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加勒比松林地土壤对凋落物的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保留凋落物和去除凋落物的加勒比松林的土壤特性,以了解凋落物对加勒比松林土壤的影响.与去除凋落物的加勒比松林相比,保留凋落物的加勒比松林林木平均胸径和平均树高分别增加了27%和12%,土壤的容重、土壤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和总孔隙度无显著变化.保留凋落物土壤的有机质、全N、全K、水解N含量比去除凋落物的加勒比松林...  相似文献   

2.
马尾松肉桂人工复层林土壤理化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马尾松肉桂人工复层林和马尾松单层林林地土壤理化性质进行测定分析,探讨复层林林地的立地效应。结果表明:马尾松肉桂人工复层林的土壤容重比马尾松单层林低,而土壤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和持水量却高于单层林;复层林的土壤有机质、全N、全P、全K、水解N、速效P、速效K、交换性Ca2+、交换性Mg2+等均比单层林高。显然,营造马尾松肉桂人工复层林能有效地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对马尾松人工林地力维护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加勒比松林分改造对土壤化学性质和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引入阔叶树种对加勒比松Pinus caribaea林进行林分改造,为科学经营加勒比松人工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一部分加勒比松林的株间和行间插种黎蒴Castanopsis fissa、大叶相思Acacia mangium、红桂木Artocarpus nitidus ssp.Lingnanensis和油茶Camellia oleifera(简称P1样地),在一部分加勒比松林的株间和行间插种荷木Schima superba、光叶山矾Symplocos lancifolia、竹节树Carallia brachiata和油茶(简称P2样地),同时,保留一块加勒比松林作为对照样地(CK)。在3个样地分别以五点取样法采集0~20和20~40 cm土层的土壤样品,用常规方法测定土壤的p H、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用比色法、磷酸苯二钠比色法和高锰酸钾滴定法测定过氧化氢酶酶、磷酸酶及脲酶活性。【结果】3个样地0~20和20~40 cm土层的土壤有机质、全氮、土壤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均为P2样地P1样地CK样地,0~20 cm土层的土壤养分含量均显著大于20~40 cm土层土壤;3个样地0~20 cm土层的土壤全磷含量均较低,全钾含量为CK样地P1样地P2样地;样地土壤的过氧化氢酶活性与p H及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钾和速效磷含量显著相关;磷酸酶活性与p H及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和全钾含量显著相关;脲酶活性与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显著相关。【结论】林分改造明显提高了森林的土壤肥力,且P2样地的树种组合模式优于P1样地,具有较好的土壤改造效果,可用于林分改造。  相似文献   

4.
宁化县紫色土区不同森林类型土壤理化性质差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宁化县紫色土区不同林龄马尾松人工林、杉木人工林及阔叶林3种森林类型为研究对象,在调查生长量及林下植被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森林类型土壤理化性质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紫色土区不同森林类型土壤非毛管孔隙度、毛管孔隙度、有机质、全N、速效K、有效P含量均呈下降趋势,而土壤容重呈上升趋势;随着林龄的增加,马尾松人工林土壤非毛管孔隙度、毛管孔隙度、有机质含量、全N含量及有效P含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杉木人工林则呈降低的趋势。就不同林分类型土壤化学性质差异而言,在中林龄阶段,土壤pH值及有效P含量表现为:马尾松人工林阔叶林杉木人工林,有机质含量及全N含量表现为:马尾松人工林杉木人工林阔叶林,速效K含量表现为:阔叶林马尾松人工林杉木人工林;在成熟林阶段,土壤有机质含量、全N含量、速效P含量表现为:马尾松人工林阔叶林杉木人工林,速效K含量表现为:阔叶林杉木人工林马尾松人工林。  相似文献   

5.
黄作舟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3):129-131,145
采用对比分析方法,对闽南马尾松纯林和马尾松林冠下套种木荷混交林进行改造试验。结果表明:马尾松林冠下套种木荷林分郁闭度、蓄积量,林冠层持水量、枯枝落叶层持水量、土壤层持水量,土壤容重、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通气度,自然含水量、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最小持水量,水稳性团聚体组成及土壤结构体破坏率,有机质、全N、全P、全K、水解N、速效P、速效K和pH值等指标均优于马尾松纯林。可提高林分生产力,增强涵养水源功能,提升土壤肥力,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闽南森林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华南地区3种典型人工林的土壤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华南地区木荷、湿地松和尾叶桉林的土壤物理性质、土壤养分、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种林地的土壤容重分别为尾叶桉林>湿地松林>木荷林,总孔隙度为木荷林>湿地松林>尾叶桉林,土壤毛管持水量分别为木荷林>尾叶桉林>湿地松林。木荷林地的土壤保水性和通气性相对较好,湿地松林的土壤通气性一般而保水性差,尾叶桉林地的土壤保水性一般而通气性较差。3种林地呈强酸性。木荷林地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全 N、碱解 N 和速效K含量最高。全P和速效P含量为尾叶桉林地 >木荷林地 >湿地松林地,而全K含量为尾叶桉林地 >湿地松林地 >木荷林地。木荷林地的土壤固氮菌和解磷菌数量最多,土壤脲酶、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较高,在3种林分中的综合土壤肥力最高。  相似文献   

7.
密度调控对油松人工林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2001年,在北京市延庆县营盘村附近中山,对保存密度为3 300株·hm-2的25 a生油松人工林设置27.3%、41.7%、48.5%和57.6%4个间伐强度的处理.4 a后,通过比较土壤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土壤酶的变化,探讨用土壤肥力评价间伐效果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土壤有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毛管孔隙度随间伐强度的增大而增大,非毛管孔隙度与间伐强度成反比.5种土壤酶活性、最大持水量和毛管持水量均以间伐强度48.5%时最大.碱性磷酸酶活性峰值均出现在4月,脲酶活性、有机质含量、速效钾含量、有效磷含量高峰值多出现在10月.脲酶活性谷值均出现在6月,多酚氧化酶、碱性磷酸酶谷值出现在10月.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碱性磷酸酶活性、脲酶活性、最大毛管持水量和毛管持水量可以作为油松林地土壤肥力评价的指标.用土壤肥力评价间伐效果可行、易测,25 a生保留密度3 300株·hm-2的油松人工林以57.6%左右的间伐强度土壤肥力维持最优.  相似文献   

8.
杉木人工复层林土壤理化性质变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在杉木人工林中套种阔叶树形成复层林后林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杉木人工林套种阔叶树形成复层林后,土壤的容重降低,在0-20 cm土层中下降了1.8%-3.3%,而土壤最大持水量、非毛管孔隙度、毛管持水量和最小持水量均增加,其中毛管持水量增加了1.4%-7.6%;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了2.9%-9.4%,全N、全P、水解N和速效K等营养成分含量也均有提高。可见,杉木人工林套种阔叶树后有效地改善了林地土壤的理化性质,维持了林地肥力。  相似文献   

9.
外源性氮和磷添加对藜蒴林土壤养分及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前全球性的氮沉降和施磷肥不断增加对森林土壤产生重要影响。藜蒴(Castanopsis fissa)是我国南方重要的用材树种之一,研究外源性氮和磷对藜蒴林土壤养分和生化特性的影响,可以为藜蒴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指导。针对广东省云勇林场一片立地条件相似的14年生黎蒴人工林进行为期2年的模拟氮和磷沉降,设置不施肥(对照)、施N肥、施P肥、施N+P肥4种处理,对应的氮和磷施用量分别为0,200 kg N,80 kg P and200 kg N+80 kg P(hm-2·a-1),每种处理有8个重复。结果表明,加N减少了土壤全P、全K和速效K含量,增加了土壤碱解N含量;加P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全N、全P、速效P和速效K含量,减少了土壤全K含量;加N+P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全N、全P、碱解N和速效P含量,减少了土壤全K含量。加N、加P和加N+P处理增加了土壤细菌、真菌数量及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加P处理还增加了土壤放线菌数量及土壤脲酶活性,加N+P处理也提高了脲酶活性。  相似文献   

10.
不同间伐强度经营对柳杉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不同间伐强度经营对柳杉人工林林地的影响,分析了对照、弱度间伐、中度间伐、强度间伐后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柳杉林土壤密度(0~20cm)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土壤最大持水量、最小持水量、毛管持水量、非毛管孔隙度、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0~20cm)排序均为弱度间伐>中度间伐>对照>强度间伐;柳杉林土壤全N、全P、全K、水解性N、速效P、速效K(0~20cm)变化规律均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而降低;弱度间伐、中度间伐对柳杉林土壤干扰影响较小,并有利于提高土壤含水能力和改善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11.
火炬松、湿地松和马尾松生长特点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试验林场对引进美国南方松——湿地松、火炬松的生长状况 ,与当地马尾松进行对比分析 .试验结果表明 :在同样的立地条件和抚育条件下 ,国外松优于马尾松 ,在 1~ 2 0 a内 ,湿地松的生长明显优于火炬松和马尾松 .因此 ,作为短轮伐期的速生丰产纸浆林 ,湿地松是适应性比较强的速生丰产的引进树种  相似文献   

12.
火炬松、湿地松和马尾松采穗圃营建技术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通过不同剪顶时间和剪顶高度对火炬松、湿地松和马尾松的萌条数量、长度和径粗的影响研究 .结果表明 :不同树种由于其生物学特性不同 ,适宜的截顶时间、截顶高度表现不一致 .火炬松适宜的截顶时间为 8月 2 0日至 8月 2 5日 ,截顶高度以 1 5cm为最宜 ;马尾松适宜的截顶时间为 7月 3 0日 ,截顶高度为 8cm;湿地松适宜的截顶时间为 8月 1 5日至 8月 2 0日 ,截顶高度为 1 5cm.  相似文献   

13.
火炬松、湿地松和马尾松扦插育苗技术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通过不同穗条长度、寄插时间和移栽时间对火炬松、湿地松和马尾松扦插苗成活率、高度和地径的影响研究 .结果表明 :不同树种由于其生物学特性不同 ,适宜的穗条长度、寄插时间和移栽时间表现不一致 .火炬松适宜的寄扦时间和移栽时间分别为 1 2月 30日和 4月 1 0日 ,穗条长度以 4~ 8cm为宜 ;湿地松适宜的寄扦时间为 1月 1 5日 ,移栽时间以 4月 1 0日为宜 ,穗条长度以 1 2 cm为宜 ;马尾松适宜的寄扦时间为 1 2月 1 5日至 1 2月 30日 ,移栽时间以 3月 2 0日为宜 ,穗条长度以 6~ 8cm为宜 .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樟子松嫁接红松生长特性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不同红松接穗储藏方式(沙柜、沙藏)及不同生境条件(黄壤土、沙壤土)进行樟子松嫁接红松试验,分析其对红松接穗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2014和2015年沙柜储藏方式下红松接穗的基径、新稍生长量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沙藏储藏方式,沙柜储藏方式下的接穗总高度极显著高于沙藏方式。黄壤土生境条件下的砧木高度、嫁接成活率、接口直径、新稍生长量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沙壤土条件。方差分析表明,储藏方法对红松接穗生长的影响最大。[结论]该研究为干旱及土壤瘠薄地区发展红松果林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章古台沙地长白松、欧洲赤松的引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科尔沁沙地治沙植物匮乏、树种结构单一等问题,自1981年开始,在章古台沙地引种长白松和欧洲赤松。通过育苗、造林试验表明:长白松根系发达,易繁殖,抗逆性强,生长速度超过对照树种樟子松,可在章古台及其类似地区作为治沙造林、水土保持和绿化树种示范推广;芬兰种源的欧洲赤松造林成活率、保存率、生长量均较差,建议选择更有希望的种源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30a生华山松和油松混交人工林中,边界华山松和油松冠型结构对林窗式疏伐的响应。【方法】评估华山松和油松偏冠程度、偏冠精度、冠长对小林窗(80m~2)和中林窗(110m~2)的响应。【结果】中林窗边界华山松和油松偏冠率明显高于对照,偏冠方向与林窗中心连线方向显著相关。两个树种偏冠程度和精度没有显著差异。华山松和油松正对林窗中心一侧冠长明显高于对侧,冠长比均约为0.1。【结论】华山松和油松具有相似的冠可塑性,林窗形成后,通过冠水平和垂直扩展,增加光获取,加速自身生长。  相似文献   

17.
班克松(Pinus banksiana)和小干松(Pinus contorta)从1990年引种到辽宁省彰武县章古台沙地15年,具有较强的抗旱性和一定的速生性,长势良好。为此,1999年在辽宁省彰武县章古台开展了种源试验,通过对班克松13个种源、小干松5个种源6年的对比试验,选择出班克松最佳种源为43号、47号、49号、52号,小干松37号和38号种源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8.
火炬松等5种松树的醇溶蛋白图谱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通过对火炬松等5种松树进行醇溶蛋白电泳分析,发现这5种松树仅有1条共有的醇溶蛋白带,树种之间醇溶蛋白图谱不同.黑松与赤松的图谱最相似,相似值为80.0.对这5种松树的醇溶蛋白图谱进行聚类分析,在50>λ>41.2时,可聚成3大类,黑松与赤松为第1类,马尾松与湿地松为第2类,火炬松为第3类.  相似文献   

19.
湿地松马尾松和福建柏混交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湿地松马尾松低产林地营造福建柏混交林,结果表明福建柏在林内生长快,栽培容易,天然更新能力强,与稀疏松林混交能形成良好的空间结构。松柏混交林每公顷蓄积量比松纯林提高111%,能显著提高林地生产力,是松低产林改造的一种理想模式。  相似文献   

20.
油松光合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军胜  刘广全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4):608-609,718
通过对黄土高原常用造林树木油松的光响应曲线、ACI曲线、光合速率、气孔导度等生理特性进行测定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油松树种的光饱和点为750.9μmol/(m·2s),该树种在光饱和点的光合速率为5.7μmol(CO2)/(m·2s)。油松光合日进程呈单峰曲线,在一定CO2范围内,光合速率与CO2浓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