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研究不同产地黄芪药材中活性成分与硒元素的含量,分析不同产地黄芪之间的差异及黄芪中硒含量与活性成分之间的相关性,为富硒黄芪的种植及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黄芪总皂苷、总黄酮、总多糖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不同产地黄芪药材中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含量,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老鸦柿不同部位总多糖、总皂苷和总黄酮的含量。[方法]采用比色法测定总多糖、总皂苷和总黄酮的含量。[结果]不同部位总多糖的含量分别为:果实30.19%、种子4.86%、茎5.28%、叶28.43%、根16.78%;不同部位总皂苷的含量:果实4.73%、种子1.33%、茎6.64%、叶6.24%、根3.26%;不同部位总黄酮的含量:果实4.20 mg/g、种子2.01 mg/g、茎3.60 mg/g、叶23.16 mg/g、根8.26 mg/g。[结论]总多糖含量为果实>叶>根>茎>种子;总皂苷含量为茎>叶>果实>根>种子;总黄酮含量为叶>根>果实>茎>种子。  相似文献   

3.
不同产地多花黄精生物活性成分含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湖南永州地区、湘西地区、张家界地区、娄底地区及四川甘孜地区这5个不同产地的多花黄精为试验材料,采用比色法对其多糖、总皂苷、总黄酮3种生物活性成分的含量进行了测定与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多花黄精中的生物活性成分含量因产地不同而存在着较大差异,多糖含量在8.09%~11.78%范围内变化,以娄底地区的最高;总皂苷含量范围为2.73%~5.01%,以永州地区的最高;总黄酮含量范围为0.21%~0.71%,以张家界地区及四川甘孜地区的较高。总体来看,不同产地多花黄精中多糖含量均较高,总皂苷含量居中,总黄酮含量均较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盐胁迫对银柴胡药材产量和活性成分相对含量及积累量的影响,以明确盐胁迫对银柴胡药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效应,为银柴胡的规范化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盆栽控盐试验栽培柴胡一年生幼苗,土壤盐含量设置为2、3、4 g/kg 3个水平;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银柴胡药材中总黄酮和总皂苷的相对含量,并结合产量计算其积累量。[结果]随着土壤中NaCl含量的增加,银柴胡药材产量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药材中总黄酮和总皂苷相对含量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而其积累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结论]盐胁迫显著提高银柴胡药材产量、总黄酮和总皂苷的含量,当土壤盐含量为3 g/kg时,银柴胡药材总黄酮和总皂苷积累量均较高,有利于银柴胡药材的优质高产栽培。  相似文献   

5.
6.
以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 Bge. var. mongholicus(Bge.) Hsiao)干燥根的黄芪饮片为试验材料,将黄芪饮片进行盐浸,采用炒、饭蒸的方法炮制了炒制盐浸黄芪、饭蒸盐浸黄芪,以生黄芪为对照,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生黄芪、炒制盐浸黄芪、饭蒸盐浸黄芪的总多糖、总皂苷、总黄酮质量分数,分析不同炮制方法对盐浸黄芪主要化学成分质量分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总多糖的质量分数,由高到低依次为炒制盐浸黄芪、生黄芪、饭蒸盐浸黄芪;总皂苷的质量分数,由高到低依次为生黄芪、炒制盐浸黄芪、饭蒸盐浸黄芪;总黄酮的质量分数,由高到低依次为生黄芪、炒制盐浸黄芪、饭蒸盐浸黄芪。2种方法炮制的中药黄芪中的总多糖质量分数差异不显著,总皂苷、总黄酮的质量分数差异不明显,炒制盐浸黄芪中总多糖成分质量分数增加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不同栽培基质对对开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从长白山引种到哈尔滨的对开蕨为供试材料,研究苹炭土、珍珠岩、蛭石、河沙4种栽培基质对对开蕨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开蕨最适宜在基质4中生长(草炭土∶珍珠岩∶蛭石∶河沙=7∶1∶1∶1),最不适宜在基质1中生长(草炭土∶珍珠岩∶蛭石∶河沙=5∶2∶2∶1).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出最适合和最经济的栽培基质,研究不同栽培基质对盆栽紫堇成活率、栽培性状以及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紫堇在所有土壤基质处理中存活率差异不显著,但在不同基质中的生长情况存在明显差异。不同基质对于植株根系生长并无显著影响,但是对于地上部分养分的积累有显著影响。紫堇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增加有机肥的园土是最佳栽培基质。  相似文献   

9.
不同栽培基质对水生植物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种水生植物雨久花、泽泻、慈菇、菖蒲在不同栽培基质泥炭栽培、水苔藓栽培、直接地栽下均能正常生长,它们的株高、叶片数量、叶面积、根系数量、最长根长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在直接地栽下各生长指标高于泥炭栽培和水苔藓栽培。  相似文献   

10.
不同基质栽培对球茎茴香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沙子、珍珠岩、蛭石和炉渣对球茎茴香进行基质栽培。结果表明 ,复合基质明显促进了球茎茴香的生长 ,增加了株高、叶片数、球茎直径、单球重 ,提高了地上部和地下部的干重。其中 ,用复合基质沙子 +炉渣 (1∶1 )栽培的效果最好 ,用单一基质珍珠岩栽培的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11.
不同因素对石韦孢子萌发及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石韦孢子为外植体,研究不同蔗糖浓度、生长调节剂和培养基等对石韦孢子萌发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2%蔗糖有利于孢子的萌发生长,萌发率达80%以上;无机盐浓度较低的1/8MS和Knop's培养基较利于孢子的萌发,萌发时间仅为6d,萌发率分别为83.2%、84.1%;在培养基中加入1.0mg/L NAA、0.5mg/L 6-BA,可以缩短孢子萌发时间,并获得最高的萌发率.此外,1/2MS培养基比较适合原叶体的增殖;以河沙为基质的不完全培养基比较适合孢子体诱导,诱导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2.
以薄荷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了4种不同类型培养基(MS、1/2MS、B5、N6)对愈伤组织诱导、芽分化以及根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1/2MS培养基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为100%,N6培养基愈伤组织的生长量最高;B5培养基芽的诱导率最高,为40%,但1/2MS培养基芽的长势较好;1/2MS培养基最适合根的诱导,诱导率为82.5%。综合分析确定薄荷愈伤组织和根系诱导的最适宜培养基为1/2MS培养基,芽分化的最适宜培养基为B5培养基。  相似文献   

13.
土壤养分因子对杜仲有效成分含量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筛选影响杜仲有效成分的主导土壤因子。[方法]采用HPLC测定贵州不同产地杜仲叶中绿原酸及黄酮类有效成分(芦丁、槲皮素、山萘酚)的含量,应用SPSS统计软件对贵州不同产地杜仲叶有效成分的含量和土壤养分的含量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各土壤养分因子与杜仲叶绿原酸及黄酮类有效成分含量的偏相关系数,建立杜仲有效成分含量与土壤养分因子的多元回归方程。[结果]杜仲叶中绿原酸含量的主要影响因子是土壤有机质;影响芦丁含量的主要是土壤全磷、有机质;影响槲皮素含量的主导因子主要有有机质、有效磷、FACT,其次是土壤铵态氮、pH、全氮;影响山萘酚含量的最大因子为有机质,其次为土壤有效磷、铵态氮和FACT。[结论]贵州不同产地杜仲有效成分含量差异显著,土壤养分因子对杜仲叶有效成分含量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比较了不同节木培养料对香菇子实体氨基酸含量及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 :以野草为主料的配方②栽培的香菇子实体氨基酸含量较高 ,与对照木屑配方差异不大 ,人体必需氨基酸、支链氨基酸、鲜味氨基酸、甜味氨基酸、儿童氨基酸、芳香族氨基酸和含硫氨基酸的含量分别是对照木屑配方栽培香菇子实体的 99.3 8%、94.87%、90 .87%、95 .83 %、10 9.3 8%、96.99%和 14 0 .91%。  相似文献   

15.
对福建不同地区野生金线莲和组培苗4、6月栽培种进行多糖、黄酮、氨基酸、总生物碱含量测定,结果表明,闽南野生金线莲4种成分含量均高于闽东野生种,多糖和总氨基酸含量组培苗栽培种均高于野生种,且随栽培月龄增加而下降;总黄酮和总生物碱含量表现随栽培月龄增加而上升,组培栽培6个月最高,其次是闽南野生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不同炮制方法对栀子中绿原酸含量影响。[方法]采用Inersil ODS-2 C18柱(250 mm×4.6 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浓度0.1%冰醋酸水溶液(12∶88,V/V),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27 nm,柱温为25℃。[结果]在0.42~2.52μg/μl范围内,绿原酸浓度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n=6),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83%,RSD为1.30%。[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良好,可用于控制栀子不同炮制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筛选适合蟹味菇培养料的灭菌方法。[方法]分析3种灭菌方式(常压灭菌、普通高压灭菌、阶梯式高压菌灭)对蟹味菇培养料中氨基酸含量的影响。[结果]阶梯式高压灭菌培养料中氨基酸总含量最高(27.87%),而常压灭菌的氨基酸总含量最低(21.41%)。3种灭菌方式处理后的培养料中谷氨酸含量最高,天门冬氨酸和亮氨酸含量次高。[结论]阶梯式高压灭菌在工厂化规模化食用菌栽培中是一种比较好的灭菌方法。  相似文献   

18.
吲哚丁酸(IBA)和不同基质对石蒜鳞片扦插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王燕  许锋  杨永成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8):4563-4565
石蒜是我国重要的秋冬季观赏植物,但其自然繁殖率低、速度慢。为提高石蒜鳞片扦插繁殖效率,该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吲哚丁酸和不同基质对石蒜鳞片扦插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IBA对于石蒜鳞片扦插繁殖有促进作用,以100 mg/kgIBA处理的繁殖效果最佳;腐殖土对石蒜繁殖有重要作用,将沙和腐殖土按照1∶2混合作为石蒜鳞片扦插的基质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