄树体及产量的影响。[结果]用20mg/kg赤霉素浓度处理的红地球葡萄树体较对照生长旺盛;用10mg/kg赤霉素浓度处理的红地球葡萄树体的单株产量、叶面积、粒重和粒径均较对照差异显著,分别比对照增加18.92%、13.08%、24.51%和9.44%。[结论]红地球葡萄树体的单株产量与结果枝,叶面积与营养枝、枝条总数、茎粗均呈正相关,营养枝与主茎粗、节间距呈负相关;红地球葡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随赤霉素处理浓度的增大而降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红地球和无核白鸡心葡萄对不同浓度Na2CO3的耐性。[方法]以红地球和无核白鸡心葡萄扦插苗为材料,在盆栽条件下进行盐分胁迫处理。[结果]与对照相比,Na2CO3胁迫下,葡萄叶绿素含量、电解质渗透率、过氧化物酶活性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结论]经比较,无核白鸡心葡萄对Na2CO3的耐性较强,而红地球葡萄对Na2CO3的耐性较弱。  相似文献   

13.
不同贮藏温度对红提葡萄贮期品质及生理指标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和筛选红提葡萄采后适宜的贮藏温度.[方法]将红提葡萄分别贮藏于1、0、-1、-2和-3℃下,测定其贮期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硬度、可溶性固形物、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等品质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1℃为红提葡萄较为适宜的贮藏温度,该温度下,果实的呼吸与乙烯变化趋势较为平缓,果实硬度保持较好,略高于其它温度处理,且能够较好的保持果实在贮藏期间果肉细胞的完整性,果实内丙二醛等有害物质的含量略低于其它处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略高于其它处理.[结论]-1℃能够较好的保持红提葡萄果实在贮藏期间果肉细胞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14.
谢海霞  何帅  侯振安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2):15804-15806
[目的]研究全球红葡萄氮素吸收及氮肥施用对葡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新疆全球红葡萄种植中氮紊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氮素单因素田间小区试验及室内分析试验。[结果]全球红葡萄在萌芽及新梢生长期和果实膨大期是生物量增加的重要时期,也是对氮素吸收量最多的时期,叶片中氮素积累量最大。施肥试验表明,施用氮肥葡萄单粒重增加,产量增加,产量与施肥量的回归关系为:y=-0.214lx2+93.2160x+23086,R2=0.9884,此时最大施用氮量为217.69kg/hm2。同时,施氮会提高浆果可滴定酸含量;当施用量在73.97~330.86kg/hm2时,随施氮量的增加,葡萄可溶性固形物舍量增加;氪施用量在116.40~292.97kg/hm2时,固酸比随氮施用量增加而提高。[结论]施用氮肥可促进全球红葡萄果实产量形成,但生产中要适当控制氮施用量,防止因氮肥施用过多而引起的葡萄品质降低,同时萌芽及新梢生长期和果实膨大期是全球红葡萄对氮素需求的2个重要时期,此时氮素营养要供应充足。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离、鉴定广西南宁葡萄园中引发巨峰葡萄果实溢糖性霉斑的病原菌,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5点采样法在发病葡萄园区进行溢糖性霉斑发病情况调查和症状观察;随机选择100个具有典型形态特征的单一霉斑,挑取病原菌孢子进行菌株分离和纯化培养,根据柯赫氏法则分别验证其形成霉斑的致病力,并通过形态学观察及分子生物学手段对病原菌进行鉴定.[结果]被调查葡萄园中,2015年冬季果、2016年夏季和冬季果的葡萄果实溢糖性霉斑发病率分别达86.00%、87.32%和89.33%,发病指数分别为52.80、62.40和58.27.从100个霉斑样本中分离获得的优势菌株均具有相似的菌落形态,随机选取其中8株菌株进行验证,结果发现8株菌株均具有形成霉斑的致病力.根据形态学特征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确认分离所得的病原菌为橘青霉(Penicillium citrinum).[结论]橘青霉(P. citrinum)是引起广西南宁巨峰葡萄果实溢糖性霉斑的病原菌之一,当前应从栽培技术入手做好综合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6.
不同架式对设施葡萄光合作用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整型方式对设施葡萄叶片光合作用和果实品质的影响。[方法]以4年生红提葡萄为试材,其整形方式设FI型、L型、V型和扇型(CK)4种,对不同整型葡萄中部叶片的平均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Rubisco活性和果实品质进行测定与比较。『结果1与传统的扇形整型方式相比,L型和FI型整型方式明显提高葡萄的叶面积和平均单果重;在果实迅速膨大期,L型还显著提高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气孔导度和Rubisco活性,使叶片的光合速率显著提高;L型、FI型和V型整型方式均不同程度提高葡萄平均单果重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果实可滴定酸含量。[结论]4种整型方式中,以L型叶片的叶绿素含量、Rubisco活性和光合速率最高,平均单果重和可溶性果形物含量也最高。  相似文献   

17.
单双芽扦插对全球红葡萄成苗及苗木长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葡萄快速高效育苗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单芽扦插和双芽扦插,研究单双芽扦插对全球红葡萄成苗及苗木长势的影响。[结果]采用双芽扦插的全球红葡萄在愈伤组织产生、生根、发芽、插条成活率(87.96%)和移栽成活率(73.81%)方面比单芽扦插好,但均未达到显著水平。单双芽扦插的全球红葡萄幼苗期新梢的长度和茎粗、成苗期的株高和茎粗等生长势以及冬剪前苗的茎粗和成熟节位数量差异都不显著。[结论]在葡萄的实际生产中建议采用单芽扦插,结合使用生根类产品可以实现降低生产成本,缩短结果年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H2O2对葡萄离体叶片白藜芦醇的诱导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葡萄叶片白藜芦醇含量较虎杖根含量低,难以作为药用提取用途,研究采用诱导剂升高葡萄离体叶片中白藜芦醇的含量.[方法]实验采用H2O2对离体红地球葡萄叶片进行诱导,采用薄层及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白藜芦醇的含量变化,并使用RT - PCR方法分析茋合酶基因(STS)的表达量变化.[结果]H2O2对离体叶片茋类物质具有显著的诱导作用,诱导白藜芦醇的积累呈现显著的量时依赖性;5;H2O2处理48 h后叶片白藜芦醇含量可提高15倍以上,鲜重达到263 μg/g.[结论]H2O2可以作为葡萄离体叶片白藜芦醇的有效诱导剂.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结合主成分(PCA)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研究了红地球和皇家秋天葡萄苗叶片的红外光谱图.[方法]测试了2种葡萄苗60个样品的红外光谱,选取1 800 ~750 cm-1范围内原始光谱数据做二阶导数处理,显示在该区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利用该区间的二阶导数光谱数据进行主成分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结果] PCA和PLS-DA都能很好地区分2个品种的葡萄苗,其中主成分的正确率为100%,偏最小二乘法在隐含潜变量为9时正确率最高,此时2个葡萄品种的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的正确率均达100%.[结论]小波变换结合PCA和PLS-DA用于傅里叶变化红外光谱技术能够准确地识别红地球和皇家秋天,为区分不同品种的葡萄苗提供快速、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