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对球瓢蜡蝉族19属198种昆虫区系成分和分布特点进行统计分析,并对其分布格局及可能的起源与扩散路径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该族仅分布在东洋区、古北区、澳洲区和非洲区,属、种级单元以东洋区区系型占主导地位,分别计12属、179种,占已知总数的63.16%和89.90%。聚类分析显示了东洋区和古北区关系最为密切,澳洲区次之,非洲区较小,这与大陆板块演化历史相一致;球瓢蜡蝉族至少起源于晚中新世时期(11.2—5.3Ma)的东洋区,具有劳亚古陆起源特性,并由此向其他3个区系扩散形成现如今分布格局,而台湾和印度尼西亚是现生球瓢蜡蝉族的分布中心。  相似文献   

2.
小花蝽属地理分布的研究(半翅目:花蝽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世界分布的小花蝽属70种昆虫的地理分布进行了研究。将所有种按照14个地理分布类型进行了整理,它们分别是古北区特有种13种,东洋区特有种18种,新北区特有种7种,新热带区特有种8种,全北区1种,非洲区特有种5种,澳大利亚区特有种3种,澳大利亚区-东洋区2种,古北-东洋区9种,新北-新热带区4种,新北区-东洋区2种,新北区-古北区1种,全北区-东洋区1种,非洲-古北区1种。结果表明东洋区可能为小花蝽属的起源中心。图2表1参27  相似文献   

3.
李晓明  刘国卿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9):11499-11501,11511
叶盲蝽族(Phylini)隶属于盲蝽科(Miridae)叶盲蝽亚科(Phylinae),是种类较多的类群。世界已知226属近2000种,主要分布于古北区、东洋区、新北区和埃塞俄比亚区等。回顾了叶盲蝽族的研究历史,分析了叶盲蝽族(Phylini)分类系统的建立过程,总结了我国叶盲蝽族的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蜡蝉科及其各亚科的分布格局与起源。【方法】根据世界动物地理分区,以搜集到的标本和权威文献记录为依据,建立蜡蝉科物种及地理分布数据库,采用Arc-GIS软件的地理信息处理功能对地理分布数据库进行运算,得到蜡蝉科物种地理分布图,用区系相似系数分析区域间物种的相似性。【结果】(1)蜡蝉科在新热带区分布的种类最多,达290种,其次是东洋区、非洲区和澳洲区,在新北区和古北区较少;(2)新热带区分布的属和特有属最多,非洲区次之,东洋区的特有属比例小于前2个大区,澳洲区分布属较少,但特有属比例很高,古北区分布的特有属明显较少,新北区无特有属分布;(3)新北区和新热带区蜡蝉科物种的相似系数为4.38,古北区与东洋区的相似系数为2.29,其他各区之间的相似系数都较低。蜡蝉科中Lyncidinae、Phenacinae、Poiocerinae和Strongylodematinae 4个亚科均起源于新世界;Aphaeninae、Xosopharinae和Zanninae 3个亚科起源于旧世界;Amyclinae、Dichopterinae、Enchophorinae和Fulgorinae 4个亚科可能分别起源于新世界和旧世界。【结论】各大区间蜡蝉科种类相似性系数高低与该科的地质演化历史密切相关。蜡蝉科可能起源于新世界和旧世界,起源时间可能在白垩纪早期,距今约135 Ma。  相似文献   

5.
根据河南现有叶蝉科昆虫分类研究文献,对河南叶蝉科昆虫的区系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河南叶蝉87个属级介元在世界动物地理区,其中,东洋区13属,比重达14.94%;古北区9属,比重达10.34%;东洋区、古北区共有种为25属,比重达28.74%。在中国动物地理区中,河南叶蝉206个种级介元中,华中区47种,比重达22.82%;华北区32种,比重为15.53%;华中区、华北区共有种53个,比重为25.73%。  相似文献   

6.
对广西中北部6个自然保护区进行调查,发现鱼类70种,隶属5目16科50属。6个自然保护区的鱼类以老第三纪原始鱼类类群后裔及南亚暖水性鱼类为主。比较了6个保护区鱼类起源、分布和区系组成。  相似文献   

7.
记述西藏林芝地区八一镇食蚜蝇科的访花昆虫2亚科46种,隶属于8族、28属,其中包括西藏新纪录22种。它的区系特点是:单纯的古北区(8种)、东洋区(7种)种类数量基本相当,古北+东洋区共有种丰富,所占比例最大(占30.43%),而且新北区、非洲区、澳洲区的种类也占有一定比例。  相似文献   

8.
2009年8月至2011年9月利用灯诱采集螟蛾成虫,通过比较成虫外部形态结构与解剖比较外生殖器,对大庆地区螟蛾资源的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初步统计出大庆螟蛾昆虫28种,分属于7亚科22属,其中黑龙江省新记录亚科1个、新记录属6个、新记录种10个。大庆地区螟蛾优势类群为野螟亚科和草螟亚科;优势种为茅田草螟、三点并脉草螟、褐小野螟、网锥额野螟及水稻多拟斑螟。所有种类均分布于古北区,东洋区与古北区兼有的广布种占60.7%。  相似文献   

9.
云南食植瓢虫族Epilachnini的分类与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大巴以南至云贵高原一带是食植瓢虫数量较多的地区,特别是云南省的西南部和南部邻近东南亚地区,属于东洋区系,食植瓢虫种类十分丰富。本文将云南省已发现的食植瓢虫族的5个属,45种作出检索表,将各种在云南省内、外及邻近各国的分布列表;说明在这个类群属于东洋区系,滇南区则多属印度马来西亚地区的种类。通过这一研究结果,对云南省食植瓢虫族的生物资源分布一目了然。  相似文献   

10.
天牛科昆虫的起源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天牛科的起源与演化问题,目前仍有很大争论。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结合多学科,就天牛科及其主要亚科的起源时间进行了研究和论述。结果表明,天牛科的起源至少应追溯到三叠纪中期联合古陆分离之前;各亚科起源的时间顺序应是:沟胫天牛亚科、天牛亚科、锯天牛亚科、花天牛亚科、幽天牛亚科。  相似文献   

11.
根据近年来采集标本、查看标本和查阅资料,对昆明市蝽科昆虫进行了统计和区系分析。结果表明,昆明市蝽科昆虫有44属70种(亚种),其中以菜蝽属种类最多,有4种;其次是岱蝽属、二星蝽属、曼蝽属、益蝽属和稻绿蝽属,各有3种(亚种)。蝽科昆虫东洋区特征极显著,仅在东洋区分布就有38种(亚种),占54.3%,但有较多古北区成分,东洋-古北区共有24种,占34.3%,并含有其他区系成分;在中国动物区系中,均在西南区有分布,但与华中区、华南区和青藏区共有成分较多,分别占74.3%、62.9%和47.1%,同时该区域特有成分较多,有9种,占12.9%,其他区也有一定分布。表明昆明市蝽科昆虫具有显著的东洋区特征和本区域特点。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西畴县蝴蝶种类和区系特点,于2016年9月至2017年10月,采用路线调查法,利用网捕,对西畴县蝴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西畴县蝴蝶5科86属152种,其中以蛱蝶科最多,有37属73种;再次为灰蝶科,有18属24种;再次为粉蝶科,有15属23种。在世界动物区系中,西畴县蝴蝶东洋区特征明显,但有较多古北区成分和一定比例其他区系成分,古北区有分布物种达43种,占28.29%。在中国动物区系中,以西南区成分最多,有151种,占99.34%;其次分别是华南区和华中区,分有143种和122种,各占94.08%和80.26%;3区共有成分较多,有66种,占43.42%。西畴县蝴蝶东洋区特征显著,并有较多的古北区成分;同时西南、华南和华中共有成分较多,可能与该区域所处的地理位置、特殊的地形地貌和植被分布有关。  相似文献   

13.
西藏东南部边缘地区昆虫多样性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西藏东南部边缘地区:墨脱、察隅和米林三县的204科昆虫,分别统计了这三个地区昆虫属和种的数量,其中墨脱昆虫922属、1433种,大大超过西藏已知昆虫的1/3,察隅319属、446种,米林119属、152种;列出了每个地区的珍奇昆虫和特有物种;总结了这些地区物种多样性的种种特点。首先,这些地区昆虫区系的主要组成属于亚热带、热带的区系性质,它们的起源和演化与东洋区的昆虫区系密切相关;第二,这些地区的生态环境复杂,昆虫种类非常丰富,物种的分化十分活跃;第三,这三个地区的特有物种都十分富庶,作为县级行政单位,这种现象在其它地区是非常少见的;第四,这里还保存了众多的古老类群和珍稀物种。  相似文献   

14.
大风子科的地理分布及其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属为单位,将大风子科84个属划分为27个分布亚型,隶属于11个分布类型。在此基础上对本科植物的地理分布进行了分析,认为大风子科是一个典型的热带性质的且富于岛屿区系成分和与各地区联系广泛的类群;其现代分布中心在旧世界热带地区,特别是热带非洲。根据其地理分布分析,结合板块及大陆漂移学说理论,可推断大风子科起源于古南大陆,特别是热带非洲地区;其起源时间至少不迟于白垩纪末期或第三纪初期,这一点已得到了古植物学资料的证实。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记述了河南境内的尺蛾科昆虫78种。隶属于5个亚科、51个属,有36种(标有△号)是河南省新纪录。其区系特征是北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比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的昆虫组成复杂,杨尺蠖、棉大造桥虫、油桐尺蠖、枣尺蠖、木橑尺蠖、刺槐尺蠖、桑尺蠖为其分布地区的优势种群。通过分析对比,首次在古北区发现了4种东洋区的种类,7种在古北区分布的种群首次在东洋区被记录。  相似文献   

16.
江西怀玉山主峰(三清山)蝶类区系分析及其垂直分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三清山的自然概况;第二部分将采得的79种蝶类,抽取其中有较详细分布资料的8科52属71种,在区系上进行了分析,得出三清山蝶类属东洋区系范畴,并接近古北区系的南缘;第三部分按中国动物地理区划分析,得知华南、华中、西南三区蝶类昆虫亲缘关系最为密切;第四部分为三清山蝶类垂直分布,随着海拔的增高,东洋区系种类递减,而古北区系种类逐渐增多,在海拔1000米以上尤为明显。并介绍了各垂直带的优势种和山区特有种。本次考察发现江西蝶类新记录18属19种。  相似文献   

17.
郭成  袁树先  白桂芬  李冰  刘冰  曹进宝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2):13263-13265
分析研究黑里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蝶类区系,结果表明:黑里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蝴蝶共有7科54属88种;区系组成以古北区和东洋区共有种为主体,占总种数的54.54%。  相似文献   

18.
运用支序分析法探讨了中国隐脉叶蝉亚科Nirvaninae 15属的系统发育关系。支序分析选用了41个形态学特征和1个生物学特征。结果表明,在15个属中,薄扁叶蝉属因其前翅革片基部翅脉明显、前缘城具横脉等祖征,为最原始的类群。隐脉叶蝉属 内突叶蝉属与凹片叶蝉属 扁头叶蝉属是最进化的一对姐妹群。从族级水平上看,在现有的4族(隐脉叶蝉族、额垠叶蝉族、棱头叶蝉族及缺缘叶蝉族)中,缺缘叶蝉族与其余3族先构成姐妹群,隐脉叶蝉族与棱头叶蝉族 额垠叶蝉族为姐妹群。依据支序分析的树形图,建议将缺缘叶蝉族、棱头叶蝉族从隐脉叶蝉亚科中移出。  相似文献   

19.
对中国已记载的30属336种28亚种楔天牛族昆虫进行了区系初步分析,明确了本族昆虫种类组成及地理分布状况。结果表明,不论是在属级阶元上还是在种级阶元上,本族昆虫均以东洋界分布为主体;楔天牛族在中国的种类数量分布趋势为由南向北,由东向西依次减少;特有种丰富,有167种20亚种,占中国已知种类的51.37%,其中以华南区拥有的特有种最多;膏藏区分布的特有种虽然很少,但是特有种占本区分布种的比例却远远大干除华南区外的任何一个区,这与本区所处的独特地理环境密切相关;东北区分布的特有种也比较丰富,这与楔天牛族部分属的起源中心为古北界有关。  相似文献   

20.
天牛科(Cerambycidae)是鞘翅目(Coleoplera)中一个很大的科。这个科的昆虫都是钻蛀性为害植物,大多数种类是以幼虫蛀害林木,有的为害根部和茎基部,如土天牛属(Dorystenes)等;有的主要为害树干下部,如星天牛属(Anoplophora)等;有的为害整个树干,如白条天牛属(Balocera)等;有的只为害枝条,如筒天牛属(Oberea)等;有的为害伐倒木和乾木材,如家茸天牛(Trichoferus campestris)等,生境各异,较为复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