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4 毫秒
1.
锡山市在1987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20仆农村改革试区之一,主要探索经济发达地区实现农业现代化。根据中央和省市要求,我市紧紧围绕“农田标准化、农民知识化、农业产业化”,加快全市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了瞩目的成效。  相似文献   

2.
首先采用SE-DEA(超效率数据包络)模型测算了1997-2005年我国31个省(市、区)的农业生产效率,同时按4大经济主体区(东部、中部、西部、东北)的农业生产效率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统计期内,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业处于无效率状态,并且农业生产效率的地区差异明显.进一步以测算的31个省(市、区)的农业生产效率为基础,动态分析了农业资金投入、农业科技水平、农业人力资本水平和自然灾害等因素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唐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752-19753,19756
为对我国31个省区的农村居民经济状况进行排序和聚类,借助MATLAB软件,对反映各省区农村居民经济状况的一些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综合评价得分较高的依次为:上海、北京、浙江、江苏、天津、广东、福建、山东、辽宁;综合评价得分较低的依次为:甘肃、贵州、西藏、新疆、云南。这31个省区农村居民经济状况与经济发展综合水平大致同步但不完全一致。农村居民经济状况的提升,有赖于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应当统筹把握和全面协调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使整个国家社会福利最大化。  相似文献   

4.
政策措施     
《中国农业信息》2004,(9):22-25
回良玉对粮食主产区的农业和农村工作提出明确要求2004年9月2~4日,国务院召开全国粮食主产省(区)农业工作座谈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出席会议。回良玉指出,粮食主产省(区)在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全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长期以来,粮食主产区为我国经济  相似文献   

5.
11月24日,全国农产品加工业暨休闲农业统计工作座谈会在昆明召开,来自全国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管理部门统计工作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农产品加工局(乡镇企业局)副局长潘利兵主持,宗锦耀局长作了题为《加强统计监测提供基础保障不断开拓农产品加工业和休闲农业发展新境界》的讲话。  相似文献   

6.
县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分析(Ⅰ)——类型与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分别位于我国东部、北部、西部的常熟、公主岭、昌吉这三个县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类型和结构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表明:常熟市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属农业自然资源相对短缺、农村人力资源相对丰富、农村经济相对发达类型,其农业结构和种植业结构的演化相对滞后;公主岭市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属农业自然资源相对丰富、农村人力资源相对短缺、农村经济相对发达类型,其县域产业结构相对滞后;昌吉市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属农业自然资源相对丰富、农村人力资源相对短缺、农村经济相对发达类型,其农业结构的演化相对滞后。  相似文献   

7.
冯健冰 《广西农学报》2012,27(1):81-83,96
广西是农业大省(区),农业人口排在全国总农业人口第六位。原自治区主席陆兵曾指出,广西的发展后劲在县,实力也在县。广西是后发达地区,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了,广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推动了城乡经济发展,为广西经济的腾飞作出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官琳琳  门可佩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1):15449-15451
简述了中国农村的现状,介绍了聚类分析的原理。根据相关统计资料,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对中国各地区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可划分为4类:第1类为北京、上海,此类地区综合经济实力处于全国前列;因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也位于前列;第2类为天津、江苏、浙江,3省具有优越的农业生产条件,农业基础较好,农村居民收入来源稳定;第3类为辽宁、山东、福建、广东,4省均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具有丰富的海洋资源,适宜于农作物生长,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相对较高;其他各省(区)归于第4类,由于受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的影响,农业产值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均较低。  相似文献   

9.
韩忠超 《农学学报》2017,7(6):88-94
为总结发现经济发达地区农业发展的新动力,探求追寻经济发达地区引领农村实现新跨越的新动能;凝练吴兴互联网+农业发展的典型模式,总结经验,研究问题,提出对策,为其他地区现代农业、互联网+农业发展提供参考样板,笔者于2016年5月31日—6月8日随农业部党校第30期处级干部任职班学员赴湖州市吴兴区开展了为期9天的专题调研。在深入吴兴的三镇两区一街道,对12家农户、合作社、相关企业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座谈、研讨、交流基础上总结形成了湖州市吴兴区互联网+农业发展的典型模式、重要经验,提出了湖州市吴兴区互联网+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从互联网+农业发展是业态创新、国内互联网+农业(农村)市场空间巨大、互联网+将成为经济新常态下国内农业发展的新动力等方面进行了调研展望。  相似文献   

10.
根据江苏省不同地区的经济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不平衡性,将全省划分为经济发达区、次发达区和欠发达区等三种类型地区,並分析了三类地区经济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现状,提出了不同类型地区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思路及其发展对策:发达区应加快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发展高效外向型农业,尽快走上以科技为中心的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次发达区应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多种经营,发展高起点的开发性农业,走劳动密集和技术密集相结合的发展道路;欠发达地区应从调整产业结构入手,同时充分利用国家加强开发黄淮海地区的机遇,通过大搞开发性农业,走劳动密集为主与选择性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路子,争取农业现代化有个跨跃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选取2009年贵州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人均财政支出、水土流失率等17项指标,依据统计年鉴及政府网站相关指标数据,利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贵州省88个县(市、区)的县域经济竞争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贵州省县域经济竞争力高低除取决于区位和经济基础因素外,资源环境、经济结构、经济发展速度等因素同样发挥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的县域发展特点,结合各地不同的发展优势,因地制宜,实施不同的发展战略,对推动贵州省各县域经济的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杨永军  江华锋  任建通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0):6280-6281,6283
分析了西部各省区与其他经济区域相比较所具有的特点;建立了西部各省区综合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中的因子分析对西部12个省区的综合竞争力进行统计评价,针对了西部各个省区的特点分别探讨其综合竞争力的提升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3.
以万方数据库为数据源.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1995年以来中国青藏高原植被研究相关文献的学科分布、论文类型分布、年代分布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14.
区域多维贫困是2020年后我国减贫事业的重要导向,也是减贫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基于2010、2012、2014、2016、2018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相关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系统聚类分析和Moran’sI指数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各省际区域多维贫困的空间聚类情况及其相关性,以此来分析我国各地区多维贫困的空间特征和区域差别。结果表明:我国各个地区的多维贫困存在程度上的差异,其中北京等地区已逐步脱离多维贫困,西藏等地区存在严重的多维贫困问题,其余地区则呈现不同程度上的多维贫困。同时,各地区的多维贫困存在地理上的空间自相关。在此基础上,提出空间性的多维贫困治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合理的农业产业结构有利于农业资源要素合理配置,提高农业经营效益和效率。分析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情况可以为未来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提供决策参考,对深入推动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基于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各产业总产值数据,利用区位商法从整体上了解我国各区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变化幅度和重点地区的调整情况。【结果/结论】根据区位商法分析结果,各地区农业内部及整体的结构调整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应根据各地区农业发展的条件和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政策,对农、林、牧、渔业具有比较优势的地区要继续发挥其优势,同时不能忽视处于劣势发展的地区,需进一步探究其形成的原因并对重点地区进行合理调整,从而进一步提高我国各地区农业发展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6.
为揭示中国中北部青檀的遗传多样性,笔者从贵州、北京、甘肃、江苏、安徽、山东、河南7省12个种群收集了31份青檀样品,对其进行AFLP分析。利用从26对AFLP引物组合中筛选出的6对引物对样本DNA进行扩增,共产生223条谱带,其中211条为多态性条带,比率达94.26%。结果显示中国中北部的青檀材料之间存在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且AFLP技术可以有效地对其进行分析。31个样品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6413~0.9193之间,平均为0.7489,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样品首先按照种群聚在一起,但也有交叉。  相似文献   

17.
我国“三农”问题的区域差异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选取反映我国各省市区农业发展、农民收入、农村经济发展的18个综合指标,运用主因子分析法,分析得出能较好的反映我国各省市区“三农”发展的综合水平的6个主因子,并据此对相关省市区作了综合分析和综合排序;在此基础上,运用聚类分析,根据我国31个省市区“三农”问题在区域分布上综合发展水平的差别,划分为五个类型区;最后归纳出我国各省市区“三农”发展中在农业机械化程度、农业投入强度、城市化进程、粮食生产和从业者文化索质等方面存在的共性问题及原因。  相似文献   

18.
王术 《安徽农业科学》2013,(29):11866-11867,11877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当前我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进行分析,以2001、2006和2011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农村居民消费性支出数据为依据,从时间和地域空间两个维度对我国各地区居民消费情况进行排名分组。结果表明,当前我国地区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不平衡问题越来越严重,政府应积极实施缩小区域消费差异的政策。  相似文献   

19.
王术 《安徽农业科学》2013,(29):11866-11867,11877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当前我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进行分析,以2001、2006和2011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农村居民消费性支出数据为依据,从时间和地域空间两个维度对我国各地区居民消费情况进行排名分组。结果表明,当前我国地区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不平衡问题越来越严重,政府应积极实施缩小区域消费差异的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