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大同地区谷子生产现状及发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大同地区谷子产业现状,总结了谷子生产存在的问题,对大同地区广灵县2017年谷子机械化生产成本及效益进行分析,得出大同市机械化谷子作业较传统露天谷子作业纯收入提高13 875元/hm2。同时,根据大同市特殊的地形及气候条件,提出谷子发展建议,以期为该地区的谷子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通过谷子集水保水技术及其生理生态效应研究,研究不同种植方式对谷子与环境、个体性状、生物量累积及产量变化,明确种植方式对谷子群体环境和物质生产的影响,为谷子优质生产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宽窄行全膜种植提前了成熟期,不会因为秋霜造成产量损失,产量最高为3 409. 09 kg·hm-2,与宽窄行膜上种植方式M3产量差异较小,比宽窄行平作种植方式增产33. 00%,可机械化作业,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3.
根据晋中盆地的气候条件、种植制度和机械化作业技术条件 ,设计了夏玉米 (大豆 )免耕种植机械化作业工艺 ,对各工艺环节作了详细的分析 ,提供了适合本地区的机械化作业程序方案 ,为麦—秋一年两作制度的实施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我国谷子机械化种植机具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概述了现阶段谷子种植机械的基本情况,对提高谷子种植效率以及种植机械化的发展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对谷子播种机械化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该文详细调查了目前山西省谷子种植的分布、面积、基产情况等现状及发展优势。对谷子全生育期机械化垄盖沟植膜际播种应符合农艺要求的机具配套问题 ,做了大量的适应性、经济性、科学性的“三性”调研、试验和机具改制 ,同时 ,在试验研究中 ,进一步试验证明农机与农艺结合甚密的丰产机理 ,阐述了谷子在全生育期各环节外因条件的影响因素和机械化作业对农艺的条件要求。该技术经多点试验示范证明 ,机覆膜种植与传统裸地种植相比 ,每公顷增产达到 15 70kg左右 ,充分体现了机械化覆膜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白银半干旱地区绿色小杂粮种植加工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以地膜谷子种植加工机械化为龙头 ,辐射带动荞麦、糜子、豆类等小杂粮种植加工机械化 ,为绿色商品小杂粮种植提供更多有机肥料 ,形成种、养、加一体化的绿色小杂粮生产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7.
垄上微沟一体机、马铃薯收获机等机械的应用,可有效增加马铃薯机械化作业水平,提高马铃薯综合机械化作业程度,极大地提高马铃薯种植工作效率,减轻劳动强度,降低劳动力成本。本文总结了马铃薯黑膜垄上微沟机械化种植生产技术,以期为马铃薯机械化生产提供更好的服务。  相似文献   

8.
在农业不断发展过程中,玉米机械化生产技术也日益成熟,并在近年得到充分应用,为玉米生产作业提供充分技术条件。为了保证该技术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本文主要针对全程机械化作业中整地作业、良种选择等环节中分析,充分提高了各个环节种植作业合理性与效率。  相似文献   

9.
文章介绍了麦茬谷子机械化免耕种植技术,包括免耕播种机、品种选择及处理、播种、病虫草害防治、收获等方面内容,以期为华北夏谷区谷子的规模化和简化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
推广优质谷子简化栽培技术 促进邯郸市谷子产业化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蔺桂芬 《河北农业科学》2010,14(6):115-116,119
谷子是邯郸的传统作物,种植历史悠久,因其生产技术落后,效益规模难以扩大。选用优质谷子品种并采用简化的配套栽培技术,推广谷子生产机械化,减轻劳动强度,有利于大面积推广和增产增效。实施"基地+农户"和生产"五统一"种植方式,培育加工龙头企业,形成产、加、销一条龙,可促进谷子产业化发展,提高谷子的规模效益。  相似文献   

11.
佳县实施山旱地谷子全程机械化渗水地膜栽培技术,经过三年示范,总结形成了谷子生产一整套省工、省力、低成本、抗旱保墒、保全苗、减轻杂草为害的技术规程等模式,改变了谷子的传统种植方法,实现了山旱地谷子高产稳产增收。结果表明示范区较传统种植方法省工80%,增产167.1%。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在皖北地区临泉县试点开展了芝麻种植全程机械化技术和装备应用试验,选用宜机收、抗落粒芝麻新品种豫芝ND837进行种植,对机械化种植与人工种植作业效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机械化播种效率是人工播种的29倍,无人机植保作业效率是人工喷药植保的6倍,联合收割机收获效率是传统人工收获的576倍。相比人工种植作业,采用机械化种植在各生产环节均节本增效,可节约生产成本5 938元/hm2。试验结果为推动皖北地区芝麻产业升级起到了较好的示范作用,并为进一步改进芝麻机械化种植技术和装备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穴距对夏播谷子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济谷14和济谷15为试材,研究了穴播条件下不同穴距对夏播谷子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密度条件下,与条播相比,穴播有效提高了谷子籽粒产量、生物产量、谷草产量和谷穗重,其中,13.0 cm和16.5 cm穴距处理显著高于条播(CK)(P<0.05),不同品种间表现有所差异。因此,在生产上根据不同品种特点确定适宜的穴距穴播,有利于提高谷子产量,实现机械化播种。  相似文献   

14.
辽西地区谷子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形成谷子高产栽培技术体系,提升辽西地区谷子生产水平,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效益,以燕谷16号为试验材料,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制约谷子生产的氮肥施用量(因素A)、磷肥施用量(因素B)和种植密度(因素C)3个关键技术进行了不同水平组合的籽粒产量及其经济效益研究,以明确谷子生产上的最佳施肥方案与合理的种植密度。结果表明:3个因素对燕谷16号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顺序均为氮肥施用量〉磷肥施用量〉种植密度,其中,氮肥是影响产量和经济效益的最重要因素,种植密度是影响谷子叶面积指数和穗粒重的最重要因素。本研究条件下,最高产量和最大经济效益的因素组合均为A2B3C1,即氮肥施用量187.50kg/hm2、磷肥施用量131.25kg/hm2、种植密度30.0万株/hm2时谷子产量和经济效益最高,分别达到了5363.79kg/hm2和14514.9元/hm2。  相似文献   

15.
为了确定谷子合理的种植密度,为农业生产提供理论依据,通过采用小区试验、方差分析和非线性回归的方法对密度与谷子植株性状及产量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种植密度对谷子的性状及产量均有明显影响,随着种植密度的加大,谷子植株的株高降低、穗长变短、茎粗变小、全重、穗重、穗粒重都有减少的趋势,产量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适宜种植密度为33万株/hm2~42万株/hm2。通过SPSS曲线回归得出二次曲线模型y=b0+b1x+b2x2为描述春谷早熟区谷子种植密度与产量的关系的最优模型,本试验‘大同29号’的方程式为y=1541.272+286.622x-3.632x2,计算得出理论最适密度为39.4579万株/hm2,与实测值相吻合。本试验得出了春谷区谷子密度预测模型,该模型适应于春谷早熟区常规种种植密度、产量的预测,但是否适宜全国不同生态条件的所有谷子品种的预测,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贵州省水稻机械化种植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贵州省水稻(Oryza sativa L.)机械化种植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参照国内外相关成熟经验,探索适合贵州省水稻机械化种植的技术模式;同时根据贵州省水稻生产机械化示范基地调研,结合现有水稻生产机械装备保有量发展趋势,得出适合贵州省水稻机械化种植的机具配套模式及相关政策建议,为促进该区域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不同播期对旱作谷子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旱作条件下不同播期对谷子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方法通过对谷子生育时期、叶面积、株高和叶、茎、穗干重以及产量指标的测定,确定谷子的最佳播期。结果随着播期的延迟谷子生育期变短;叶、茎随着播期的延迟生长速率变慢、衰退速率变慢;播种期过早谷子前期生长速率较快、播种晚的谷子后期生长较快;穗干重随着播期的延迟积累变快,千粒重随着播期的延迟呈下降趋势;穗粒数、籽粒产量和产草量均以5月23为播期最高。结论张家口地区谷子最佳播期为5月23日。  相似文献   

18.
粟谷是明代华北平原最为重要的秋粮作物,不仅广为种植,而且品种多样。伴随着明代华北平原小麦、高粱种植区域的扩大,粟谷在粮食种植结构中的比重有所降低,但其核心和主体地位并未动摇。《天工开物》所言北方"烝民粒食,小麦居半,而黍、稷、稻、粱仅居半"之语,当是大体估测,而非实数,但却造成一种北方粟作地位无足轻重的错觉。事实上,"麦不熟小歉,谷不熟则大饥"仍然是明代华北平原粮食种植结构的基本写照。  相似文献   

19.
适应机械中耕的谷子宽窄行种植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实现谷子中耕机械化,提高工作效率,结合农艺与农机,把传统的33 cm等行距种植模式改为50 cm/16.6 cm适应机械中耕的宽/窄行种植模式。试验结果表明,产量、株高、穗长、穗质量、功能叶面积等性状在宽窄行和等行距不同种植模式之间差异不显著,而在中耕与不中耕处理之间差异显著或极显著。50 cm/16.6 cm的宽/窄行既不会影响产量,而且又适应机械中耕,是理想的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