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利用高抗除草剂2,4-D的亲本与不抗除草剂的品系配制组合,对亲本、F1代和F2代植株进行抗性鉴定、调查、统计,进行棉花抗除草剂2,4-D性状遗传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棉花除草剂2,4-D抗性性状是由一对显性基因控制。该抗除草剂性状属于质量性状遗传,便于在棉花育种中利用,抗性水平较高,能达到800mg/kg以上水平。抗除草剂性状可以在棉花常规育种和杂交种生产利用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
国内外抗除草剂棉花研究应用现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针对抗除草剂棉花品种的选育,综述了其获得途径,总结了国内外的研究历史及现状,并对其选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对我国抗除草剂棉花的研究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转基因抗草甘膦棉花鉴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以引进的转基因抗草甘膦棉花5A39及其与非抗除草剂材料的杂交后代为试材,采用不同的草甘膦浓度,对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棉花进行处理。试验初步明确棉花苗期对除草剂最为敏感,也是进行抗性鉴定的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4.
棉花抗除草剂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在阐述转基因抗除草剂棉花培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综述了抗2,4—D、溴苯腈、草甘膦等除草剂转基因棉株培育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转基因技术在棉花种质创新和新品种选育方面取得了较大发展。该文综述了棉花转基因技术方法,系统地论述了转基因在棉花抗虫、抗除草剂、抗病、抗逆境以及高产优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转基因棉花产业相关问题,并概述了转基因抗虫棉育种成就及潜力。  相似文献   

6.
转基因技术在棉花种质创新和新品种选育方面取得了较大发展。该文综述了棉花转基因技术方法,系统地论述了转基因在棉花抗虫、抗除草剂、抗病、抗逆境以及高产优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转基因棉花产业相关问题,并概述了转基因抗虫棉育种成就及潜力。  相似文献   

7.
正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的科研人员成功培育出高抗低残留抗草甘膦除草剂棉花新品系。据悉,高抗低残留抗草甘膦转基因棉花在田间可耐受5倍于生产用草甘膦除草剂的浓度,且生长发育和农艺性状不受影响。由于GAT可以快速乙酰化草甘膦次级胺基团,生成对植物  相似文献   

8.
转基因技术在棉花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棉花遗传转化技术研究方法;综述了转基因技术在棉花遗传改良中的应用,包括在抗虫、抗除草剂、抗病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分析了棉花转基因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评价转Bt Cry1Ac+CP4EPSPS基因棉花对多异瓢虫捕食功能的影响,开展了此次研究.[方法]以转Bt Cry1Ac+CP4EPSPS基因抗虫抗除草剂棉花639017及非转基因棉花中棉所49号为材料,研究了多异瓢虫Hippodamiavariegata (Goeze)对转基因棉花上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的捕食功能反应.[结果]多异瓢虫各龄幼虫和成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型圆盘方程,取食转基因棉花与非转基因棉花上的棉蚜,多异瓢虫的功能反应差异不显著.[结论]转BtCry1Ac+CP4 EPSPS基因抗虫抗除草剂棉花对多异瓢虫捕食功能没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棉花转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就棉花转Bt基因、Bt+CPTI双价基因、抗除草剂基因及品质改良基因等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1.
抗虫耐除草剂棉花生存竞争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对抗虫耐除草剂棉花639017、当地棉花冀棉106在两种土壤类型条件下开展生存竞争能力研究。结果表明:正常播种条件下,抗虫耐除草剂棉花和冀棉106在大坝沙壤土出苗率低于5%,在试验基地壤土出苗率低于10%,两种土壤类型下,棉花覆盖度均远低于杂草覆盖度,棉花株高仅20 cm左右,未完成正常生长发育。在地表撒播试验中,试验棉花均未出苗。另外栽培地竞争试验中,抗虫耐除草剂棉花株高及产量均低于冀棉106,部分生育期差异显著。表明:外源基因的导入并未增强抗虫耐除草剂棉花的生存竞争能力,因此,抗虫耐除草剂棉花无杂草化风险。  相似文献   

12.
以双价抗虫抗除草剂基因(Cry1Ac+EPSPS)棉为观察品种,非转基因棉赣棉11号为对照品种,进行了棉花生育性状、产量性状等的比较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品种相比,双价抗虫抗除草剂基因棉在成铃至吐絮期株高增长显著(超速6.6~9.1 cm);在盛铃期之前成铃变缓极显著(少10.7个铃);花铃期至盛铃期果枝层生成慢显著(少1层);果枝角度变大极显著(大2.1°);主茎节距拉长极显著(长0.6 cm);叶色加深显著;衣分率降低极显著(低1.7%);籽指升高极显著(高1.77 g);纤维整齐度指数升高显著(高1.325%);纺纱均匀指数增加显著(增7.5);籽棉、皮棉、霜前籽棉、霜前皮棉均减产极显著。初步评价:双价抗虫抗除草剂基因棉的生育性状、产量性状较差,纤维纺纱性状较好,推广种植性较差。  相似文献   

13.
选用两种不同基因型陆地棉华抗6号和06S62为材料,以无菌黄化苗茎尖为受体,用农杆菌介导法进行转化,对不同的菌液浓度、浸染时间和负压处理等进行了比较试验,探讨农杆菌介导对两种不同基因型棉花遗传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杆菌介导棉花转化的适宜条件是:对于华抗6号,菌液浓度OD600达到0.7、浸染时间10 min、负压处理10 min时,转化效果较好;对于06S62,菌液浓度OD600达到0.9、浸染时间15-min、负压处理15 min时,转化效果较好;华抗6号的转化率高于06S62,其最高转化率为8.81%.通过该茎尖遗传转化体系,将bar导入上述两种基因型棉花获得了抗除草剂的转基因植株.  相似文献   

14.
分子特征和遗传稳定性是我国转基因植物安全评价流程所需考察的重要数据。利用基因组测序技术对抗除草剂棉花GV-2的T-DNA插入位点、拷贝数及侧翼序列进行解析,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 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Southern杂交、胶体金试纸及ELISA(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方法对连续3代(T3~T5)GV-2转化体中目的基因的表达的稳定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转化体GV-2中T-DNA以单拷贝形式插入到陆地棉A06染色体2 092 124~2 092 194 bp之间,造成棉花基因组中70 bp DNA的缺失。转化体特异性PCR及Sanger测序结果进一步验证了插入位点的正确性。此外,目的基因及其表达蛋白在不同世代转化体中均可稳定遗传,为转基因棉花GV-2转化体的安全评价提供了有效的支撑。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新疆棉田地下滴灌方式下土壤速效磷空间分布的规律,在棉花不同生育期采用0.5 mol/LNaHCO3浸提-钼蓝比色法,从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测定棉田土壤速效磷(Olsen-P)。研究分析后认为:垂直方向上,在棉花各生育期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变化呈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的趋势;随生育进程的推进,棉田各土层土壤速效磷呈逐渐下降的变化趋势;水平方向上,棉田各土层土壤速效磷的变化呈随着与滴灌带距离的增大而缓慢增加的趋势;随棉花生育进程的推进,水平方向土壤速效磷变化为逐渐减少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概括地论述了天津市棉花种植情况及棉秆利用现状。根据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棉秆需求日益增多,天津市现有棉秆需求企业年需求棉秆15万t左右,缺口严重,但棉秆资源收获加工机械化水平较低,环节多、成本高、效率低,造成棉秆资源闲置的情况,分析了天津市在棉秆综合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天津市实际情况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以基因枪转化获得的抗除草剂转bar基因材料HR为供体亲本;以9311为受体亲本的回交转育过程中,发现回交转育后代9311HR的抗性单株自交后代中bar基因始终表现1∶1的异常分离.以外源基因异常分离水稻9311HR为材料,探讨bar基因的导入对其主要农艺性状、花粉育性、花粉萌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抗除草剂bar基因的导入对目标亲本的主要农艺性状无明显影响,9311HR抗性植株正常染色花粉率及花粉离体萌发率均在90%左右,其结实率正常,与轮回亲本9311均无显著差异.花粉DNA的PCR分析结果显示,9311HR抗性植株形成了携带外源基因bar的成熟花粉.说明9311HR抗性植株不存在雌雄配子败育.  相似文献   

18.
抗除草剂转基因玉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俊杰  陈梅香  张晓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4):8012-8013,8017
文中对抗除草剂转基因玉米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抗除草剂转基因玉米的转化方法主要有基因枪法和农杆菌介导法,其中基因枪法是转基因技术中经常使用的方法;也是在玉米中应用最成功的方法;农杆菌介导法因其具有费用低、拷贝数少、基因沉默现象少、能转化较大片段、遗传稳定性较高、再生植株可育性较好等优点也越来越受到重视。通常以Bar基因作为标记基因,采用喷施除草剂和PCR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对抗除草剂转基因玉米进行检测和筛选。抗除草剂转基因玉米的安全性问题主要涉及演化为田间杂草的可能、基因漂移和田间杂草的抗药性3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棉花黄萎病抗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半个多世纪以来,对棉花黄萎病抗病机制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棉花黄萎病抗病机制是很复杂的,既有棉株体固有的抗性,又存在病菌侵染诱发的抗性。棉株遭受黄萎病菌侵染后,以其内部形成一些胶状体、侵填体等物理障碍或产生一些植保素等生化障碍或两者同时发生的反应形式来表现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