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几种阔叶树木材单板的染色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木材单板染色有利于改善木材视觉特性 ,可以实现模仿珍贵树种木材的色泽 ,提高装饰效果 .该研究选取毛白杨和泡桐等阔叶树种木材单板采用酸性染料进行染色实验 ,结果表明 :纺织工业用酸性染料可用于木材染色 ,也可以采用几种染料混合复合染色 ;木材染色前的不同处理方法影响木材的染色效果 ;染色单板的变形程度有较大差异 ,平整度与木材密度相关 ;染料浓度、染色时间和染色温度等对染色效果有较大的影响 ,不同树种单板应采用不同工艺  相似文献   

2.
计算机配色技术在木材连缸染色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木材染色过程中染色废水的污染问题,实现木材连缸染色,该研究选用毛白杨单板为试材,使用6种酸性染料,通过真空加压的方法进行单拼色和多拼色的木材连缸染色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计算机配色技术对木材进行连缸染色是可行的;在进行木材的单拼色染色时,染料是按照染液浓度的比例上染的,而多拼色染色时,各染料并不是按照染液中的比例上染的,反映出不同染料与木材的亲和能力和渗透能力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速生杉木染色技术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通过系列化单因素试验和多因素正交试验 ,研究常规条件下速生杉木染色工艺及工艺参数对木材染色效果的影响。染料溶液的渗透性是衡量木材染色效果的最重要指标。试验结果表明 :染料溶液的渗透方向、染料质量浓度和试件含水率对木材染色效果影响较大 ;渗透剂加入量及染料处理时间有一定影响。经优化 ,最理想的染色工艺为 :染料质量浓度 2 0 0g·L-1,试件含水率 30 %,染料处理时间 45min ,渗透剂加入量 1 0~ 2 0g·kg-1。图 2表 5参7  相似文献   

4.
3种预处理方法改善杨木渗透性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渗透性反映流体通过木材的难易程度,是木材的重要物理特性之一,提高渗透性可以提高木材的干燥速度以及木材改性时流体的浸注效果。作者对杨木板材进行汽蒸、水煮及爆破处理来研究提高杨木板材的渗透性的因素。试验表明,这3种方法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杨木板材的渗透性,温度相同,汽蒸、水煮预处理时间越长,渗透性越大;时间相同,预处理温度高的渗透性好于温度低的渗透性。爆破预处理温度相同条件下,压力高的渗透性好于压力低的渗透性;相同爆破压力时,同样也是温度高的渗透性好于温度低的渗透性。  相似文献   

5.
对较厚木材进行真空浸注染色研究,探究染色工艺因子对染色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抽真空对木材染色有促进作用,随着真空度的增加,可以明显提高染色深度;不同材种木材,染色深度差异较大,杨木染色速度快,渗透深度大,杉木次之,泡桐木材渗透最差,染色深度浅.同种木材的径向染色液渗透速度快,弦向较慢.渗透剂PTCH有利于提高染色液润湿性能.含水率对染色深度影响明显,染色深度均随着含水率的增大而减少.浸染时间对染色深度有明显影响,染色深度随着浸染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相似文献   

6.
以冻融循环预处理后的杉木木材为原料,采用酸性大红3R染料对其进行染色处理,通过改变染料浓度、染色时间、染色温度和促染剂用量,以上染率和色差为评价指标,研究处理条件与木材染色性能的关系,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染料与木材结合方式,并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观察染料在木材内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染料浓度、染色时间、染色温度和促染剂用量对上染率的影响均极显著(P<0.01),但对色差的影响除浓度仍表现极显著外,其它因素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随着染料浓度增加、染色时间延长、染色温度升高和促染剂用量增大,上染率均呈先增大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而木材的色差则随染料浓度增大而增大,随染色温度升高先增大后减小,随染色时间延长和促染剂用量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并趋于平缓的变化趋势。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与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染料与木材间通过物理吸附结合并以分子间团聚形式附着在木材管胞口、轴向管胞壁、木射线薄壁细胞等微观结构内。  相似文献   

7.
合理利用资源丰富的速生材可有效缓解我国木材资源短缺、供需矛盾日益加剧等问题,而速生材由于生长周期短导致密度较小,因此需要通过压缩密实等改性技术才能满足速生材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要求。针对木材压缩密实改性技术的预处理、热压密实和后期固定3个阶段研究现状进行综合评述,发现目前预处理主要有水煮、高温蒸汽、微波加热、浸渍和脱木素等方法,且不同的预处理方法的效果以及对压缩材的性能影响不同;含水率、压缩比、热压温度、保温时间、热压压力和保压时间等热压密实工艺参数对压缩材性能影响也有不同;后期固定主要通过高温加热和浸渍树脂固定等方法提高压缩材尺寸稳定性。尽管木材压缩密实技术相对成熟,但依旧存在预处理效果不好、压缩率低、环境污染和性能提升单一等问题,后续研究可以集中在优化传统预处理工艺、探索生物预处理工艺及实现绝缘阻燃等多功能压缩密实木材方面。  相似文献   

8.
杨木前处理对活性染料渗透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染液在木材中的移动和渗透是木材深度染色的关键.分别采用热水浸提、烧碱、过氧化氢等试剂对染色前的杨木进行染色前处理.实验结果表明:三种方法都可以不同程度提高杨木的染色深度,其中烧碱对提高染液渗透深度影响最大.较优前处理工艺条件为:烧碱用量8g/L,碱液温度90-95℃,前处理时间2h.与未进行前处理的试件对照,染料纵向渗透深度提高48.0%,横向渗透深度提高43.7%.  相似文献   

9.
木材材色与森林地理分布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文献[1]中对树种的材色和地理分布的描述记载,采用分级数量化统计的方法,探讨了世界性大区域森林地理分布对木材材色的影响。其结果为:①木材树种群的材色受地理分布的影响。在地理分布因子中,纬度是主要的影响因子,经度因子对材色无显著影响;②纬度对树种群材色的影响作用表现为:低纬度区域的树种群深材色树种占百分比较大,浅材色树种较少。随着纬度的增加,浅材色树种逐渐减少,深材色树种逐渐增加;③针叶树材和阔叶树材树种群材色级别的分布特征有一定的区别。阔叶树材树种群中深材色树种所占有的百分比明显高于针叶树材树种群。  相似文献   

10.
微波预处理对巨尾桉木材渗透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微波辐照预处理巨尾桉木材,然后将试材相同条件下进行吸水试验和饱水干燥试验,测定试材的吸水增重率(WAR)和干燥失重率(WLR),以增重率和失重率来评价试材的渗透性。并研究了试材的静曲强度和弹性模量。结果表明,微波预处理试材的吸水增重率和干燥失重率均大于未处理材,即预微波处理可以使巨尾桉木材的渗透性得到改善,相同条件下,经微波预处理的试材水分吸入和散失快于未处理材。但微波处理时间对增重率和失重率影响不明显,这可能与选择的微波功率较低和试材的变异性有关。微波处理对试材的静曲强度和弹性模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1.
木材染色进展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对国内外木材染色的历史进行了回顾,详细介绍了木材染色的染料、染色方法、染色工艺和木材染色理论等,探讨了木材染色的发展趋势。作者认为今后应从染料和助剂、结构与组织的上染性、染液渗透性来研究木材染色技术和工艺、设备,并提出了判断木材染色质量和技术优劣的标准。  相似文献   

12.
福建5种重要木竹材细胞染色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0.005kg·l-1、0.01kg·l-1两种浓度的酸性橙、直接兰、碱性绿三种染料对福建产五种重要的木竹材杉木、马尾松、米槠、木荷及毛竹切片进行染色试验和显微观察,阐明了三种染料对木竹材各种细胞的染色性,揭示了木竹材的染色机理、为进一步研究木材染色工艺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3.
5种普通木地板染色处理及染透深度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选择几种适宜的酸性染料通过合理的调色技术,可获得人们所希望的美丽色彩,并将此应用于5种普通木地板的染色处理上.结果表明:染色能较好地削弱基材的颜色差异,突出木材所特有的质感.与此同时,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染料的浓度、温度、真空度、真空时间、注入压力、保压时间、试材尺寸为试验因子组成染色工艺参数,对木荷、米槠、檫木进行染色处理,以探讨其对木材染透深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染料与木材结合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为探索染料在染色木材中的存在形式以及染料分子与木材分子的结合形态,该研究选用毛白杨做试材,用两种酸性染料通过真空浸注方式对其进行染色,运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木材染色前后进行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加入其他助剂的情况下,两种染料对毛白杨染色没有出现新的吸收峰,没有新的官能团产生;染色过程中木材发生了物理和化学变化,其部分官能团的吸收强度发生了改变,染料分子的部分官能团占据了木材中的部分官能团的位置,也存在覆盖现象.   相似文献   

15.
青杨生材纵向染色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立式减压染色法对青杨生材染色效果的影响,采用活性红X-3B 对青杨生材进行减压染色。采用单 因素试验法,探讨染色参数对染色材上染面积的影响。结果表明:染色材的上染面积随真空度和染液浓度的增加 呈递增趋势;随真空时间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随染色时间的增加呈先迅速增加后逐渐降低并趋于平缓 的趋势;在同一染色条件下,同一染色材内,上染面积随染色材高度的增加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天然绿色染料的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提取绿色植物叶绿素染色液, 对木材进行染色试验, 结果表明, 该染色液着染效果较好, 可以得到绿色调纹理的木制品. 初步确定了较适宜的染色工艺, 为木材染色开拓了新空间  相似文献   

17.
以人工林樟子松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樟子松单板解剖构造与染色效果的相关指标,对其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确定了影响木材染色效果的主要解剖因子。结果表明,解剖因子与其各染色效果指标间的复相关系数在0.573~0.786。影响樟子松木材染色效果的主要解剖因子为管胞比量、木射线比量、树脂道比量和晚材管胞长度等。  相似文献   

18.
3种助剂对染色单板耐水色牢度的影响及其FTIR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3种助剂为助染剂分别添加到浓度一定的酸性大红3R染液中,分别对杨木单板及其综纤维素、木素进行染色处理,测定各助剂对染色单板的耐水色牢度稳定效果,并用红外光谱法对杨木综纤维素、木素各染色试样及3种助剂的浸染试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种助剂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染色单板的耐水色牢度,其中以双氰胺的效果最好,其次是平平加O—15,最后是纯碱;从FTIR分析可以看出,双氰胺的助染是通过其与染料分子间发生化学结合来实现,而平平加O—15、纯碱则与染料或木材纤维间以物理作用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