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食品安全现状与食品质量管理问题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品安全事关国计民生,对食品质量安全的管理已成为政府和民众关注的热点.通过分析发现影响中国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分为传统和非传统食品安全因素,探究出中国食品安全在种养殖环节和食品加工与流通环节等存在问题,同时食品质量管理存在食品质量安全标准不完善、不统一和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职能不清、监管不力等问题.最后,提出了加强中国食品安全及管理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 +”在网络食品质量安全精准治理中呈现出巨大优势。从网络食品质量安全治理的已有措施可以看出,在治理中存在信息不对称、监管效率低、追溯效果不理想、消费者维权困难的问题,其原因可概括为信息共享缺失、监管技术落后、追溯系统不完善及信用机制失灵。根据网络食品质量安全精准治理的内涵,结合“互联网 +”大背景,提出建立动态数据库、实施大数据监管、依托区块链监测、完善预警系统的对策,实现网络食品质量安全的精准治理,促进网络食品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3.
一、目前我国食品质量安全检验监管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强有力的食品质量安全检验监管体系 当前,政府承担了制定检验监管食品质量安全标准、市场准入、信息发布、执法惩罚等全项职能,多个部门分头管理,产生了交叉重叠式检验监管,从而导致检验监管缺位,陷入了监管定位模糊的困境。  相似文献   

4.
运用经济学演化博弈的方法,分析了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中食品生产商与政府监管部门行为的动态演化过程,并且用数值仿真展示了演化结果。结果表明:政府监管部门的监管力度、处罚力度以及对监管部门成功监管的奖励力度的大小对于转基因食品市场的健康发展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大力增加惩罚金额可以使得食品生产商与政府监管部门的博弈策略走向理想化模式;适当的监管有利于调节转基因食品生产商的收益,发挥监管部门的监管作用,同时也可以发挥市场机制的淘汰作用。应加大对政府监管部门成功监管的奖励力度,建立科学的监管考核机制,调动监管部门监管积极性,保证转基因食品市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频繁发生,给人们的人身安全构成了较大的危害.针对广州市蔬菜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构建了蔬菜农产品监管与追溯体系.从政府监管角度出发,研究分析了农产品信息采集、产品检测、数据传输等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研发了广州市蔬菜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与追溯平台.该平台在广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部门及生产企业进行应用示范,结果表明监管与追溯平台的构建能有效地管理生产企业及其相关产品信息并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6.
加强食品质量安全供应链管理的构想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文分析了食品安全与食品供应链质量管理之间的关系,强调只有通过搭建质量安全沟通平台,实现食品质量安全标准在整个供应链的有效贯彻和统一,才能从根本上保障食品安全、提高食品质量.从供应链视角;探讨了食品质量安全管理的基本路径,即学科整合与责任整合;并基于供应链,从政府的食品质量安全立法和执法监管、行业协会和企业对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提出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国内外食品安全预警机制,食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性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以下建议:构建中国立体交叉食品质量安全保护网的具体措施;解决中国食品生产、流通领域食品质量安全的若干办法;落实政府监管,加强消费者在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中的作用等.  相似文献   

8.
发达国家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建立了比较完善的食品质量安全认证监管机制.本文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总结了英国、美国和欧盟食品质量安全认证制度和法规体系.为了完善中国食品质量安全认证监管机制,提出如下建议:不断完善食品质量安全法规体系:设立专门机构,协调不同认证主管部门的监管工作;建立食品质量安全责任人制度:建立认证监管的税收激励制度.  相似文献   

9.
理解临期食品质量安全风险表征和归因,实施临期食品质量安全风险控制,对于保障消费者人身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食品产业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本文剖析了供给侧失衡、信息不对称和监管失灵诱发的临期食品质量安全风险,并以专柜折扣促销、专业门店销售、绿色环保处理和公益捐献惠民为例揭示了国外临期食品质量安全风险控制实践经验。最后,提出通过加强法规建设、推动科技创新、培育社会责任、开展科普宣传、兼顾综合效益,推进中国临期食品质量安全风险控制共治共享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针对同时具有盲代理签名和多重签名性质的方案提出一种阻碍合法代理签名生成的攻击方案。为了克服这种安全缺陷,设计出一种改进的盲代理多重盲签名方案。新方案克服了原方案中信息拥有者无法验证真假代理签名者的问题。结果表明,方案不仅克服原方案存在的缺陷,同时具有多重盲签名性,效率更高,且代理签名长度非常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