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随着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许多生物工程小鼠品系.促使胚胎冷冻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胚胎冷冻技术不仅为转基因动物提供可用胚胎.还使胚胎移植不受时间、地域限制。简化引种过程.防止疾病传播,为建立优良动物的胚胎库提供了条件。综述了几种常用的胚胎冷冻方法及其在转基因小鼠中的应用研究.指出了胚胎冷冻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随着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许多生物工程小鼠品系,促使胚胎冷冻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胚胎冷冻技术不仅为转基因动物提供可用胚胎,还使胚胎移植不受时间、地域限制,简化引种过程,防止疾病传播,为建立优良动物的胚胎库提供了条件。综述了几种常用的胚胎冷冻方法及其在转基因小鼠中的应用研究,指出了胚胎冷冻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杨有武  杨有德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0):4402-4403,4509
胚胎分割技术是动物克隆技术之一,是胚胎生物工程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牛胚胎分割技术是在牛胚胎移植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研究已经较为完善。牛胚胎分割的成功,是增加胚胎数目和生产同卵双胎或多胎、获得更多牛犊、扩大优良畜种繁殖后代的有效方法。笔者对胚胎分割技术在牛育种方面的应用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4.
胚胎工程技术及其在畜牧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胚胎工程技术研究的目的,是对哺乳动物的胚胎在体外进行人为控制操作,让其继续发育,进而获得优良或珍稀动物个体,并应用这类技术进行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性研究。文章主要叙述了胚胎移植、胚胎冷冻保存、胚胎分割、体外受精、性别鉴定及控制、转基因动物、细胞核移植、胚胎干细胞和胚胎嵌合等胚胎工程技术及其在畜牧业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禽类繁殖力高,饲养成本低;禽蛋干物质含量高,蛋白质含量多,蛋白容易收集保存,不易受外界污染,这些都使禽类胚胎生物工程技术展现出美好的发展前景。本文对禽类胚胎生物工程技术,包括禽类胚胎体外培养技术、禽类嵌合体技术和禽类基因转移技术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湛江南翔胚胎生物工程技术研究所“应用胚胎生物工程技术扩繁优良奶牛”工程,又传来喜讯:该研究所2005年4月以当地著名的雷州母黄牛为受体。运用胚胎生物工程性别控制体内体外冷冻胚胎技术,首批10头母黄牛移植北美洲高产“荷斯坦”奶牛胚胎,于近日成功产下第一头奶牛犊,重30多千克,健康活泼。据称,这是广东省率先成功借当地母黄牛之腹产下“洋奶牛犊”,技术在国内居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7.
中国哺乳动物胚生物技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虽然动物胚胎移植在上世纪末首次获成成功,但在1950年之前并未被引起重视。这些配子和胚胎的体外显微操作技术已形成了系统的胚胎工程学。文章将对这一学科在中国的发展作一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8.
性别控制是通过人为方法使雌性动物按照人们的意愿产生特定性别后代的动物繁殖技术。本文研究动物性别控制的机理、胚胎怀别签定技术,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对发展前景作出预测,以期能为家畜早期胚胎性别鉴定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本文综述了现代生物技术在动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研究与进展,包括分子水平上的基因组分析、标记辅助选择和转基因动物、细胞水平上的精液胚胎的超低温保存、MOET技术以及胚胎分割、克隆、性别控制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综述了动物基因工程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动物基因转移,DNA指纹技术,胚胎性别鉴定,基因工程疫苗,核酸探针以聚合酶链反应,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有用物质等六个方面的研究现状,阐述了这些领域的基本技术原理,研究成就与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与应用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我国土壤铁锰结核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锰结核是土壤成土过程中的产物。我国近年来对土壤铁锰结核的物理性状、内部结构、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锰矿物类型的鉴定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分析了其形成原因及形成时代,同时对铁锰结核所引起的土壤环境效应进行了初步研究。今后一段时期铁锰结核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深化土壤铁锰结核形成机制、铁锰结核的空间比较性研究以及铁锰结核与土壤环境的相关性研究。  相似文献   

12.
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哺乳动物显微受精的发展历史和现状,从注射部位、精子状态、精子发生、卵子状态、卵子激活等方面阐述了影响显微受精的主要因素,并指出了在我国开展显微受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试管开花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莹  林庆良 《北京农业》2007,(36):46-49
植物试管开花的研究越来越受关注,本文主要从不同外植体、植物激素、营养水平和环境因素4个方面说明对植物试管开花的影响及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江淮地区小麦肥料效应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蔡祖玉  张先胜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3):3119-3119,3141
试验结果表明:江淮地区N、P、K的施肥配比为1∶0.5∶0.5时,小麦增产又增效。  相似文献   

15.
我国苜蓿褐斑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苜蓿是农牧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牧草之一。苜蓿褐斑病是由苜蓿假盘菌引起的一种最常见的世界性豆科牧草病害,对它的研究多数集中于褐斑病的田间病情调查与病原菌的鉴定。近年来,由于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国内的研究者开始对褐斑病进行一些比较深入的研究,本文对苜蓿褐斑病的研究进展做一介绍,不仅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同时还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供我国有关的科技人员和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16.
对适宜新辟桃园的除草剂品种进行了比较,筛选并研究了合理的混用技术。在所选的5 种药剂中,克芜踪的速效性最好,但持效期短。用20% 克芜踪3 000m l/hm 2 喷施,药后10天,杂草平均株防效和鲜重防效达91.1% 和96.2% ;药后15 天,杂草开始复生,防效下降;药后60 天株防效和鲜重防效降至35.4% 和67.7% 。草甘膦系列的除草净度高、防效持久,但药效发挥较缓慢。用41% 农达5 250m l/hm 2,药后20 天株防效和鲜重防效达90.7% 和93.1% ;药后60 天株防效和鲜重防效仍达94.0% 和93.7% 。克芜踪、草甘膦系列除草剂与禾耐斯(乙草胺)混配,能互补长短,提高药效。混用后,克芜踪防效提高2% ~8% ;农达、草甘膦防效提高2% ~5% 。人工锄草株防效和鲜重防效仅为70.6% 和84.1% ,且山地表土层松动后易造成水肥流失。  相似文献   

17.
盘锦冬季日光温室小气候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俊和 《农学学报》2015,5(11):113-117
为了进一步提高设施农业气象服务水平,对盘锦地区冬季日光温室小气候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天气条件下日光温室各月气温日变化趋势相似,均呈"单峰"曲线型。晴天和多云天气日光温室内相对湿度昼高夜低;阴天和雨雪天日光温室内相对湿度变化比较平稳。不同天气条件下冬季日光温室室内总辐射最大值出现月份不同,有无草帘对温室内总辐射值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8.
相思树种的体外繁殖及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从茎尖的培养、器官发生和体细胞胚胎发生3个方面详细综述了国内外近30年来相思树体外繁殖的研究进展,并分析总结了相思树基因工程育种的研究近况,从而提出了相思树体外繁殖及基因工程研究所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认为只有在阐明相思树体外再生的生化、生理机制的基础上,才能对其体外繁殖进行有效的控制,进而促进更多、更有价值的林木基因工程新品种的培育.   相似文献   

19.
我国苜蓿抗霜霉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霜霉病的症状和发生规律及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提出苜蓿霜霉病的防治更侧重于“防”,更依赖于科学的田间管理与草地利用等综合防治措施,即牧草混播、合理施肥、合理利用、搞好田间卫生、种子处理,最后指出了苜蓿育种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
Variation in soil properties as a result of the conversion of the tropical rainforest to a monospecific plantation of teak, tectona grandis, was examined in Akure forest reserve in Southwestern Nigeria. Comparison was made in the active rooting zone of 50 cm soil depth. It was discovered that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except in the value of organic matter content at the top 10 cm layer but chemical properties such as the pH and organic carbon changed significantly at the top 10 cm layer. Differences in other chemical properties, such as the available P, exchangeable cations K, Ca and Mg, the exchangeable acidity and the cation exchange capacity were minor. This showed that no nutrient was limiting or was likely to be limiting in the soil for subsequent short rotation of plantation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