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为了解杂交小麦研究进展,进一步为小麦杂种优势利用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通过查阅国内外与杂交小麦研究的相关文献资料,总结杂交小麦的基础和应用研究进展。【结果】通过对杂交小麦多年的研究与应用,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同时利用形成的三系法、化杀法、两系法和核不育法杂交小麦生产体系,选育和审定了一系列的杂交小麦品种,特别是两系法杂交小麦,得到了推广应用。【结论】虽然杂交小麦的应用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在基因发掘和机制解析方面仍存在明显不足。在生产应用上,也与水稻和玉米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加强杂交小麦研究对基础和应用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采用化学杂交剂(CHA)配制杂交种是当前利用小麦杂种优势的主要途径之一。近年,河北省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协作组开展了小麦化杀制种研究,在乙烯利化学杀雄技术基础上加工改造,开发出冀化1号(ES)和冀化2号(EK)两种化杀改进剂,并  相似文献   

3.
由湖南省科委下达的重点研究项目,我院何觉民讲师主持的“两系法利用小麦杂种优势技术研究”,于4月14~16日在长沙通过鉴定,由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庄巧生等20名著名专家教授组成的鉴定委员会,在听取了研究人员的汇报,考察了田间试验材料并进行了质疑和讨论后一致认为:小麦光温敏不育材料的发现及其优良不育系的选育系国内外首创,为我国运用两系法配制杂交小麦,利用杂种优势,开拓了新途径,对发展我国小麦育种理论和展示  相似文献   

4.
研究简讯     
9个化杀杂交小麦组合RAPD指纹图谱分析AnalysisofRAPDFingerprintinginNineCHAHybridWheat杂种小麦是提高小麦单产的一个重要途径,强优势组合亲本选配与杂种优势预测又是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的关键。目前,杂交小麦强优势组合亲本的选配都是依据农艺性状的观察以经验而定,这需要大量的田间工作和较长的时间。本研究通过对9个化杀杂交小麦组合RAPD指纹图谱的分析,试图在分子水平上,研究RAPD技术在杂交小麦亲本选配及杂优预测中应用的可能性。试验材料分别为93繁17×白玉…  相似文献   

5.
杂种小麦是提高小麦单产的一个重要途径,强优势组合亲本选配与杂种优势预测又是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的关键.目前,杂交小麦强优势组合亲本的选配都是依据农艺性状的观察以经验而定,这需要大量的田间工作和较长的时间.本研究通过对9个化杀杂交小麦组合RAPD指纹图谱的分析,试图在分子水平上,研究RAPD技术在杂交小麦亲本选配及杂优预测中应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1992年中国在国际上率先报道育成小麦温光敏两用核不育系,这是近40年来世界杂交小麦研究的一个里程碑。在过去10年中,中国温光敏两系法杂交小麦在不育系、强优势组合、制种等关键技术研究方面均取得了重大进展,温光敏两系杂交小麦在长江上游麦区正逐步走向大面积生产,该技术体系已成为目前进展最快、最有发展前景的小麦杂种优势利用途径之一。本文总结了温光敏两系法杂交小麦关键技术研究的主要进展,同时对该技术体系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及解决办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西南农业学报》2006,19(B09):F0003-F0003
基于温光敏雄性核不育系的两系法杂交小麦是我国独创的小麦杂种优势利用新途径。云南省农科院粮作所以重庆C49S-87为基础,通过14年的研究与实践,转育了突破性的第二代温光敏核不育系K78S等,以此建立了成熟、稳定、实用的温光敏两系杂交小麦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8.
种植两系法杂交水稻是提高粮食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最有效方法。当前,我国两系法杂交水稻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安徽、湖北、湖南等省的两系法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已超过三系法杂交水稻。随着水稻两系法杂种优势利用研究的不断深入,两系法种子生产技术的不断完善,两系法杂交水稻对我国粮食安全将作出更为重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杂种优势利用的三系法和两系法的优缺点以及一系法的前景展望,分析了当前杂种优势利用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杂种优势利用新途径的拓展和探索做了简要的概述。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两系法杂交小麦育种研究的现状,针对限制两系杂交小麦大面积生产应用的主要因素,从提高杂种优势幅度、保证制种纯度、降低杂交种生产成本、提高杂交F1的恢复度等方面进行探讨与分析,并对两系杂种小麦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新型小麦化学杀雄剂津奥啉使用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小麦化学杀雄杂种优势利用是指通过化学杂交剂(Chemical Hybridization Agent)等生长调节剂的作用直接杀伤或抑制小麦雄性器官的生活力,从而造成生理上的不育,阻止小麦自花授粉,使其接受外来花粉产生杂交种,实现杂种优势利用。与三系法相比,除具有操作简单、去雄彻底、便于亲本组配等优点外,还能避免“三系法”在亲本转育过程中丢  相似文献   

12.
我国杂交小麦的研究起步较早,且有三系、两系之分。就目前来说,三系大都难于配套,且成本高。两系制种,又分不育系(光温敏)制种和化杀制种两种,光温敏不育系制种,母本受温度、光照影响较大,用起来风险性大而且需要异地制种,增加杂交种成本。而化杀制种,是目前较简捷的杂种优势利用途径,而且亲本选择自由度大,制种程序简单、经济,近几年发展较快。但化杀制种中化杀剂的选择和使用很关键,我们选用SC2053化杀剂,并对其喷施效果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1 材料方法试验在本所试验地进行,选用化杀亲本(母本)18个,父…  相似文献   

13.
水稻光敏核不育两系法杂种优势利用是国家(?)863(?)高新技术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它与当前生产中应用的“三系”法杂种优势利用相比,具有恢复谱广,配组自由,不育系遗传背景丰富和种籽生产简化等优点,因此突破两系法杂种优势利用,必将把沈阳的水稻生产推到一个新阶段。自1989年我国南方光敏核不育系的育性出现低温结实现象,一部分人认为不可能选育出  相似文献   

14.
小麦化学杂交剂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麦化学杂交剂的应用研究李巧云,关欣(新疆农科院粮作所,乌鲁木齐,830000)1小麦化学杀雄研究概况杂种小麦在产量、品质、生理生化特性和农艺性状等方面普遍存在优势,其中产量优势尤为明显。利用杂种优势是解决小麦高产、超高产育种的主要途径之一。生产杂种...  相似文献   

15.
化杀杂种小麦F1代优势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化杀杂种小麦组合0004Rd/84129d3,2015/NC332,332d/分33和332d/84-1F2的主要农艺性状与其双亲,F1,对照品种和4个杂种F2组合之间的相互比较分析,结果表明,332d/84-1的化杀杂种F2具有抽穗期较早,扬花持续时间短,株高间分离程度较低,穗长均匀,成穗率较高的特点,产量也表现出较高的杂种优势,相对于其它3个化杀杂种F2来讲,是一个较好的组合,可利用于大  相似文献   

16.
小麦高温物理杀雄是近几年发明和不断完善的一项用于小麦杂交制种的新技术。其原理是根据小麦雄性器官比雌性器官对高温反应更为敏感的生理特性,采用塑料薄膜棚罩小麦进行一定程度的高温处理,使其达到既彻底杀雄又对雌性及其它器官无较大的影响,本技术用于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的制种不受品种材料的限制;对植株无副作用,无污染残毒;简便易行易于掌握,并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7.
水稻化学杀雄利用杂种优势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省于1971年起开展了水稻杂种优势利用中“化学杀雄”方法(简称“化杀”法)的研究。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在各级党委的领导下,我们以阶级斗争为纲,坚持社会主义大协作,大搞科学实验群众运动,在较短的时间里取得了较大的进展。1975年,全省“化杀”杂种田面积仅有60亩,1976年“化杀”制种田和杂种示范田分别达到了5万亩左右。生产实践证明,“化杀”的水稻杂种优势是显著的,其杂种一代一般比当地当家种增产20%以上;某些优势组合(如珍珠矮×科661、黎明×大粒珍珠矮、钢枝占×德庆大占等)的杂种二代还能增产10%以上,这说明了“化杀”法是利用水稻杂种  相似文献   

18.
利用化学药剂进行杀雄,创造生理性雄性不育材料,并用来配制杂种,是谷类作物杂种优势利用的一个新途径。我国已在水稻、小麦等作物上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几年来,我们在省科技局的统一领导下,开展了利用乙烯利进行小麦化学杀雄方面的研究,相继配制了杂种,在一定面积上进行了试验示范,出现了一些有希望的高产组合,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现将我们的研究结果,结合其他单位的资料,对利用乙烯利进行小麦化学杀雄的影响因素、机理和制种技术等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应用抗除草剂基因型谷子实行两系法杂种优势利用的新途径ANewWayofUsingHerbicideResistantGeneonHybridUtilizationinFoxtailMilet利用谷子高度雄性不育系,通过两系法已在中国育成了强优势组合1...  相似文献   

20.
我国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的形势,任务和发展前景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从育种上讲,杂交水稻育种可以分为三系法、两系法和一系法三个发展阶段;从利用杂种优势水平来看,杂交水稻育种可以分为品种间、亚种间和远缘杂种优势利用三个发展阶段。与三系法比较,两系法具有配组自由、种子生产成本低、无不育细胞质负效应、易转育新不育系等优点。迄今为止,我国已育成20多个通过省级鉴定的实用光温敏核不育系,7个通过省级审定的两系法杂交稻组合,解决了低温敏不育系繁殖产量低而不稳的难题,实施了光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