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初始平均体重(2.07±0.02)g的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 L.)为实验对象,进行为期70天的摄食生长实验,研究不同添加水平的发酵和未发酵豆粕对大菱鲆摄食生长的影响.用米曲霉(Aspergillusoryzae)AS 3.951对豆粕进行固态发酵.经检测.与未发酵豆粕相比较,发酵豆粕中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植酸、大豆皂甙、水苏糖和棉籽糖的含量分别下降了46.5%、26.6%、11.7%、30.1%和19.7%.实验共制作6种等氮等能的饲料,其中以全鱼粉饲料为对照饲料;未发酵豆粕蛋白分别替代25%、40%和55%的鱼粉蛋白;发酵豆粕蛋白分别替代40%和55%的鱼粉蛋白.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豆粕对大菱鲆的成活率没有显著的影响(P>0.05).饲料中未发酵豆粕蛋白替代鱼粉蛋白的水平为25%时,对大菱鲆的摄食率、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均没有显著的影响,但替代水平为40%和55%时,以上指标显著降低(P<0.01).饲料中发酵豆粕替代水平为40%时,未降低大菱鲆的摄食率、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替代水平为55%时,显著降低大菱鲆的摄食率和特定生长率(P<0.01).  相似文献   

2.
【目的】优化米曲霉生产曲酸的发酵条件,提高生产效率,对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GIM3.423生产曲酸的发酵条件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对摇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发酵液pH、发酵温度、装液量、摇床转速、接种量等因素影响和制约整个发酵过程,发酵温度30℃,装液量60ml/250ml,摇床转速200rpm,种龄6h,接种量10%,发酵周期控制在13d条件下,曲酸生产的转化率可达23.6%,。【结论】摇瓶发酵最佳条件为发酵温度30℃,装液量60ml/250ml,摇床转速200rpm,种龄6h,接种量10%,发酵周期控制在13d。  相似文献   

3.
通过单因素(温度、豆粕含量、发酵时间)试验和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以蛋白酶活为测定指标,对米曲霉固态发酵豆粕产蛋白酶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米曲霉固态发酵豆粕产蛋白酶最优条件是发酵温度30℃,发酵时间66 h,豆粕含量93%,此条件下的酶活为572.85 U/g。  相似文献   

4.
饲料用米曲霉酸性蛋白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米曲霉酸性蛋白酶的纯化技术以及催化特性,为米曲霉酸性蛋白酶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丙酮沉淀,DEAE—Sephadex A-50柱层析方法分离纯化了米曲霉酸性蛋白酶,以酪蛋白为底物对其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结果表明:纯化倍数达到20.77;该酶最适pH值为6.0,最适温度为45℃;Fe^2+、Mg^2+对该蛋白酶的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Mn^2+、Cu^2+对该蛋白酶的活性有明显的激活作用。该蛋白酶Km=4.704mg/ml,Vmax=22.27μg/min。[结论]米曲霉蛋白酶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豆豉的传统生产工艺是利用毛霉、典霉和细菌蛋白酶的作用,分解大豆蛋白质达到一定程度时,即以加食盐、加酒和干燥等方法抑制酶的活力,延缓发酵进程,让熟豆的一部分蛋白质和分解产物在特定条件下保存下来,形成具有特殊风味的发酵食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米曲霉原生质体制备的高效方法.[方法]统计米曲霉菌丝体检测不同生长时间(72、84、96、108、120 h)的菌丝、不同渗透压(分别使用0.8 mol/L蔗糖、氯化钠和葡萄糖溶液作为渗透压稳定剂)和不同组合酶系(溶菌酶、纤维素酶和蜗牛酶、混合酶系的配比按照L9(34)正交设计)下的原生质体产量.[结果]经检测,培养108 h菌丝体、0.8 mol/L NaCl渗透压稳定剂原生质体产量较高.同时溶菌酶(2 mg/ml)+纤维素酶(6 mg/ml)+蜗牛酶(6 mg/ml)组合酶系原生质体产量较高,达9×105个/ml.[结论]原生质体的产量受菌体自身状况和外界条件影响.该研究为大量制备高活力的原生质体及进行细胞融合试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不同碳源和氮源对米曲霉产酶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米曲霉3.4383作为原始菌株,经紫外诱变,通过培养筛选,得到一株变异菌株UV-2。其蛋白酶和纤维素酶活比原始菌株(蛋白酶2526 U/g,纤维素酶987 U/g)提高较多,达到3250和1145 U/g,且遗传稳定性好。研究了不同氮源和碳源对米曲霉UV-2产蛋白酶和纤维素酶的影响。确定了饲料酶制剂生产中最佳的氮源和碳源分别为豆粕和麸皮,并进一步确定发酵培养基中最佳的氨源和碳源比为1∶5。  相似文献   

8.
NTG和UV复合诱变米曲霉原生质体选育米蛋白分解菌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米曲霉(A.o-2)原生质体为对象,采用NTG和UV作为诱变剂进行单因子和多因子复合诱变处理,在以米渣为主要原料的固体培养基上培养,选育出中性蛋白酶活力较高、生长快、易于培养的变异株N-4。在原料配比为米渣:麦麸=2:1、培养时间为48h、培养温度为30℃的培养条件下,变异株N-4的中性蛋白酶活力最高,比出发菌株A.o-2提高32.6%。  相似文献   

9.
沿用传统工艺制作豆豉,质量不稳定,酶活力不高,发酵周期长,生产受季节性限制。而采用米曲霉发酵法生产豆豉,不但发酵时间及生产周期大为缩短。而且突破了季节性限制,减轻了劳动强度;利用米曲霉制曲,低盐固态发酵法给米曲霉的生产、产酶及酶的作用创造了适宜的条件,使大豆中的蛋白质和淀粉得到了较好的分解,生产的豆豉颗粒松散,清香鲜美,各项理化指标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0.
米曲霉不同来源菌株酯酶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酱油酿造菌米曲霉的8个不同来源菌株进行了酯酶同工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结果表明:米曲霉酯酶同工酶分10个带区,其中第1,4,6,9,10条酶带为8个菌株共有,且酶活力相对较高,其它酶带则显示了不同菌株间的差异。这一结果提示该同工酶谱虽表现出一定的差异,但主要酶带是稳定的,具有物种特征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营养因子对黑曲霉发酵生产柠檬酸的影响。[方法]通过发酵试验考察了营养条件与柠檬酸产量的关系。[结果]单因素试验表明,柠檬酸发酵的发酵最佳时间为120 h,最佳碳源为蔗糖,最佳氮源为(NH4)2SO4。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配比为:蔗糖10%,(NH4)2SO40.4%,MgSO4.7H2O 0.025%,pH值6.0。[结论]确定了黑曲霉发酵柠檬酸的较优配方,为柠檬酸的工业高效生产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以大米为主料,大豆、面粉为辅料制作米酱。大米、蔗糖、种曲、食盐分别选取3个水平进行优化筛选,采用混合曲霉接种、常温固体发酵30 d。进行感官评价,并检测米酱氨基氮、总酸含量。优化试验结果,原料中大米、蔗糖、种曲、食盐含量分别为80%、2%、1%、24%,大豆和面粉作为其它辅料,感官评分最高,氨基氮含量5.90%,总酸含量0.67%。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固态发酵中不同碳氮源对黑曲霉解磷效果的影响,采用碳酸氢钠浸提-钼锑抗比色法,以磷酸三钙为磷源,葡萄糖、纤维素和淀粉为外加碳源,硫酸铵、尿素和硝酸钠为外加氮源,取试验筛选的1株黑曲霉为菌种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麸皮发酵中,加淀粉、纤维素的培养基发酵液中的有效磷含量相对无外加碳源的对照培养基有效磷含量可分别增加0.77、0.51g/kg。在稻壳发酵中,加淀粉、葡萄糖的发酵液中有效磷含量可分别增加26.32、15.23g/kg,分别增加了4.3、2.5倍;加硫酸铵、尿素的发酵液中有效磷含量略有减少,加硝酸钠的发酵液中有效磷含量可增加4.60g/kg。在玉米芯发酵中,加淀粉、葡萄糖的发酵液中有效磷含量分别可增加8.20、12.23g/kg;外加的氮源各组有效磷含量均有减少,其中加尿素可使有效磷含量减少10.70g/kg。  相似文献   

14.
米曲霉是与工业用酶及食品发酵相关的重要微生物,其分泌蛋白的能力有望将其用于外源蛋白表达的遗传工程研究。为了构建米曲霉的转化系统,首先由紫外照射,分离获argB^-突变株,再通过CaCl2调节的化学方法和电穿孔技术将携带构巢曲霉argB基因的质粒导入米曲酶受体细胞,经筛选获得多拷贝及遗传稳定的转化子,转化频率为10~50转化子/ug DNA。虽然构巢曲霉与米曲霉argB基因的同源性不高,但前者对后者argB^-突变能起到补偿作用。在电场调节的转化中--电穿孔,适宜条件为6.3kV/cm和1540ohm。电场中,原生质体相对于非原生质体在1.3kV/cm条件成活率为80%,而6.3kV/cm下为50%。为了实现外源基因在米曲霉中的表达,天然植物源的蜜饯--奇甜蛋白基因及构巢曲霉中作为营养选择标记的argB通过共转化被引入受体细胞中,然后从培养基中获得与纯化的奇甜蛋白相似的具免疫活性的22kDa分子量的蛋白质,这说明植物中的信号序列同样可在米曲霉中起作用,调节奇甜蛋白分泌到细胞外。  相似文献   

15.
采用甲醛-指示剂滴定法、甲醛-电极法测定液态肥料中的氨基酸态氮。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均适合于液态肥料中氨基酸态氮的测定,其中甲醛-电极法重复性试验标准偏差为0.013 0,变异系数为1.320%,平均回收率为99.25%,回收率标准偏差为0.978 0,变异系数为0.985%,均小于甲醛-指示剂法的相应参数,表明甲醛-电极法检测精度高于甲醛-指示剂法。甲醛用量以10.0 mL为宜。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提高曲霉菌种固态发酵产游离氨基酸水平。[方法]以11种豆类为固态发酵培养基,研究其对米曲霉、黑曲霉、毛霉产游离氨基酸的影响,同时设计正交试验优化米曲霉产氨基酸的培养条件。[结果]在以黄豆为培养基时,米曲霉产氨基酸最多,达64.65mg/g,其次是毛霉。11种豆类培养基在接种米曲霉后,其氨基酸的含量明显提高,尤其是黄豆、蚕豆、绿豆,相对提高率依次为824.9%、785.9%、761.3%。正交试验表明,培养时间对游离氨基酸产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装料量,再次是接种量。[结论]最佳的生产工艺是接种量10%,装料量40 g,培养时间8 d。  相似文献   

17.
任楠  李俊星  沈徐凯 《安徽农业科学》2010,(25):13622-13625
利用信号肽分析软件SignalP3.0跨膜结构预测软件Phobius、TMHMMv2.0和THUMBUP,GPI锚定位点预测软件big-PIPredictor,亚细胞蛋白定位软件TargetP1.1,对米曲霉全基因组中的12063个氨基酸序列进行预测。在米曲霉中有1019个分泌蛋白,编码这些蛋白的ORF最小为330bp,最长为5651bp,平均为1370bp。利用LipoP1.0分析预测得到的分泌蛋白中,755个带有I型信号肽酶识别位点,25个带有Ⅱ型信号肽酶识别位点,酶切位点附近氨基酸比较保守。利用TatP1.0对1019个分泌蛋白进行分析,得到43个蛋白序列可能从Tat途径分泌,但是没有找到RR-motif。在1019个分泌蛋白中,497个有功能描述,主要包括各种酶类、能量产生与传递以及自身修复防卫等。  相似文献   

18.
中性蛋白酶作为水产饲料用酶受到广泛的关注.为获得高产中性蛋白酶,研究了米曲霉ZW-06产中性蛋白酶的培养基组分和培养条件,在此研究基础上,采用Ln18(37)正交试验设计,对影响米曲霉ZW-06菌株产中性蛋白酶的7 个重要因素进一步优化.结果表明,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 ZW-06产中性蛋白酶的最适培养基组成为:在麸皮∶豆粕粉为8∶2的基础培养基中,添加0.5Na2CO3;产酶最适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30℃,培养基含水率60(W/W),装量26.7 g/L,接种量20(V/W),静置培养48 h,将获得最高中性蛋白酶产量,酶活达23 738 U/g.研究结果为中性蛋白酶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19.
溶解氧是指溶解于水分子状态的氧。在氨基酸发酵过程中必须提供氧气,菌体才能繁殖和积累所需的代谢产物。研究溶氧对氨基酸发酵的影响及其控制对提高生产效率、改善产品质量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