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基于休闲农业兴趣点(POI)大数据,运用Ripley's K函数、核密度估计和回转半径等GIS空间分析方法,对郑州市休闲农业空间分布及其不同类型服务产品的分异特征进行探究。结果表明,郑州市休闲农业空间分布整体上形成"一轴两带多核"的发展格局,局部热点区域分散分布,如惠济区的古荥镇、二七区的侯寨乡、新郑市的郭店镇等;各主类中农事体验类数量占比最大,休闲观光类和农业科技类次之,而乡村文化类和特色村镇类占比最少;休闲农业总体上呈显著聚集型分布模式,且不同的主类在多尺度上的空间聚集表现不同,农事体验类区位布局选择的空间尺度范围较大,农业科技类次之,而休闲观光类区位选择的空间尺度范围则最小;郑州市休闲农业旅游资源总体上构成了距离城市中心约20~40 km的一日游圈层和60~80 km的二日游或多日游圈层。  相似文献   

2.
利用地理学定量方法,结合Arcgis手段,选取扬州市20个具有代表性的乡村旅游景点,分析其旅游资源在空间分布的特征、类型、规律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扬州市各地交通可达性优劣程度与乡村旅游景点数量分布恰好呈正相关关系;②与市中心距离为10~ 20 km是乡村旅游景点分布的密集区;40~ 70 km乡村旅游景点分布很少;70~ 90 km地区出现一些规模较大的乡村旅游景点.乡村旅游景点的分布受市场导向影响明显;③与市中心距离小于30 km的乡村旅游景点的服务功能以休闲娱乐为主,功能较单一;距市中心超过70 km的乡村旅游景点以康体度假性质为主;在30 ~ 50km的乡村旅游景点服务功能呈现出多元化、复合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海南休闲观光果园的深入调查、综合分析、科学研究,结合海南休闲观光果园实际,探索适合海南休闲观光果园循环农业模式--"热带果园种养结合模式"、"热带果园立体栽培模式"、"热带果园生态整合模式"、"热带果园废弃物再利用模式",实现海南休闲观光果园的高产、优质、高效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世界正迈向休闲时代,休闲将成为人类生活的中心。为了满足人们对休闲的需求,休闲产业的发展提上日程。本文从分析休闲体验与休闲效益入手,探讨休闲产业的特点及发展模式,并阐述政府在休闲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韦传慧 《浙江农业科学》2019,60(10):1722-1726
通过ArcGIS10.0和excel软件的技术支持,运用最邻近指数、洛伦兹曲线、地理集中指数、核密度估计和缓冲区分析等方法,对合肥市休闲农业的空间分布进行定量化测度。结果表明,合肥市休闲农业空间分布模式为聚集型,但集中度不高。62.7%的休闲农业分布在距离市中心20~50 km的范围内,从行政区看,围绕市中心的四区密度明显高于外围四县一市;从地理区域看,巢湖北岸和西北岸、庐江县温泉区及周边为休闲农业的高密度区。  相似文献   

6.
北京市房山区都市型休闲农园发展模式路径探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房山区作为北京市的生态涵养区,依托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都市型休闲农园产业模式,对于提升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实地调研和文献资料,全面分析北京市房山区休闲农园发展取得的成效、典型模式及存在的障碍.谋划房山区休闲农园 "多点开花""串珠成线"的发展新格局,进一步提出以生活生态型、产业协同型、科技依托型及民俗参与型等四个类型为主,包括"休闲菜园、四季花园、葡萄酒庄园"等十种休闲产品形态的休闲农园旅游模式类型及建设重点.最后,从完善土地制度、基础保障制度、人才培养制度、培育新型主体等四方面提出休闲农园发展制度建议.  相似文献   

7.
北京市观光休闲农业在我国起步较早,发展较快,至今有20多年的发展历程。基于此,对北京市发展观光休闲农业的主要有利条件、北京市观光休闲农业的4个发展阶段及其主要发展特点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8.
【目的】揭示休闲农业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剖析其影响因素,探索适宜建设都市农业休闲核心区路径,进一步优化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休闲农业的发展格局。【方法】以大湾区内地九市 160 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为研究样本,结合区域休闲农业年营业收入、接待人次,采用最邻近点指数、核密度估计和 GIS分组分析的方法对休闲农业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并通过缓冲区分析和相关分析等方法探究影响其空间布局的主要因素。【结果】肇庆、中山、东莞等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数量较多,但营业收入和接待人次较少;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的平均实际最邻近距离为 7.90 km,理论预期最邻近距离为 9.27 km,最邻近指数 R=0.85 < 1;核密度分析呈现 1 个“Y”状高密度区和 2 个点状次高密度区;根据伪 F 统计量,大湾区内地九市各县(市、区)可分为 3 个组别;城市总体规划缓冲区 20 km 范围内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数量最多,休闲农业与经济状况、旅游资源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结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凝聚分布态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的的高密度区和次高密度区,适宜建设乡镇振兴示范带、乡村精品旅游线路、乡村休闲旅游示范单位等。内地九市中,形成两个休闲农业发展较好的组别,包含广州市从化区、增城区,惠州博罗县,东莞市,中山市,佛山市顺德区,珠海市斗门区和江门市新会区,适宜建设都市农业休闲核心区。休闲农业旅游的布局主要受到区位条件、经济发展水平、旅游资源禀赋和区域特色农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平谷区是北京市五个生态涵养发展区之一,长期以来,由于基础设施特别是高速路等骨干基础设施修建得晚(北京市最后一个通高速的区县),受到大都市经济高速发展的辐射或带动较弱,经济相对落后。同时,也正是因为这种原因,使平谷区保留了田园自然风光,形成了良好的生态环境系统,躲开了城市发展初期盲目建设、庸俗化的阶段,形成了发展休闲产业强大的"后发优势"。在北京市新一轮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中,平谷区如何结合自身特点,抓住机遇,发挥优势,缩小与发达区县的差距,使群众更多地享受到发展的成果,使群众有更多的幸福感,这是摆在全区面前的重要课题。结合实际,平谷区要通过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将休闲产业列入全区"十二五"发展规划,以大型休闲旅游项目为带动、促进休闲产业跨越式发展,突出宣传主题、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注重休闲与文化的结合、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形成休闲产业的品牌个性等措施推进休闲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0.
国外对休闲农业的研究始于19世纪中叶,早期国外对休闲农业是从经济学角度开始的,发展至今,已经扩展到了概念、社区、驱动机制、发展策略与社区管理等6个方面研究.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拉大了乡村与城市之间的差距,国内开始研究休闲农业的发展对乡村的溢出效应,时至今日,国内研究主要体现在概念与性质研究,开发与发展研究,驱动机制研究和扶贫研究4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不同种植年限果园土壤退化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种植年限枣园土壤营养元素含量变化特征,分析枣园种植年限对土壤营养元素变化的影响趋势,探明枣园退化关键原因,为枣园退化提供理论支持。[方法]研究3年、5年、7年种植年限枣园,按照枣树冠幅内、外一周各取0~20 cm和20~40 cm各4个土样混合,分析土壤速效氮磷钾、有机质、全氮、盐分、微量元素含量,分析土壤营养元素含量变化特征。[结果]3年、5年、7年果园冠幅内外土壤0~20 cm和20~40 cm土壤微量元素(效硼、铜、铁、锰、锌)和土壤速效钾随着种植年限而降低;冠幅内土壤0~20 cm土壤速效氮、有机质随着种植年限增加而降低;冠幅外土壤20~40 cm的土壤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含量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而降低。[结论]由于新疆南部地区果园普遍不施微肥以及不施或少施钾肥,而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果树根系及作物吸收消耗了土壤有效硼、铜、铁、锰、锌和钾元素,使得土壤微量及钾肥呈现降低趋势。同时果树和大田作物根系分布的差异性以及大田作物间耕作效应,使得冠幅内外在不同深度土壤养分含量存在差异性;果树根系较深,对冠幅外土壤深层养分吸收消耗较多,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在施肥过程中不能及时补充就会造成土壤养分消耗降低,使得果园土壤退化。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国红苹果园中幼龄树和成龄树不同土层的土壤中常量元素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整个生长周期内,幼龄和成龄国红苹果园土壤的磷元素含量均呈缓慢下降趋势;钾、钙、镁元素含量在0~20 cm和20~40 cm土层的变化较平稳,40~60 cm土层波动性较大;氮元素整体上均呈波浪式起伏的变化规律。典型性相关分析表明,0~20 cm和20~40 cm土层的幼龄和成龄果园土壤磷元素之间呈显著性正相关,其他4种元素之间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以上海市昌平路道路园林景观为例,探讨以植物为主的城市道路园林景观的价值及造景手法,通过与周边环境功能等相协调的植物景观布局、植物配置,强化城市道路景观意象,创造一种“人性交通”空间,达到生态、功能、可持续性发展等兼容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华北平原某铅冶炼厂附近土壤的重金属含量和理化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河南某年产量约2.6×105 t的冶炼厂以西,距冶炼厂烟囱239~4 795m处,选20个点,采集0~20、20~40、40~60和60~80 cm土样并分析其重金属含量和理化性质.结果表明,在0~20 cm土层,土壤Pb质量分数为28.3~183.0 mg·kg-1,DTPA提取态Pb质量分数为5.43~75.5 mg·kg-1.在0~40 cm土层,土壤全量和DTPA提取态Pb质量分数与到烟囱的距离间存在非线性相关性.在40~80 cm土层,也存在随距烟囱的距离增加,土壤全铅质量分数增加的现象.在40~80 cm土层,当采样点到烟囱的距离小于600 m时,土壤DTPA提取态Pb质量分数也较高.土壤pH、电导率和Olsen-P质量分数没有受到冶炼厂的明显影响.随着采样深度增加,高铅样品到烟囱的距离减小.以上结果表明,该冶炼厂已经造成附近土壤全铅和DTPA-Pb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土壤其他性质未受到铅冶炼的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5.
渭北苹果园土壤钙素退化状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针对渭北苹果主产区出现的随植果年限增加,果树过早衰老,苹果的苦痘病、水心病、痘斑病等生理性病害频繁发生的问题,对该区苹果园土壤钙素退化部位、退化趋势及退化程度等进行了研究,以期查明制约苹果品质和果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为果园土壤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在渭北黄土塬区分别选取<10 a、10-20 a、>20 a 3个园龄的苹果园各4个,并以土壤条件相同的农田作对照,在树冠层投影范围内距树干2/3处逐层采集剖面0-100 cm土壤样品,研究不同园龄果园土壤碳酸钙、交换性钙、水溶性钙含量及其贮量变化情况。【结果】3个不同园龄苹果园土壤碳酸钙在0-100 cm土层的总贮量随植果园龄的增加而降低,0-50 cm土层碳酸钙含量及贮量随园龄增加显著减少,50-100 cm则随园龄增大呈现逐渐增加趋势。10 a以上果园0-50 cm土层的碳酸钙总贮量显著低于农田。各果园土壤交换性钙在0-100 cm土层的总贮量随植果园龄的增加呈减少趋势,0-40和60-100 cm土层土壤交换性钙含量及贮量也随园龄的增加而减少,而40-60 cm土层则随园龄的增加而稍有增加。与农田相比,果园土壤的交换性钙均有所增加。各果园0-50 cm土层水溶性钙含量及其贮量都高于50-100 cm土层,10 a以上果园10-30 cm土层的水溶性钙含量最高。与农田土壤相比,3个园龄果园土壤水溶性钙含量都有所增加。【结论】即使在富含石灰质的渭北黄土旱地,因长期植果明显加速了土壤钙素退化。随园龄增大果园土壤钙素库容及有效钙供给减小,已成为该地区土壤化学性质隐性退化的特征之一。在重视果园大量养分管理的同时,警示关注包括钙素在内的中微量养分的演化趋势。  相似文献   

16.
The altitude profiles of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measured during the descent of the four Pioneer Venus probes show small contrast below the clouds but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ithin the clouds at altitudes from 45 to 61 kilometers. At 60 kilometers, the probe which entered at 59.3 degrees north latitude sensed temperatures 25 K below those of the lower latitude probes, and a sizable difference persisted down to and slightly below the cloud base. It also sensed pressure below those of the other probes by as much as 49 millibars at a mean pressure of 200 millibars. The measured pressure differences are consistent with cyclostrophic balance of zonal winds ranging from 130 +/- 20 meters per second at 60 kilometers to 60 +/- 17 meters per second at 40 kilometers, with evidence in addition of a nonaxisymmetric component of the winds. The clouds were found to be 10 to 20 K warmer than the extended profiles of the lower atmosphere, and the middle cloud is convectively unstable. Both phenomena are attributed to the absorption of thermal radiation from below. Above the clouds, in the lower stratosphere, the lapse rate decreases abruptly to 3.5 K per kilometer, and a superimposed wave is evident. At 100 kilometers, the temperature is minimum, with a mean value of about 170 K.  相似文献   

17.
涿州市生态农业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河北省涿州市交通便利,土地肥沃,水利资源良好,又有数目众多的古迹文物,是开发农业旅游的良好地域。分析了涿州市的农业旅游资源优势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8.
北京农科城投资有限公司运作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迟凤玲  郭敏  张峭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6):2734-2737,2740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将成为引领现代农业的重要力量,特别是金融与农业科技的结合将极大地促进农业向纵深发展。在此背景下,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建立了科技金融服务中心以期农科城内科技型农业企业服务,而北京农科城投资有限公司就是科技金融服务中心的重要支撑和抓手。笔者通过对公司功能定位、业务范围等内容的界定,提出了由组织结构、筹投资服务模式、风险防范模式以及退出等组成的北京农科城投资有限公司运作模式,并提出了公司有效运作的配套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The 24 May 1981 close approach of Neptune to an uncataloged star was photoelectrically monitored from two observatories separated by 6 kilometers parallel to the occultation track. An 8.1-second drop in signal, recorded simultaneously at both sites, is interpreted as resulting from the passage of a third satellite of Neptune in front of the star. From the duration of the event, the derived minimum diameter for an object sharing Neptune's motion is 180 kilometers. If the object was in Neptune's equatorial plane and there are no significant errors in the prediction ephemeris, the object was located at a distance of 3 Neptune radii from Neptune's center.  相似文献   

20.
The four Pioneer Venus entry probes transmitted data of good quality on the structure of the atmosphere below the clouds. Contrast of the structure below an altitude of 50 kilometers at four widely separated locations was found to be no more than a few degrees Kelvin, with slightly warmer temperatures at 30 degrees south latitude than at 5 degrees or 60 degrees north. The atmosphere was stably stratified above 15 or 20 kilometers, indicating that the near-adiabatic state is maintained by the general circulation. The profiles move from near-adiabatic toward radiative equilibrium at altitudes above 40 kilometers. There appears to be a region of vertical convection above the dense cloud deck, which lies at 47.5 to 49 kilometers and at temperature levels near 360 K. The atmosphere is nearly isothermal around 100 kilometers (175 to 180 K) and appears to exhibit a sizable temperature wave between 60 and 70 kilometers. This is where the 4-day wind is believed to occur. The temperature wave may be related to some of the wavelike phenomena seen in Mariner 10 ultraviolet photograph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