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田连生  陈菲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2):13474-13476,13491
[目的]分离筛选出能够降解土壤中多菌灵的菌株,并对其降解特性作初步研究。[方法]从长期被多菌灵污染的土壤中,利用富集培养法分离筛选出1株能够降解多菌灵的菌株YB-6,并研究了初始pH、培养温度、接种量、外加碳源、氮源对其生长量和降解特性的影响。[结果]菌株YB-6能够以多菌灵为唯一碳源生长,在基础培养基中,5 d内对100 mg/L的多菌灵降解率为61%,而加入0.5%蛋白胨后5,d内对多菌灵的降解率可达90%;菌株BY-6对多菌灵具有良好降解性能,最合适降解温度为30℃、pH为7.0,降解率与接种量呈正相关,外加氮、碳源能促进其降解效果。[结论]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菌株YB-6降解多菌灵机理,并将其大规模运用到土壤修复技术中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高玉爽  田连生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3):10582-10584
[目的]研究菌株降解多菌灵的条件。[方法]用富集培养法,分离出1株降解多菌灵的细菌,对其降解效能及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该菌株为假单胞菌属,5 d内对100 mg/L多菌灵的降解率为61%,能够以多菌灵为碳源进行生长。25~35℃内菌株对多菌灵的降解较好。菌株对多菌灵的降解在pH值5.0~8.0内相差不大。随着接种量的增大降解率增加,接种量为10%时最大。随着碳源、氮源的加入降解率增加,碳源加葡萄糖降解率最大为86%,氮源加0.5%蛋白胨降解率最大,5 d后对多菌灵的降解率达90%。多菌灵浓度较低时,菌体的生长量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多菌灵浓度较高时,菌体的生长表现出先缓慢增加后减小的趋势。[结论]pH值7.0、培养温度30℃、接种量10%、0.5%蛋白胨碳源为该菌株降解多菌灵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3.
[目的]鉴定聚乙烯醇降解菌HK1并研究其降解特性。[方法]以一株能以聚乙烯醇为唯一碳源生长的细菌HK1为出发菌株,通过形态观察和生理生化试验对其进行鉴定,研究其对几种实验室常用抗生素的抗性,并通过摇瓶试验研究其降解特性。[结果]经鉴定,该菌确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属细菌,30℃、180 r/min摇床培养后,对培养基中PVA(1 g/L)的降解率达36.26%。HK1降解PVA的环境最优条件如下:温度为30℃,底物浓度为1 g/L,pH 8.0,酵母粉添加量为2 g/L。[结论]研究结果为系统研究该菌株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筛选高效草甘膦降解菌株,并研究其降解特性。[方法]从草甘膦生产厂的曝气池活性污泥中分离到1株高效草甘膦降解真菌A-F02,并根据菌株形态特征和核糖体内源转录间隔区(ITS)全序列分析进行菌株鉴定。同时研究菌株对草甘膦的降解特性和影响因素。[结果]经鉴定,菌株A-F02为米曲霉属。在基础盐培养基中,以草甘膦(1000mg/L)为唯一碳源,30℃、150r/min培养7d,草甘膦降解率为86.82%。通过研究添加葡萄糖量、初始pH值、温度及草甘膦浓度对米曲霉A-F02降解能力和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添加葡萄糖浓度0.5%,初始pH值7.5,温度30℃,草甘膦浓度1500mg/L的条件下,菌株A-F02的生长量最大,草甘膦的降解效果最佳。[结论]该研究可为草甘膦降解酶的分离纯化提供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5.
为降解土壤中农药残留,解决农副产品农药超标问题,采用富集培养法分离筛选出1株能够降解多菌灵的菌株P-2,研究初始pH、培养温度、接种量、外加碳源、氮源对其生长量和降解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菌株能以多菌灵为碳源生长,在基础培养基中培养5d时对100mg.L-1的多菌灵降解率达60.6%,而另外加入氮源蛋白胨,可提高降解率达91%。降解多菌灵的适宜条件为温度25~40℃、pH 5.1~8.1,且降解率与菌体生长量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从富含腐烂秸秆的土壤中分离、筛选出降解纤维素较为有效的细菌,鉴定其类别,并对其产酶条件进行优化研究.利用羧甲基纤维素钠水解圈法、滤纸崩解法、酶活测定法筛选菌株,并对秸秆液体产酶培养基中不同秸秆长度、培养时间、氮源、氮源投加量和培养基初始pH对酶活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筛选出秸秆纤维素降解能力较强的两株菌株XY2和XY6.经鉴定XY2属于伯克霍尔德菌属(Burkholderia mimosarum),XY6属于肠杆菌属(Enterobacter).菌株XY2的最优产酶条件为:温度30℃,培养基初始pH为6.0,碳源为4 cm长度的水稻秸秆或小麦秸秆,氮源为0.5%硫酸铵;菌株XY6的最优产酶条件为:温度30℃,4 cm长度秸秆段为碳源,而在以水稻秸秆为惟一碳源时,最适氮源为0.5%的硫酸铵、培养基初始pH为6.0,以小麦秸秆为惟一碳源时最适氮源为0.5%的硝酸钠、培养基初始pH为8.0,氮源为5‰硝酸钠或硫酸铵,且在一周之内酶活性变化较小.  相似文献   

7.
从某化工厂的活性污泥中分离到一株能高效降解DEHP(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的细菌DW1,该菌株能够以DEHP为惟一碳源和能源生长。根据革兰氏染色的结果以及其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等对该菌株进行菌种鉴定,初步鉴定该菌株为纤维单胞菌属(Cellulomonassp.),并对该菌株的DEHP降解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表明,菌株DW1可以耐受较高浓度的DEHP,在7d的时间内对摇瓶中2000mg·L-1的DEHP降解率达到96%,其降解DEHP的最适温度和pH值分别是30℃和8.0。菌株对DEHP的降解曲线显示,经过短暂的延滞期后培养基中DEHP的降解很快就进入了对数期,在第3d降解率即可达到89%,菌体生长量在第5d进入稳定期。研究了添加土壤浸液对菌株DW1降解DEHP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少量的外来碳源可以刺激微生物的生长并提高了DEHP的降解率,但过多的外加碳源减缓了细菌对DEHP的降解。  相似文献   

8.
利用增殖培养法,从长期受多菌灵污染的土壤中分离筛选出1株能够降解多菌灵的菌株BP-8,研究了pH、培养温度、接种量、外加碳源、氮源对其生长量和降解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菌株能够以多菌灵为唯一碳源生长;在无机盐培养基中,5 d内对100 mg/L的多菌灵降解率为60.8%;加入0.5%的酵母粉后,对多菌灵的降解率可提高到93.2%;降解多菌灵最佳条件为30℃、pH 6.0,接种量5%,且降解率与接种量在一定范围内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将柠条转化为可被牲畜高效利用的优良饲料。[方法]采用柠条作为单一碳源的筛选培养基、苯胺蓝筛选培养基从牲畜粪便以及柠条腐质中分离筛选出对柠条木质素具有降解作用的菌株D-11。[结果]经微生物形态学和16S rDNA鉴定,D-11为地衣芽孢杆菌,同时对D-11降解条件进行优化。菌株D-11的最佳降解条件如下:最佳氮源为蛋白胨;温度为28~32℃;pH为7;添加诱导剂Mn~(2+)的浓度为0.6 mmol/L。在最优条件下,菌株D-11对柠条木质素降解率为18.21%,半纤维素的降解率为16.11%,纤维素的降解率为13.19%。[结论]采用菌株D-11对柠条进行发酵降解,使其转化为可被牲畜利用的优良饲料。  相似文献   

10.
采用富集培养法,从新疆棉田土壤中分离筛选二甲戊灵高效降解菌株,研究不同培养条件对二甲戊灵降解的影响,以期为二甲戊灵污染土壤的治理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经平板法初筛获得9株高度耐受二甲戊灵的降解细菌,其中,菌株JY-2和JY-5在3 d后对100 mg/L二甲戊灵的降解率在75%以上。此2株细菌经形态观察和16S rDNA序列分析,被初步鉴定为沙雷氏菌(Serratia sp.)和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2株细菌均能在以二甲戊灵为唯一碳源的无机盐培养基中生长,其在外加碳源量0.5%、菌株接种量10%、初始二甲戊灵质量浓度200 mg/L、pH值7.0、温度30℃的最佳培养条件下振荡培养3 d,对二甲戊灵的降解率分别可达83.34%和82.79%。可见,此2株细菌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能高效、快速地降解二甲戊灵。  相似文献   

11.
NNK和B[a]P在卷烟烟气复杂基质中的联合细胞毒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苯并[a]芘(B[a]P)、甲基亚硝胺吡啶基丁酮(NNK)为目标化合物,设置卷烟烟气冷凝物(CSC)及NNK的质量浓度为0(CK)、0.02、0.04、0.06、0.08、0.10、0.12、0.14、0.16 mg/mL,B[a]P的质量浓度为0(CK)、0.000 8、0.0016、0.002 4、0.003 2、0.004、0.004 8、0.005 6、0.0064mg/mL,研究NNK,B[a]P和CSC对人体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的毒性作用.结果表明:CSC的IC50为0.133 mg/mL,NNK为0.110 mg/mL,a[a]P为0.004 6 mg/mL;低剂量B[a]P、NNK分别及联合与CSC作用细胞毒性均大于CSC单独作用,二者分别与CSC作用均表现为协同作用;低剂量CSC、NNK分别及联合与B[a]P作用细胞毒性均大于B[a]P单独作用,二者分别与B[a]P联合作用均表现为协同作用;低剂量CSC、B[a]P分别及联合与NNK作用的细胞毒性与NNK单独作用大小不一,二者分别与NNK作用均表现为拮抗作用;3种毒性物质联合作用均表现为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2.
对取自厦门海域养殖鱼排的真鲷以0.8、1.4、2.0μg.L-1不同浓度苯并[a]芘(BaP)分别进行4、24h的暴露染毒,用改进的慧星实验技术研究了BaP对真鲷血细胞DNA的损伤。结果表明:(1)通过慧星实验获得的DNA损伤指标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暴露染毒组血细胞DNA均受到损伤且损伤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剂量-效应关系明显,DNA损伤随着染毒时间的延长明显增加。(2)优化了适合检测真鲷血细胞DNA损伤的彗星实验电泳条件:20V、300mA、20min。(3)在样本数量较多的情况下,用细胞培养板板盖铺单层胶的彗星实验检测方式与用载玻片铺3层胶的“三明治”方式相比,具有操作简便、节省时间、制胶过程凝胶不易破损、重复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采用水培方法研究了镉(Cd)和苯并[a]芘(BaP)污染对小麦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营养液中镉和苯并[a]芘的浓度分别为10mg.L-1和54mg.L-1。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各胁迫组小麦生物量下降,株高降低,复合胁迫组地上及地下干重分别下降13.1%和49.8%,株高增长最低;各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呈现升高-降低-升高趋势,且低于对照,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先升高再降低,复合胁迫组POD活性最高,CAT活性最低。镉、苯并[a]芘及其复合胁迫下,小麦幼苗的生长受到了一定抑制,且以复合胁迫最为显著。镉、苯并[a]芘联合作用的结果表现为协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3-氧酰基[酰基载体蛋白]还原酶(3-oxoacyl-[acyl-carrier-protein]synthase,Kas)在辣椒素生物合成途径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其全长DNA序列仍未见报道.以辣椒益都红基因组为模板,根据同源性设计特异引物PCR扩增得到辣椒Kas基因DNA序列(GenBank登录号:HQ229922)....  相似文献   

15.
苜蓿修复重金属Cu和有机物苯并[a]芘复合污染土壤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室内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苜蓿(MedicagoSativalam)在Cu污染土壤中对多环芳烃苯并[a]芘污染的修复作用。通过60d的温室盆栽试验表明,土壤中苯并[a]芘的可提取浓度随着时间延长逐渐减少,苜蓿加快了土壤中可提取态苯并[a]芘浓度的下降。在1、10、100mg·kg-1苯并[a]芘处理浓度下,苜蓿生长的土壤中苯并[a]芘的减少率分别达86.0%、84.3%和39.8%。苜蓿通过增强根圈土壤中微生物的活性和数量而提高植物对苯并[a]芘的降解率,同时,植物的根、茎也可积累少量苯并[a]芘,并且能够在Cu和苯并[a]芘混合污染中正常生长,苜蓿对土壤中Cu无明显修复作用。由于土壤自身具有修复多环芳烃苯并[a]芘污染的自然本能,在Cu污染下种植苜蓿具有强化苯并[a]芘污染土壤的修复作用,可促进苜蓿生长,增强土壤微生物的活性,从而提高苜蓿修复Cu和苯并[a]芘混合污染土壤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1株苯并[a]芘高效降解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苯并[a]芘为唯一碳源反复驯化,从长期受苯并[a]芘污染的土壤中分离筛选出1株高效降解苯并[a]芘的菌株A12,经形态及生理生化特征分析,初步鉴定为睾丸酮丛毛单胞菌(Comamonas testosteroni)。菌株A12在苯并[a]芘质量浓度为5 mg/L、温度为28℃条件下,振荡培养12 d,苯并[a]芘的降解率可达到28%。  相似文献   

17.
山药主要病害研究进展和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近几年来山药主要病害的病原、症状和防治方法,提出了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苯并[a]芘(B[a]P)在土壤中逐步累积后对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试验采用低剂量叠加的方式模拟B[a]P在黄褐土中的累积过程,研究B[a]P不同污染方式对土壤B[a]P含量和微生物可培养种群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B[a]P累积和一次污染方式下,土壤B[a]P可提取态和有效含量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培养前期(1~28 d)下降速率较快,后期(28~56 d)下降速率减缓。B[a]P累积污染在整个培养期内显著地增加了土壤可培养细菌的数量,降低了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一次污染在初期降低了可培养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增加了真菌的数量。B[a]P累积污染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抑制率为放线菌真菌细菌;一次污染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抑制率为放线菌细菌真菌。放线菌对土壤B[a]P污染最为敏感,且与土壤B[a]P含量的相关性高于细菌和真菌,可作为多环芳烃类污染物污染土壤的生物学指标。累积污染以低剂量叠加方式研究了土壤微生物区系对B[a]P污染的响应,反映了B[a]P在实际土壤中的环境风险。  相似文献   

19.
为了获得能够降解苯并[a]芘(BaP)的微生物菌群,为生物修复多环芳烃污染的土壤提供菌种资源,本试验从长期石油污染的土壤中,富集了一个能够降解BaP的微生物菌群,并研究了其最佳降解条件,通过高通量测序研究了其群落结构。该菌群可以在15 d内将30 mg·L^-1的BaP降解33.34%。高通量测序的结果表明,该菌群主要由Bacillus、Zobellella、Gordonia和Rheinheimera组成,其中Bacillus是主要的降解菌。试验结果表明,该菌群的最佳降解条件为1%盐度,酵母浓度为80 mg·L^-1,pH值7.0。该菌群对芘、菲、荧蒽等多环芳烃也有一定的降解效果,其中荧蒽的降解效果最好,降解率达到99%。试验结果表明,该菌群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很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20.
卷烟制丝工艺参数对主流烟气中苯并[a]芘释放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卷烟制丝重点工序工艺参数对卷烟主流烟气中苯并[a]芘释放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微波松散、松散回潮、切丝、HT+烘丝4个工序分别进行均匀设计试验。[结果]切丝工序中切丝宽度为1.00mm时,苯并[a]芘释放量最低;微波松散工序中加工时间对释放量有正作用;松散回潮工序中筒体转速对释放量有负作用;HT+烘丝工序中HT工作蒸汽压力、热风温度对其释放量有正作用,HT工作蒸汽压力和排潮风门开度的交互作用、热风温度和热风风门开度的交互作用对其释放量有负作用,影响大小顺序是:热风温度〉HT工作蒸汽压力和排潮风门开度的交互作用〉热风温度和热风风门开度的交互作用〉HT工作蒸汽压力。[结论]卷烟制丝工艺参数对苯并[a]芘释放量有一定影响,对工艺参数进行适当调整,有助于其释放量的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