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旅游资源的科学评价以及乡村旅游资源个性特征的深度挖掘,是确保贵州乡村旅游成功开发的重要条件。该文以贵州省的典型自然乡村旅游地——十里桃花江旅游区为例,在对其旅游资源进行科学评价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其乡村旅游资源特色与特征,提出十里桃花江旅游区旅游开发战略构想,以期推动整个贵州省乃至全国乡村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对壶瓶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旅游资源进行调查和分类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其森林旅游资源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壶瓶山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和环境质量所占分值较大,保护区旅游资源区位较好,但其外部交通、基础服务设施等开发建设条件比较薄弱,导致知名度和游人规模不大.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壶瓶山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持续发展的调控对策.  相似文献   

3.
吴爱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9):5380-5381,5462
介绍了满城县旅游资源的概况,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利用层次分析法选取资源价值、开发条件、管理条件3个方面的13个评价指标,对满城县旅游资源进行系统的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满城县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对七星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调查的基础上,根据七星河自然保护区的实际情况,对其旅游资源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最后根据评价结果,对保护区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提出4点建议,旨在为七星河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有利依据。  相似文献   

5.
李国庆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17):176-177,203
以安徽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园区为研究对象,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从基础条件、服务管理和功能3个方面选取18个相应指标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资源进行综合评价,同时依据评价结果提出相关对策,为安徽省休闲农业旅游资源的合理规划和科学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蔡佩瑜  曾芳芳 《乡村科技》2020,(8):20-21,23
本文以福建省晋江市深沪镇为研究对象,从生态资源、旅游资源、经营管理、开发条件4个方面分析深沪镇乡村旅游开发条件,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生态振兴背景下深沪镇乡村旅游发展对策,如重点建设具有显著竞争优势的生态旅游项目,强化政府领导、健全机构配置,优化旅游环境、筹集资金深入进行生态建设,以促进晋江市深沪镇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7.
胡粉宁  丁华  郭威 《安徽农业科学》2011,(17):10537-10538,10586
从乡村旅游资源的概念入手,分析了陕西省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对其乡村旅游资源进行全面普查,从而对包括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7个主类进行类型结构及数量、质量评价,并从乡村旅游资源的地域分布角度,对其分布组合进行评价。总结了陕西省乡村旅游资源的特色与优势,认为旅游资源总量丰富、类型多样、级别较高;乡村人文旅游资源占有绝对优势,具有开发潜力;民俗文化类人文旅游资源突出,地域分异明显;乡村自然旅游资源具有较强的地域特点;资源组合状况良好,各资源区特色突出。以期为陕西省乡村旅游资源开发、规划和保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海口市乡村休闲旅游资源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应用旅游资源评价体系对海口市整体乡村休闲旅游资源和单体旅游资源分别加以评价,得出海口市整体乡村休闲旅游资源属于优良级旅游资源,总体上具有可观的开发前景的结论,并提出了海口市开发乡村休闲旅游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西南民族地区自然景观独特,气候条件优越,动植物资源丰富,民族文化浓厚,是开发康养旅游产业的良好区域。本文以贵州茂兰自然保护区为例,结合保护区的资源优势及当地的实际情况,运用PPP等模式在茂兰自然保护区开发康养旅游产业。乡村康养旅游的发展,不仅保护利用了当地的生态资源,更是给当地带来极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助力当地的乡村振兴,对民族地区的人类文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西昌市乡村旅游资源定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金银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6080-16082
采用国家标准资源评分法和层次分析法对西昌市乡村旅游资源进行定量评价,得知西昌市乡村旅游资源类型丰富且资源价值高,属优良级旅游资源。为合理开发乡村旅游提供科学量化的评价。  相似文献   

11.
以黑龙江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部分工作人员(30人)为样本,以调查问卷和小型座谈会的方式,对保护区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保护区的相关情况、湿地保护法律法规及相关规章制度等进行调研。深入分析调研数据认为:黑龙江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整体管理水平较高,但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依据黑龙江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现状,并结合中国对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政策有待日趋完善的现实,从不同层面提出了自然保护区管理的改进策略,认为:保护区需要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工作人员的培养,保护区需要发展多元化经济,国家急需出台湿地保护法律法规并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如出台全国性湿地资源保护法、拓宽湿地保护中的公众参与渠道、明确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清晰湿地资源权属等),相关部门需要增加湿地保护资金的投入。  相似文献   

12.
李喜梅  任军辉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5432-15433,15439
介绍了太白山自然保护区自然景观资源和人文罱观资源的优势,旨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适当开发旅游资源,为该区生态旅游的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对江西省西南部的井冈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分析,揭示了其旅游价值,提出了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14.
广东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地调查,运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对广东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资源进行综合评价;选取旅游资源质量、区域环境质量、旅游开发潜力和旅游开发协调度为综合评价因子,筛选出17个与保护区生态旅游密切相关的项目评价因子,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结果显示,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旅游资源质量、区域环境质量、旅游开发潜力和旅游开发协调度均为优良等级,综合评价得分为84.4,等级为优,说明广东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资源具有很高的景观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15.
运用SWOT分析法对三江口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三江口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同时存在知名度不高、基础配套设施不够完善、社区参与性不高、竞争激烈等困难。在SWOT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三江口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的若干建议,以促进三江口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对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开发价值进行定性评价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了定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标度法确定各个因子权重,并对各个因子进行模糊打分,通过计算因子权重与因素值的乘积加权和得到旅游资源综合开发价值的量化结果,据此,提出了鄱阳湖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开发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7.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是旅游学中最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根据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选择浙江天目山和陕西佛坪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案例地,运用实地调查、数据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发现不同旅游生命周期阶段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及态度存在显著差异。与处于发展阶段的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居民相比,处于参与阶段的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居民对旅游的支持度更加强烈。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居民对旅游社会效益的感知显著高于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居民,但是环境冲击和社区人际关系冲击方面的感知则正好相反。这反映了两地居民由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对旅游带来的消极影响有着不同的忍耐度。最后,还探讨了影响保护区居民旅游支持度的机制,发现在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感知显著提高了居民的旅游支持度,环境冲击感知和社区人际关系冲击的感知则是显著负向的;而在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居民的社会效益感知和环境冲击感知并没有产生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宝天曼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及其景观质量评价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采用国家相关规范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从旅游资源的类型结构、规模结构和质量结构等方面对河南宝天曼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的景观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宝天曼50个旅游资源单体中,属于景段的有4个,属于景元的有46个;其中气候生物类景元占32.5%,地文景观类景元占26.1%、水文景观类景元占19.6%,历史遗产类景元占10.9%,说明宝天曼自然保护区的旅游资源以生物、地文、水文景观资源为主.  相似文献   

19.
社区生态旅游有利于增强保护区社区的自我发展能力,促进旅游社区的可持续发展。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天宝岩自然保护区及周边社区的生态旅游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发现天宝岩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开展中,社区参与程度较低,旅游收益不明显,保护区缺少引导群众自觉参与资源保护的激励机制。鉴于此种情况,提出一些有效措施,以促进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