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 李克强总理在与相关专家座谈中强调,“推进新型城镇化,就是要以人为核心,以质量为关键,以改革为动力,使城镇真正成为人们的安居之处、乐业之地”.  相似文献   

2.
该文介绍了九华新区新型城镇建设的基本情况和发展现状,分析了新区建设中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对策。主要包括:科学规划、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强化管理、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以人为本,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等。以供交流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9):195-197
新型城镇化是中国城镇化发展的方向。从供给侧发力释放新型城镇化蕴藏的巨大内需潜力,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持久强劲动力。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就是围绕以人为本建设新型城镇,优化新型城镇产业结构,实现新型城镇的产业转型与升级而宜业乐业;通过社区营造形成新型城镇社区而宜居安居,培育新型城镇的内在成长动力。加强教育资源的供给与改革而助建设主体成长发展,为新型城镇持续发展输送智力保障。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现状的分析,发现河南省城镇化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城镇化发展速度受到产业水平的限制等问题,据此提出大力推进河南省城镇化发展,实现城镇化发展驱动力的转变,夯实城镇化质量发展的经济基础,以产业集聚带动新型城镇化发展,以人为本为核心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制度创新,增强新型城镇的品牌效应等。  相似文献   

5.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4,(9):181-183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城镇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城镇数量日益增加,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城镇人口加速集聚,对山东省未来的城镇化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对山东省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现状做出阐述,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山东省新型城镇化所面临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四个方面做出分析,希望能够对山东省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提供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正>本刊讯"第五届园冶高峰论坛暨亚洲园林大会"的重量级分会场--新型城镇化与生态城镇高峰论坛于北京时间2015年3月21日在北京新大都饭店隆重举行。国内外多位园林大师、专家学者、知名企业负责人、知名设计师等,共计五百余人参会。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的战略部署,对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新形势下风景园林行业的发展思路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7.
青岛市新型城镇化道路具有一定示范效应与借鉴价值。通过SWOT分析明确青岛市新型城镇化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而提出青岛市新型城镇化的推进路径。青岛市未来新型城镇化的推进要更加重视内涵式发展,充分发挥城镇空间布局的优势,借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深化户籍和土地制度等重点领域改革,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供给。  相似文献   

8.
三江平原垦区城镇化特征和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垦区的城镇化是一种特殊的城镇化类型。以三江平原垦区城镇宝泉岭、红兴隆、建三江和牡丹江管理局为研究对象,从产业结构、城镇工业和服务业、人口集聚与就业结构等关键要素,分析了垦区城镇化演变过程以及现状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垦区城镇化的发展思路和应对策略:(1)推进城镇化发展由追求规模扩张向提升质量转变,着力加强城镇功能建设;(2)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同时,更要加快从现代农业向新型工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转型,加速非农产业向城镇集中;(3)建立健全城镇化推进的内在机制,由政府主导向政府、市场、社会三方合力转变;(4)促进城镇化制度创新,为垦区城镇化发展扫清制度障碍。  相似文献   

9.
《天津农业科学》2016,(1):42-46
新型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推进城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本文从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内涵和三门峡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出发,指出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成因,针对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发展新型城镇化需要"城市品牌、县域纽带、特色城镇和美丽乡村"四种发展战略,并给出切实可行的战略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是扩大国内需求的战略重点,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以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建设为例,依据其在建设中取得的成效,通过分析,提出了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路径建议:建设温馨小镇,改善人居环境;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体制创新,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城镇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人的城镇化。  相似文献   

11.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地理位置和城镇化模式的不同,福建省城镇化区域差异较为明显。基于2005—2012年福建省9个地级市的统计数据,运用泰尔指数测度了2005—2012年内闽东南和闽西北2个区域间及区域内城镇化水平的差异度。结果表明,虽然福建省的城镇化水平区域总差异和两大区域内差异大致上都呈现出不断缩小的趋势,但两大区域内差异,尤其是闽东南区域内部差异在总差异所占比重最大。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中国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现象及其带来的挑战入手,分析了城市化与中国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的关系。传统城市化过程中长期以劳动力转移为主而带动的老年人口有限,提高了农村人口的老龄化程度,影响城乡统筹发展,这种人口转移方式是形成老龄化城乡倒置的主要原因。同时,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又会对城市化本身产生影响,它不仅影响到城市化水平和速度,而且影响到城市化的质量。要缓解这种状态,必须走新型城市化道路,转变城乡人口转移方式,融合城乡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福建农村发展差异,如福建与其他省(市)差异、福建农村区域间差异、福建农村个体间差异,这决定了其新农村建设不同,并就福建新农村建设的起点、重点和途径等进行差异性分析,提出了福建新农村建设的差异化战略,即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推行工业化与城镇化。  相似文献   

14.
本文旨在研究长江经济带各省市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耦合协调度,提出建议以期对新时期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促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有所帮助.基于2008—2017年长江经济带相关数据,计算长江经济带各省市人口与土地城镇化指数,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实证检验长江经济带各省市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协调发展度,以此来综合评价城镇...  相似文献   

15.
乡村与城镇是不可分割的,有着相互促进的作用,两者之间的关联紧密,因此,构建耦 合机制可行且必要。基于当前现状,构建了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之间的耦合机制:基于当前 的现况:城镇化面临着缺乏土地和资源利用不合理的情况,这对城镇化进程造成了严重的阻碍; 而乡村振兴则面临着城镇与乡村之间的体制存在严重的壁垒以及资源的短缺和利用不合理,这 些问题的存在也导致乡村振兴不能够实现战略发展。但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之间存在内在 逻辑的关联性,为解决战略进程中的问题、实现乡村和城镇的协同治理提供了条件。一方面,新 型城镇化是乡村振兴的助推器,其关键在于通过促进城乡资源要素自由流动、合理配置,引导人 才、资源、技术等延伸至农村,补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推动乡村发展与全面振兴;另一方 面,乡村振兴战略为解决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所面临的“大城市病”、环境问题等提供了重要 途径。  相似文献   

16.
运用中等分辨率成像光谱仪( MODIS)遥感植被指数数据,利用趋势线分析法和小波分析方法对福建省近年来的植被覆盖时空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省近11 a来整体植被覆盖较好较稳定,但沿海人口较密集、城镇建设拓展较快的区域及沿海的岛屿植被覆盖较低;归一化比值植被指数( NDVI)最高值出现在8-9月,最低值出现在3月;时间尺度为12个月的年内生长季与非生长季NDVI值变化最明显;福建省年平均NDVI值、生长季平均NDVI值、非生长季平均NDVI值在2003年之前呈增长趋势,之后转为下降趋势,2005年总体上达到最低值,随后缓慢上升;福建省植被增加显著的区域是龙岩西北部、漳州东南部及莆田中部,植被覆盖状况显著变差区域是福州市区、莆田、泉州、厦门沿海城镇区域。  相似文献   

17.
新型城镇化对乡村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以新疆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究新型城镇化如何影响乡村经济发展对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运用2004—2017年新疆15个地、州、市的面板数据,在详细梳理城镇化对乡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内在机制的基础上,构建了新型城镇化和乡村经济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面板模型、GMM估计方法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城镇化对乡村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探讨其内在机制。结果表明,2004年到2017年新疆新型城镇化和乡村经济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新型城镇化综合得分从0.341上升到0.610,乡村经济发展综合得分从0.343上升到0.516,但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北疆地区乡村经济发展和新型城镇化水平优于南疆地区,且南北疆的差距呈拉大趋势。总体来说,城镇化对乡村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北疆地区城镇化对乡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要强于南疆地区。新疆新型城镇化主要通过推动农业劳动力转移、农业技术进步、提升农地集约化利用来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基于此,提出系统规划,坚持两大战略协调驱动,积极构建城乡要素自由流动体制机制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北京市顺义区通过科学规划、创新思路,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引领为方针,统筹城乡一体化,促进产业、人口、土地、环境协调发展,在推进新型城镇化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取得了卓有成效的经验,具有借鉴意义。本文研究了顺义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主要做法,提出城镇化发展过程中要注重以人为本、产业先行,科学制定发展规划,资源有效利用,生态环境治理,民生改善以及城乡统筹发展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耕地集约利用与新型城镇化的协调发展对于推动乡村振兴和城乡统筹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福建省9个设区市为研究对象,构建耕地集约利用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灰色关联度模型,定量评价2008—2018年两系统各要素间的耦合关联程度。同时运用熵权TOPSIS模型和耦合协调发展度模型,研究二者的综合发展水平及其耦合协调发展水平时空特征。结果表明:耕地集约利用与新型城镇化的关联度为0.761,达到较高关联,耕地集约利用为新型城镇化提供发展动力,新型城镇化为耕地集约利用提供要素支持;新型城镇化水平呈逐年上升趋势,而耕地集约利用水平保持稳定;两系统的耦合度先上升后下降,耦合度阶段总体上由中度耦合进入高度耦合,空间分布上呈现出由东西高南北低到南北高中间低演变的特点;二者的协调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态势,协调发展等级由轻度失调衰退过渡为勉强协调发展,空间上主要表现为东高西低的分布格局;相对发展程度状况呈现出耕地集约利用滞后的发展态势。因此,福建省应在现有的资源禀赋上科学投入,以提高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均衡新型城镇化发展差异,完善制度配套,推动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以滨海城市青岛为例,阐述了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绿化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并就园林植物景观的营造及地域特色的保持等方面进行了论述。认为地域性的植物景观在改善城市生态和城市景观以及凸显城市特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城市化加速发展的今天,其重要性及带来城市景观新突破的可能性,是不言而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