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采用双氧水作为漂白主剂对桦木单板进行漂白正交试验,以各组成药剂质量分数和染色工艺作为试验因素,对漂白后单板白度的变化值进行测量和分析。结果表明,双氧水最佳质量分数为4%,最佳漂白温度为90℃,磷酸钠最佳质量分数是0.7%,最佳漂白时间为30min,适宜的浴比是10∶1。该结果对提高桦木单板的仿真染色效果及其附加值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杨树枝桠材的染色加工技术,以使杨木可以作为装饰材使用,满足人们对装饰材色彩多样性的需求,提高木材的使用价值和使用率。【方法】采用立木染色中的穿孔法,以活性染料质量分数(0.2%,0.3%,0.4%)、pH值(4,5,6)、染色时间(4,6,8d)和渗透剂质量分数(0.03%,0.05%,0.07%)为染色因素,进行了杨树枝桠材染色正交试验,以上染率和色差为评定标准,选择染色最优条件。【结果】上染率在染料质量分数为0.3%时达到最大值61.41%,色差在染料质量分数为0.4%时达到最大值16.29。上染率和色差在pH值为4时分别达到最大值69.33%,16.71,在pH值为6时有最小值44.19%,14.48;在染色时间为8d时分别达到最大值63.80%,15.53;在渗透剂质量分数为0.07%时分别达到最大值60.57%,15.51,在渗透剂质量分数为0.03%时有最小值57.74%,15.31。染色的最优条件为:染料质量分数0.4%,pH值4,染色时间8d,渗透剂质量分数0.07%。【结论】上染率和色差随着染色时间的增加或渗透剂质量分数的增大而增大,随着pH值的增大而减小,随着染料质量分数的增大色差增大,而上染率先增大后减小。  相似文献   

3.
在浴比为15条件下,采用酸性橙Ⅱ对1.5mm厚的漂白过的桦木单板进行染色,采用上染率和单板芯、表层明度(L*)差值和色差(ΔE*)差值来综合评价单板的染色效果,最终确定染色各单因素适宜取值为:染料质量分数0.5%,NaCl质量分数0.5%,表面活性剂(平平加O)质量分数0.1%,温度85℃,染色时间4h,染液pH值4。  相似文献   

4.
目的从巴里黄檀心材中提取色素制得天然染料对桉木单板进行染色,在充分利用巴里黄檀加工剩余物的同时提高桉木的附加值。方法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仪联用技术(UPLC-Q-EXCTIVE-MS)对巴里黄檀心材内含物的主要成分进行分析。探究桉木单板最佳上染工艺,测定染色单板的水洗色牢度。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巴里黄檀染料与木材的结合方式,并使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观察染料在桉木单板内的分布特征,从而探究巴里黄檀染料对桉木单板的染色机理。结果采用UPLC-Q-EXCTIVE-MS法从巴里黄檀心材色素中鉴定出9种黄酮类和酚类成分:锦葵色素、鼠李黄素、紫铆查尔酮、樱花素、茜草素、木犀草素、苏木素、乔松素和花旗松素。桉木单板的最佳上染工艺为:染色温度90 ℃,染色时间12 h,色素质量分数4%,NaCl质量分数2%。染色试验因素影响的主次顺序为:温度 > 色素质量分数 > 染色时间 > NaCl质量分数,水洗对染色单板色牢度影响的主次顺序为:温度 > 色素质量分数 > 染色时间 > NaCl质量分数。通过成分分析结合FTIR与FESEM对染色机理进行分析,初步判定巴里黄檀染料结合桉木单板的机理为物理吸附和分子间氢键结合。结论利用巴里黄檀心材色素制成天然染料对桉木单板进行仿珍染色,为珍贵红木的充分利用开辟了新的途径,并为速生材高附加值利用作出了探索。   相似文献   

5.
板蓝根中靛蓝和靛玉红的提取及其质量分数的测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直接比色法测定板蓝根中靛蓝、靛玉红的质量分数。对靛蓝、靛玉红在240~700nm波段进行扫描,确定其最大吸收波长分别为601和531nm。分别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提取靛蓝、靛玉红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乙醇体积分数为75%时,靛蓝和靛玉红的提取物得率最高;提取时间为4h时,靛蓝和靛玉红的提取物得率最高。正交试验确定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药材粒度40目,提取时间4h,乙醇体积分数75%,此时,提取物得率达1.74%。  相似文献   

6.
速生杉木染色技术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通过系列化单因素试验和多因素正交试验 ,研究常规条件下速生杉木染色工艺及工艺参数对木材染色效果的影响。染料溶液的渗透性是衡量木材染色效果的最重要指标。试验结果表明 :染料溶液的渗透方向、染料质量浓度和试件含水率对木材染色效果影响较大 ;渗透剂加入量及染料处理时间有一定影响。经优化 ,最理想的染色工艺为 :染料质量浓度 2 0 0g·L-1,试件含水率 30 %,染料处理时间 45min ,渗透剂加入量 1 0~ 2 0g·kg-1。图 2表 5参7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以菘蓝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染色时间、染色温度和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浓度的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测定条件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影响菘蓝生活力测定值大小的因素依次为染色时间、染色温度和TTC浓度;30 ℃的0.5% TTC溶液中染色2.5 h是菘蓝TTC染色法测定的最佳条件;最佳反应条件下种子生活力高于种子发芽率。由本研究可知,TTC法可用于菘蓝种子生活力快速测定,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福建柏不同外植体再生过程中最适激素配比,为建立福建柏组织培养体系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福建柏鳞叶和茎段作为外植体,在饱和洗衣粉液浸泡20 min和体积分数75%酒精浸泡30 s条件下,研究体积分数0.1% HgCl2浸泡不同时间(5,8,10,12,15 min)后的消毒效果;以福建柏鳞叶和茎段为材料,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生长素(NAA和2,4-D)对不同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再通过正交试验研究NAA、2,4-D、6-BA不同配比对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以福建柏愈伤组织为材料,采用正交试验研究NAA、2,4-D、6-BA、KT对愈伤组织继代增殖的影响;以福建柏带芽茎段为材料,研究细胞分裂素6-BA对芽诱导和萌发的影响;以福建柏分化苗为材料,采用正交试验研究6-BA、2,4-D、KT对分化苗继代生长的影响;以福建柏无根苗为材料,研究无根苗扩增繁殖的效果。【结果】(1)福建柏鳞叶最适消毒配方为体积分数75%酒精30 s+体积分数0.1% HgCl2 10 min,污染率为16.67%;茎段为体积分数75%酒精30 s+体积分数0.1% HgCl2 15 min,污染率为23.33%。(2)鳞叶愈伤组织诱导最适配方为MS培养基+NAA 2.0 mg/L+2,4-D 1.0 mg/L+6-BA 1.0 mg/L,诱导率为81.67%;诱导出的愈伤组织白色近透明,长势良好。而茎段为MS培养基+NAA 0.5 mg/L+2,4-D 0.5 mg/L,诱导率为78.33%,诱导出的愈伤组织淡绿色,长势良好。(3)愈伤组织最适增殖配方为MS基本培养基+2,4-D 1.0 mg/L+6-BA 2.0 mg/L+KT 0.5 mg/L,增殖质量为1.984 g,褐化率23.33%。(4)芽诱导萌发最适配方为MS基本培养基+6-BA 2.0 mg/L,平均诱导芽数2.05个,平均萌动数1.70个,分化率100%。(5)分化苗生长和扩繁的最适配方为1/2MS基本培养基+2,4-D 0.5 mg/L+KT 1.0 mg/L,平均生长长度为2.241 cm,无褐化,扩繁成活率为95.50%,扩繁系数为3.18。【结论】福建柏以带芽茎段作为芽增殖再生途径外植体,鳞叶作为愈伤组织再生途径的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效果最佳,长势好且稳定。  相似文献   

9.
金艳梅  吕文斌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22):4689-4691
以薏米、红枣、枸杞为主要原料,采用正交试验和感官综合评价的方法,筛选了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方。结果发现添加复合稳定剂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和海藻酸钠,稳定性最好。薏米红枣枸杞复合饮料的最佳工艺为CMC和海藻酸钠的质量比为1:1;混合汁质量分数为35%、蔗糖质量分数为4%、柠檬酸质量分数为0.20%。  相似文献   

10.
将水溶性三聚氰胺改性脲醛树脂(MUF)与红、蓝两种颜色的水溶性酸性染料、活性染料、碱性染料和直接染料共8种染料分别复配后浸渍处理杉木,考查复合染色剂的储存稳定性、上染性和染色材的颜色、色牢度等性能。筛选出适宜的染料品种、染液pH值、染料质量分数和染色助剂,从而制得MUF型木材多效染色改性剂。结果表明:以pH值为8左右的浸渍用MUF溶液为主剂,加入1%质量分数的酸性大红G染料和1%质量分数的Na_2CO_3助剂,可制得储存期长、渗透性高的MUF型复合染色剂,增强-染色复合改性杉木的上染性和色牢度良好,其密度、抗弯弹性模量和抗弯强度分别提高67.8%、43.8%和66.6%,与MUF增强改性材相当。  相似文献   

11.
用酸性大红、黑、咖啡、嫩黄、金黄、果绿6种染料做试剂,以染色时间、染色温度、染色浓度作为单板染色的3个因数,对杨木单板进行染色试验。结果表明:染色时间4h、浓度0.5%~0.9%、温度80℃较佳,得到的单板染透率好,内部染色均匀。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酸性染料和无机阻燃剂同步处理对杨木单板性能的影响,用酸性大红3R染料和BL-阻燃剂对杨木进行染色阻燃,采用单因素法,探讨染色阻燃工艺参数对单板上染率、色差、载药率和氧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浸渍温度的升高,上染率和色差均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载药率和氧指数增大;随浸渍时间的延长,上染率和色差呈增大趋势,载药率和氧指数先迅速后缓慢增加;随酸性大红3R浓度的增加,上染率和色差先增大后减小,载药率和氧指数呈先缓慢后迅速减小趋势;阻燃剂的添加促进了单板上染率,随阻燃剂浓度的增加上染率呈先增大后逐渐减小的趋势,色差逐渐增大,载药率和氧指数都增大。  相似文献   

13.
韩瑾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9):4113-4114
[目的]确定实验条件下索氏法提取麻黄碱和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含量的最佳参数。[方法]以不同生长期的麻黄草为材料,干燥粉碎后,用索氏法提取麻黄碱,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含量。研究了不同波长、pH值,溴百里酚蓝用量对麻黄碱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麻黄碱溶液与pH值为6.8的溴百里酚蓝缓冲溶液混合后,在410 nm处有最大吸收峰 麻黄碱溶液与不同pH值的溴百里酚蓝缓冲溶液混合后,与pH值为6.8的缓冲溶液混合后的吸收峰最大 在pH值为6.8溴百里酚蓝缓冲溶液中,麻黄碱与溴百里酚蓝的体积比超过1∶4时,在410 nm处的吸光度基本保持恒定。[结论]酸性染料比色法的最低检出限为10 mg/L,平均回收率为98.39%。  相似文献   

14.
为建立酸性测定平贝母中总生物碱含量的方法,采用乙醇溶液反复提取总生物碱及用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提取物总生物碱含量.采用本方法测定结果为:贝母中总生物碱含量为0.236%,加样回收率为97.5%,RSD为1.21%.本法不需要复杂仪器,可作为平贝母中总生物碱含量测定的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15.
微波辐照下麦草碱木质素三甲基季铵盐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研究微波辐照下碱木质素的反应活性,以造纸黑液中提取的麦草碱木质素为原料,在微波辐照下合成麦草碱木质素三甲基季铵盐,并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催化剂等因素对合成的影响。初步确定合成条件为:温度75 ℃,反应时间25 min,不加催化剂(微波可替代催化剂)。并用酸性黑ATT染料溶液对麦草碱木质素三甲基季铵盐的絮凝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麦草碱木质素三甲基季铵盐投加量为600 mg/L、pH值在1~2,5之间时,其对0,15 g/L酸性黑ATT的脱色率超过90%。   相似文献   

16.
计算机配色技术在木材连缸染色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木材染色过程中染色废水的污染问题,实现木材连缸染色,该研究选用毛白杨单板为试材,使用6种酸性染料,通过真空加压的方法进行单拼色和多拼色的木材连缸染色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计算机配色技术对木材进行连缸染色是可行的;在进行木材的单拼色染色时,染料是按照染液浓度的比例上染的,而多拼色染色时,各染料并不是按照染液中的比例上染的,反映出不同染料与木材的亲和能力和渗透能力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优化东方伊萨酵母菌(Issatchenkia orientalis YP-1)对偶氮染料酸性大红GR的脱色条件,初步阐明脱色机理。[方法]研究该菌在不同温度、pH、接种量、染料起始浓度、碳源和氮源条件对酸性大红GR的脱色影响,并且对脱色降解功能酶进行定位。[结果]该菌在16 h内对浓度为50~100 mg/L酸性大红GR的脱色率达96%,其机理主要为降解脱色。东方伊萨酵母菌YP-1的最佳接种量不应低于10%,最佳pH在4~8之间,最佳温度为28℃,(NH4)2SO4浓度在0.1%以上,葡萄糖浓度不应低于1%。脱色后染料的主体结构被破坏,发生降解反应。该菌主要脱色降解功能酶为胞内酶。[结论]东方伊萨酵母菌对酸性大红GR的脱色效果显著,在染料废水处理中将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用于染料的老化研究具有操作简单、测定迅速的优点.本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研究了红色染料-胭脂红酸经过碱、酸、光、热以及氧化还原气氛等老化过程及染料分子的结构变化.结果表明:胭脂红酸耐酸、耐紫外光,但耐碱、耐热性差,并且在氧化、还原气氛下稳定性不好.  相似文献   

19.
以造纸黑液中提取的麦草碱木质素为原料,在微波辐照下合成了麦草碱木质素三甲基季铵盐,检测其絮凝和分散性能。结果表明:麦草碱木质素三甲基季铵盐的表面张力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当质量浓度为500 mg/L时,表面张力为63.64 mN/m,水溶液表面张力降低效果不明显;对碳酸钙颗粒具有一定的分散性能,可以将其作为阻垢剂使用;对酸性染料酸性红B和酸性橙GG均有脱色作用,且对酸性橙GG的脱色率更高;质量浓度为300 ~500 mg/L、pH值不高于3时,对质量浓度为1 000 mg/L的高岭土胶体颗粒悬浮液具有絮凝沉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