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正>粮食安全是保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粮食主产区肩负着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任。建立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是利国利民,调动各级政府发展粮食生产,鼓励和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一项长远大计。具有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实施的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政策存在的突出问题,并相应地提出完善我国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的政策建议。通过实施这些政策建议,可以调动农民和主产区政府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保障国家长期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2.
粮食安全是保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粮食主产区肩负着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任。建立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是利国利民,调动各级政府发展粮食生产,鼓励和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一项长远大计。具有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实施的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政策存在的突出问题,并相应地提出完善我国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的政策建议。通过实施这些政策建议,可以调动农民和主产区政府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保障国家长期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3.
文章利用历年全国和地方统计年鉴数据,按照粮食主产区、粮食主销区和粮食产销平衡区,分别统计测算三类地区用于农业生产实际耕地面积、保障粮食自给必要耕地面积及两者之差,对比分析粮食主产区和粮食主销区用于开展一二三产业耕地机会成本。针对粮食主产区较高耕地机会成本及经济发展利益流失现状,为增加粮食主产区政府粮食生产积极性,促进不同地区间经济协调发展,应建立国家耕地保护补偿基金制度,构建粮食主销区对粮食主产区利益横向补偿机制,加大对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力度。  相似文献   

4.
我国粮食主产区在实现粮食稳产保供中具有重要作用,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制度安排。本文基于主产区产粮和利益受损状况,通过梳理国家对粮食主产区的支持政策,探讨现行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存在的问题,提出健全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的对策建议。研究表明,粮食主产区对我国粮食安全的贡献不断提升,但因发展粮食生产对其造成的利益损失并未得到合理补偿。我国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主要由保障主产区种粮农民收益、提高主产区综合经济实力、提升主产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等方面构成。但是,现行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存在着对主产区补偿主体单一、对种粮农民补偿力度不足、对主产区政府激励作用有限等问题。因此,未来为完善和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建议建立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的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的组织体系,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的综合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5.
粮食安全是保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粮食主产区肩负着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任。建立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是利国利民,调动各级政府发展粮食生产,鼓励和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一项长远大计。具有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实施的重要意义。1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的定义1.1粮食主产区粮食主产区是指地理、土壤、气候、技术等条件适合种植粮食作物,并且有一定经济优势的专属经济区。  相似文献   

6.
粮食生产过程中的不协调性分析——以河南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粮食生产过程中的不协调性,对促进主产区粮食生产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利用粮食生产统计数据,对粮食生产的时序动态和空间变化进行的分析表明,粮食产量的大幅度增长主要依赖于粮食单产的提高,土地高产出(粮食单产)与资源低效率并存;粮食生产成本的增加与粮食价格不能同步提高,出现粮食主产区财政收入和农民纯收入的"双低"现象,成为影响粮食安全的障碍因素。粮食产量的波动与粮食政策关系密切,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粮食政策具有发挥作用的空间。粮食主产区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制定有利于粮食主产区发展的财政、金融、价格等政策,探索一条粮食产量与农民收入同步提高、主产区与主销区利益协调和不以牺牲粮食主产区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和谐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7.
试论粮食主产区和主销区之间协调机制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匡远配  曾福生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9):1739-1740,1777
粮食安全是一个全国性的准公共产品,粮食生产区和主销区对保障粮食安全都有相应责任。建立粮食安全主产区与主销区之间协调机制有利于各地责任的实现和比较优势的发挥。笔者主要阐述了建立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协调机制的必要性,并探讨产销区之间的协调机制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8.
对粮食主产区农业利益补偿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靳少泽 《河北农业科学》2011,15(2):115-117,131
主产区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保证种粮者的积极性,稳步提高我国粮食产量,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种粮农民利益的补偿力度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分析了粮食生产者利益补偿机制的内涵及特点,明确粮食生产者利益补偿机制的主体和客体,明确构建粮食生产者利益补偿机制的目标、方式以及实现途径,建立比较完善的补偿机制,对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江苏农业科学》2006,(2):20-20
坚持粮食基本自给,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5亿吨左右。加强粮食主产区生产能力建设,提高粮食单产、品质和生产效益。建立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间利益协调机制。抓好其他区域粮食生产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0.
虽然粮食主产区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重要贡献,经济发展水平却落后。通过对主产区与主销区相关指标的对比,利用统计方法及Panel Data模型分析发现主产区存在产粮越多,地方政府财政收入越少的"产粮悖论"。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建立动态、长效的财政补偿机制,将粮食产业打造成为主产区致富增收的产业,鼓励主销区和主产区之间的合作等方面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粮食主销区的粮食安全基础脆弱,影响全国粮食安全状况。测算了我国粮食主销区的粮食产需平衡缺口及各主销区的粮食缺口程度,并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影响主销区粮食产需平衡缺口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主销区粮食产需平衡缺口越来越大,但各主销区粮食缺口程度有所不同。北京和上海为极大缺口区,平均粮食产需平衡缺口率超过70%;天津和广东为较大缺口区,平均粮食产需平衡缺口率为40%~43%;浙江和福建为大缺口区;海南省为一般缺口区。粮食产量、口粮消费量、间接粮食消费量和城镇人口比例的变化对主销区粮食产需平衡缺口变化具有显著影响。提高粮食产量有利于缩小主销区粮食缺口,主销区人口增长、城镇化水平提高、主销区居民对畜禽水产品和大豆油等的间接粮食消费增加会加剧粮食缺口扩大。鉴于此,提出促进粮食主销区粮食安全的相关措施,以期为实现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基于粮食安全贡献度的FSP模型分析框架,从省际粮食供需平衡的角度测算中国粮食主产区对国家粮食安全的贡献,并探究了粮食主产区粮食供求格局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除2000—2003年粮食产量骤降造成粮食供给缺口外,1991—1999年、2004—2018年中国粮食主产区粮食盈余(调出量)呈“稳中有降—绝对增长”的U型变化趋势,历年粮食安全贡献度均高于85%,粮食主产区的粮食地位相对稳固。粮食主产区的粮食供求格局经历了省际间的分化和重组。一方面,粮食供给向中北部地区集聚,而南部地区粮食产需紧平衡,粮食供需错配严重;另一方面,粮食供需空间分异明显,2000年后黑龙江、河南、吉林3省的粮食安全贡献度合计达50%左右,而湖南、江西、江苏、河北、湖北、四川、辽宁7省的历年粮食安全贡献度均低于5%,粮食调出总量合计仅占粮食主产区粮食调出总量的10%~20%。  相似文献   

13.
论粮食产区与销区关系的协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立良好的粮食产区与销区的利益关系,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但在现实中存在粮食产区与销区责权利不协调的现象,其原因在于政府调控不合理和市场机制的不完善;为了协调粮食产区与销区的利益关系,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必须完善政府的宏观调控,健全市场机制,明确主销区的责任,提高农民的市场竞争地位。  相似文献   

14.
我国多角度粮食区域划分及粮食安全形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曾靖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1):2397-2400
根据中国粮食区域的多角度划分情况,对各个区域的粮食安全现状和趋势进行了分析判断.结论显示,粮食主产区粮食供求状况发生明显变化,粮食主销区粮食供需缺口逐渐加大,粮食平衡区粮食生产能力呈减退趋势;且工业化程度越高的区域粮食生产越萎缩,缺粮越严重,粮食安全越缺乏保障;从总体上看,中国粮食安全面临新的挑战,需要采取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5.
黎明 《农学学报》2015,5(2):114-117
保障中国粮食安全是基本国策。粮食安全需要中央政府统筹规划,地方政府经济利益分配和粮农收入提高的三者共赢才能实现。通过中国粮食安全现状与原因的分析,中外粮储目的和功能的对比研究,提出保障粮食安全应是中央把粮食生产、储备、销售、经营权利下放到各粮食主产、主销省负责制,不宜由央企肩负国家粮食安全储备,必定要进行粮食主产省自主经营权和国家购买社会粮储能力的新改革。  相似文献   

16.
为对我国粮食主产区农户借贷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深入了解,并进一步为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提供参考,对黑龙江省的农业大县巴彦县200户农户进行了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从农户的资金需求、借贷渠道、用途、规模、正规金融的供给情况等方面考察了农户的借贷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揭示了粮食主产区县域农户的借贷动机和行为。结果表明,粮食主产区县域农村农户借贷资本主要用于生产性用途,资金来源以正规金融和亲友借款的混合借贷占较大比例,农户类型和生产性资产是农户能否获得借贷资本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7.
中国粮食生产政策体系现状及完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食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历来受到中国政府的重视。为了从根本上保障粮食供给,夯实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中国制定了一系列确保和促进粮食生产政策。深入分析了目前中国包括粮食补贴政策、粮食价格政策、产粮大县奖励政策、农业保险政策、土地政策和税费改革等在内的粮食生产政策体系及其实施效果,并通过与发达国家粮食生产政策体系对比研究,提出完善中国粮食生产政策体系的建议:完善粮食补贴政策、改进粮食最低收购价及粮食存储政策、建立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强化粮食产销区的利益协调和优化粮食市场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