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采用模拟的方法制造出油菜“异常”样品 ,并通过其与正常样品的近红外分析结果的比较 ,探讨样品量、芽粒率、瘪粒率、含水量以及浸泡处理模拟雨淋后的油菜籽对近红外品质分析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 :样品量、含水量以及芽粒率对近红外测定结果有很大的影响 ;瘪粒率的影响较小 ;而浸泡处理对近红外品质分析结果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2.
基于近红外分析的样品预处理对油菜种子品质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弄清样品量、水分含量、发霉率、芽粒率和成熟度对油菜种子品质指标的影响,采用近红外分析方法,对其进行试验分析。结果表明:样品量为5g、3.5g和3g时,2个品种(油研50和盛油15)的芥酸、含油量、硫甙、蛋白质和水分含量间的差异不明显;为1.5g和1g时,2个品种各指标含量差异随着样品量的减少而呈上升趋势。随着样品含水量的下降,2个品种的芥酸、含油量和水分含量呈明显的下降趋势,而硫甙和蛋白质含量则呈明显的上升趋势。随着发霉种子比例的增加,2个品种的芥酸、硫甙和水分含量呈逐渐上升的趋势,而含油量和蛋白质含量则呈逐渐下降的趋势。随着芽粒率种子比例的增加,2个品种的含油量和蛋白质含量呈明显的下降趋势,而硫甙含量则呈明显的上升趋势。随着成熟度的增加,2个品种的芥酸、硫甙和水分含量呈逐渐下降趋势,而含油量和蛋白质含量则呈逐渐上升的趋势。结论:样品量低于3g、含水量低于7%,发霉率和发芽率超过20%以及收获不够成熟的种子均不能反应待测样品真实的品质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了研究中国小麦在欧洲品质实验室的评价结果,探讨不同国家小麦的品质分析标准.[方法]选用中国黄淮麦区的两个主导品种(烟农19、济麦22)在比利时国家农艺研究中心品质实验室利用近红外分析仪、吹泡仪、快速粘度仪等仪器进行品质分析.[结果]烟农19显示出较强的面筋质量,可以用于制作面包,也可以用于生产高质量的面筋;济麦22的品质分析结果显示不适合用于制作面包,但是可能适宜于制作面条制品.[结论]近红外仪器的蛋白质含量预测结果均高于样品的实验室分析结果,这可能是由于欧洲的近红外模型的建立样品来自于欧洲小麦.  相似文献   

4.
水分含量对近红外测定小麦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水分含量对近红外测定小麦蛋白质含量结果的影响。[方法]以全籽粒小麦为研究对象,研究近红外品质分析过程中水分含量对小麦蛋白质含量预测结果的影响。在连续改变样品水分含量的条件下采集小麦的近红外吸收光谱,并用预测模型测定它们的蛋白质含量。[结果]水分对近红外光谱吸收及预测结果有很大影响。小麦水分含量的升高使其在整个近红外区域的光谱吸收都明显增大,直接影响蛋白质含量的测定结果,测定误差随样品含水量的降低而减小。当样品水分与建模样品水分含量相近时,样品水分差异引起的测定误差可以忽略不计。[结论]在用近红外测定小麦蛋白质含量时,应使待测样品保持合适的水分含量。  相似文献   

5.
近红外光谱对小麦产地来源的判别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对不同产地来源小麦的近红外光谱进行判别分析,为小麦的产地鉴别提供一种新方法.[方法]应用近红外光谱分析仪检测2007/2008年度和2008/2009年度中国小麦主产区河北省、河南省,山东省和陕西省共240份小麦籽粒样品,对近红外光谱数据分别进行均值标准化、一阶求导和多元散射校正(MSC)处理后,利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DPLS)分析预处理后的数据.[结果]2007/2008年度小麦籽粒样品总体正确判别率为87.5%,2008/2009年度样品总体正确判别率为91.7%;用2007/2008年度样品所建模型来预测2008/2009年度的样品,结果总体正确判别率为48.3%;两年样品混合后,总体正确判别率为82.5%.[结论]不同地域来源小麦的近红外光谱特征有显著差异,但其受品种和年际因素影响较大,判别模型的稳定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6.
冷链运输对哈密瓜品质及腐烂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冷链运输对哈密瓜运输品质、腐烂率及和货架期的影响,解决精品哈密瓜运输过程品质劣变,腐烂严重、货架期短的问题.[方法]以哈密瓜(Cucumis melo L ssp.melo Pang)金龙为试材,采用1-甲基环丙烯(1 - MCP)处理,冷链运输,研究冷链运输对不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甜瓜果实运输品质、腐烂率、商品率以及货架品期的影响.[结果]冷链运输对甜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变化影响较小,延缓果实硬度的下降.各成熟度甜瓜,采用冷链运输商品率较对照高40;,货架期商品率高30;;冷链运输甜瓜货架期比常温运输延长2d.甜瓜成熟度过高,运输及货架期商品率低,腐烂率高.[结论]冷链运输延缓甜瓜运输过程果实衰老,保持品质,延长货架期,降低腐烂率.  相似文献   

7.
石蕊  陈湘宁  许丽  常希光  黄健  郭松岩 《安徽农业科学》2014,(12):3700-3703,3767
[目的]研究不同的采收成熟度对散叶生菜采后生理品质的影响.[方法]通过对生菜采后贮藏期间的失重率、含水量、呼吸强度、VC、叶绿素等理化指标和感官指标的测定,以及对散叶生菜不同成熟度指标的规定,研究未成熟、成熟和过熟3种不同成熟度对生菜采后生理品质的影响.[结果]试验表明,成熟和过熟的生菜衰减率低于未成熟的生菜,成熟和未成熟生菜的褐变及腐烂程度低于过熟生菜.未成熟生菜易失水失重,贮存至第9天时,失重率较过熟生菜高11.69%,失水率高于过熟生菜7.11%.过熟生菜易脱色,贮存至第9天时,叶绿素下降率高于未成熟生菜17%左右.过熟生菜容易受到机械损伤,出现黄褐色斑点、褐变、腐烂和其他生理疾病,且具有强烈的苦味和韧性,严重影响产品品质;成熟生菜相对未成熟生菜不易损伤且叶片呼吸速率相对较低,低于未成熟生菜约26mg/(kg.h);成熟生菜相对过熟生菜贮期可延长3d,相对未成熟生菜贮藏期可延长2d,产量高,各质量指标最为理想.[结论]试验建议根据成熟度标准考虑适时采收,选择优质的成熟生菜以保证最大经济效益以及最优的生菜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了不同成熟度杨梅果实的品质与花青素组分差异,为确定最佳采摘期提供依据.[方法]根据成熟度将杨梅果实分为转色期、粉果期、红果期和紫果期,测定感官品质和营养品质,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比较果肉花青素组分及含量.[结果](1)感官品质.粉果期杨梅果实纵径、横径与单果重最高,紫果期可食率和硬度最高.(2)营养品质.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近红外光谱仪测定苎麻粗蛋白的可行性.[方法]以50个样品组成校正集,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近红外光谱信息与粗蛋白含量的校正模型,用该模型对10个样品的粗蛋白进行预测.[结果]该模型的相关系数为0.98.苎麻粗蛋白含量的化学测定值与近红外光谱模型预测值之间存在较好的相关性,预测值与化学值之间的平均相对误差为3.54%.[结论]用近红外光谱分析建立苎麻粗蛋白预测模型并测定苎麻粗蛋白含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刘燕茹  周乾  徐利岗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4):201-203,229
[目的]研究不同水肥组合对宁夏干旱风沙草原区固定喷灌紫花苜蓿土壤含水量及品质的影响.[方法]通过田间试验,对不同水肥组合下固定喷灌紫花苜蓿土壤含水量、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和品质等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在沙土条件下,当苜蓿根区土壤含水量低于6.3%时必须灌水,灌水至土壤含水量在12.0%以上,每次灌水至40~60 cm;处理T4作物水分利用效率最高,产量较高,粗蛋白含量最高,适口性较好.[结论]宁夏干旱风沙草原区最优的水肥组合方式为灌溉定额3600 m3/hm2,施肥量N 75.0 kg/hm2、P2O5105.0 kg/hm2、K2 O 90.0 kg/hm2.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SH9进料含水率对干燥后烟丝综合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了SH9在线高速膨胀系统对烟丝进行干燥时不同进料含水率条件下烟丝综合质量变化情况.[结果]研究显示,不同的进料含水率对烟丝、填充值以及感官质量均有较显著影响,对整丝率、碎丝率影响不显著.[结论]研究可为卷烟企业在用SH9在线高速膨胀系统对烟草加工时选择合适的控制参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党参种子的检验方法及质量标准.[方法]从山西、甘肃和陕西3省6县共收集和调查27份党参种子,并参照《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GB/T 3543.1-7,1995对其净度分析、千粒重、发芽率、生活力测定、含水率等指标的检验方法进行研究,制定党参种子最佳质量检验方法.并根据制定的检验方法和规程,对不同产区的27份党参种子样品进行质量检验,采用K类中心聚类法制定种子质量分级标准.[结果]党参种子喜凉不喜热,适合栽培在天气凉爽的地区,发芽的最适温度应是25℃,最适发芽床是纱布床;最适宜染色条件为染色温度40℃,TTC浓度0.5%,染色时间4h;在聚类分析基础上,将净度、千粒重、含水率、活力、发芽率5项指标作为质量分级指标,将党参种子质量可分为3级标准,活力和发芽率差异明显,成为分级标准的最重要因素,其次是净度、千粒重和含水率.[结论]该研究为党参规范化栽培和产业化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籽粒机收是我国玉米生产发展的趋势和方向,选用熟期适宜、抗倒性好、脱水快的玉米品种并农机农艺结合、良种良法配套是实现玉米籽粒机收的技术途径。选用以耐密抗倒伏、早熟脱水快的玉米骨干自交系京2416为父本组配选育并通过国审的3个早熟耐密玉米新品种京农科728、MC812、MC121,以及郑单958、先玉335两大主导品种,在黄淮北部夏播区北京通州开展籽粒机收试验,设置生理成熟期(H1)及生理成熟后5(H2)、10(H3)、15(H4)、20(H5)d共5个机收籽粒收获期处理,研究并明确了收获期对不同玉米品种籽粒含水率及籽粒机收质量的影响,为黄淮北部夏播区机收籽粒玉米品种选择和适期机收提供指导。结果表明:①参试玉米品种京农科728、MC812、MC121、先玉335和郑单958夏播出苗至成熟分别为101、106、105、111、113 d。②H1、H2、H3、H4、H5五个不同收获期条件下,籽粒含水率平均为31.2%、29.4%、27.6%、26.0%、244%;不同品种生理成熟后的籽粒平均脱水速率差异显著,表现为京农科728 [0.039%·(℃·d) -1]>MC812 [0.037%·(℃·d) -1]>MC121 [0.032%·(℃·d) -1]>先玉335 [0.031%·(℃·d) -1]>郑单958 [0.026%·(℃·d) -1]。③H1、H2、H3、H4、H5五个收获期,籽粒破碎率平均为7.4%、6.8%、6.2%、5.4%、5.0%,杂质率平均为1.2%、1.0%、0.8%、06%、0.6%,落粒率平均为3.7%、3.4%、3.3%、3.3%、3.1%;在H4收获期,早熟品种京农科728、MC812和MC121的籽粒破碎率、杂质率和落粒率均达到国家机收标准,而郑单958和先玉335因籽粒破碎率高不适宜机收籽粒。④相关性分析表明,籽粒含水率与破碎率、杂质率和落粒率均极显著正相关,落粒率与破损率和杂质率极显著正相关。由此说明,收获期是影响玉米籽粒含水率和籽粒机收质量特别是籽粒破碎率的重要因素,在黄淮北部夏播区选择早熟、脱水快、收获时籽粒含水率低的品种以及适期收获是实现玉米籽粒机收的关键;京农科728、MC812和MC121熟期早、脱水快,在黄淮北部6月15日夏播条件下生理成熟后15 d即可机收籽粒,而郑单958和先玉335熟期偏长且后期脱水相对较慢,在黄淮北部夏播区不宜机收籽粒。  相似文献   

14.
籽粒机收是我国玉米生产发展的趋势和方向,选用熟期适宜、抗倒性好、脱水快的玉米品种并农机农艺结合、良种良法配套是实现玉米籽粒机收的技术途径。选用以耐密抗倒伏、早熟脱水快的玉米骨干自交系京2416为父本组配选育并通过国审的3个早熟耐密玉米新品种京农科728、MC812、MC121,以及郑单958、先玉335两大主导品种,在黄淮北部夏播区北京通州开展籽粒机收试验,设置生理成熟期(H1)及生理成熟后5(H2)、10(H3)、15(H4)、20(H5)d共5个机收籽粒收获期处理,研究并明确了收获期对不同玉米品种籽粒含水率及籽粒机收质量的影响,为黄淮北部夏播区机收籽粒玉米品种选择和适期机收提供指导。结果表明:①参试玉米品种京农科728、MC812、MC121、先玉335和郑单958夏播出苗至成熟分别为101、106、105、111、113 d。②H1、H2、H3、H4、H5五个不同收获期条件下,籽粒含水率平均为31.2%、29.4%、27.6%、26.0%、244%;不同品种生理成熟后的籽粒平均脱水速率差异显著,表现为京农科728 [0.039%·(℃·d) -1]>MC812 [0.037%·(℃·d) -1]>MC121 [0.032%·(℃·d) -1]>先玉335 [0.031%·(℃·d) -1]>郑单958 [0.026%·(℃·d) -1]。③H1、H2、H3、H4、H5五个收获期,籽粒破碎率平均为7.4%、6.8%、6.2%、5.4%、5.0%,杂质率平均为1.2%、1.0%、0.8%、06%、0.6%,落粒率平均为3.7%、3.4%、3.3%、3.3%、3.1%;在H4收获期,早熟品种京农科728、MC812和MC121的籽粒破碎率、杂质率和落粒率均达到国家机收标准,而郑单958和先玉335因籽粒破碎率高不适宜机收籽粒。④相关性分析表明,籽粒含水率与破碎率、杂质率和落粒率均极显著正相关,落粒率与破损率和杂质率极显著正相关。由此说明,收获期是影响玉米籽粒含水率和籽粒机收质量特别是籽粒破碎率的重要因素,在黄淮北部夏播区选择早熟、脱水快、收获时籽粒含水率低的品种以及适期收获是实现玉米籽粒机收的关键;京农科728、MC812和MC121熟期早、脱水快,在黄淮北部6月15日夏播条件下生理成熟后15 d即可机收籽粒,而郑单958和先玉335熟期偏长且后期脱水相对较慢,在黄淮北部夏播区不宜机收籽粒。  相似文献   

15.
燕麦蛋白质近红外定量模型的创建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利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法定量分析燕麦完整籽粒粗蛋白含量的可行性,探讨不同地区种植的同一燕麦品种蛋白质含量的变化,以期为燕麦的营养品质育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蛋白质含量变幅较大的124份代表性燕麦样品,利用近红外谷物品质分析仪进行光谱扫描,采用常规化学分析方法(GB/T 5009.5—2010)测定样品蛋白质含量,借助近红外定标软件Win ISI,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燕麦粗蛋白含量的定标模型。利用定标模型对14个地区219份(17个品种)燕麦完整籽粒粗蛋白含量进行测定,分析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燕麦样本间的差异。[结果]124份燕麦籽粒样品的粗蛋白含量为15.49%~23.77%,分布范围较广,具有较好的代表性。成功建立了燕麦蛋白质含量的定标模型,决定系数较高,标准误差较小,回归方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因此,利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检测燕麦籽粒中粗蛋白含量是可行且可靠的,可替代化学测定方法。[结论]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为检测燕麦籽粒粗蛋白质含量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筛选出新疆精河枸杞感官性状最好和营养价值最高的采收季节。[方法]通过对比不同采摘时期生态枸杞和非生态枸杞鲜果果实色差、果实直径、百粒重和粒度等果实外观性状;果实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水分、总酸、维生素C、蛋白质、脂肪和灰分等营养成分含量;果实重金属和农药残留量等卫生指标含量,比较不同采摘期枸杞果实品质、安全性的差异,以及同一采摘期内生态枸杞和非生态枸杞鲜果之间果实质量的区别。[结果]对于采收期而言,7月份和10月份是枸杞营养物质含量较高的时期,7月夏果枸杞更易鲜食,10月秋果枸杞适宜制干。生态枸杞鲜果虽然个头较小,但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水解后还原糖含量、蛋白质、脂肪和灰分等营养品质方面都优于非生态枸杞,说明生态健康果品具有优良的品质资源优势和广阔的市场前景。[结论]研究确定了枸杞最佳的采收时期,为合理安排果实采收,实现经济效益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西藏地区土壤渗透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西藏地区代表性土壤的渗透性能。[方法]从拉萨、日喀则、林芝、山南、阿里等地区采集黏土与砂壤土,测定其基本性质和渗透性能。[结果]西藏3地区土壤的渗透系数变化为0.93×10-3~7.82×10-6cm/s;土壤渗透性能存在着空间上的变异性,土壤含水量对土壤渗透性能有极其显著的影响;土壤容重、孔隙度及孔隙类型和土壤黏粒含量均对渗透性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结论]渗透系数的大小与含水量、土的结构、颗粒组成、密实程度等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8.
日光温室中不同架式对葡萄光合特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日光温室中夏黑无核葡萄在不同架式下的光合特性及果实品质,对篱架和棚架在温室葡萄栽培上表现的优劣作出评价。【方法】利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测定仪测定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等光合参数;果实成熟期测量果实品质的各项指标,其中VC含量用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测定,果实总酸含量用NaOH 滴定法测定。【结果】棚架各时期的全天Pn值都高于篱架栽培,且叶片叶绿素含量高于篱架叶片;从果实膨大期、转色期到成熟期,两种架式的Pn日变化峰值和均值逐渐降低;Pn与其他光合因素显著相关;棚架栽培下葡萄的单粒重和可溶性固形物明显高于篱架,单穗重、总糖和VC含量也高于篱架,但差异不显著。【结论】在日光温室条件下,棚架栽培的夏黑无核葡萄的叶片光合特性及果实品质都优于篱架栽培。  相似文献   

19.
Nitrogen fertilizer application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obtain high and stable corn yield, and the moisture content of corn grains is an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the quality of mechanical grain harvesting. In this study, four different nitrogen fertilizer treatments from 0 to 450 kg ha~(–1) pure nitrogen were set for a planting density of 12.0×10~4 plants ha~(–1) in 2017 and 2018, and 18 different nitrogen fertilizer treatments from 0 to 765 kg ha~(–1) pure nitrogen were set for planting densities of 7.5×10~4 and 12.0×10~4 plants ha~(–1) in 2019,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nitrogen application rate on the moisture content of corn grains. Under each treatment, the growth of corn, leaf area index(LAI) of green leaves, grain moisture content, and grain dehydration rate were measur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s nitrogen application increased from 0 to 765 kg ha~(–1), the silking stage was delayed by about 1 day, the maturity stage was delayed by about 1–2 days, and the number of physiologically mature green leaves and LAI increased. At and after physiological maturity, the extreme difference in grain moisture content between different nitrogen application rates was 1.9–4.0%. As the amount of nitrogen application increased, the corn grain dehydration rate after physiological maturity decreased, but it did not reac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between nitrogen application rate and grain dehydration rate.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as observed between LAI at physiological maturity and grain dehydration rate after physiological maturity. In short, nitrogen application affected the grain moisture content of corn at and after physiological maturity, however, the difference in grain moisture content among different nitrogen application rates was small.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effect of nitrogen application on the moisture content of corn grain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