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2 毫秒
1.
用不同浓度的咪鲜胺及抑霉唑分别浸果处理柑橘果实,采用UPLC和气相色谱(gas chromatography,GC)检测咪鲜胺、抑霉唑在柑橘果实贮藏过程中的残留量。结果表明:咪鲜胺和抑霉唑在脐橙果皮中的残留量均高于椪柑果皮;咪鲜胺和抑霉唑在脐橙和椪柑果肉中的残留量均非常低。咪鲜胺在脐橙果皮中的降解趋势先慢后快,在椪柑果皮中的降解趋势则先快后慢;抑霉唑在椪柑果皮中的降解趋势与咪鲜胺在椪柑中的降解趋势类似。咪鲜胺(0.5、1.0、1.5mg/mL)和抑霉唑(0.5、1.0、1.5mg/mL)分别浸果2min后常温贮藏,柑橘全果中的残留量在整个贮藏期内均低于GB 2763-2014标准规定的5.00mg/kg最大残留限量(MRL)值,贮藏过程中柑橘可随时出库上市。  相似文献   

2.
1株拮抗酵母菌对柑橘绿霉病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柑橘绿霉病菌(Penicillium digitatum Sacc.)为供试材料,研究拮抗酵母菌(Kluyveromyces ma-rxianus)对柑橘采后绿霉病菌的抑制效果,并观察其对采后柑橘果实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拮抗酵母菌的菌株悬浮液和培养原液对柑橘采后绿霉病菌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但菌株培养上清液和热杀死液对柑橘绿霉病菌的抑制效果较差;与对照相比,接种拮抗菌与病原菌能够诱导柑橘果实PPO、POD和PAL活性的升高;拮抗酵母菌对柑橘绿霉病菌的抑菌机制与营养和空间的竞争以及诱导抗病性相关酶有关。  相似文献   

3.
试验结果表明,75%抑霉唑.硫酸盐可溶粒剂(万香思瑞)的总体防效好,且持效期长,安全性良好,对柑橘青绿霉病具有很好的防腐效果。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6种杀菌剂对柑橘溃疡病菌的室内毒力和田间防治效果,筛选出防治柑橘溃疡病的有效药剂以及为高效、安全混配药剂的研发提供数据支持,本试验测定了6种杀菌剂对柑橘溃疡病菌的室内毒力及防治柑橘溃疡病的田间效果。结果表明:药剂浓度为2000μg/mL时,6种杀菌剂对溃疡病菌的抑菌率分别为77.14%、78.76%、42.86%、39.24%、37.66%和34.25%。施药3次后,3%噻霉酮微乳剂60mg/kg、77%氢氧化铜水分散粒剂385mg/kg、84%王铜水分散粒剂840mg/kg和30%碱式硫酸铜悬浮剂1000mg/kg对柑橘叶片溃疡病的平均防效分别为74.89%、81.74%、79.79%和75.40%。结合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防治试验,3%噻霉酮微乳剂和77%氢氧化铜水分散粒剂对柑橘溃疡病菌有较强的抑制效果和有较好的田间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应用配有FTD/NPD/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测定水果和蔬菜中嘧霉胺、氟硅唑、抑霉唑残留量的方法。样品用乙酸乙酯提取,经过硅胶柱净化,旋蒸定容后上机。以GC-FTD(NPD)测定,外标法定量。嘧霉胺、氟硅唑、抑霉唑分别在一定范围内,质量浓度与峰高(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准确,重现性、精密度好,杂质干扰少。方法检出限嘧霉胺0.005mg/kg,氟硅唑0.01mg/kg,抑霉唑0.01mg/kg。  相似文献   

6.
【目的】筛选能有效防治柑橘采后绿霉病菌(Penicillium digitatum)的拮抗酵母菌,为柑橘的采后保鲜提供参考。【方法】从园艺果园采集不同的水果样品,用稀释平板法分离筛选生防酵母菌株,并进行鉴定;采用PDB液体培养试验和刺伤接种的方法,研究不同浓度酵母菌悬浮液对离体和活体柑橘绿霉病菌的防治效果。【结果】获得1株拮抗酵母菌HP-10,结合生理生化特性及18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将其鉴定为马克斯克鲁维酵母(Kluyveromyces ma-rxianus)。离体和活体抑菌试验表明,菌株HP-10悬浮液能有效抑制绿霉病菌孢子的萌发;用108CFU/mL HP-10悬浮液处理病原菌孢子时,其萌发率仅为3.61%,而对照的萌发率为88.06%;25℃条件下,用108CFU/mL的酵母悬浮液处理柑橘果实2 d后,发病率仅为6.67%,病斑直径仅为2.14 mm,显著低于对照的发病率(93.33%)和病斑直径(53.31mm)。【结论】不同浓度HP-10菌悬液对柑橘绿霉病菌均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表现出良好的生防潜力。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杨桃中内吸磷、抑霉唑和腈菌唑同时测定的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分析方法。杨桃样品用乙腈匀浆提取、盐析、石墨化碳黑/氨基混合型固相萃取柱净化,乙腈/甲苯(3∶1,V/V)洗脱,浓缩定容,最后通过GC-MS/MS进行分析。农药的添加水平为0.02~0.50 mg/kg时,3种农药的回收率为75.6%~99.0%,相对标准偏差为2.4%~10.4%;内吸磷、抑霉唑和腈菌唑3种农药的定量限分别为0.010、0.020、0.005 mg/kg。该方法能满足杨桃中内吸磷、抑霉唑和腈菌唑3种农药多残留检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以常用枯萎病防治药剂25g/L咯菌腈悬浮剂和15%噁霉灵水剂为对照,研究了16%噁霉灵·咯菌腈悬浮剂防治黄瓜枯萎病的田间防病效果。结果表明,16%噁霉灵·咯菌腈悬浮剂32mg/kg、40mg/kg和53. 3mg/kg 3个处理两次药后的防效分别为73. 60%、79. 33%和82. 92%; 16%噁霉灵·咯菌腈悬浮剂40mg/kg处理的防效与对照药剂25g/L咯菌腈悬浮剂35. 7mg/kg和15%噁霉灵水剂42. 86mg/kg处理防效相当,表明16%噁霉灵·咯菌腈悬浮剂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对作物安全,可在生产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27%戊唑·噻霉酮EW防治小麦赤霉病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筛选出新的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替代药剂,提高建湖县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水平,特进行了27%戊唑·噻霉酮EW防治小麦赤霉病的田间药效评估试验。结果表明,27%戊唑·噻霉酮EW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较好。在小麦齐穗初花期(扬花5%~10%)用第1次药,隔6d用第2次药,27%戊唑·噻霉酮EW600、750g/hm~2处理对小麦赤霉病的病穗防效分别为55.17%、55.90%,病指防效分别为57.73%、62.05%,与对照药剂40%多·酮WP2250g/hm~2处理的防效相当;27%戊唑·噻霉酮EW900g/hm~2处理的病穗防效、病指防效分别为64.66%、69.54%,优于对照药剂40%多·酮WP2250g/hm~2处理的防效。  相似文献   

10.
木霉和绿粘帚霉对柑桔青霉病菌的拮抗作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圆盘滤膜试验,对扣培养试验,孢子萌发试验,菌丝间的相互作用观察,纤维素酶活力的测定以及对病害病情发展的影响等项研究,调查了土壤中分离的木霉和绿粘帚霉菌株对柑桔青霉病菌的拮抗作用。结果表明:有16.1%的黄绿木霉、72.7%的钩状木霉、69.2%的绿粘帚霉的不挥发性代谢产物对柑桔青霉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超过了60%;有54.5%的钩状木霉、61.5%的绿粘帚霉对其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大于90%;木霉和绿粘帚霉产生的挥发性代谢产物对柑桔青霉病菌生长的抑制作用都小于10%。所试验的木霉和绿粘帚霉菌均不同程度地具有分解纤维素的能力。刺伤接种试验表明,木霉和绿粘帚霉对刺伤接种果实的病情发展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本试验结果表明,木霉和绿粘帚霉对柑桔青霉的拮抗作用表现在抗生和竞争两方面。  相似文献   

11.
柑橘青、绿霉病高效拮抗菌34-9的筛选及其特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从柑橘园根际土壤中分离到1株对柑橘青、绿霉病菌有强烈拮抗作用的酵母菌株(34-9),在活体及离体试验中其抑制病菌的作用均较强,在柑橘果实表面接种6 d未发病。其上清液和灭菌液对柑橘青、绿霉病菌没有抑制作用,初步断定该菌株不产生抗生素。经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检测,确定其为柠檬形克勒克酵母菌(Kloeckera apiculata)。扫描电镜观察表明,酵母菌株(34-9)对柑橘青、绿霉病菌直接作用,可观察到酵母菌株(34-9)紧紧包围柑橘青、绿霉病菌菌丝或附着吸附在柑橘青、绿霉病菌菌丝上,最终使柑橘青、绿霉病菌菌丝浓缩,菌丝畸形。  相似文献   

12.
大蒜生理活性物质对几种植物病原真菌的体外抑菌活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蒜汁和从鲜蒜中提取的蒜氨酸、蒜氨酸酶和蒜素,对交格链孢菌、指状青霉、灰霉、稻瘟病菌和意大利青霉进行了体外抑菌实验。采用平板打孔法和液体2倍稀释法。结果显示蒜汁和蒜氨酸酶、蒜氨酸+蒜氨酸酶、蒜素对5种试验菌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蒜氨酸+蒜氨酸酶对供试的五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效果最为显著,且抑菌效果与未经稀释的农药亮碘相当或是亮碘的1.4~2.4倍。蒜氨酸+蒜氨酸酶和蒜素对指状青霉、灰霉和意大利青霉具有很强的抑菌作用,其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是0.09和0.5 mg/mL。  相似文献   

13.
利用蒜汁和从鲜蒜中提取的蒜氨酸、蒜氨酸酶和蒜素,对交格链孢菌、指状青霉、灰霉、稻瘟病菌和意大利青霉进行了体外抑菌实验。采用平板打孔法和液体2倍稀释法。结果显示蒜汁和蒜氨酸酶、蒜氨酸 蒜氨酸酶、蒜素对5种试验菌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蒜氨酸 蒜氨酸酶对供试的五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效果最为显著,且抑菌效果与未经稀释的农药亮碘相当或是亮碘的1.4~2.4倍。蒜氨酸 蒜氨酸酶和蒜素对指状青霉、灰霉和意大利青霉具有很强的抑菌作用,其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是0.09和0.5 mg/mL。  相似文献   

14.
毕璋友  吴惠君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4):1002-1003,1005
[目的]研究韭菜乙醇粗提物对储藏期柑橘青霉病菌的抑菌作用。[方法]采用粗提物浓度梯度的平板培养法培养柑橘青霉菌,判断不同溶剂和不同处理的粗提物对柑橘青霉菌是否有抑制作用。[结果]以酒精、丙酮和无菌水为溶剂的新鲜韭菜提取物对柑橘青霉菌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随着浓度的增大抑菌作用增强,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抑菌作用降低;以无菌水为溶剂的药液抑制作用最大,24h时EC-50为431.385μg/ml。以无菌水为溶剂时,不同处理方法所得的韭菜乙醇粗提取物对柑橘青霉菌菌丝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以新鲜茎叶对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大,干根次之,以干茎叶的抑制作用最小。[结论]韭菜乙醇粗提物对储藏期柑橘青霉病菌的菌丝有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草药提取液对3种柑橘病原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对中草药提取物应用于水果保鲜领域和开发新型植物源农药提供理论基础和依据,在中药质量浓度为0.05g/mL条件下,测定19种中草药水提物对3种来自柑橘采后病害的病原菌意大利青霉(Penicillium italicum Wehmer)、指状青霉(Penicillium digitatum Sacc.)和柑橘链格孢(Alternaria citri Ellis et Pierce)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同一种中药对不同病原菌及不同中药对同一病原菌的抑制作用存在差异.19种中草药水提物中,黄连对3种病原菌的综合抑菌率最高,为98.37%,且黄连提取物对意大利青霉,指状青霉,柑橘链格孢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0.2,0.025,0.05g/mL.而白芥子对意大利青霉以及桃仁、茯苓和玄参对指状青霉的生长则具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山西虫生真菌资源的研究(Ⅱ)——虫生青霉菌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从大量罹病昆虫或死虫上分离到的44株青霉菌进行鉴定,共鉴定出青霉属(Penicillium)真菌5种,它们分别是扩张青霉(P.expansum(LK.)Thom)、紫变青霉(P.purpurogenum Stoll)、匐枝青霉(P.stoloniferumThom)、常现青霉(P.frequentans Westling)和指状青霉(P.digitatum Sacc.),并对它们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所有菌种均保藏于山西农业大学真菌标本室(MHSAU)。  相似文献   

17.
臭氧对柑橘果实青霉菌的抑菌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柑橘品种"清见"果实分离出的青霉菌Penicillium italium为对象,以抑菌率为指标,研究不同浓度、不同时间臭氧处理的平板抑菌效果。结果表明:臭氧处理对"清见"果实青霉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最大的抑菌率达到30.18%。相同臭氧浓度下,3种处理时间对青霉菌的抑制情况总的表现为:30 min>20 min>10 min;而相同处理时间下,3种臭氧浓度处理对青霉菌的抑制情况表现为:200 mg/m3>150 mg/m3>100 mg/m3。  相似文献   

18.
 以云南省宾川县所产椪柑为试验材料,研究椪柑在贮藏运输中的主要病害及病原真菌,并采用滤纸片扩散法,用多种天然植物提取液对病原菌进行了抑菌试验,目的在于找到对病原菌有抑制作用的天然物质。分离、鉴定出意大利青霉(Penicillium italicum Sacc.)和指状青霉(Penicillium digitatum Sacc.)2种病原真菌,找到了对2种病原真菌有抑制作用的天然植物提取液,并确定了最低抑制浓度(MIC)。为进一步研究柑橘类果品的天然保鲜剂提供了一定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9.
两年的抑菌、刻伤接种和果实贮藏试验表明,双胍盐对柑桔青霉病的防治效果与伊迈唑相接近,可作为苯并咪唑类的替换药剂。  相似文献   

20.
柠檬醛对绳状青霉抑制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弄清理化因素及作用方式对霉菌的影响,采用滤纸片法与挥发性物质活性检测法,研究不同浓度柠檬醛对绳状青霉(Penicillium funiculosum)的抑制作用,并检测不同处理时间对孢子萌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柠檬醛采用滤纸片法与挥发性活性物质检测法对P.funiculosum的最小抑制浓度(MIC)分别为6.0与3.0 mg.mL-1。在3.0 mg.mL-1浓度下处理10 min孢子萌发受到明显抑制,萌发时间比对照推迟6 h,萌发率降低21.7%;而处理120 min萌发时间比对照延迟10 h,萌发率降低83.8%。柠檬醛可通过熏蒸的方式对P.funiculosum起到较好的抑制作用。这为工农业产品防治霉菌的危害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