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 毫秒
1.
李瑶  冯麟雅  郭明亮  蒋远胜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20099-20101,20166
基于对5个重灾村153户农户的问卷调查,从筹资需求、筹资途径、筹资次序和筹资结构4个方面对灾区新农村背景下的农户筹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灾区农户筹资在需求种类、次序、途径等方面与传统农户筹资存在差异且正规金融在灾后重建中较非正规金融更为重要。针对以上特点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精准扶贫背景下,深入探索贫困农户正规金融的实际需求和可获性,是目前做好金融扶贫服务工作的基础.以六盘山片区隆德县106户建档立卡农户的调研数据为例,分析贫困农户正规融资的行为特征和贫困农户在正规融资中面临的问题.提出积极推进金融扶贫产品和服务创新,充分发挥金融在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和教育扶贫方面的积极作用,完善"扶贫保"运行机制和加大贫困地区金融扶贫政策的宣传力度的政策建议,以有效满足贫困农户多样化的融资需求.  相似文献   

3.
"京郊农户金融与保险需求调研"项目组经过广泛的调研和分析,得出了目前京郊农户金融与保险需求及融资情况的基本结论;并在对京郊农户金融与保险需求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更好地满足京郊农户金融与保险需求的政策建议。一是针对农户多元化金融需求,增加农村金融的有效供给;二是针对农户混合融资特点,培育竞争型的农村金融市场;三是针对农户"贷款难",保险需求不断增加的情况,加快建设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保险体系;四是针对正规金融机构农村"难贷款"的情况,要关注农户金融风险,建立农村金融机构的商业可持续发展机制;五是针对影响农户金融需求的外部环境因素,着力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4.
调查并分析了天水市农户获取信息的途径及其获取机制、信息意识及其需求表达方式、信息需求内容及特点,影响农户信息需求的因素等方面,并从政府的信息服务及农户信息素质等方面提出了满足农户信息需求,有效开展信息服务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农村商业银行设立和发展农村小微金融便利店,有助于满足农户的金融服务需求。基于此背景,依据对浙江省台州市农户的调查情况,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对农村小微金融便利店满足农户金融服务需求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年龄、决策便利程度、渠道便利程度、交易便利程度与农户金融需求满足程度呈显著正相关;受教育程度、家庭年收入与农户金融需求满足程度呈显著负相关。对此,从农户和银行两个层面提出建议,以期对金融便利店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6.
利用2010年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CFPS)数据,将收入冲击和社会资本变量纳入统一框架下研究农户的消费信贷行为。结果发现,当前农户主要依靠非正规金融途径获得消费信贷,信贷资金主要用于家庭的住房改善、医疗、日常开支及教育方面。农户在收入遭受冲击时消费信贷需求更为强烈,社会资本提高了农户消费信贷的可获性及信贷额,不同类型社会资本对农户获得正规金融机构或非正规金融渠道的消费信贷的影响并不一致,家庭的人情支出和户主的政治关系等影响了农户获得正规金融机构的消费信贷,而人缘关系在农户向亲戚朋友借贷中发挥了作用。  相似文献   

7.
以西部地区两个农村社区作为案例调查对象,试图了解西部地区农户金融需求与农村金融供给的一般状况。两村调研结果表明,农户金融需求非常强烈,而农村正规金融供给存在区域差异性,资金有限,品种单一,不能充分满足广大农户的资金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农户从非正规金融途径的融资活动就非常普遍。从用途上讲,正规金融贷款主要用于农户生产性投入.农户的生活性支出主要依靠非正规金融供给,即私人信贷。  相似文献   

8.
基于内蒙古自治区2个贫困县以及山东省2个贫困县的586个农户样本数据,在借鉴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金融素养测评框架并结合我国贫困地区农户的知识理解和接纳程度,设置涵盖金融知识、金融技能、金融意识和金融行为4个模块共计18个金融相关问题衡量农户金融素养水平的基础上,运用双变量Probit模型实证研究贫困地区农户金融素养对其小额信贷可获性的影响.研究表明,金融素养会显著提高贫困地区农户的小额信贷需求和小额信贷可获性,考虑了内生性之后金融素养的边际影响仍然显著.因此,在贫困地区农户的金融素养水平普遍较低的现实背景下,普及农村地区的金融知识教育对于改善贫困地区农户的信贷约束现状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地区得到了政策倾斜。不容忽视的是,金融问题成为了制约农村地区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农业龙头企业在农村地区具有巨大的影响力,与农村中小企业以及农户具有密切联系,可以借助后台大数据开展新金融模式,从而有效地解决农村地区金融问题。以大北农集团的"智慧大北农"业务为例,主要从农业龙头企业、农村企业及农户、第三方金融机构三个方面来阐述农业龙头企业供应链金融模式具有的优势、存在的问题,并对后续发展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0.
该文对欠发达地区农户需求从贷款目的、来源、风险收益等方面,结合农村传统文化、农户自身特点以及相关政策导向,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结果表明农村信贷需求没有得到充分的满足,农村借贷需求的特点是导致正规金融无法满足农户信贷供给的主要原因,应采用多元化手段,优化供给,促进农村金融进一步发展,满足农户信贷需求。  相似文献   

11.
在当前农村金融需求与供给长期不对称的非均衡状态下,扩大金融供给是农村经济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在不断发展的实践中,我们逐渐认识到合作金融更适合农村,是有效解决农村融资问题的金融安排。针对中低收入农户的资金需求难以得到满足的现状,迫切需要为基层农户提供金融服务的多元化的金融机构,农村资金互助社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并取得了快速的成长。但由于受到资金规模小、融资渠道有限、缺乏政策支持等多方面原因制约,农村资金互助社在发展中同样面临诸多困境。  相似文献   

12.
为了更好地推广先进实用的栽培技术,对兴聚农业合作社社员和周边个体农户实地调查,比较两种生产方式下大豆生产技术需求的差异和投入产出情况。农业合作社技术需求次序为:农业机械和设施>新品种>栽培与施肥技术>病虫害防控技术>经济分析咨询、信息服务与政策扶持;个体农户技术需求的次序为:新品种>栽培与施肥技术>病虫害防控技术>农业机械和设施>经济分析咨询、信息服务与政策扶持。农业合作社和个体农户在同类技术的需求内容及最终效益方面亦有差异。研究结果有助于依据不同生产规模种植户的技术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技术服务,提高中国大豆综合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3.
2011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首次明确了"旅游扶贫"政策选项之一的定位。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为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金融扶贫工作也在持续开展中。但在以往的金融扶贫助推乡村旅游开发的案例中,普遍存在农户融资意识不强,或金融机构无法精准满足农户融资需求的情况。通过对地处高寒山区的虎形山瑶族乡的实地调研,指出其沿"金融+旅游振兴"道路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正规金融服务缺乏、宣传不到位、贷款渠道不规范、政府关注不够、资源分配不公平等问题,进而分别从银行、政府及景区管理三个层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在一些非洲国家和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迅速发展的数字金融被认为是拓展农村金融供给和促进农村金融普惠的潜在变革性金融模式。本文基于江苏省沭阳县253个农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数字金融发展背景下影响农户信贷约束的诸因素,以揭示数字金融发展能否降低农户信贷约束的程度。结果发现,在农村金融逐步向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农户面临着传统信贷约束,也面临着数字信贷约束,但是数字信贷约束的农户占比相对较低。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对于数字信贷约束来说,影响传统信贷约束的农户与银行网点间的物理距离变得不再重要,而金融素养、数字金融发展和数字金融产品宣传变得更为重要。进一步探究农户不同类型数字信贷约束的影响因素发现,数字金融发展对于供给型和需求型数字信贷约束都具有缓解作用,而金融素养对于缓解农户数字信贷需求型约束的影响更为显著。基于此,本文提出加强农户金融素养教育、开展多元化的数字金融产品创新和加快农村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等政策建议,最终促进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于洋 《广东农业科学》2016,43(8):186-192
在辽宁省盘锦市农村新型合作金融试点的背景下,对合作资金互助样本村、镇的442户农民与小微企业进行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并通过构建离散数据Logistic模型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户对合作金融的需求意愿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现阶段我国合作金融惠农的主要约束是对农村弱势群体与精英阶层合作的欠规范性。结合农户多元化的融资成本需求,从制定多样化的合作金融模式、完善产权制度和健全内部治理、规范外部环境层面提出现阶段我国新型合作金融的推进重点,以期为政府制定金融政策和支农战略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6.
金融扶贫"扶"与"贫",体现了信贷扶贫资金"供给"与"需求"关系。随着精准贫困进入攻坚阶段,金融扶贫供需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贫困农户仍难以获得信贷扶贫资金。本文在对贫困地区金融扶贫供需结构性矛盾现状进行分析基础上,明确了信贷扶贫资金对农户投资的影响机理,为了帮助农户走出贫困陷阱,需要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金融扶贫的着力点,重新界定政府角色,从调整信贷扶贫资金结构入手,多举措完善金融扶贫体系,以提高信贷扶贫资金有效供给,更好满足农户对金融服务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考察了"5.12"汶川地震发生前后影响灾区农户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及其发生的变动,分析了政府给灾区农户发放的灾后补贴对缩小收入差距所起到的作用。该研究对灾区农户收入差距的分析包括2个层面,一是按照农户收入来源对地震发生前后农户收入差距作基尼系数分解,分析导致农户收入差距波动的主要因素,并考察灾后补贴对于农户收入差距的影响;二是针对不同受灾区域分解农户收入差距,考察地震发生前后各受灾地区内部和地区之间农户收入差距的变动情况,并对灾后补贴对地区间收入差距的影响作出分析。  相似文献   

18.
分析农户的金融需求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对于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和促进农村经济的增长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对比分析了新疆地方和兵团农户(职工)金融需求行为,结论为:地方农户和兵团职工在储蓄目的、金融供给主体的选择、信贷资金规模、民间借贷动机、信贷的可得性,农业保险满意度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家庭特征、生产经营特征、收入情况是影响地方农户金融需求的主要因素,而兵团农户金融需求主要受农村金融供给市场特征影响。据此,研究认为地方金融机构应创新担保方式、拓宽金融服务的渠道、加快合会等新型金融组织机构建设;而兵团金融机构应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提升金融服务的自身吸引力。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村政策性金融存在资金不足,筹资渠道单一;业务功能与需求不匹配;运营机制不科学,立法滞后等问题。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必须从改善农村经济条件,增加金融需求;拓宽筹资渠道,形成稳定资金来源;加强立法,引导农村政策性金融经营等方面对农村政策性金融体系进行全面而深刻的改革。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农村贫困地区的金融需求长期未能得到满足,农户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非常普遍,而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会中国农村金融项目信贷资金的引入为缓解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从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会贵州及桂西项目资金转贷的运作流程来看,资金到达最终目标群体(中低收入农户)的路径有以下4种:财政转贷模式、农信社转贷模式、妇联转贷模式以及村级发展基金试验模式。在制度、机制、利率、定位4种模式方面各有其特点,这些特点也决定了它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