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早稻机械精量穴直播与人工撒播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推广水稻精量穴直播施肥机械化同步技术,以早稻品种湘早籼32号为材料,进行机械精量穴直播和人工撒播大面积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机播稻的分蘖数、株高、最高苗、成穗率、有效穗、每穗粒数和理论产量均显著高于撒播稻(P0.05)。该研究可为水稻机械化精准种植模式与关键技术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大田生产条件下晚麦茬机直播水稻分蘖特性,以‘武运粳24'为材料,研究不同播种量机直播水稻的分蘖发生率、成穗特点以及对产量构成的关系。结果表明:晚麦茬机械直播水稻第1叶位的分蘖发生率和成穗率都较低,在成穗数的茎蘖组成中占比较小;2—4叶位为分蘖优势叶位,分蘖发生率及成穗率都较高,是成穗数的重要组成部分;水稻分蘖对产量的贡献率与播种密度成反比,4个处理主茎和分蘖对产量的平均贡献率分别为59.44%和40.56%;在所有分蘖成穗叶位中,第2、3、4叶位对产量的贡献率最大,平均贡献率分别为14.38%、12.21%和9.33%,且随着密度的提高,第2、3、4叶位对产量的合计贡献率随之降低;同时,第2、3、4叶位分蘖穗部性状好,更容易创造高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明大田栽培条件下不同播期对机直播水稻分蘖特性的影响。[方法]以淮稻5号为研究材料,采取对典型水稻田块调查和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机械直播栽培模式下不同播期对水稻分蘖的发生、成穗特点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适期早播,机直播稻单株成穗数较多,第2~4叶位是分蘖发生的优势叶位,分蘖穗的穗部性状较好,虽然第1叶位的成穗数在茎蘖组成中所占的比例较大,但其穗部性状较差,对最终产量贡献不大;随着播期的推迟,单株成穗数降低,分蘖优势叶位减少,在晚播处理下(6月15日),机直播稻只有第2、3叶位分蘖是成穗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穗部性状较好,对产量贡献较大,第4、5叶位受抑制极显著。[结论]在海丰种植地区,机直播稻应在适宜的播期范围内及早播种,该试验适宜播期为6月5日之前。此外,通过科学栽培措施促进机直播稻第2~4叶位早发、多发,充分利用优势叶位的增产潜力,对海丰地区机直播稻实现高产、稳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明大田栽培条件下不同播种密度对机条播水稻分蘖特性的影响。[方法]以"淮稻5号"为材料,采用对典型水稻田块调查和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机械条播栽培模式下水稻分蘖的发生、成穗特点以及对产量的影响。[结果]在播种密度为180万~225万株/hm2时,单株成穗数多,第2~4叶位是分蘖发生的优势叶位,分蘖穗的穗部性状较好,虽然第1叶位的成穗数在茎蘖组成所占的比例较大,但其穗部性状较差,对最终产量贡献不大;当密度增至270万株/hm2时,单株成穗数极低,分蘖优势叶位减少,仅有第2、3叶位是分蘖发生与成穗的优势叶位,其穗部性状较好,对产量贡献较大。[结论]在海丰地区,水稻机械直播适宜密度为180万~225万株/hm2,在该密度条件下,通过科学栽培措施促进第2~4叶位早发、多发,充分利用优势叶位的增产潜力,对机直播稻实现高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机穴播、宽幅机条播、人工撒播3种不同的播种方式下水稻枝梗分化、退化的特点,以及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试验以早熟品种南粳9108为材料,设置3个处理,对其穗部性状进行了调查,干物重、产量及产量因素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机穴播的高峰苗数与最终苗数都低于机条播与人工撒播,但是茎蘖成穗率却高于另外2个处理;穗分化期至成熟期,机穴播的单茎干物质积累量高于机条播与人工撒播;增加了穗长、二次枝梗数,降低了枝梗退化率,使得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从而最终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6.
不同种植方式对水稻生育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采用机械精量穴直播、人工撒播和人工手插种植方式对比,研究了机械精量穴直播条件下水稻的生育特性和产量形成特性。结果表明:机械精量穴直播有利于加快水稻的生长发育进程,缩短水稻的生育期,提高其生物学产量和叶面积指数,降低主茎总叶龄;机械精量穴直播稻的分蘖势较强,分蘖叶位低,分蘖发生和分蘖高峰出现早,单位面积的分蘖总量较大;机械精量穴直播稻每平方米有效穗263.63,比人工手插和人工撒播分别提高了24.63%和15.25%,机播的实际产量最高,较人工撒播和手插处理分别增产14.92%和4.59%。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小麦不同播种方式(撒播、稀点播、条播、密点播)和两种密度下(1.2×10~5苗/亩和1.8×10~5苗/亩)的麦株叶片生长,分蘖生长与成穗,群体茎蘖消长动态,叶面积指数发展动态,群体干物质积累,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结果表明,密点播小麦容易控制密度能促进分蘖发生,有效分蘖期长,分蘖成穗率高,从而显著增加有效穗数,同时穗部性状不变劣,获得比其它播种方式较高的产量。此外.密点播小麦群体的茎蘖消长及叶面积指数发展动态较合理,干物质积累较多。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江苏省盐城市海丰地区机直播水稻的适宜播种量水平,以"南粳9108"和"淮稻五号"为供试材料,研究了两个播种量水平下的水稻分蘖发生数、成穗率及其对产量的贡献率。结果表明:随着播种量的增加,两个水稻品种的基本苗数、高峰苗数、收获穗数均明显提高,但成穗率和分蘖成穗数均呈降低趋势;不同叶位分蘖成穗对产量的贡献率大小排序依次是主茎2叶位3叶位1叶位4叶位5叶位。经综合考虑,为确保2、3叶位分蘖成穗,提高1叶位分蘖发生与成穗,提高海丰地区机条播水稻产量,每667m~2适宜播种量为8 kg。  相似文献   

9.
不同播种方式对小麦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田试验,设置人工撒播、条播、穴播等3个处理,研究不同播种方式对扬麦19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不同生育时期单位面积茎蘖数撒播最大,条播其次,穴播最小。不同播种方式小麦的最高分蘖数撒播最大,穴播最小,小麦的茎蘖成穗率撒播要明显小于条播和穴播。不同播种方式小麦叶面积指数,在小麦生育前期,撒播小麦叶面积指数较大,到生育中后期条播小麦较大。不同播种方式小麦产量,条播小麦的产量最高,单位面积产量分别比撒播和穴播增加3.0%和9.1%。条播使小麦产量增加,主要是因为条播显著增加了小麦的穗粒数,千粒质量对条播小麦产量增加的作用相对较小。在小麦生育前期,撒播小麦干物质积累较大,到生育中后期条播小麦较大。经济系数,条播小麦略低于撒播小麦和穴播小麦,处理间差异不明显。总体而言,生育前期撒播小麦茎蘖发生快,叶面积指数高,群体相对较大;生育中后期条播小麦群体结构更加合理,生长速度加快,叶面积指数较高,干物质累积量大,最终产量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0.
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宁粳1号和南粳44为供试水稻品种,选用旱育秧稀植、塑盘育苗抛栽、直播种植和湿润秧常规移栽4种方式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了水稻不同种植方式对水稻产量及其产量构成、生育进程、茎蘖动态、叶面积指数变化以及干物质积累等方面的影响.结果显示,旱育秧稀植方式群体生长协调、分蘖成穗率较高,生育进程合理,干物质积累量高,并表现出较高的产量水平和协调的穗粒结构;塑盘旱育抛栽方式生育进程相对较慢,分蘖发生量较大,分蘖成穗率有所下降,物质积累及产量水平次于旱育稀植方式;直播种植方式全生育期大幅缩短,生育进程虽然有所加快,但拔节期、抽穗期和成熟均明显后延,对于生育期相对较短的品种南粳44仍表现出较高的产量水平,而品种宁粳1号的产量有大幅降低,其高峰苗后延,有效成穗率低;湿润秧常规移栽方式分蘖成穗率相对较高,生育进程合理,但产量水平略低于旱育秧稀植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