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对已有资料的分析,从芸薹属作物分子连锁图的现状,芸薹属人笔准备科研究以及重要农艺性状的分子标记等方面,概述了芸薹属作物分子标记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已有资料的分析 ,从芸薹属作物分子连锁图的现状 ,芸薹属作物比较作图研究以及重要农艺性状的分子标记等方面 ,概述了芸薹属作物分子标记的研究进展 ,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芸薹属蔬菜作物的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再生体系的建立、转化方法、导入的外源基因以及植物基因型等方面介绍芸薹属蔬菜作物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并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4.
芸薹属作物开花相关性状的遗传和分子标记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芸薹属作物的抽薹时间和开花时间是两个与商品性关系重要的数量性状。从模式植物拟南芥春化的分子机理、芸薹属作物抽薹开花期性状的遗传学研究与分子标记研究以及芸薹属作物抽薹开花期QTLs的研究等几个方面,综述芸薹属作物抽薹、开花期等数量性状的研究进展,为今后从事相关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用已知的拟南芥抗病性基因的8对引物对60个芸薹属作物和1份拟南芥品系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除GPA1,PR1外,其他6对引物的同源片断都被检测到。其中与Atox1,BGL2,RPS2及PG11四个基因同源的片断检出率较高,分别为62.5%,94.7%,87.5%及100.0%。用这些同源片断估计了甘蓝型油菜抗耐菌核病材料中油821、中R783、中R888、宁RS-1之间的遗传距离。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中R783与中R888的遗传距离较近,为0.0323。中R783,中R888与宁RS-13个抗病品系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1007。这3个品系与中油821的遗传距离为0.2463,与拟南芥的遗传距离为0.4979。由于籍以进行聚类分析的遗传标记是与抗病有关基因同源的DNA序列,因此,4个甘蓝型油菜抗病品系间的遗传距离应当或多或少反应了它们之间在抗病性遗传基础上的差别。从61份DNA样品中扩增出与BGL2和RPS2同源的多态性片断的数据合并作聚类分析,在这两个基因同源序列的多样性上,芸薹属作物与拟南芥相似性为44%,60份芸薹属作物供试材料在56%的水平上聚为一类。在相似性为70%的水平上可将这些材料分为5个组:I.包括1个黑齐品种和所有参与测试的6个甘蓝,1个埃芥品系和23个甘蓝型油菜品种。II.1个埃芥品系和14个甘蓝型油菜品种。III.有7个甘蓝型油  相似文献   

6.
DNA分子标记已广泛应用于植物遗传连锁图谱构建,烟草分子标记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始于2001年,已经构建了4张SSR分子标记遗传连锁图。较高密度的分子图谱能有效地应用于烟草不同栽培类型若干数量性状的基因定位、基因图位克隆、比较基因组学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研究。因此,进一步构建烟草不同栽培类型高密度的遗传连锁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综述了近年来芸薹属作物一些重要农作物农艺性状的分子标记进展情况,如抗病基因的分子标记、芸薹属生殖相关和芥子油苷有关的基因标记以及其它农艺性状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8.
从高频再生体系的建立、农杆菌的侵染方法、导入外源基因等方面综述了芸薹属作物的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并对研究中存在的再生成苗、转化率低和筛选方法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罗延青  李劲峰  俎峰  李鹏  王敬乔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162-19163
对芸薹属作物上发生的根肿病致病机理、抗性遗传基础以及病害防控进行了综述,为根肿病的抗性遗传规律研究及抗病育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分子遗传标记是建立遗传连锁图谱的基础 ,也是探索动物遗传的分子机理及克隆未知基因的基础。未来将是以基因组为基础的生命科学 ,而分子遗传标记是进行基因组研究的向导和路标。微卫星(Microsatellite)是指以少数几个核苷酸 (一般为 2~ 4bp)为单位多次串联重复的DNA序列。微卫星具有十分丰富的多态性[1] ,杂合度最高可达 1 0 0 % ,每代变异超过 2 % [2 ] 。微卫星分析可以提供分辨率达一个碱基对差异的信息[3 ] ,且等位基因的条带易于识别和解释 ,能够比当前所有的分子标记带来更多的信息量[4 ] 和信息质量 ,非常适用…  相似文献   

11.
绿豆高密度分子遗传图谱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绿豆基因组SSR、EST-SSR、STS和普通菜豆基因组SSR等标记构建绿豆遗传连锁图谱,为绿豆重要性状相关基因的定位、克隆及分子标记辅助选育新品种等研究搭建技术平台。【方法】利用澳大利亚引进的Berken(高感豆象绿豆栽培种)× ACC41(高抗豆象绿豆野生种)及其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ed line,RIL)群体,对6 686对引物进行PCR扩增及多态性筛选,包括6 100对绿豆基因组SSR、149对EST-SSR、13对STS和424对普通菜豆基因组SSR引物,将亲本间多态性引物,进一步分析重组自交系群体。结合前期研究的分子标记数据,利用Mapmarker/Exp 3.0软件构建遗传图谱,并设置LOD≥3.0,最大图距50.00 cM。用Joinmap 4.0软件进行图谱整合。【结果】用2个亲本共筛选了6 686对SSR引物,共有3 691对引物有稳定的扩增产物,得到有多态的引物有588对。其中,通过磁珠富集法开发的绿豆SSR引物6 100对,有效扩增3 459对,有效扩增率56.7%,得到多态性引物559对;通过转录组测序开发的绿豆MGCP引物149对,有效扩增126对,有效扩增率84.6%,得到多态性引物21对;通过磁珠富集法开发的菜豆SSR引物424对,有效扩增97对,有效扩增率22.9%,得到多态性引物6对;绿豆STS引物13对,有效扩增9对,有效扩增率69.2%,得到多态性引物2对。表明不同来源和种类的SSR引物在RIL群体亲本中的有效扩增率有明显差别,绿豆EST-SSR引物(84.6%)最高,绿豆STS引物(69.2%)和SSR引物(55.7%)次之,菜豆SSR引物(22.9%)最低。获得一张含有585个标记(499个SSR标记、74个RFLP标记、9个STS标记和3个RAPD标记)的绿豆遗传图谱,图谱总长732.9 cM,包括11个连锁群,每个标记间的平均距离为1.25 cM,平均长度为66.63 cM。每个连锁群长度为45.2-112.8 cM,每条染色体上面的标记数为35-92个,平均53.18个。标记位点数最多的连锁群LG1含92个标记,长度为112.8 cM;标记位点数最少的连锁群LG11仅含有35个标记,长度为48.7 cM。对图谱的585个标记位点进行χ2测验,在P<0.05和P<0.01条件下,分别有79个和151个标记表现为偏分离,占总标记位点数的39.3%。【结论】构建了一张目前国内外发表的标记数最多、密度最高的绿豆遗传连锁图谱。  相似文献   

12.
A F2 mapping population was developed by crossing a Chinese cabbage-pe-tsai variety CC156 and an oil type Rapid cycling RC144 which were different from each other in morphology, maturity, self-compatibility, plant height, etc. Using 244 AFLP markers a map was constructed containing 10 main linkage groups covering a total distance of 857 cM,corresponding to 3.5 cM per marker. Length of linkage groups varied from 43 to 125 cM and the number of AFLP markers linkage to each group ranged from 7 to 41.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分子标记技术及统计分析方法的迅速发展,许多作物已构建了较为饱和的分子遗传连锁图谱,利用这些图谱已定位了很多重要性状的 QTL。综述了近年来花生分子遗传图谱构建以及重要性状的 QTL定位研究进展,包括花生野生种、栽培种、栽培野生种间分子遗传图谱的构建,以及抗病性、产量、品质、形态和生理等性状的 QTL定位,并对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王磊  王龙  薛华柏  李秀根  李疆 《中国农业科学》2016,49(12):2353-2367
【目的】利用已公开发表的梨和苹果的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引物以及从梨转录组开发的SSR引物构建本研究作图群体的遗传连锁图谱,为后期梨重要性状QTL定位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奠定基础。【方法】以西洋梨品种‘红茄’(Red Clapp Favorite)为母本,东方梨品种‘晚秀’(Mansoo)为父本,构建F1代作图群体。将所选用的SSR引物在亲本和4个子代个体进行PCR扩增,初步筛选出扩增结果符合JoinMap 4.0软件中“CP”作图模式要求的引物,随后在F1群体中检测,选用JoinMap 4.0软件对分离数据进行连锁分析,分别构建亲本的连锁图谱。以双亲图谱在各连锁群上的同源标记作为锚定位点,对双亲图谱进行整合。【结果】利用PCR技术对不同来源的共909对SSR引物(526对梨和283对苹果公开发表的SSR引物,从梨转录组开发的100对SSR引物)进行初步筛选后,发现来自苹果的SSR引物有效扩增片段的比例和多态性均较低,而来自梨和梨转录组开发的SSR引物相对较高。筛选出207对符合作图要求的SSR引物在群体中扩增,构建亲本的连锁图谱。母本图谱中的141个标记分布在17个连锁群上,总长度757.34 cM,标记间平均5.37 cM;父本图谱中的153个标记分布在19个连锁群上,总长度1 149.43 cM,标记间平均7.51 cM。【结论】对不同来源的SSR引物构建的双亲连锁图谱进行整合,最终得到一张由186个SSR标记,覆盖基因组长度1 125.33 cM的整合图谱。  相似文献   

15.
作为蔬菜、饲料及观赏植物,甘蓝类作物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的快速发展,甘蓝类作物的分子育种研究也取得了重要进展。概述了分子标记辅助育种、转基因育种和分子设计育种在甘蓝育种中的应用和取得的进展,分析了现阶段甘蓝类作物分子育种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为甘蓝类作物分子育种研究提供理论及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6.
芸薹属蔬菜分子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近年来芸薹属蔬菜的分子育种研究进展,包括种质资源研究、分子遗传图谱构建及重要农艺性状的分子标记,重点综述了抗病性、抗逆性和品质等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并讨论了我国今后芸薹属蔬菜分子育种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西瓜遗传图谱构建及果实相关性状QTL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传奇  高鹏  栾非时 《中国农业科学》2014,47(14):2814-2829
【目的】利用CAPS及SSR标记构建西瓜遗传图谱,对西瓜果实相关性状进行QTL分析,为西瓜果实性状改良、主效基因精细定位及克隆奠定基础。【方法】授粉后40 d对母本PI186490、父本LSW-177以及两者杂交获得的F2群体的果实进行采摘,对每个果实的果形指数、中心和边缘可溶性固形物、中心和边缘果肉硬度、果皮硬度、种子长度、种子宽度、种子厚度以及种子百粒重进行调查,将所得数据用软件SPSS19进行统计分析。通过Illumina HiSeq 2000高通量测序平台对两亲本材料进行基因组重测序,每样品产出10 G数据量,覆盖西瓜基因组20×以上,所得数据以已经发布的基因组数据为参考基因组,用bwa软件进行基因组组装,组装后利用Samtools软件进行SNP发掘,利用perl语言自编脚本提取SNP位点前后1 000 bp的序列,将SNP及其侧翼序列输入软件SNP2CAPS以转化为CAPS标记。在每条染色体上平均选取20个CAPS酶切位点,利用Primer Premier 5软件在突变位点上下游100-500 bp左右设计CAPS引物,进行PCR扩增和酶切检验,酶切产物用1%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SSR引物来源于前人发表文献,PCR扩增产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对所有分子数据进行卡方检验,在其中选择符合1﹕2﹕1比例的标记用于构建遗传连锁图谱。利用Mapmaker/Exp version 3.0软件构建遗传连锁图谱,用Group命令对标记进行连锁分组,标记数目少于8的连锁群用Compare命令进行排序优化,标记数多于8的连锁群用Try命令排序。绘制遗传图谱使用Map Chart 2.1软件。QTL分析运用QTL Network 2.0软件,利用置换测验做1 000次重复,临界阈值为P=0.005,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在每条染色体上以1.0 cM步行速度在全基因组范围内扫描,分析QTL加性效应和上位效应。【结果】本遗传连锁图谱共包含16个连锁群,涉及CAPS标记87个,SSR标记9个,覆盖基因组1 484.3 cM,平均图距15.46 cM。利用QTL Network 2.0分析,检测到6个西瓜果实相关性状的8个QTL位点和1对上位效应位点,其中包括果形指数QFSI 1、中心可溶性固形物QCBR、中心果肉硬度QCFF、边缘果肉硬度QEFF、种子长度QSL各1个,种子宽度QSWD 1、QSWD 2、QSWD 3 3个;上位效应位点包括果形指数FSI 2、FSI 3。表型贡献率大于等于10%的QTL有6个,可解释11.7%-18.8%的遗传变异。【结论】以CAPS标记为主要标记构建西瓜遗传图谱,并且定位了控制西瓜果实相关性状的8个加性QTL与1对上位性QTL,可用于进一步精细定位与克隆西瓜果实优良性状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