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通过福建柏幼林地膜覆盖试验对比幼林的生长状况,并对林下土壤养分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福建柏幼林使用地膜覆盖基部土壤后,幼林成活率比没有盖地膜的幼林提高了10个百分点,树高和地径也比未盖地膜的幼林增加了15.4%和14.3%,土壤容重有所下降,而孔隙度和持水量有上升的趋势。在0~20cm的土层所测定的各种化学性质指标,覆盖地膜的土壤有机质、全P、全N、水解性N、全K和速效K的含量与未覆盖地膜的相同土层比较分别增加了20.1%、23.2%、40.9%、35.7%、35.8%和46.9%。可见,福建柏幼林地采用地膜覆盖幼树对林地肥力的维持有较大作用,而未覆盖地膜容易导致地力下降。  相似文献   

2.
不同密度大叶相思幼林的土壤肥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环刀法测定不同密度的大叶相思幼林的土壤容重、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毛管持水量等物理性质,又以常规方法测定了其土壤化学性质.结果显示:各密度幼林的地径、树高、冠幅分别比一年前增加了1.5 cm、1.3 m和0.9 m以上;高密度幼林的地径、树高、冠幅生长快于中密度和低密度幼林;各密度幼林的土壤容重下降,毛管孔隙度增加;低密度和中密度幼林对土壤理化性质的改良作用优于高密度幼林;与一年前相比,高密度幼林的土壤有机质、有效N、有效P、有效K含量有所降低,交换性Ca和交换性Mg的含量有所增加,中密度幼林的土壤有机质和各种土壤养分含量均有大幅增加;低密度幼林的有效 P 略有增加,有机质和其他土壤养分含量大幅增加.  相似文献   

3.
毛乌素沙地土壤理化性质对中国沙棘人工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土壤理化性质对中国沙棘生长及生产力的影响,对毛乌素沙地丘间地和迎风坡中国沙棘人工林进行研究。差异性检验结果表明,丘间地的土壤含水率、有机质、全N、速效N及全P含量均极显著或显著高于迎风坡;丘间地的树高、地径、冠幅以及地上生物量、林分生产力均极显著高于迎风坡。相关分析表明,树高、地上生物量与土壤含水率、速效N、全P含量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关系;树高与有机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土壤含水率与有机质、速效N、全P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有机质与速效N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速效N与全P呈显著正相关关系。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土壤含水率在生长量及地上生物量积累中起重要作用,是决定林地质量和生产力的主导因子。通径分析表明,土壤含水率对树高、地上生物量的直接作用最大,起的间接作用较大。  相似文献   

4.
接种不同根瘤菌对马占相思幼林生长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人工接种根瘤菌处理对马占相思幼林树高、胸径、平均立木单株材积及林地土壤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不同根瘤菌的马占相思林木,其树高、胸径和平均立木单株材积均高于对照,其中平均树高、胸径处理间差异显著,平均立木单株材积差异不显著,以接种HM8对幼林促生效果最佳;不同根瘤菌接种处理对马占相思幼林土壤有机质及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表现为速效P有机质速效N速效K,6种根瘤菌总体表现效果为HM8ZG4HM4ZG3HJ7HJ6。  相似文献   

5.
林地清理和除草对福建柏生长及土壤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建生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9):143-144,162
为提高福建柏人工林生产力和林地持续利用,开展福建柏造林前迹地不同清理方式和福建柏幼林除草方法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福建柏造林前迹地采用不炼山清理对福建柏生长和地力维持比较有利。不炼山福建柏幼林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和蓄积比炼山的分别增加了13.5%、22.9%、64.8%和72.7%,不炼山林地的容重与炼山相比低21.4%,毛管孔隙、非毛管孔隙、最大持水量、最小持水量和毛管持水量与炼山林地相比分别提高了7.0%、26.3%、41.9%、22.6%和15.0%,不炼山土壤0~20cm层有机质、全N、水解性N、全P、全K和速效K的含量与炼山土壤相同土层比较,分别提高了424%、254%、77.3%、12.9%、155.3%、544.4%。福建柏幼林采取化学除草能保持土壤表层结构和肥力,0~20cm的土层经过化学除草其容重小于人工除草的土壤,而毛管孔隙、非毛管孔隙、持水量都比人工除草的土壤要大一些。经过化学除草的土壤其化学性质总体上优于人工除草。  相似文献   

6.
马占相思林分改造混交树种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绢毛相思、大叶相思、南洋楹、黎蒴、枫香、木荷、三角枫、鸭脚木、红椎、阴香、大叶桃花心木、格木12种幼树的地径、树高和冠幅生长进行调查,用聚类分析将其分为3类.第一类为速生树种,有南洋楹和大叶桃花心木;第二类为生长速度中等树种,有绢毛相思、大叶相思、木荷和红锥;第三类为生长速度较慢树种,有黎蒴、枫香、三角枫、鸭脚木、阴香、格木.对9个样地的土壤化学性质分析表明:各样地有机质含量中等,大多数样地全N和碱解N含量中等.所有样地全P和有效P含量均很低,全K和速效K含量也普遍偏低.  相似文献   

7.
于2008-2010年进行了木荷防火林带幼林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木荷幼林施肥效果显著;氮和磷是木荷幼林树高及地径生长的主要因子,单施氮肥(N100kg/hm2)3a生树高生长增益为23.6%,地径生长增益35.3%;单施磷肥(P2O525kg/hm2、50kg/hm2、100kg/hm2),树高增益14.6%~22.8%,地径增益17.6%~29.4%;氮磷配合(N100kg/hm2、P20550kg/hm2),树高增益为34.1%,地径增益为39.7%,肥效指数为2.51;最佳的施肥组合及配比为100kg/hm2N、50kg/hm2P2O5、100kg/hm2K2O配合施用,3a生树高增益可达41.5%,地径增益可达48.5%,肥效指数为2.97。对木荷防火林带幼林进行施肥,既促进木荷早成林成材,又提高其防火效能,值得推行。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药用植物米槁与枫香混合种植对土壤化学性质及土壤酶活性造成的影响,以枫香幼苗为研究对象,采用米槁果皮、叶片制备浸提液浇灌幼苗土壤,蒸馏水浇灌作对照,分析不同浓度水浸提液对枫香幼苗土壤化学性质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果皮浸提液处理下,土壤pH值随着浓度升高呈先减小后增大趋势,叶片浸提液处理下,土壤pH值随着浓度升高呈先增大后减小而后增大趋势;施加果皮、叶片水浸提液后,受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土壤有机质的含量降低;低浓度果皮浸提液处理时土壤全N含量增加,而全P、全K的含量降低,水解N的含量升高,同时速效P、速效K的含量降低。随着浸提液浓度的升高,全N、全K、水解N、速效K的含量增加显著,而全P、有效P的含量减少。叶片低浓度处理时全N、全K、速效K含量有所增加,全P、水解N、速效P含量有所下降,随着浓度升高,各养分含量逐渐升高,高浓度时全K、水解N含量开始减少;2种浸提液处理对土壤脲酶、多酚氧化酶、还原性氢酶活性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对酸性磷酸酶活性表现出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该研究分析了主要环境因子对杂交马褂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杂交马褂木的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单位面积蓄积,在不同立地类型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在不同坡度区间之间,也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土壤的腐殖质、速效N含量与杂交马褂木径、高的生长呈密切正相关;土壤速效P含量与径、高生长之间有一定相关,K含量对杂交马褂木生长呈弱相关,没有明显影响;年降水量、年均温、年≥10℃有效积温对杂交马褂木的胸径、树高生长有明显的影响,优越的水热条件有利于杂交马褂木的营养生长。  相似文献   

10.
陈来德 《安徽农学通报》2013,(15):102-103,134
闽楠与香樟的不同混交比例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混交比例下,闽楠和香樟的胸径、树高、单株材积生长以及林分单位面积蓄积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不同混交比例下的林地土壤有机质、全N、水解性N、速效P、速效K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5种不同混交比例中,5楠5樟混交比例下闽楠、香樟的径、高生长,单株材积以及林分单位面积蓄积表现最佳。  相似文献   

11.
思茅松林树高与土壤因子关系的估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逐步回归分析,建立思茅松3代林分高生长与土壤因子关系的估测模型.结果为:原始林林分的回归模型为Y=0.141519X1 0.040696X5-0.04748X6 91.40769;第2代林林分的回归模型为Y=0.0392409X1 0.010129X5-0.04748X6 83.80179;人工林林分的回归模型为Y=0.23225X1 0.006735X5-0.00658X6 3.60846.思茅松高生长与土层厚度(X5)具有紧密的相关关系;其次是海拔高度(X6)和有效N的含量(X1),林分树高生长与海拔呈负相关关系.该模型可作为3代相应林龄的思茅松高生长的估测模型,可对思茅松林立地退化进行评价.思茅松轮栽后,立地生产力是先衰退后增强.  相似文献   

12.
对种植于云南省孟连县的桃花心木与思茅松混交幼林的生长指标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定植1.5年后,桃花心木与思茅松1∶1及1∶22种混交比例的混交幼林内,桃花心木的高径生长率均高于思茅松。桃花心木种植初期具有极快的生长速度,是值得云南热区大力推广种植的一个珍贵用材树种。  相似文献   

13.
辽河源针叶树种生长与土壤因子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逐步回归方法,分析了辽河源地区主要针叶树种生长与土壤因子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影响落叶松胸径、树高和材积的主要土壤因子为全钾、碱解氮和速效磷;影响油松胸径、树高和材积的主要土壤因子为全氮、全钾、密度、毛管孔隙度和非毛管孔隙度。土壤因子之间是互相关联、互相影响、共同作用的,均对树种的生长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思茅松林分土壤养分衰退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思茅松林集中分布的云南省景谷县选择不同栽植代数的思茅松林,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选择土壤养分状态因子,进行土壤养分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现实养分还是潜在养分都证实思茅松轮栽后土壤肥力发生了衰退现象,且随着栽植代数的增加,土壤现实肥力和潜在养分下降速度增快.  相似文献   

15.
以贵州4种典型马尾松群落类型为研究对象,对不同马尾松林下植物多样性和土壤酶活性及二者之间相互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马尾松群落植被种类差异显著,其中马尾松杉木混交林植物种类最多,为23种,马尾松硬阔混交林最少,仅11种。对4个物种多样性指数的综合分析表明,灌木层物种多样性高于草本层,群落中物种多样性整体表现为马尾松杉木混交林>天然次生纯林>人工纯林>马尾松阔叶混交林;(2)不同群落间土壤理化性质差异显著,混交林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均高于纯林, pH值则相反,有机质和有效磷与灌木层植物多样性指数呈显著负相关(P<0.01),全钾含量与草本层植物多样性指数呈显著正相关(P<0.01);(3)不同马尾松群落土壤多酚氧化酶和酸性磷酸酶差异不显著,脲酶、β ̄葡萄糖苷酶和纤维素酶活性差异显著,且与土壤全氮、碱解氮或全磷呈显著相关,这3种酶可作为不同马尾松群落类型土壤肥力状况和质量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6.
岳锋  杨斌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6):3433-3435
通过调查未经防治、经化学防治、物理机械防治和正常思茅松林分,测算了林木不同组分的生物量、含碳率和含碳量,并估算了4种思茅松林的BEF、生物量、碳储量、碳密度和碳汇功能。结果表明,景谷县思茅松人工林林木生物量、林木碳储量、土壤碳储量、林分总碳储量分别为1.51×107、7.83×105、1.42×106、2.28×106t,表现出巨大的碳汇;4种林分思茅松的BEF在0.94~1.00;思茅松不同组分生物量、碳储量的分配为干〉根〉枝〉叶;林分有机碳的分配为土壤层〉林木层〉枯落物层〉灌木层〉草本层。松毛虫危害后,每株总生物量、每株碳储量、林分碳密度、土壤碳密度分别降低15.80 kg、8.10 kg、47.04 t/hm2、32.66 t/hm2,通过化学/物理机械防治后分别提高9.70 kg/6.90 kg、5.00 kg/3.62 kg、25.93 t/hm2/19.50 t/hm2、17.93 t/hm2/13.09 t/hm2。  相似文献   

17.
公别拉河流域主要森林类型的土壤肥力与涵养水源功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公别拉河流域5种主要森林类型的土壤有机质、全氮、水解氮、有效磷、活性酸(pH)、有效钾、容重、持水状况和孔隙状况进行了分析,并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土壤肥力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森林类型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较大,天然阔叶混交林>天然针阔混交林>天然白桦林>落叶松人工林>樟子松人工林;不同森林类型枯落物持水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天然针阔混交林>天然白桦林>落叶松人工林>樟子松人工林>天然阔叶混交林;林地最大蓄水量和有效蓄水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天然针阔混交林>天然白桦林>落叶松人工林>天然阔叶混交林>樟子松人工林。  相似文献   

18.
张文勇 《安徽农业科学》2011,(13):7736-7737,7740
以40块思茅松幼、中龄人工林样地资料为依据,利用正态分布和Weibull分布密度函数对林分的直径分布进行拟合。卡方检验表明,正态分布的适合率为95.0%,Weibull分布的适合率为97.5%;Weibull分布、正态分布都可以用来描述思茅松幼、中龄林林分直径分布。林木竞争、分化激烈的林分,用Weibull分布来描述其林分直径分布较正态分布适合;而竞争、分化不太剧烈的林分,尤其是自疏开始前的幼龄林,用正态分布来描述其林分直径分布较Weibull分布适合。  相似文献   

19.
应用主成分分析法研究思茅松林分的立地退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小菊  石亮  苏静霞  张馨月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9):10362-10363
在思茅松林集中分布的云南省景谷县选择不同栽植代数(原始林、天然次生林、人工林)的思茅松林,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选择土壤养分状态因子,进行立地质量退化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思茅松连栽后立地质量出现了逐渐退化现象。  相似文献   

20.
思茅松嫩枝扦插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影响思茅松扦插生根的内因、外因和内外因相互作用等方面开展研究,应用对比分析、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寻找适合思茅松扦插的基质种类、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穗条年龄和长度及扦插时间等,结果表明:思茅松基本属于愈伤组织生根型;8~10 cm长的穗条是嫩枝扦插较为合适的长度;扦插繁殖存在明显的年龄效应,1年生嫩枝的扦插生根率明显高于2年生母株上的嫩枝;嫩枝扦插以山地红壤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